毕士大的瘫子

毕士大池(Bethesda)是耶路撒冷旧城的穆斯林区的一组水池。因靠近古代的“羊门”(今天的狮子门附近),自从4世纪又被称为“羊池”。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叫作毕士大,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其中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主耶稣主动去就近他、体恤他、医治他。【约五8-9】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因为那天是安息日,犹太人就责备那医好的人不该拿褥子。当时犹太拉比们定下三十九种工作不可在安息日做:撒种、耕田、收成、绑稻禾、打谷子、簸去糠皮、清理稻谷、磨东西、筛东西、揉面、烤东西、剪羊毛、洗或打或染羊毛、纺线、织布、做两个圈、织两条线、将两条线分开、打结、解开结、缝两针、拆线以便缝两针、猎鹿、杀鹿或剥鹿皮或腌鹿或腌鹿皮、刮鹿或切成块、写两封信、擦掉以便写两封信、建筑、拆毁、熄火、点火、用槌子敲东西和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在安息日拿着褥子走属于「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所以被法利赛人责备。 法利赛人不关心是谁使他痊愈的,却关心是谁让他拿褥子走的。假冒为善的特点就是只关心外表的形式,不关心里面的生命。当他们得知让他拿褥子走是耶稣后,就逼迫耶稣,因为祂在安息日作了这事。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祂喜欢赐给人真安息,而不是让安息日的规条成为人的束缚。祂要把人带进天国,就是叫人到祂面前得着天国里安息。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七十士译本》简介

《七十士译本》是新约时代通行的《希伯来圣经》的通用希腊语译本,估计于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期间,分多个阶段于北非的亚历山大港完成。 《七十士译本》普遍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徒所认同。全卷书除了包括今日普遍通行的圣经旧约以外,还包括次经和犹太人生活的文献。  犹太传统认为,埃及王托勒密二世兴建亚历山大图书馆之时,为充实图书馆的藏书,曾邀请当时犹太人的大祭司写书,并将犹太人的律法译成希腊文。于是以色列十二支族各自派出了六人,总数七十二人(在翻译的人数上,有人认为是七十位,有人认为是七十二位。但基本上七十二位是较传统的见解,因为在《亚里斯提亚书信》里提到翻译人员是从犹太人十二支派的每个支派中各自派出六人, 总数七十二人,并详细列出他们的姓名)。当译经工作完成后,这希腊文的五经译本就成为埃及王宫庭和犹太社区的圣经读本。 《七十士译本》最初只指摩西五经,后来才通指全部旧约圣经。圣经各卷的次序与希伯来原稿不一样。新约圣经多处引用旧约的经文均出自此译本,后来此译本再译成多种文字。 《七十士译本》原书已失传,现存的是公元四至五世纪的抄本。

人子是谁?

【太十六13,15-16】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主耶稣在加利利公开传道从马太福音第四章17节开始,至此发展到高潮。「凯撒利亚腓立比」位于加利利以北的黑门山麓,当地人崇拜各种外邦偶像。主耶稣特意带领门徒们从加利利海跋涉60多公里山路来到这里,远离犹太群众,在外邦众偶像之间问了两个问题,为要让门徒们正确地认识祂是谁。彼得一语道破主耶稣是谁,他所承认的弥赛亚「基督」,不只是一位以色列民族的解放者,更是「永生神的儿子」。虽然彼得对「基督」的使命还不够领悟,但他已经认识到主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旧约应许的「基督」。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神的国

在福音书中(如可1:15,10:15,15:43,路17:20)以及新约的其他地方(如徒28:31,罗14:17,林前15:50)经常提到”神的国”。“神的国”和“天国”是同义词,但“天国”这个词只出现在马太福音。“神国”的概念在圣经不同的经文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含义。“神的国 ”非指地域范围,一般来说,是指永恒的、主宰宇宙万物之神的统治。 耶和华是宇宙的主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祂的国是全宇宙的(提摩太前书6:15)。圣经的几段经文表明神是所有创造物不可否认的君王:“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他的权柄统管万有”(诗篇103:19)。而且,正如尼布甲尼撒王所说, “他的国是永远的”(但以理书4:3)。所有存在的权威都是被神所建立(罗马书13:1)。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神的国包含一切。 更狭义地来讲,神的国是对那些愿意顺服于神权威之人的心灵和生活的一种属灵统治。神的国包括悔改和重生,因为今生神掌管祂儿女的心思意念,为未来做准备。那些否认神的权威和拒绝顺服祂的人不属于神的国;相比之下,那些承认基督为主并心甘情愿降服于神统治的人是神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的国是属灵的——耶稣说祂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并且祂传讲,要成为神国的一部分,悔改是必要的(马太福音4:17)。神的国可以等同于救恩的范围,这点在约翰福音3:5-7是明显的,主耶稣说, 人必须重生才能进入神的国。 神的国在圣经中被使用还有另一种意义:字面意义上,是指千禧年期间基督在地上统治。然而但以理说,“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但以理书2:44;7:13-14),而且许多先知预言了同样的事情(如俄巴底亚书1:21;哈巴谷书2:14;弥迦书4:2;撒迦利亚书14:9)。一些神学家指出:现在,神的国作为“恩典的国度”隐秘地显现;未来,神的国将作为“荣耀的国度”公开地显现。然而这两种显现是互相联系的;基督在地上的教会中已经建立了祂的属灵统治,而且终有一天,祂将在耶路撒冷建立地上有形的统治。

迦百农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北岸,是耶稣在加利利地区传道的中心(太9:1-2;可2:1-5)。迦百农是一个重要而繁华的渔业和商业中心,是犹太人也是外邦人的家乡,在第一世纪的人口可能从不超过1,000人。迦百农曾是数条重要商业道路的枢纽,四周有肥沃的土壤。罗马士兵在此兴建澡堂和储藏等设施。虽然主耶稣在这地方行了许多奇迹,但人民却普遍拒绝救主所传的道。因此,耶稣诅咒那城【太11:23-24】迦百农啊,你将要升到天上么,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后来,迦百农日渐败落,而且一直无人居住。 迦百农被称为主耶稣「自己的城」(太9:1-2;可2:1-5)。祂在这里行了许多奇迹:治愈许多人(可1:32-34),包括一位百夫长的仆人(路7:1-10)、彼得的岳母(可1:21,29-31)、一个被放在褥子上从屋顶上缒下来的瘫子(可2:1-12),以及一个手枯干了的人(太12:9-13)。耶稣也在这里赶出许多污鬼(可1:21-28,32-34)、使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太9:18-19,23-26;可5:22-24,35-43),在迦百农的会堂里传讲生命的粮(约6:24-59),并指示彼得在加利利海里捕一条鱼,打开鱼嘴,找到一块钱缴税(太17:24-27)等等。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圣经记载的几种洗礼

在新约圣经中,洗礼象征死亡、埋葬、复活。基督徒受洗表示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与基督一同埋葬,并因基督耶稣的复活,借着洗礼与祂一起复活。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6:5)。在公元后的前13个世纪,洗礼的方式几乎普遍上是我们在新约里读到的浸礼,即身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洗礼。点水礼或洒水礼,是十六世纪才开始逐渐被接受的洗礼仪式,并在1643年,以投票的方式在威斯敏斯特大会被接纳成为与浸礼一样的洗礼方式。 此外,圣经还提到悔改的洗和圣灵的洗: (一)施洗约翰的洗:这是悔改的洗。犹太人是认识这种洗礼的,但很多犹太人不愿意接受,因为他们自命清高,自认是上帝选民中的一分子,又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确有上帝的救恩,不需要接受悔改的洗礼,否则对犹太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就表示他们要降低自己,承认自己和外邦人一样是不洁净的。约翰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宣讲悔罪的洗礼,催促犹太人接受这个原为外邦人而设的洗礼有重大的意义。犹太人其实与外邦人无异,也需要认罪悔改,归向上帝。因此当犹太人接受约翰的洗礼时,乃是宣告他们的失败和需要,并等候那位将要来的弥赛亚。 (二)圣灵的洗(或圣灵的浸,或灵洗):施洗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太三:11) 圣灵的洗是一个独特的信主之后的经历,是主耶稣基督用圣灵为我们施洗。唯独上帝能够赐予,人只能被动领受。人受圣灵的洗之后,归入基督的身体,与基督联合,就有得救的确信,就充满能力,能更好地见证主耶稣基督,更深地认识主耶稣基督,与他有更亲密的关系。惟有经历圣灵的洗,信徒个人的属灵生命才能复兴,主耶稣基督的教会才能得以复兴,大有能力。 圣经记载: 罗马书6:3-9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 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 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 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 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安息年和禧年

安息年(希伯来语:שמיטה‎,拉丁语:Shmita‎,意为「豁免」)按照耶和华 神的指示,每个七年的第七年就是安息年,第七个安息年(第49年)的隔年就是禧年。 安息年可追溯自出埃及记23:10-11所记载「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在安息年期间,土地需要休养,所有农业活动—耕作、栽种、修剪和收获在律法上都是被禁止的。其他农业作为—如浇水、施肥、除草、喷雾和割草—若仅作为预防措施,而不是用以提高果树和作物的产量者,准许实施。此外,在安息年所长出的果实被视作无主的(hefker),任何人都可拾取。安息年的另一方面是关于债务和借贷。当安息年结束时,个人债务被视作无效及被豁免。 土地在第50年也是土地的安息年,称为「禧年」。在连续七个安息年之后(经过49年),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要守特别的禧年(意即第50年;参阅利未记25:8-55,27:16-25)。土地要再得休息。)但上帝应许之前的第六年会丰收,使地多生三年的土产,因此百姓一切所需仍然足够。此外,在这一年,所有家中产业,不管是如何失去的,都可以再重新赎回,所有要得自由的奴仆,都被释放。 圣经从未遥不可及,而是融合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在西方国家的高校中,大学教授每七年会得到一年的“学术休假”,他们通常利用这一年来做研究、旅行和写作。传统上,这种情况每七年发生一次,正是遵循安息年的规定, 以帮助教授们发掘那些很容易被错过的的学术发现和通过自我学习提升理论知识。 圣经记载 (利未记 25:1-7)耶和华在西奈山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遗落自长的庄稼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这年,地要守圣安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 (申命记 15:1-2)“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定例乃是这样:凡债主要把所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弟兄追讨,因为耶和华的豁免年已经宣告了。 (利未记 25:8, 10-14)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这便为你成了七个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这禧年,你们各人要归自己的地业。你若卖什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什么,彼此不可亏负。

安息日的路程

安息日的路程是指犹太人在安息日可走的路程,而不违反神晓谕摩西的律法。按《约书亚记》记载,这是以色列民在旷野扎营时与神的约柜之间的距离。这个词仅现于《使徒行转》,指耶稣于升天那日,门徒自橄榄山回到耶路撒冷的距离,约2里,即2000肘,或18分鐘的腳程。犹太拉比及文士以为安息日可行的路以2000*肘为限。而耶路撒冷与橄榄山的被称为“安息日的路程”。 *肘是古代以色列人的长度单位,1肘相当于44.5厘米,2000肘将近1000米,约合2华里。 圣经记载: 【徒一12】有一座山,名叫橄榄山,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当下,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 【书三4】只是你们和约柜相离要量二千肘,不可与约柜相近,使你们知道所当走的路,因为这条路你们向来没有走过。

安息日

安息日(希伯来语:שַׁבָּת‎,又译沙巴特,含有“休息,歇了一切的工作”的意思)是犹太教主要节日之一。 安息日是以色列人与耶和华 神立约的证据,神在十诫中有明确指示。以色列人在每七天一次的圣日、每年几个特定的​​节期、每七年一次和每五十年一次的圣年,都必须守安息。按照犹太历,犹太人每七天所守的安息日,相当于现在的星期六,从星期五日落时开始,到星期六出现两颗星星以后结束。当安息日开始时犹太教徒会点起蜡烛,而时间按当地日落时间而定。 对以色列人来说,安息日本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它是神要百姓「记念」被救赎丶得自由丶得释放。这日「都不作任何的工」,因为这日上帝会亲自供应(在旷野时供应吗哪和鹌鹑,磐石出水),人丶牲畜和大地都可以好好地休息,享受上帝的爱眷和供应,得安息。但是法利赛人和文士祭司却人为的在守安息日的规定里加上人的主观条例,编织了层层罗网和枷锁,以各式规条压制人,使安息日成为辖制人的枷锁。在新约福音书中多次记载主耶稣因在安息日中给人治病,因此与法利赛人和文士等犹太社会上层阶级产生矛盾并且逐渐激化。他们看到主耶稣所行的神迹,不但不归荣耀给神,反而痛恨主耶稣并且要杀害祂。 在马太福音十二章8节中主耶稣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祂有权柄支配安息日,有权柄解释安息日的律法。天国之王要把人带进天国,就是叫人到祂面前得着安息、在天国里享用安息。祂喜欢赐给人真安息,而不喜欢人受安息日规条的束缚。 圣经记载: 【太十二5-8】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盐约

盐约(Covenant of Salt):指“不可背弃的盟约”。古代中东天气炎热,人们用盐来长期保存食物,因为盐的防腐能力能消除食物中腐败的微生物,同时也有调味、清洁和防止发酵的功能。因此在以色列人传统中,盐代表“持久”,是“永不废坏”之物的象征。在立约时,双方各都吃点盐作为立约结束的仪式,象征条款的长期有效和双方不可背约。 在圣经中提到的盐约是神应许赐给大卫的永约,永远的盐约是神应许给以色列利未人得产业的约。 圣经记载: 【利2:13】凡献为素祭的供物都要用盐调和,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约的盐。一切的供物都要配盐而献。 【民1819】凡以色列人所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分。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盐约(盐就是不废坏的意思)。 【代下13:5】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曾立盐约(盐就是不废坏的意思),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子孙,你们不知道吗?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