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人

亚述人,又称叙利亚人,是主要生活在两河流域北部(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民族。他们拥有近4000年的悠久历史。上古时代的亚述军国主义盛行,战争频繁,地跨亚非的亚述帝国盛极一时。后来亚述在外族的入侵下逐渐失去独立。 主前十四世纪至主前十世纪,统治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述帝国使亚述人的文化与认同广为传播。但是对外频繁的征战和国内的起义暴动大大消弱亚述的国力,导致在主前609年新亚述帝国灭亡。亚述人先后被新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希腊人与罗马帝国所统治。 在三世纪以前,亚述人信仰亚述主神阿苏尔神(Ashur),之后改信基督教。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势力扩张至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没有改信伊斯兰教的亚述人成为受压迫的对象。在近代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末期,居住在其疆域内的亚述人由于信奉基督教,遭到了土耳其奥斯曼当局的大规模屠杀,许多亚述人被迫离开故土开始流亡,小亚细亚地区(现在的土耳其)的亚述人数量锐减。亚述人由于迫害和战乱,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散。 当代亚述人主要是中东一带宣称为“古亚述人后代”的基督徒。目前,全世界约有300多万亚述人。亚述人在西亚地区的伊拉克北部、叙利亚、伊朗西部和黎巴嫩以及约旦仍有大量人口。而在土耳其东南部仍有少量亚述人。伊拉克是亚述人的祖居地,也一直是全世界亚述人最多最集中的区域。但是由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随之而来的动荡,许多亚述人被迫离开伊拉克,迁到邻国或西方国家,伊拉克的亚述人数量已减少了一半,而叙利亚、约旦、美国和瑞典等国的亚述人数量近几年来明显增多。美国的底特律和瑞典的南泰利耶等地有来自中东的亚述人的大型聚居区,他们在那里建有自己的教堂、商店、俱乐部等。今天,全世界三百多万亚述人大部分都是基督徒,应验了神对他们的预言:“当那日,以色列必与埃及、亚述三国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为万军之耶和华赐福给他们,说:『埃及——我的百姓,亚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产业,都有福了!』(赛十九24-25)。

陶恕《靠圣灵成事》八、岂单是节日

“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祂不在这里,照祂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诉祂的门徒,说祂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祂。’”(太二十八5-7) 任何基督徒教会,回顾基督被钉十字架时,徒有悲伤眼泪,而不往前进,在复活的基督里过蒙福的生活、那只是“赚人热泪的宗教”而已。 同时,我必须同意一位有信心的作者说:“我不能忍受!”意思是:“我不能忍受这种可怜兮兮的宗教。” 真正属灵的力量,并非留在古老的十字架上,而是在至高复活主得胜的荣耀之中,祂胜过死亡以后,向人宣布:“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二十八18) 弟兄们,我们要有信心,信得过我们并非靠伯利恒的马槽或十字架的遗迹而得力。 我们乃靠永恒荣耀的胜利而得力。 人子死在十字架上时,软弱无力,这是圣经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的实情。但是,人子却满有能力地复活。假使我们忘掉或否认祂复活的真理和荣耀,和祂正坐在神右边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失去基督教信仰的一切意义! 耶稣基督的复活给人带来惊人转变的新方向。我们看马太记述那复活早晨的情形时,试留心看他用的介词的方向,不但有趣,而且很有意思。 首先:那些妇女“来”看坟墓。 她们因着爱而来,同时她们也带着伤痛和战兢的心而来,她们来为耶稣哀哭,这是她们未晓得耶稣已从死里复活前信仰的方向。她们的方向乃朝着坟墓去,那个埋葬耶稣身体的坟墓。 我们周遭确实仍有许多人朝着这坟墓的方向去,他们只晓得哀哭痛悔,对死亡充满恐惧,对前途没有信心。 可是,那历史性复活的一天中,那信实的妇女信仰方向却有戏剧性转变。 她们听到天使报信,也看见真凭实据:“祂不在这里,照祂所说的,已经复活了。”(太二十八6)那封着墓穴的石头已经辊开,她们可以亲眼看见坟墓空空的,尸体已经不见了。 “快去告诉祂的门徒!” 于是,福音书上告诉我们:她们就马上急忙“由”坟墓那里离开。 这是何等奇妙的转变!正是由于那喜乐信息带来的转变! 那介词已经从“来”坟墓那里改为“由”,她们的方向突然间远离那坟墓了,因为坟墓空了,旧势力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这方向突然间再不是朝向尽头——耶稣从死里复活,而且坐在天父右边享有尊贵身份。于是,这方向乃朝向、永无穷尽的一方——那是永生和胜利的永恒! 这一点若不成为复活节的信息和它本身的意义,基督徒教会每年就只是有一天无聊的节日而已。大家一心欣赏春天百花齐放的娇艳和香气,也让诗人因物起兴,吟咏一番。 基督徒教会却应该有正确的优先次序。 复活节不只是教会行事历上一个日子,每年就在那天从早上到深夜,单为日子本身来庆祝一番。 复活的早晨,只是那浩大福音事工的开始,要直到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才会完结。 复活节,基督复活,升天前留下的大使命等等真谛,都是今日整个世界基督徒教会使命的首要真谛。 基督复活和空坟墓的事实,都不是世界上一项繁复和流传的神话,这不是圣诞老人的传说,而是历史的事实。 基督徒教会若单是局限于研究耶稣基督肉身复活的事实和历史,只会觉得无助和绝望。真正耶稣基督的教会,必须建基于真心相信这事确曾发生,以此为真理。主的死是真的、坟墓是真的、石头是真的。但感谢神!天上有至高的父,差遣天使把石头辊开,永生的救主复活了,而且有个荣耀的身体,向门徒高声宣布:“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那既然是我们的未来和盼望,我们没有理由还要人来可怜主耶稣基督的遭遇。 教会却常常有人怀着一片热诚,对会众说:“让我们跪在十字架前,一起为主流泪片刻。” 我们不要跟那些以为我们的主是殉道者的人为伍,他们以为主是热心不遂而受害的人,祂可怜,徒有好心,却发觉世界太大,自己的生命不堪负荷。还有许多人把祂描绘成因死亡而绝望地沉寂的人。 为何我们披孝的在祂教会中,继续在坟墓旁哭泣痛苦,福音书上不是明明记述祂从死亡中回来吗?为要证实祂的话:“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弟兄们!祂为我们死,可是,自从祂复活的那一刻起,祂就成了伟大的耶稣!伟大的基督!伟大的主! 权柄不是在马槽里的婴孩。 权柄也不在十字架上被钉的一个无助的人。 权柄乃在于那人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生命,然后被埋葬,第三天复活,离开坟墓,最后升天,坐在天父右边。 那正是权柄所在之处。 而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在坟墓旁哀哭流泪。 我们要衷心尊崇和感谢神,因祂甘心情愿地进到坟墓里去。同时要感谢神,让我们明白十字架和复活对神和人两方面的意义。 我们是否明白复活的真正意义,是给基督所有苦痛戴上一顶荣耀的冠冕呢? 我们又是否明白我们主耶稣基督今日在天父右边,享有最高尊贵身份和王者权能,统管天上地下万有权柄的全部意义? 许多时侯,有人会不客气地问道:“可是,陶恕先生,你这般伟论有何依据?假如基督统管整个世界,那世界现今情况又作何解释呢?” “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你如何解释?” “又为何有原子弹、氢气弹、和逼近眉睫的劫数?” “假如祂统管万有,为何世上持续不断有军备竞赛?中东事态继续祸延整个世界?” 我知道有一个答案,而这答案见于圣经预言之中。 神自有祂一套对付世界、国家与政府的方法,这在圣经上已预言了。 神会继续按祂的时间表来施行其计划,祂的计划乃要使以色列归回巴勒斯坦地。纵然地上各国把他们安放到世界每一角落之中,如星罗棋布,但神仍然等候那最终回归的一天。 当以色列人从四方八面归回故土,应验了神的计划,基督徒教会便起而祷告,策动向普世传扬救主的福音。 基督虽然有统管万有的权柄,祂却等待,暂且不行使祂这叫人颤栗的权柄。 基督却以许多不同方式,在祂教会的生活与事工上,表现祂的权柄? 我相信,假如祂的教会真正相信祂能够并且会行使其无限的权能,祂就果然会这样行。 当耶稣宣布“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时,祂究竟对门徒有什么期望呢?而对我们所有在基督身体内的人,又有何含义呢? 答案显而易见,耶稣就是说:“所以,你们要去!” “所以”,乃把每一事联系起来。所有权柄既然都赐给耶稣了,所以我们要去,把福音传开,使万民做主的门徒。总括起复活的全部含义,就是基督徒教会若要合乎复活救主的期望,就必须成为一个宣教的教会。 照耶稣应许的,祂已经复活了,而祂给我们大使命的同时,又向我们保证,祂要常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许多基督徒家里都喜欢挂一些墙画和座右铭的摆设,上面写着:“我常与你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可是,那句只是断章取义的经文。 我们很有技巧地把经文中一小节分割出来,就如剥果皮一样,我们剥开神应许的经节,把它放在自己座右铭和日历上面。 […]

那鸿书中的“挪亚们”

【鸿三8-10】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指尼罗河)作她的濠沟,又作她的城墙。古实和埃及是她无穷的力量;弗人和路比族是她的帮手。但她被迁移,被掳去;她的婴孩在各市口上也被摔死。人为她的尊贵人拈阄;她所有的大人都被链子锁着。 「挪亚们」就是上埃及的首都底比斯(Thebes),位于尼罗河上游。尼罗河流经底比斯时分成4条河汊。当时底比斯的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主前744-656年)被古实人所控制。「弗」和「路比」都是挪亚们的盟邦。 「挪亚们」和尼尼微城一样有宏伟的神庙,防守坚固、有河流作为天然保障,还有强大的军事联盟,但最后还是在主前663年被亚述王亚斯那巴(主前668-627年在位)攻陷。而亚述王亚斯那巴死后,亚述也迅速衰落,尼尼微在十五年内就被巴比伦-玛代联军攻陷,命运与被亚斯那巴攻陷的「挪亚们」一样。

 亚述的古老预言

【鸿一8】「但祂必以涨溢的洪水淹没尼尼微,又驱逐仇敌进入黑暗。 【鸿二6】「河闸开放,宫殿冲没。」 根据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Diodorus Siculus,主前90-30年)《历史丛书》 里的记录(Bibliotheca Historica, Book II),亚述人有一个古老的预言:「除非河首先成为城市的敌人,否则任何敌人都不能攻下尼尼微」。当巴比伦-玛代联军围城的时候,亚述王预备了大量物资,准备长期坚守、等待援军。 但围城三年之后,连续天降大雨,河水淹没了城市的一部分,并摧毁了沿河3.6公里(20 States)的城墙。河已经明显成为尼尼微城的敌人,所以亚述王辛沙里施昆(Sinsharishkun,主前627-612年在位)相信预言已经应验,烧毁宫殿、自焚而亡。这应验了「他必以涨溢的洪水淹没尼尼微」,「河闸开放,宫殿冲没」。

陶恕《靠圣灵成事》七、神有一个救法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祂为我们的罪作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二1-2) 虽然新旧约中都贯彻了神愿意赦免和忘掉人罪过的教导,但是,却有部分基督徒教会,显然不甚晓得,神已透过赎罪祭,给那些为试探所胜和对神有亏欠的人,一个彻底拯救的方法。 学会如何鼓励及帮助那些沮丧、罪咎感重的门徒,是十分重要的。那些人内心失望、痛悔,哭喊道:“我放弃了!我放弃了!没用的。我总是比人家差劲!” 基本上,为何神要赦免人的罪呢? 因为罪就是祂与祂最崇高创造物——人类之间的黑影,神比我们更想把罪除去。 祂希望赦免我们——那希望是祂位格中一部分。 神的话语赐我们一个蒙福的权柄去告诉人,神为每一个信靠祂的儿女,都有一个救法和一个赎罪祭:“把你的羊羔带来,把你的祭物带来!” 旧约赦罪模式中,犹太人要把羔羊带来。而教会时代,新约基督徒却很清楚知道,神永恒的羔羊一次献上自己生命为永远有效的祭,他们只需要相信祂,再无须带来任何献祭,罪就可以得赦了。 不过,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可以为约翰写约翰壹书时,是要“放过”罪恶。事实上,他经文中斥责所有邪恶,并明确地传讲恨恶罪恶的神给我们的信息。 不过,在圣灵启示里,约翰面对现实,指出我们的主为软弱和摇摆不定的信徒,已预备了赦罪和每天生活有力的方法。 使徒约翰不是向我们提供一些光是理论的建议,他实事求是对付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理论化,光说应该如此如此。 约翰是基督教一位信心之父,交游广阔,朋友中有很多是蒙恩得救的人。随着圣灵引导,这位老使徒把真理教导我们,提醒基督徒必须警醒,晓得自己需要时刻倚靠主,因为我们一生中,任何时刻都不能完全杜绝犯罪的可能! 约翰的说话,也不能理解为鼓励神国里的人随意犯罪,或故意犯罪。 当我思想这段经文时,我脑海中泛起一个比方。 我们国家许多大城市内的大工厂,都附设诊所和医务室。那你是否可以说,那些公司设有这类服务,乃鼓励员工多发生意外或多生病呢? 那些公司了解人类实际情况,晓得每年大约某一人数中,会有多少意外和病痛,于是设立诊所,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约翰绝不是鼓励人犯罪。相反,我们可以视之为属灵的诊所,它警告我们:小心,不要犯罪。但人若犯罪,他在神面前有一位中保帮助他。 那位中保、那位代表,就是耶稣基督,祂是义人,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翰说了这个确据后,又再加上一个美丽而贵重的插句:“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二2)。 这刻,我们最好留意这所谓“诊所”的观念,其实在旧约时代已经有,并且付诸实践。 我想把大家带回利未记第四章当中,让新旧约有关赦罪的计划联系起来,以显出圣灵的启示贯彻始终。同时,无论何时,仍是同一位基督在圣经每页每章中照耀。 利未记这一章里,记载到一个属灵的“诊所”,是为那些沾染了邪恶事情和行差踏错的以色列子民和会众而设。也许一些不曾留念旧约的人会觉得诧异,即使是在律法时代,神也应许和给与那些不遵守祂命令的人,一个实时和有效的救法。 请留心利未记给我们应付罪的教导。 “……若有人在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上,误犯了一件。”(利四2)那里有一个救法。 首先,请与我一同思想,这句子中,表示有人会误犯了一些不可行的事。 我不希望“误犯”一词,使你脑海中浮现一个人,他有双充满幻想的眼睛,一副忠实不欺的心肠,却偶然误犯了过错。我想现实情况上,我们必须面对的,是一个冒失的心灵,他或许忽略圣经的教导,也忽略神对他讲的话语,只跟随自己内心的喜好行事,于是犯罪,违背了主的诫命。 可是,感谢主!神实在关怀他,给他一个救法! 利未记接下去记载的,乃是指出神为以色列几种不同类人所犯的罪与过失而设立祂的救法。 原来,即使神膏立的祭司,也可能犯罪。 我但愿记录内没有这一项,然而,我却又为此而高兴,原来祭司也是人,他们并非完美无瑕。 我曾读过一些有关圣德肋撒(St.Theresa)的记载;她坦然承认自己是所有基督徒中最小的一个,因为她看过许多在她以前的基督教伟人事迹,他们一信主,就马上敬虔地为神而活,不再陷在罪中,令神伤心。 她又说:“我却不能那么说。我得承认,我信主后,依然令神伤心,因此我比不上他们。” 那是谦卑的表现,令人十分感动。不过,若大家晓得每一个属神的圣徒的真相,相信圣德肋撒的忏悔,也是他们每一个的忏悔! 弟兄们,我真希望每一个基督教传道人,都有可能在膏油膏抹他的头以后,于在世的日子永不再犯罪。或许有人也会以为,最好就是那样了。可是,一个人若完全不可能犯罪,他就只会是个机械人,靠着车轮、滑轮、按钮等来活动,道德上,它根本不可能干坏事,但也不可能行善功。 这个相对的道理,我常在讲坛上引用,就是一个人的意志若不能自由的去干坏事,那么,他也不可能自由的行善功! 人类的自由意志对于道德的概念,乃十分重要的。 正因为这缘故,我不接受我们主耶稣基督不可能犯罪的教义。假如祂不可能犯罪,那么旷野上的试探就是一个大骗局,神还有份参与其事! 祂既降世为人,就当然可能犯罪,而祂不肯犯罪的事实,正是使祂成为圣人的原因。 按照这原则,一个人能成圣,并非因为他不可能犯罪,而是他不肯犯罪。 圣人并非是不可能犯罪的人,而是不肯犯罪的人。 忠信的人并非他不能讲话,他却是一个会讲话,而且会说谎的人,可是,他却不肯说谎。 诚实的人并非关在牢中,以致不能欺骗他人。一个诚实的人,乃是可以自由地欺骗人,可是,他却不肯欺骗人。 让我们先回到旧约祭司身上,我们发现他有可能犯罪,而且需要神的救法。 他是神所膏立的祭司,分别出来,要服侍百姓,代表他们来到神跟前。可是,若他没有任何可能犯罪的话,他就是机械人一个,永远不会明白他百姓的需要和罪过。 他永不能知道他们的困难和苦恼。 一个医生,若从来没有病痛,他肯定不能同情一个有病痛和受苦的病人。 现在,利未记里,那位犯罪的祭司要怎样行呢?他应否自暴自弃,向沮丧、愤怒与失败低头呢? 答案是不:神有救法! 今天的牧师和神所有仆人又如何呢?生于这个充满试探、软弱和挫败的时代,他们是否要放弃不干呢?要不要他们写下辞职信,然后离开,说:“我不是奥古斯丁,也不是卫斯理或宣信,所以我不干了。” 假如他们晓得神的话语,他们就会找着神的救法。 旧约里那救法是十分清楚和明显的:“就当为他所犯的罪,把没有残疾的公牛犊献给耶和华为赎罪祭。他要牵公牛到会幕门口,在耶和华面前按手在牛的头上,把牛宰于耶和华面前。受膏的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把指头蘸于血中,在耶和华面前对着圣所的幔子弹血七次。又要把些血抹在会幕内,耶和华面前香坛的四角上;再把公牛所有的血倒在会幕门口,燔祭坛的脚那里。”(利四3-7) 现在,你看到旧约中的赎罪祭,主我们的神为祭司属灵上的软弱和失败,提供了每一天的救法。 利未记上另一类罪人,就是以色列整个会众。 “以色列全会众若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误犯了罪,是隐而未现,会众看不出来的,会众一知道所犯的罪,就要献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牵到会幕前。”(利四13-14) 进行同样献赎罪祭的程序。 而摩西跟着写下神救法的结果:“祭司要为他们赎罪,他们必蒙赦免。”(利四20) […]

先知那鸿

传统认为,《那鸿书》的作者是南国的先知那鸿。那鸿的生平不详,他的家乡「伊勒歌斯」的地点至今不能确认,有人认为是在尼尼微的北边,有人认为是在耶路撒冷之南,有人认为是加利利的迦百农(「迦百农」的意思是「那鸿的村庄」),但都没有明确的证据。 「那鸿」的意思是「安慰」,与「尼希米」的字这个名字非常贴切,因为这位先知并没有谴责正在受管教的百姓,而是借着对尼尼微的审判,安慰受苦中的百姓。那鸿宣告:在《约拿书》中暂时免除刑罚的尼尼微城,因为重新犯罪,必遭毁灭;因此,「看哪,有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说:犹大啊,可以守你的节期,还你所许的愿吧!因为那恶人不再从你中间经过,他已灭绝净尽了」(鸿一15)。先知以赛亚曾说过同样的话:“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上帝作王了!”(赛52:7)使徒保罗也在(罗马书10:15)中,将这段话应用在神的福音传扬者的身上。 那鸿时期的亚述帝国正是最强盛的时候,尼尼微「势力充足,人数繁多」,没有人能相信这样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会「被剪除,归于无有」。但神却借着先知那鸿宣告,亚述已经没有前途了,必将「归于坟墓」。

《那鸿书》背景

《那鸿书》的希伯来名是「那鸿 נחום / Nakhum」,是《十二先知书》中的第七篇。在希伯来文圣经《塔纳赫》中,《那鸿书》被放在宣告赦免尼尼微的《约拿书》和管教犹大的《弥迦书》之后,借着对管教器皿尼尼微宣告最后的审判,向受管教的神的百姓发表安慰的信息。那鸿书的预言篇幅虽短,内容却引人入胜。这本书的风格别树一帜,内容简洁,叙述有力,描写细腻,感情丰富,富於戏剧性,用辞庄重得体,比喻清晰,措辞生动有力。 在北国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约主前793-753年在位)执政的时候,神使新亚述帝国陷入了持续三十九年的衰落,亚述面临内乱、君权受到贵族的限制,不得不停止对外扩张。在此期间,先知约拿到尼尼微宣告审判,使「尼尼微人信服神」(拿三5),神就「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拿三10)。但神暂时推迟刑罚,是因为在祂的计划里,还要使用亚述作为管教百姓的工具(赛十5)。 亚述屡次进攻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虽然被神作为管教百姓的工具,但他们的动机却是设谋「攻击耶和华」(9节),要除掉神所设立的「祭司的国度」。当亚述完成了神所命定的管教任务以后,神「必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荣耀」(赛十12)。主前612年,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城被巴比伦联军攻陷、夷为平地,成为废墟,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在历史上消失了。 主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时代,既找不到遗址、也不知道位置。曾经有许多学者质疑尼尼微的存在,进而质疑《那鸿书》的真实性。1843年以后,法国和英国考古学家在伊拉克摩苏尔(Mosul)河对岸的大土堆中发现了尼尼微的遗址,证实了《那鸿书》的描述。

陶恕《靠圣灵成事》六、神永恒的计划:基督是万物的中心

“正说这话的时候,耶稣亲自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路二十四36) 跟世界上许多自命宗教领袖所打响的口号刚刚相反,基督教从来不意图以耶稣基督为首,成为一套“道德系统”。 我们的主在二千年前来到世上,不是要把基督教发动成为新的宗教或系统。祂来乃是有一个永恒的目的,要成为万物的中心。实际上,祂来乃要成为我们的宗教,如果你要这样说的话。 祂亲自来,取了肉身,成为神在地上每一角落的拯救。祂来不是授权其他人,使他们可以医治或祝福,相反,祂来乃要成为祝福,因为神一切赐福与荣耀,都全在祂身上。 耶稣基督是万物的中心,因此,祂以自己直接个人和亲密的接触,使人的灵与魂得释放,这不是我个人的诠释,而是弥赛亚救主耶稣基督对救赎的基本教导,也是贯彻整本圣经的教导! 我得提醒大家,耶稣基督来到的是一个充满繁复宗教仪式的世界,或许更可以形容为宗教森林,里面充满叫人窒息与混淆的例行任务和仪式,那都是人自己颁行的东西,森林愈长愈密,把人重重围困,而带来的却只有持久的黑暗。 在这一片黑暗混乱中,神的光却出现世界上,祂要光照每一个人的前路。祂既能发出极大的光辉,驱除黑暗,所以祂能教导我们说:“我是世界的光。” 耶稣基督按父神预定的时间来到,成为神给人的拯救,成为神对人类一切过犯的治疗。 耶稣基督要把我们从种种道德与属灵上的混乱里释放出来,不过,也必须说,祂要把我们从自己以为可以自救的方法中释放出来。 宗教若成为一种形式,就会是加诸人类身上最沉重的担子,我们要留意,那是一种自疗的重担。人们醒觉到自己道德和属灵上情况混乱,于是企图自疗,希望以自己的疗法把情况改善。 我常常感到疑惑,是否真有一种自疗方法,或人自制的药物,乃因人自己未能善用,以致不能痊愈。 在印度仍可见数百万朝圣者,平伏地上,如蚯蚓般慢慢地向着恒河匍匐前进,一心希望浮沉圣水中,解脱罪孽的重担。 历史上出现无数人曾经为了对付自己的罪,而使用自我否定和禁绝食物饮料的方法。又有许多人自我虐待,以头发披身或行在针上或烧熊的炭上。而存心归隐的人就躲开世界,遁居洞穴之中,希望借此更加亲近神,同时弥补他们的罪过。 即使我们今天,人类仍为了自己种种挫败、软弱和错失,而不断发明新的自疗方法和药物,却不晓得良方其实早已有了。 一位神的老仆人西面,满怀希望地在圣殿里等候,晓得那治疗终于来到!他看见小婴孩耶稣时,就把祂抱在怀里,望着祂说:“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看见祢的救恩。”(路二29-30) 因此,我是告诉那些有疑惑的人,告诉那些被错引而不知基督教是把耶稣基督自己给你的人。我知道某些教会因为引进一些人的主意,就如自我医治的方法,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教会内四处蔓延,令人迷惑。 可是,整个基督教就是要把主耶稣基督给你,只拥有祂,就已经足够了!而你自己与耶稣基督的关系,确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桩事。 那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的是对于那些已遇见救主,并且与祂有亲密和个别认识的人而言;相反,坏的就是对那些企图以别些方法进天堂的人而言! 请留意圣经上记载说,耶稣站在信徒中间,说:“愿你们平安。” 天使报佳音:“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对此我有一个美丽的解释,那些天使能够这样说,是因为耶稣降生了!祂就是我们的平安。我曾拥有一幅挂字,上面写着:“祂是我们的平安”。因为耶稣降生,天使于是可以宣布:“地上平安”。 这节圣经显示,耶稣要以直接亲身的办法使人健康。基督就在其中,处于中心位置。 祂能处于中心,因为祂是神,祂是灵,祂不受时空制肘,祂为至高,祂是万有的元首。所以,祂能处于中心! 现在我借用一个比方,来特别说明耶稣是万物中心的道理。祂就如车轮的轴心,万物环绕轴心转动。许多世纪以前,就有人说基督像车轮轴心,而其他受造的,就在车轮外缘之上。 有一位古老教会的教父说:“任何存在物,均与耶稣的距离同等。” 车轮的轴心居于中央,而轮辐就连于外缘之上,而一个形状完好的车轮,外缘的每一点,跟轴心远近都是一样的。对于我们,基督就是那轴心,而万物就在外缘上。耶稣基督在轴心位置时,我们全部人跟祂远近都一样,丝毫不差。 正因为耶稣在中央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于是我们无论在哪一处,也可以接近祂,这真是何等美好,何等奇妙的信息啊! 基于这真理,我们可以坚持耶稣基督是位于地理上的中央,因此也就没有人能以其所处的位置,占上什么便宜。 刚巧我正在读卢文(Neuman)着的《拉丁基督教史》(History of Latin Christianity),再次读到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在那段时期,许多人以为能朝拜耶稣降生的地方,特别是埋藏耶稣的坟墓,就会成了他们在世的善功。 年老而赤脚的修士彼得,当日把整个欧洲弄得白热,大家一心要让十字军出征。他定下目标,要把千年前耶稣所踏的墓地抢回来。那些十字军认为,若然能从回教徒手中取得那空坟墓,就一切妥当了。今日仍有许多人有兴趣研究耶稣当年的行踪,但我就真不明白,为何我们属灵上仍会坚持这愚笨的做法。 我们难道不曾听过耶稣说:“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参照约四21-24) 所以敬拜神,岂是在某个山头上或城市里呢! 我很奇怪为何十字军不考虑那方面。为何竟全军覆没在血泊、饥饿与死亡之中?为何要走那遥远、苦痛长途,去追寻耶稣降生、死亡或埋藏之处?要知世上没有任何地方,因地理位置而占半点优势。我们中没有人因为住在耶路撒冷而比其他基督徒优胜。若你居住地方较远离耶路撒冷,你也不会吃亏。耶稣基督在地理上最中央之处,无论哪一处,距祂远近都是一样的!所以地理上的距离全不影响我们与祂之间的关系! 有很多传道人以为游览过耶路撒冷,就能传更出色的道,于是花费无数金钱,去了一次又一次,看遍耶路撒冷。但他们回来时,却只多了一些故事告诉大家。实际上他们本身没什么得益,而他们的听众也是一样。请让我们相信一事:耶稣就是轴心,我们在地理上全都是同一距离地围绕着祂! 然后,我们必须总结说,耶稣基督是时间的核心。有许多人为到不能生活于耶稣在世的日子而伤心,当然,重温和研读耶稣很久以前的生活和工作,确是很不错的。我们唱过一首歌,歌词说:“当我读到那个古老美丽的故事:耶稣正在这处人们之中,祂叫小孩子如小羊般依在祂怀里;我真希望那一刻我也在其中。”许多人唱这歌时眼泪盈眶,可是,你是否晓得,当天与耶稣一起的人,要到耶稣离他们十天后才真正认识祂? 耶稣离开他们十天后,祂差遣圣灵降临,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门徒,立时灵光一闪,晓得神全盘计划。 可是我们竟说:“我宁愿活在基督降世的日子中。” 哎呀!耶稣降世的日子中,有许多假冒为善的人、法利赛人和反对者、杀人犯和不信主的人!你在两千年前,不会找到什么好一点的东西。 你们那些好古的人,眷恋过去你以为美好的古老时代,真应该清醒过来了! 另外,也要知道耶稣基督乃人类种族的中心。祂不会偏爱任何种族。我们最好先相信耶稣基督是人之子,祂不属于第一或二十世纪,也不单是犹太人而已,祂是人之子。不论肤色或语言如何,祂都是所有种族的中心。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祂不是道成犹太人之身,祂乃是道成全人类种族之身。 不管往西藏人,还是阿富汗人当中,又或南美的印第安人、阿拉伯半岛上的穆罕默德信徒,伦敦的英国人,格拉斯哥(Glasgow)的苏格兰人之中传讲耶稣,假如有任何人相信,愿意跟随主,祂都会领他们进入祂的团契中。他们全都在车轮的外缘上,各人跟耶稣远近距离完全一样。因此,我们持守的宣教哲学,是我们不会先往一个国家内教育当地人民,然后才把耶稣传给他们。我们认识更美好真理,知道耶稣基督跟未曾受过教育,未接受文明洗礼的土著,与祂跟纽约或伦教衣冠楚楚的绅士,一样接近。 基督是在所有文化层面的中央。我们向世上最原始、最不为人注意、最没有学识的人传福音,彰显神的爱,就必须耐心地使对方明白。他们的心会苏醒,圣灵会光照他们的头脑,凡信主都会有更新。这是一桩美丽的事情,而在现今世界中,确实一次又一次重演出来。 就以新几内亚(New Guinea)和印度尼西亚某些部分为例,许多石器时代的人和可恶的食人族的人改变成重生信徒,花的时间跟拿着大学学位的人没有分别,因为森林里或常春藤下的学府,与耶稣都是一样的接近。 祂是在一切文化的中央! 同时,耶稣又在所有年岁的中央,我指人类的年纪而言。耶稣跟八十岁与八岁的距离一样近,就如祂跟七十和七岁一样。 有人告诉我们,年岁愈大就愈难亲近神,愈不可能来到耶稣跟前。可是,实际上我们亲近耶稣所花的能力——我们与神之间的距离——在九十岁时不会就大于年轻的日子。 所以,耶稣基督站在人类种族的中央,在地理位置的中心,也是时间的核心,文化的中央。 我们的主是在所有生命历程的中央! 生命每一历程里,我们的主都给我们说平安。而生命里其中一种经验,乃是留意到身边有许多事情发生。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不会有这种经验,因为他才是我们世界里小小的新来客,但是他学得很快,不消一会,经验就教晓他,只要他一哭,马上就有人来看他了。 一个活到一百岁的人,确会有不少人生经验。可是,若他遁居山林之中,很少出外,那么他也只是井底之蛙而已。 假如他有良好教育,周游列国,交游广阔,他的阅历必定十分丰富,甚至你会觉得这人的脑袋怎可能装得住那么多数据,而且那有空档给日后的事情和东西。 […]

先知弥迦

「弥迦」是「米迦」(士十八2)和「米该雅」(王上二十二8)的简短拼法,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有何神像祢」。先知以赛亚和弥迦是同时代的人物,他们在同一段时间传道。先知以赛亚是出身于富裕的上流社会;而弥迦是一个简朴的乡下人,来自位于耶路撒冷西南肥沃高原地带的摩利沙村。他关心平凡人,尤其是穷人,所以他很注意社会不公的情形,他很注意弱势者和穷人遭到剥削的情况。 他对农村的事物耳熟能详,从他作宣告时屡次运用比喻去阐明要点的方式可以见之。 弥迦多半在民间传扬上帝的话,被称为「乡村的先知」。弥迦虽然在农村中长大,但他的表达能力甚强。弥迦从一个论点迅速转到另一个论点,时而咒诅,时而祝福,再又咒诅,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紧扣读者的心弦。 圣经中若干最优美的言词即出自此书,他的话包藏着丰富的知识,予人有益的训示! 书中也充满许多生动传神的意象:当耶和华出动时,“众山在他以下必消化,诸谷必崩裂,如蜡化在火中,如水冲下山坡。” 弥迦在书中的很多预言在时隔几百年后获得惊人应验。他虽是南国的先知,但其信息却是针对南国和北国的。弥迦的信息强而有力,适时的扭转了犹大国希西家王的心,改变了犹大的政策,也因而拯救国家于危急存亡之秋。 

《弥迦书》历史背景

《弥迦书》的希伯来名是「弥迦 מיכה / Mikhah」,是《十二先知书》中的第六篇。传统认为,《弥迦书》的作者是南国的先知弥迦。在希伯来文圣经《塔纳赫》中,《弥迦书》被放在《约拿书》之后,并非完全因为年代,而是因为圣灵所要发表的信息。因为神在《约拿书》中向尼尼微宣告审判,乃是为了限制亚述的扩张,带给南北两国四十年的繁荣,证明《弥迦书》所指控的「撒马利亚的伤痕无法医治,延及犹大和耶路撒冷我民的城门」。而神在《约拿书》中赦免尼尼微城,也是为了保存亚述作为审判的工具,等待百姓恶贯满盈之后,执行《弥迦书》中所宣告的对南北两国的审判。 在北国耶罗波安二世(约主前793-753年在位)和南国乌西雅王(约主前791-740年在位)执政期间,神使新亚述帝国陷入了持续三十九年的衰落,亚述的几代君王都面临内乱,君权受到贵族的限制,不得不停止对外扩张,使南北两国都有了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 耶罗波安二世死后不久,新登基的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即普勒,主前745-727年执政)就重新开始对外扩张(王下十五19、29)。亚兰和北国以色列结成了抵抗亚述的联盟,并劝说南国犹大加入。遭到犹大王约坦的拒绝以后,联盟就入侵犹大(王下十五37)。继位的犹大王亚哈斯向亚述求助,结果损人不利己。亚兰和北国以色列相继被亚述所灭(王下十五29;十六9;十八9-11),南国犹大也成了亚述帝国的附庸(王下十六10),陷入黑暗的背道时期(王下十六1-4)。亚哈斯死后,希西家王继位, 弥迦的预言开始应验:撒玛利亚于主前722年被亚述攻取(一6-7;王下十七6),耶路撒冷也在主前701年被亚述围攻(一9;王下十八13-16)。弥迦的信息补充和证实了先知何西阿和以赛亚的预言,及时地挽回了希西家的心(耶二十六18-19),使他致力于带领全国回转归向神,被亚述围困的耶路撒冷就按着预言蒙神拯救(二12-13;王下十九29-36)。   但是,百姓的全然败坏并不能倚靠君王的改革来改变,弥迦所预言的刑罚延迟了一百多年之后,最终还是来到了: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百姓被掳巴比伦。而弥迦所预言的重建,也在神的彻底拆毁之后逐一实现:弥赛亚已经降生于伯利恒,祂必将带来国度的恢复。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