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義人之根》十六、整個生命的禱告
祷告的最高境界是整个生命的流露。 一个孤立的祷告仍会蒙神垂听,即使祷告的人没有活出基督徒应有的生活。过去有不少这类实例,以后也会有。但我相信大部分阅读本文的读者,都不会满足于偶尔一两次的祷告;而渴望过一种更令人满足的祷告生活,可以提高和净化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成为圣洁。唯有整个生命活在圣灵里,才能过以上的祷告生活。 祷告的能力如何,我们生活的力量也如何。有些祷告却好像用来逃避火警的太平门那样,总是到了紧急关头才派上用场,只有大祸临头的时候,才会用它来逃难。这样的祷告,并不能代替祷告者的正常生活。 基督徒要过一种与他们的祷告一致的生活,我们也常唱一首很熟悉的诗歌,歌词是求神帮助我们活得更像我们的祷告。 我们不想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在紧急关头向神祈祷是一件不好或不对的事,这当然是好的,而且圣经也说,神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但有属灵知识的基督徒,是不愿意一生只在紧急关头才祈祷。当我们继续往神那里去时,就能体会到不住与神交通那种美妙的经历,在这种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思想和行动都是祷告,以致整个生命都成为一个赞美和崇拜的祭物。 要祷告有功效,在生活上必须没有得罪神的地方,心思里没有任何部分不让圣灵居住,心中没有一点不洁的欲望,祷告与行为必须相称,没有矛盾。 人可以靠圣灵行事,于是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那就是说,神借着基督的十字架,为祂的儿女预备了脱离罪恶苦轭的途径:“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11) 毫无疑问,基督的救赎有足够的力量,使我们在圣洁和爱中活出来,整个生命就是祷告。在整个生活中的每一个祷告,都带有奇妙的力量,是那些轻率和属世的基督徒不能理解的。
巴蘭曠野
圣经中巴兰具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外邦的先知巴兰,还有一个是指巴兰旷野。申命记1:1中“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所说的巴兰,就是指巴兰旷野。巴兰旷野简称为“巴兰”,地名原意是“洞穴地区”和“装饰”。 巴兰旷野,是亚伯拉罕和夏甲所生的儿子以实马利所居住的地方(创二一14~21);也是以色列人在旷野安营之处,并十二个探子去窥探迦南地时,百姓所停留的地方(民十、十二~十三);是神人摩西死前为以色列人祝福的地方:他说,耶和华从西乃而来,从西珥向他们如晨光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从千万圣者中来临,从他右手为百姓传出烈火的律法(申三三1~2)。 巴兰旷野地势较高,地域也较辽阔。由于旷野之间的界限难于划分,又因古代地名历时太久难以找到确据,所以各家对巴兰旷野的版图也略有出入。但根据圣经记载和地理常识,可推算巴兰旷野是东接西珥山(申33:2),南方跟西乃旷野和哈洗录相邻(民10:12, 12: 16),西邻书珥旷野(创25:17-18),北连别是巴旷野(创21:14-21)。巴兰旷野大约是西乃半岛东部中央地区,以亚拉巴及亚喀巴湾为其东界。那里处在迦南地的最南端(民十三3),离扫罗的势力范围更远。 大卫刚刚开始逃亡的时候,首先就是去找撒母耳诉苦。后来撒母耳死了,大卫既不能跟随、也不能倚靠了,可能担心扫罗不再信守诺言,所以立刻起身,下到巴兰的旷野,似乎这样才能更安全一点。神锻炼大卫,显明他肉体里隐藏的软弱,让他学习不再单纯依靠人,而是单单仰望神、跟随神。
亞杜蘭洞
「亚杜兰」位于犹大境内示非拉丘陵地带的以拉谷,在迦特到伯利恒路上。「亚杜兰洞」是亚杜兰城附近的山洞。亚杜兰附近有很多石灰岩山洞,易守难攻,为大卫提供了暂时的藏身之所。有人描述它是一个深邃的圆形地下洞穴,入口处有一低窗,与悬崖成直角;它的位置可以使大卫在必要时由一城潜逃至另一城。大卫的全家因畏于扫罗施加毒手,也逃奔而至。 在人看,躲在亚杜兰洞的大卫已经穷途末路,迫切需要得安慰。但圣灵却没有记录大卫在那里受安慰,而是记录经过迦特软弱的大卫,却在亚杜兰洞叫别人得安慰: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跟随他的约有四百人。这个安慰不是从大卫自己来的,而是从大卫身上流出的神的供应和扶持,并在神面前学到了功课,因此能唱出我心坚定,我心坚定;我要唱诗,我要歌颂(诗57:7)。此时大卫知道凡事不能倚靠自己的小聪明,必须专心倚靠为我成全诸事的神(诗57:2),倚靠祂的慈爱和诚实(诗57:3),因此,神就借着环境把他从仇敌那里带回到受膏作王的犹大地,继续把他带到高处。
陶恕《義人之根》十五、不要抹煞奧秘
一些神学家自以为接近无所不知的地步,可以解答任何圣经难题。这一种做法,肯定是真正属灵追求的致命伤;因为这些解经家的整个心态是错误的,他们只会误导信徒。 他们接受一种假设,就是天地间任何事物均可用理性解释。没有什么比这个假设更错谬的了。与其随便解释,我们倒不如谦卑地承认自己不了解,安静在神面前,等候祂在适当的时间赐下亮光。其实,如果我们能谦卑承认,天地间确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明白的,那我们会更容易明白真理。 有些人不自觉地将对神的观念降低,降至人头脑所能理解的层面,他们一旦发现圣经上有许多关乎神性的事情,是超过人头脑所能理解时,必定会感到惊慌。但只要我们跪下仰望基督的脸容,就会学到谦卑;这种美德,神的选民早已熟知并经历过。 从人的口说出来的话,最有深度的一句就是以西结所说的:“主耶和华啊,祢是知道的。”(结37:3)那时他在一个满布骸骨的谷中,耶和华问他这些骸骨能否复活,他便自然地作出以上的回答。 坦白表示自己所知有限并不是羞耻的事,基督徒更不必害怕表明自己对属灵的事所知有限。事实上,十字架的大能正是神的智慧,而非人的智慧。如果我们要勉强解释所有属灵的事,我们就破坏了一切神圣的事物。 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俯伏在神面前说:“主耶和华啊,祢是知道的。”大概大卫晚上躺卧在青草地上,默想月亮和星宿之奥秘,以及人在整个创造计划中之渺小时,便对那使祂只比天使微小一点的神肃然起敬。比起那以高傲态度衡量天体的天文学家,大卫可说是更真实的人。
大衛的逃亡
由于大卫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民望越来越高,因此引起扫罗对大卫的嫉妒。 大卫逐渐受到扫罗的逼迫甚至追杀。 1.撒上 18:10-24 扫罗两次要刺杀大卫,又用计陷害他,他就逃往拉玛见撒母耳,扫罗也追去。 2.撒上 21:1-9 大卫逃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给了他圣饼和歌利亚的刀。 3.撒上 21:10-15 大卫逃到非利士,投靠迦特王亚吉。 4.撒上 22:1-3 因怕迦特王害他,又逃往亚杜兰洞,他的家人和一些受逼迫的,都去跟随他。 5.撒上 22:3-5 大卫将父母送去摩押的米斯巴。 6.撒上 22:5 大卫从摩押回犹大地,进入哈烈的树林。 7.撒上 23:1-5 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大卫前往营救。 8.撒上 23:7-14 扫罗要攻打基伊拉,大卫逃到西弗的旷野。 9.撒上 23:24-24:7 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杀,从西弗旷野、经亚拉巴、玛云的旷野,到了隐基底的山寨。扫罗追至隐基底的旷野中的山洞大解时,大卫只割下扫罗的衣襟而未杀他。 10.撒上 27:3-6 大卫去投靠非利士的迦特王亚吉,亚吉将洗革拉赐给他。 11.撒上 27:7 大卫去洗革拉,在那里他住了一年四个月。 大卫逃避扫罗追杀的时期,也是其生命成长和品格逐渐成熟的时期。大卫欺骗亚希米勒,间接导致八十五名祭司被扫罗杀害(撒上22:22),暴露了其肉体的诡诈。在大卫逃亡的十几年里,他从开始的投靠人,到后来投靠神。在投靠神的过程中,等候神的时候。因为扫罗的追杀,他不得不每一步求告神,恒久不住地祷告呼求神,从而,逐渐与神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成了合神心意的大卫。 他的这段经历让我们看到:属圣灵的大卫并不是不会失败,而是什么时候被神光照、责备,什么时候灵里就能苏醒,因此在失败中也能认罪悔改、接受光照、学到功课,才能从灵里说出诗篇第三十四篇这样准确、明亮的话来。 大卫接受做王的地位容易,但被带进做王的实际却不容易;我们接受神儿子的地位容易,但要长成神儿子的样式也不容易。属圣灵的人都需要和大卫一样,不断地被神追赶、拆毁和破碎,接受神的建造,才能叫神的美善的旨意成全在我们身上。
示非拉丘陵的五個山谷
示非拉丘陵位于犹大山地和非利士沿海平原之间,许多季节性的河道经过这里流向平原,形成五个东西走向的主要山谷。在古代以色列,非利士人一直是以色列人的大敌。示非拉丘陵成为从非利士沿海平原进入犹大山地的天然交通路线,也成为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经常争战的地方。它们提供了一个进入犹大山地的易径,因此,想要阻止非利士人顺着这些谷地入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五个山谷从北到南依次是: 1、亚雅仑谷(Aijalon Valley):亚雅仑谷的上游有两条支谷,北支谷通往便雅悯高原中部,南支谷通往耶路撒冷。基色扼守亚雅仑谷西边的入口,上伯和仑和下伯和仑是通往便雅悯的两个重要城邑。 约书亚记10:12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阿,你要停在基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2、梭烈谷(Sorek Valley):梭烈谷在五个山谷中最平缓,所以成为进入犹大山地优先选择的通道,可以通往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梭烈谷就是参孙对抗非利士人的地方。 3、以拉谷(Elah Valley):这是进入希伯仑和伯利恆的关键通道。亚西加扼守着以拉谷西边的入口。以拉谷是大卫与巨人歌利亚决战的地方。 4、姑弗林谷(Guvrin Valley):姑弗林谷可以通往希伯仑,但比较少被人使用。 5、拉吉谷(Lachish Valley):拉吉谷可以通往犹大山地南部的重要城市希伯仑。
陶恕《義人之根》十四、基督已經得勝
基督教有一位活着的主,祂充满万有,托住万有,并维持万有。毫无疑问,那就是耶稣基督。 我们是这样对人说,这都是由衷之言;可是,经验告诉我,要实践这个信念是非常困难的。根据我个人有限的观察,我的大部分福音派同道,在这方面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当我们在言行间挣扎的时候,这个最重要的真理往往被掩盖,以致我们多半败于世界、肉体和魔鬼手上。 新约时代基督徒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他们与这位主有极愉悦的关系。他们柔声称呼祂为“主”,他们给“主”这个字添上新约的意义,意思是:那位不久以前在他们中间的耶稣基督,现在已升上高天,做他们的大祭司和代言者。 正是这种对得胜主的专心致意、矢志不渝,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热诚和活力,作出有力的见证。他们满有喜乐,为这位曾真正为人,又住在人中间的主到处作见证。他们确知耶稣基督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的神,祂曾经死过,却又从死里复活,后来升到天上去。他们也接受耶稣的宣称:“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至于这些事为何如此,他们却从不探究。他们绝对信靠祂,至于其余一切细节问题,他们都全交给得胜的主。 早期基督徒的见证有另一种显著特色:他们坚信耶稣是主,是有绝对主权的头,教会就是祂的身体。基督已经得胜,祂超乎万有。祂永远活在仇敌的能力范围之上。只要祂开口说话,事就成了,祂只要吩咐,天地就都听命。在祂那长远深广的计划中,祂暂时容忍堕落世界的狂妄行径,可是祂掌管着全球,祂随时可以召唤万邦万民来接受审判。 是的,做客旅的基督徒,我们是站在基督的胜利里。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大衛被膏
大卫是耶西的第八个儿子(但历代志里的家谱记录大卫是耶西的第七子,可能因为大卫的一个哥哥年幼去世,以致家谱没有记载)。大卫是家中被看轻的小儿子,在家中并不受重视,哥哥面前没有发言的资格(撒上17:28),甚至在最初他也没有被邀请参加撒母耳和耶西以及其他众子的平安祭筵席。 大卫是以色列王国继扫罗后的第二任国王,在位四十年。大卫一生曾经三次受膏:第一次撒母耳在平安祭筵席上大卫诸兄面前,膏他作神百姓的王(撒上16:13);第二次是犹大支派在希伯仑膏他作犹大家的王(撒下二4),第三次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长老在希伯仑膏他作以色列的王(撒下五3)。大卫一旦受膏,就有了王的身分,但必须等扫罗死后才能登上国位。 大卫受膏之后,神在大卫身上的工作就开始了,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上16:13),引导他活在神的面前,借着日常生活和放羊中的小事来装备他(撒上17:34-36),学习凡事顺服神、信靠神,在他里面新造一颗绝对跟随神的心。人的天然肉体都是不肯接受对付的,只有属圣灵的人,才能甘心接受神的对付改造。扫罗受膏以后,是偶尔被神的灵大大感动(撒上10:26;11:6;19:23),所以肉体始终不肯接受神的改造;而大卫受膏以后,是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引导他甘心接受神的破碎和造就,一生所求的就是不要从我收回祢的圣灵(诗51:11)。 大卫受膏以后,并没有倚靠自己的努力来谋求王位,而是继续放羊。神自己负责让万事互相效力,使牧羊少年大卫被带到宫廷里学习做王。凡是被神拣选、呼召的人,神自己会负责所需要的一切聪明才智、资源机会。属肉体的工作,是根据自己的动机、倚靠自己的努力、为了自己的荣耀;而属圣灵的工作,是本于神、倚靠神、归于神(罗11:36)。
聽命勝於獻祭
撒母耳为百姓立了扫罗作王。扫罗的外貌、才干和品格都特别出众。扫罗长得比众人高,又健壮,又俊美,又是大能的武士。还没作王以前,他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当撒母耳找上他,要膏他作王,他谦卑地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么?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最小的家么?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他还有先知的恩赐。自他受了耶和华的灵感动之后,还能说出像先知受神感动才能说的话(撒上10:6,10)。 这么出众的君王,刚登基上任的时候,就得到了多数百姓认同,百姓还欢呼万岁。作王一年,第一次和亚扪人打仗,得到胜利了,也得到了全国群众支持了。但平顺的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之后,直到他死的那天,再没有好日子可过。 虽然没人会加害他,他却常常恐惧,直到他死,心魔挥之不去。什么原因使他失去了起初与神同在的平安? 撒母耳记上15章记载,扫罗接受神的命令“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撒母耳记上15:3) 因为亚玛力人是犯罪的民族(撒母耳记上15:18),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他们趁着以色列人疲乏困倦击杀过以色列人(申命记25:17-18),但是扫罗没有顺从去做神所交代的灭尽亚玛力人和所有牲畜,反尔却怜惜亚玛力的首领亚甲,并留下掳掠来点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撒母耳记上15:9)。即使他要将这些战利品献祭给神,也无济于事,神不会悦纳,因为这不是祂所要的。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22) 我们常常因有许多的服侍而觉得自己很重要,做的越多越讨神喜悦;但实际上,神并不需要人帮忙,我们的存在不会让祂更伟大,我们的不在也不会让祂更渺小,祂亘古不变。神所重视的不是我们为祂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是否信靠顺服祂:我们的事奉若没有信靠顺服的实际,就是再忙碌、再热心,也没有属灵的价值和意义。动机本于神、方法倚靠神、结果归于神。让我们学习信靠顺服在神的面前,祂的荣耀必照亮我们前方的路程。
陶恕《義人之根》十三、十字架
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使徒到处传讲祂的信息,信息的中心内容就是十字架。无论他们去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他们都带着十字架,而十字架的大能也随着他们。十字架的信息改变了大数的扫罗,将一个逼迫基督徒的人改变为温柔和有信心的使徒。 十字架的功效是不变的,过去它成就了什么,将来还要继续。但假如有人将这死亡的象征当作美丽的东西,十字架的大能就会随之失去。当人将它当作一种象征,挂在颈项上作装饰,或划在脸上作为驱邪的符咒时,十字架再好也不过是一个软弱的标记。从坏的方面看,它会被视为一种供人利用的驱魔符。今天,千千万万的人正是这样看十字架,而对其大能大力却毫无所知。 基督将十字架的意义完全说出来:“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已,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十字架不但结束了基督的生命,也结束了每一个真正跟从主的人的旧生命。十字架毁灭了,也结束了信徒的旧样式,即亚当的样式。然后,那叫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神,也叫信徒从死里活过来,重新开始新的生命。这才是真正完整的基督教信仰,虽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观念与今日一些人所持的观念有极显着的差异,然而,我们不敢修正我们的立场。十字架凌驾于不同的意见之上,一切看法和意见最后都必须受十字架的裁决。一个肤浅、眼光狭窄,而又属世的领袖会略为修改十字架,来讨好那些玩世不恭的所谓圣徒,这些所谓圣徒甚至在神的殿中仍不忘嬉笑作乐。但他们这样做,无疑是自招属灵灾祸。就在我们离开那真正的十字架时,救恩的大能也离开我们。 如果我们是有智慧的话,就会照着耶稣所行的去行: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就是将我们原来整个生活摸式拆毁,重新开始新的生命。我们会发现这种经历实非诗词、歌曲所能表达。十字架刺进我们的生命,绝不顾惜我们小心建立起来的声誉;它击败我们,结束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丰盛的生命,并且越来越丰盛,才能有一个全新的、脱离罪辖制、荣耀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