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y Magdalene
The name Magdalene means “tower.” The town of Magdala was located on the western shore of the Sea of Galilee, about 8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Capernaum and 4.4 kilometers north of modern-day Tiberias, near the current city of Migdal. The city was built on the lakeshore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 BC. It was a good […]
The Widow’s Offering
Luke 21:1-4 – “As Jesus looked up, he saw the rich putting their gifts into the temple treasury. He also saw a poor widow put in two very small copper coins. ‘Truly I tell you,’ he said, ‘this poor widow has put in more than all the others. All these people gave their gifts out […]
Martha and Mary
Luke 10:38-42 – “As Jesus and his disciples were on their way, he came to a village where a woman named Martha opened her home to him. She had a sister called Mary (“Mary” is the Greek form of the Hebrew “Miriam”), who sat at the Lord’s feet listening to what he said. But Martha […]
The Pool of Siloam
The Pool of Siloam (Hebrew: בריכת השילוח, “sent”) means “the pool whose waters were sent from outside the city.” The Pool of Siloam is a rock-cut pool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City of David in Jerusalem, located outside the southeastern walls of the Old City. Its water came from the Gihon Spring and […]
Bethany
Bethany means “house of figs” or “house of suffering.” It was a small village west of the Jordan River, located on the southeastern slope of the Mount of Olives, about six stadia (about 1.2 kilometers) east of Jerusalem. It was situated on the road 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 surrounded by green hills, plateaus, and lively […]
不饶恕人的恶仆
在马太福音18章,主耶稣给门徒们做了一个比喻,如何饶恕别人: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开始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人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一千万银子」原文是「一万他连得」,「一万」是希腊数字中最大的数,「他连得」是当时最高的币值单位,每他连得银子相当于罗马六千个得拿利乌银币(Denarius),所以这人所欠总值是六千万银币。当时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为一个银币,这个仆人欠了一笔他自己根本无法偿还的巨款。王就动了慈心,把仆人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同伴向这个仆人的请求,和仆人向主人的请求一模一样,但是这个恶仆不肯,竟去把他同伴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十两银子」原文是一百个得拿利乌银币。仆人自己欠主人的「六千万得拿利乌」是这个数目的60万倍。 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参马太福音 18:23-35) 天国子民若不经历十字架,就不能真正认识神的恩典和权柄;就看不见自己对神的亏欠,只看见别人对自己的亏欠;我们若以公义的原则对待别人,主也要以公义的原则对待我们,直到我们满足了祂公义的要求。但我们是永远无法满足祂公义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应该谨记这位恶仆的比喻,赶快切实悔改,饶恕别人,心里不再计算弟兄从前的亏欠,否则永远不能免去神的惩罚。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教会的磐石
凯撒利亚腓立比遗址位于以色列北部黑门山麓「但」城附近,是约旦河的主要发源地。此地可能就是旧约的巴力迦得(书十一17),迦南人在此膜拜巴力,后来希腊人以他们的潘神Pan取代,改名Paneas。大希律之子分封王腓力装饰此城,称它「凯撒利亚腓立比」,既讨好罗马凯撒皇帝,也抬高自己,「腓立比」意即「腓力的」。今日此地称为Banias。此地原来偶像庙宇林立,现在只剩一片废墟。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大希律所建供奉罗马凯撒奥古斯都皇帝的大理石庙(后面是潘神洞),供奉希腊牧羊神潘Pan和宁芙众仙女Nymphs的广场,供奉希腊众神之王宙斯Zeus的大理石庙,供奉希腊涅墨西斯Nemesis复仇女神的神龛,献祭山羊的墓庙,潘神和群羊庙。岩壁上还刻了许多供奉其他偶像的神龛。主耶稣特意带领门徒从迦百农跋涉60多公里山路来到这里,为要在这偶像庙宇中间问众门徒:「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耶稣说「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作门)不能胜过他。」(太十六15-16,18)。 「彼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石头」。当他承认主耶稣就是「永生神的儿子」就是旧约应许的「基督」以后,天国之王就启示了祂使天国显现的计划。主耶稣「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借着复活的生命建立祂的「教会」,然后使用长成基督身量的教会去对付「阴间的权柄」,把天国显明在地上,「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教会的根基不是彼得这块「石头」,乃是「对基督正确的认识」这块大「磐石」。在四福音书中,只有马太两次提到「教会」(太16:18和18:17)。基督复活的生命扶持着教会,使教会经过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还是不住地成长,印证了「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毕士大的瘫子
毕士大池(Bethesda)是耶路撒冷旧城的穆斯林区的一组水池。因靠近古代的“羊门”(今天的狮子门附近),自从4世纪又被称为“羊池”。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叫作毕士大,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其中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主耶稣主动去就近他、体恤他、医治他。【约五8-9】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因为那天是安息日,犹太人就责备那医好的人不该拿褥子。当时犹太拉比们定下三十九种工作不可在安息日做:撒种、耕田、收成、绑稻禾、打谷子、簸去糠皮、清理稻谷、磨东西、筛东西、揉面、烤东西、剪羊毛、洗或打或染羊毛、纺线、织布、做两个圈、织两条线、将两条线分开、打结、解开结、缝两针、拆线以便缝两针、猎鹿、杀鹿或剥鹿皮或腌鹿或腌鹿皮、刮鹿或切成块、写两封信、擦掉以便写两封信、建筑、拆毁、熄火、点火、用槌子敲东西和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在安息日拿着褥子走属于「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所以被法利赛人责备。 法利赛人不关心是谁使他痊愈的,却关心是谁让他拿褥子走的。假冒为善的特点就是只关心外表的形式,不关心里面的生命。当他们得知让他拿褥子走是耶稣后,就逼迫耶稣,因为祂在安息日作了这事。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祂喜欢赐给人真安息,而不是让安息日的规条成为人的束缚。祂要把人带进天国,就是叫人到祂面前得着天国里安息。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人子是谁?
【太十六13,15-16】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主耶稣在加利利公开传道从马太福音第四章17节开始,至此发展到高潮。「凯撒利亚腓立比」位于加利利以北的黑门山麓,当地人崇拜各种外邦偶像。主耶稣特意带领门徒们从加利利海跋涉60多公里山路来到这里,远离犹太群众,在外邦众偶像之间问了两个问题,为要让门徒们正确地认识祂是谁。彼得一语道破主耶稣是谁,他所承认的弥赛亚「基督」,不只是一位以色列民族的解放者,更是「永生神的儿子」。虽然彼得对「基督」的使命还不够领悟,但他已经认识到主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旧约应许的「基督」。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迦百农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北岸,是耶稣在加利利地区传道的中心(太9:1-2;可2:1-5)。迦百农是一个重要而繁华的渔业和商业中心,是犹太人也是外邦人的家乡,在第一世纪的人口可能从不超过1,000人。迦百农曾是数条重要商业道路的枢纽,四周有肥沃的土壤。罗马士兵在此兴建澡堂和储藏等设施。虽然主耶稣在这地方行了许多奇迹,但人民却普遍拒绝救主所传的道。因此,耶稣诅咒那城【太11:23-24】迦百农啊,你将要升到天上么,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后来,迦百农日渐败落,而且一直无人居住。 迦百农被称为主耶稣「自己的城」(太9:1-2;可2:1-5)。祂在这里行了许多奇迹:治愈许多人(可1:32-34),包括一位百夫长的仆人(路7:1-10)、彼得的岳母(可1:21,29-31)、一个被放在褥子上从屋顶上缒下来的瘫子(可2:1-12),以及一个手枯干了的人(太12:9-13)。耶稣也在这里赶出许多污鬼(可1:21-28,32-34)、使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太9:18-19,23-26;可5:22-24,35-43),在迦百农的会堂里传讲生命的粮(约6:24-59),并指示彼得在加利利海里捕一条鱼,打开鱼嘴,找到一块钱缴税(太17:24-27);呼召税吏马太为门徒等等。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