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奴隶制
奴隶制是罗马帝国经济的支柱,意大利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奴隶,整个帝国有五分之一是奴隶,服务于罗马生活的所有领域。奴隶被认为是罗马公民的必需品,他们通常是战俘、奴隶母亲的后代或被绑架者,在奴隶市场被出售。一些公共奴隶为帝国建造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担任城市的文员和收税员。古罗马的会计师、医生和妓女常常是奴隶。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必须完全按照主人的要求做任何事,逃奴可能会被处死。如果奴隶杀死了主人,家里的所有其他奴隶都将被处死。 一些来自希腊的奴隶受过良好教育,成为主人孩子「训蒙的师傅」。古罗马的儿童要到16或17岁才能成为罗马公民,之前没有权利。大多数儿童在家接受教育。如果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男孩也可以上学,学习读书、写作、数学、演讲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罗马公民。受过教育的奴隶往往是他们的老师,希腊奴隶尤其抢手。孩童成人以后,就有法律上的权利在家中掌权,承受产业,不再受仆人的管束。同样,一旦「因信得救的理」来到,我们因信基督而得着了神儿子的生命,成为「神的儿子」,过去那套看管的模式就被抛弃,「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加三23-26)。
古代罗马的婚制
古代希腊-罗马的婚姻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罗马人传统上认为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合法的孩子,公民生产新公民。合法婚姻的年龄为女孩12岁,男孩14岁。大多数罗马妇女在十几岁到二十出头结婚。妻子在经济上比较独立,社会鼓励寡妇或离婚的妻子再婚。寡妇可以继承丈夫的遗产,穷人的寡妇很穷,富人的寡妇很富。有些多次结婚的寡妇甚至积累了巨大的财产,被许多男人所追求。因此,大部分普通的寡妇是「真为寡妇的」(提前五3),但有些则是「好宴乐的寡妇」(提前五6)。
哥林多城
古哥林多位于雅典西边,几乎正西稍偏南约40英哩(约64公里)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角;著名的哥林多地峡,在其东北约5英哩(约8公里)。其地理位处之重要,乃在于它独占从雅典来的东、西陆路与西北、东南的两湾之间的交汇处,这是哥林多成为重要都城的特殊因素。所以早在主前八世纪就已经成为希腊最富庶、繁荣的商业大城。它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也是以道德败坏著称的城市,远处山上的哥林多卫城里建有著名的爱神阿芙洛狄蒂(Aphrodite)庙,庙中有上千称为Hetaira的庙妓,山下的哥林多城里也有许多公开揽客的妓女。人们认为与这些庙妓发生性关系,会鼓励男神与女神互相交配,给敬拜者带来各种好处。古希腊的哥林多庙妓非常有名,是哥林多城重要的收入来源,船长、商人和士兵们在此挥霍金钱。保罗在这样的环境中,于主后56-57年的冬天在哥林多写了《加拉太书》和《罗马书》。
《哥林多前后书》背景
哥林多城是罗马帝国亚该亚省的首都,扼守希腊本土与伯罗奔尼撒半岛(Peloponnesus)之间的哥林多地峡,沟通东面萨罗尼克湾的坚革哩 (Cenchrea)港和西面哥林多湾的吕刻昂(Lecaeum)港。当时的海员们宁可把货物从地峡运过去,也不愿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南多石多风险的岬角,因此哥林多商业繁荣,巿内有东西贸易路线与南北贸易路线交叉相会。保罗时代的哥林多已不再是个希腊城市,而是罗马殖民地。当时哥林多城各族人民混杂,是一个经济繁荣、道德败坏、思想文化活跃的大都会,是很多古希腊、罗马偶像的敬拜中心,也是一个人口流动频繁、有利于福音广传的中心城市。 保罗于主后50-51年第二次传道旅程期间初次到达哥林多城,与亚居拉和百基拉同工,在那里传福音一年半,建立了教会(徒十八1-18)。主后51年保罗离开哥林多以后,曾写了第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叫他们「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但这封信失传了。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住在以弗所期间,革来氏家里的人带来信息,说哥林多教会里有结党纷争,教会也写了一封信给他,希望保罗在许多问题上给他们指导,保罗可能于主后54年在以弗所写了第二封信,即《哥林多前书》作为回复(十六8-10;徒十九22)。后来哥林多教会的情况继续变坏,保罗可能直接从以弗所坐船前往哥林多(林后一16),第二次短暂访问哥林多(林后十三2;徒二十2),当时的访问不甚愉快。之后保罗又写了第三封措辞严厉的信(林后二4;七8),由提多带去,但这封信也失传了。后来提多把消息带到马其顿,说一切都好了(林后七6-7),保罗就满心快乐,于主后56年在马其顿写了第四封信,即《哥林多后书》(林后二12-14;徒二十1)。此后,保罗可能第三次访问哥林多教会(林后十二14;十三1),于主后56-57年的冬天在哥林多写了《加拉太书》、《罗马书》(徒二十3)。 在保罗建立的教会当中,哥林多教会的问题最多。但我们要感谢神,神允许这些问题出现,今天我们才能有十三章「爱的颂歌」,才能有十五章新约圣经中最早记录目击主耶稣复活后显现的经文。
保罗传道行踪
保罗原名扫罗,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因为他首创向非犹太人传播基督的福音,所以也被奉为外邦人的使徒,足迹遍布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以及现在的希腊和罗马。为了传讲福音,他屡次遭受苦难,最后甚至殉道而死。全部新约圣经共有27卷,其中半数是保罗在圣灵感动下写成的。 1、扫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主向他显现,蒙召后在大马士革一带工作(徒九1-22); 2、扫罗往阿拉伯去潜修三年(加一17); 3、三年后扫罗在大马士革受到逼迫,就回到耶路撒冷传道(徒九23-29,加一18); 4、扫罗在耶路撒冷受到威胁,经凯撒利亚回到故乡大数(徒九30); 5、扫罗到叙利亚和基利家传道并建立教会,约有十一年(加一21); 6、四散的门徒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传福音(徒十一19-21); 7、耶路撒冷教会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劝勉众人,巴拿巴又到大数去把扫罗带回安提阿,一同工作了一年(徒十一22-26)。 1、保罗等被圣灵差遣,从安提阿经西流基到塞浦路斯岛传道,从撒拉米起,经过全岛直到帕弗(徒十三1-12); 2、保罗等从帕弗过海,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徒十三13); 3、约翰在别加离开保罗等回耶路撒冷(徒十三13); 4、保罗等去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传道,再回别加(徒十三14-十四23); 5、保罗从别加经亚大利回安提阿(徒十四24-26); 6、保罗等从安提阿上耶路撒冷,经过腓尼基和撒马利亚,沿途传讲福音(徒十五1-4)。 1、保罗和巴拿巴被差遣从耶路撒冷到安提阿(徒十五22-38); 2、保罗和巴拿巴因马可起了争执,巴拿巴和马可去塞浦路斯(徒十五39); 3、保罗走遍叙利亚和基利家坚固众教会(徒十五40-41); 4、保罗到特庇、路司得和以哥念(徒十六1-5); 5、圣灵禁止保罗在亚细亚传道,保罗就经弗吕家、加拉太、每西亚,在每西亚的边界想去庇推尼,圣灵却不许,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保罗夜间看见马其顿的异象(徒十六6-10); 6、保罗到腓立比(徒十六11-40); 7、保罗到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徒十七1-14); 8、保罗到雅典、哥林多,在哥林多住了一年半(徒十七15-十八18); 9、保罗到以弗所(徒十八19-21); 10、经凯撒利亚返耶路撒冷(徒十八22)。 1、保罗从耶路撒冷到安提阿,住了些日子,又经加拉太和弗吕家去坚固众门徒(徒十八23); 2、保罗到以弗所传道两年多(徒十九1-40); 3、保罗去马其顿(徒二十1); 4、保罗走遍马其顿,后到希腊住了三个月(徒二十2); 5、保罗从腓立比到特罗亚(徒二十6-12); 6、保罗步行到亚朔,再乘船到米推利尼、撒摩、米利都、哥士、罗底、帕大喇、推罗、多利买、凯撒利亚回到耶路撒冷(徒二十13-二十一15)。 1、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捉,送到凯撒利亚(徒二十一27-二十三30); 2、在凯撒利亚被囚两年,受审后送往罗马(徒二十三31-二十六32); 3、保罗被押乘船经西顿、每拉到了佳澳(徒二十七1-8); 4、保罗等在海上历经风浪的危险到了米利大(徒二十七9-44); 5、从米利大经叙拉古、利基翁、部丢利,到了罗马,在罗马等待受审两年期间继续传道(徒二十八1-17)。 图片由圣光圣经地理资讯网授权使用
罗马皇帝“尼禄”
尼禄于主后54-68年担任罗马帝国第五任皇帝,出身于罗马贵族世家,从小欢喜艺术和体育,并自许为伟大艺术家,又经常参加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欢喜到剧场唱歌。他为人残暴、铺张浪费,自负且报复心重,残害老百姓,并修造巨大个人雕像让别人膜拜。 尼禄也是第一个公开大规模逼迫教会和基督徒的暴君。主后64年发生罗马大火,尼禄嫁祸并残酷杀害了许多基督徒,包括使徒保罗和彼得。那场大火一连窜烧了六天七夜,结果罗马全城皆为焦土一片。尼禄听闻有人怀疑是他本人所暗地纵火,为了不使传言扩大,他便宣称这场灾难是基督徒阴谋纵的火。于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开地将他们残酷折磨——钉十字架、披兽皮让恶兽咬死、将他们钉上柱子做为蜡烛。多位使徒包括保罗和彼得在其在位期间被处决。 68年,高卢行省发生叛乱,尼禄因为之前杀了太多人,众叛亲离,被赶下台。在他逃难过程处处面临暗杀的威胁,最终于68年6月9日自杀身亡。
亚波罗
「亚波罗」是亚波罗尼亚(Apollonius)的简写,是初代教会一位出色的传道人,他出生于埃及首都亚历山大。关于他信主的经过圣经并没有提到,只知他在埃及时已经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学养俱丰,热切殷勤,有丰富的圣经知识和服事主的热心。 当保罗第二次布道时,先在哥林多传道后,来到以弗所,在以弗所工作告一段落后,在他离开时把百基拉和亚居拉夫妇留在以弗所,以便继续帮助信徒。(徒十八18─21)就在此时,亚波罗来到以弗所。这位曾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的亚波罗,心里火热,就在会堂中,将耶稣的事,详细教训人。他语气坚定,措辞中肯、辩才无碍,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包括百基拉和亚居拉。 亚波罗的信息虽然丰富感人,但却不完整,因为他只晓得约翰的洗,而不明白因信基督而称义,以及圣灵在救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百基拉和亚居拉并没有当场指出他的缺点,而是事后邀请他到家中讲解帮助他。在此我们看见这对夫妇的智慧和爱心,我们也看到亚波罗的谦卑和从善如流的受教之心。 亚波罗装备了完整的福音信息之后,立刻开始了传道的事工并被上帝使用,成为了一名福音的有力辩护者(使徒行传18:28)。亚波罗行过亚该亚最终到达哥林多(使徒行传19:1),在这里他浇灌了保罗所栽中的种子(哥林多前书3:6)。亚波罗的天赋异禀为他在哥林多教会当中吸引了一批追随者,然而单纯的赞赏竟导致了教会中的分裂。与亚波罗的初衷相悖,哥林多教会中有一派信徒宣称亚波罗才是他们的属灵导师,并将保罗和彼得排斥在外。在哥林多前书1:12-13中,保罗处理派系分裂时说:基督并不是分裂的,我们也不应如此。我们不能爱各人胜过爱真理。圣经中最后提及亚波罗的地方是在保罗致提多的书信中:”要给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没有缺乏“(提多书3:13)。保罗将亚波罗看作是一位宝贵的同工和朋友。 总之,亚波罗博学多才,对主热心,在布道方面也充满才干。他为主作工,帮助使徒的事工并忠诚地建造教会。他的生命鼓舞我们每一个人要在”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得后书3:18)并使用上帝的恩赐去宣扬真理。
亚底米与以弗所的暴动
「亚底米」是流行在小亚细亚一带的掌管生育与丰收女神,希腊名阿耳忒弥斯,拉丁文是「黛安娜Diana」,胸前多乳,象征多产,迷信者向她祈求赏赐子嗣。 保罗第三次宣教过程中来到以弗所,神借保罗行了非常的神迹奇事;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知道这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徒十九11,17】。结果保罗遭到当地人的逼迫,原因和在第二次宣教过程中腓立比的遭遇一样——福音阻碍了靠偶像谋利者的财路。圣灵借着外邦人的口见证了保罗传道的果效,以弗所及亚细亚省已有不少敬拜亚底米的人信主,不再相信用人手造的偶像。因此银匠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银匠底米丢,聚集工人,反对保罗及他们所传的福音。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抓住与保罗同行的该犹和亚里达古,到可容纳二万五千人以弗所露天大剧院里聚集。对比福音的影响,以弗所的审判官更关心的是本城不要有动乱,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快就平息了暴乱。之后,保罗就劝勉门徒,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 神的道在以弗所带来的搅乱和影响力是当地的一个大新闻,场扰乱可能会给使徒带来危险,但是上帝始终允许这个结果发生,为的是要让更多的人听到福音,使福音得以广传并且大大兴旺。除此之外,经文也讲到保罗被保护起来,之前其实也有类似的记载,当保罗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就有爱主的门徒来帮助他,使他能够脱离险境。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方伯迦流
「方伯」是罗马帝国元老院直辖行省的首长,地位相当于巡抚或总督。那时哥林多的方伯「迦流」(Junius Gallio)是罗马皇帝尼禄的私人教师、斯多亚派哲学家辛尼加(Seneca)的兄弟;是一个公正冷静的人物,对于宗教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只要宗教不妨碍政治,就不予过问。迦流认为犹太人控告保罗的罪名只是宗教上的争执,并非违犯罗马法律,因此不予立案。迦流的判决后来成了各地巡抚和方伯援用的先例,在主后50-60年代对教会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徒十八11-16所记的方伯迦流之前没有历史资料支持,曾是圣经批判家们几个世纪来用来批判路加的热门话题,直到1905年在希腊德尔斐(Delphi)城发现了「迦流碑铭」证明,迦流在主后51-52年担任亚该亚方伯,成为确定保罗来到哥林多和写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时间的最重要的标志。
以弗所
「以弗所」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东岸、凯斯特(Cayster)河口附近(今天属于土耳其)。以弗所原是一个天然河港,公路网四通八达,控制了深入小亚细亚腹地的咽喉,极具有军事和商业的价值,是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重镇。在罗马时代,它是亚细亚的省会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人口达三十余万,有很多的犹太人。它也是一宗教中心,城中有亚底米(即「狄安娜」)女神(参徒19:35)的庙,这庙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以弗所是早期基督教中心之一,保罗曾在此停留两年多(徒19:8-10),坚固教会,造就信徒,以此作为亚西亚地区的福音基地。根据传统,使徒约翰及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都曾居住于此。第六世纪之后,以弗所因河港淤塞而没落,现在只以一个废墟而存在。 以弗所是宗教中心,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底米女神庙和大剧场,行邪术之事非常普遍。当地犹太人口比较多。保罗三次传道旅程中,在以弗所逗留最长。他用这商业城市为根据地,将福音向亚细亚地区传开了。启示录中提到的七个教会即在该地区这个曾经著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