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簡介
The Hebrew name for the Book of Isaiah is “Yeshayahu” (יְשַׁעְיָה), meaning “Yahweh has saved.” The Book of Isaiah was likely completed after 723 BC. It contain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Kingdom of Judah and Jerusalem, detailing the sins committed by the people of Judah before the LORD, and revealing the judgments and acts of […]
後先知書簡介
The Latter Prophets period falls between the 8th and 5th centuries BC, overlapping with the final centuries of the Former Prophets period. The Latter Prophets were literate individuals who recorded and preserved their own messages or instructed scribes to do so. The books of the Latter Prophets are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Major Prophets […]
陶恕《受教的心》二十一、不可缺少的圣灵
福音派信徒长期以来忽视圣灵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不容否认,也实在难以饶恕。 福音信仰的中心是三位一体的神。每个主日聚会里,会众齐诵:“赞美圣父、圣子与圣灵”。无论唱诗的人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他实际已承认一个事实:圣灵就是神自己,和圣父、圣子一样该受敬拜。可惜的是,会众在聚会开始时唱过这诗歌后,直到散会前牧师祝福时,才再听到提及这位圣灵;在当中的整段聚会时间里,极少会听见提及圣灵。究竟原因何在? 这个间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一般来说,历史上传统的教会,比我们好不了多少。使徒信经论及圣灵时,就只提了一句:“我信圣灵。”其他许多古代的信经,也是抄袭这寥寥数字的信条。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多加一点注释:“圣灵,是主,赐生命者,从父神而来,与父及子同受敬拜,同得荣耀,并借先知说话。” 阿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对圣灵的论述,可说是信经中最完备及明确的,它承认圣灵的完整神性;但这信经用了不少篇幅论及圣父和圣子,论到圣灵却只说了一句:“圣灵是属父,也属子,并非被造的,也非从神而生,是一直运行的。”有一首古旧的诗歌:Te Deum Laudamus,最负盛誉,最为动听,充满了对圣父及圣子的敬拜,但提到圣灵时,也只是这么轻描淡写:“一并赞美圣灵保惠师”。 新约圣经中多处提及圣灵;但根据新约圣经而写成的基督教各种论着,却甚少提及圣灵,那不是叫人费解吗?在第三世纪,有一位教父写了一篇论三位一体真神的文章,全长一百四十页,但只用了六页的篇幅论及圣灵,而在辩明圣灵的神性时,提及圣父和圣子的次数要比提及圣灵的多了二十倍。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新约圣经较多论及圣子,较少论及圣灵。但这多寡之别,显然不如上述论着中那么悬殊,更不会像现代基督教那样绝口不提。这一点,现代基督教是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圣经首卷第二节就提到圣灵,最末一卷的最末一章也提到祂;而在这首、末之间的篇章中,更不下千百次提及圣灵。 不过,在圣经里和其他论着中,提及圣灵次数之多寡还是次要,主要是看能否指出圣灵的重要性。无疑地,圣灵在圣经中的地位极高,远超于福音派的基督教书籍中所见的。 在圣经中,圣灵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带着大能大力地运行;但在现况里,圣灵沦为人的一种渴慕,最多也不过是一股温和的影响力。从圣经所见,圣灵满了威严尊贵,就如父神一样,但在现况里,圣灵仅如一股情绪,一股怀着善意的温柔感觉。 根据圣经所载,神的创造与救赎大功,都是借着祂的灵作成的。神创造世界之始,圣灵就已运行在其上;祂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整本圣经都记载了圣灵赐下生命的工作;正因为祂是主,亦是赐生命者,基督才可道成肉身。天使对马利亚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 且看这个十分重要的事实:我们的主虽然是神,祂仍须先受圣灵膏立,才开始祂的工作(徒十38)。神子是以受圣灵膏立的人子身份,来作成祂的工作;祂的能力是从满有大能的圣灵而来。 有人说过,使徒行传如果改称为圣灵行传,就更贴切,因为其中记载着使徒所行的大事,但如果他们没有受圣灵充满的话,他们就不能行这些大事,连一件也不能。事实上,主曾禁止他们凭自己的力量去做工,主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二十四49) 神在教会中只认可圣灵的大能,但今天大部分基督徒却只倚靠人的力量。神借着圣灵的运行去作成祂的工。今天基督教的领袖们,却想靠着培养和训练而来的才智去成事;人的才智已取代了圣灵的感动。 可是,单靠人力而成的事,都是短暂的,经不起永世的考验;只有借着永远的灵所作成的工,才能永存,其他都只不过是草木禾秸。 有一天,我们这些自命为教会领袖的人,至终或会发现自己一生忙忙乱乱,只是收集了一堆禾秸。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
《列王紀》結語
In the Book of Kings, every king of the Northern Kingdom of Israel is consistently critiqued for committing “the sin of Jeroboam, son of Nebat, which he caused Israel to commit,” by using golden calves to impersonate God. As for the good kings of the Southern Kingdom of Judah, with the exception of Hezekiah and […]
猶大末代君王-西底家
Zedekiah (Hebrew: צִדְקִיָּהוּ) was the last monarch of the Kingdom of Judah. He was the brother of Jehoahaz. In Hebrew, Zedekiah means “The Lord is my righteousness.” In 597 BC, King Nebuchadnezzar II of Babylon captured Jerusalem, took King Jehoiachin captive, and renamed Jehoiachin’s uncle, Josiah’s son, to Zedekiah, making him king. Zedekiah “did what […]
陶恕《受教的心》二十、小先知的祷告——一位传道人的立约与祷告
这是一个蒙召向万民作见证的人的祷告,是他在接受按立那天向他的主所说的话。在教会的长老和牧师为他祈祷,又按手在他头上以后,他就退到密室中,或是退到弟兄们也不能骚扰他的隐密处,与主相交。 他说:“主啊,我听了祢的话,心里害怕。在这凶险的世代,祢呼召我去做大而可畏的工。祢快要撼动万国,也要震动全地,远要震动诸天,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主啊,我的主,祢俯就了我,抬举我做祢的仆人。这种尊荣,无人能自取,唯有蒙神选召,像亚伦蒙召一样,才能获得。祢膏立我做祢的使者,将信息传给心里刚硬、耳朵发沉的人;但他们拒绝了祢——他们的主。我是祢的仆人,他们也定然不会接待我。 “我的神,我不敢在此赘述自己的软弱和不配,免得荒废时间。一切的责任,都是神的,不是我的。祢说过:‘我已晓得你,……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做列国的先知……’又说:‘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我是谁,竟敢与祢争辩?怀疑祢全能的拣选?这事是出于祢,不是我的主意。主啊,就愿事情如此成就,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 “神啊,祢是众先知、众使徒的主。我深知只要我荣耀祢,祢就必悦纳我所作的,因此求祢帮助我,使我立志在一生中,在一切的侍奉上,不论得失,都能荣耀祢;或生或死,矢志不渝。 “神啊,现在就是祢做工的时候,仇敌已潜入神的草场里,羊群亦已四散;假冒的牧人兴起,恣言平安无事,漠视祢羊群周围的危险。羊受了雇工的蒙骗,一味盲从,结果狼来杀害羊群、毁坏羊圈。求祢给我明亮的眼目,使我能察见匿伏的仇敌;给我悟性,又使我能放胆、忠心地把所看见的传讲出来;使我的声音如祢的声音一般,好叫生病的羊亦能分辨祢的声音,跟随祢。 “主耶稣啊,我已做好灵里的准备,我今来就祢。求神按手在我身上,用新约先知受膏的膏油浇灌我;保守我不要沦为宗教的文士,失去了先知讲道的异象。求祢救我脱离一切临到今日圣职人员的诸般诟病,就如妥协、模仿、职业化等;叫我不凭聚会人数多寡来评断教会的得失,不凭年捐多少来论断教会的成败。主啊,帮助我不忘记自己是个先知,不是宣传家,也非宗教经营者,而是先知。求神使我永远不会受群众的驾御;医治我的灵魂,让我脱离一切肉体的私欲,也脱离盛名的吸引;救我脱离事物的缠累捆绑,不要让我荒废年日。神啊,叫我在祢面前战兢自守,催迫我到祷告的密室去,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争战。叫我不要贪食好饮,也不要闲懒;使我能凡事节制,做耶稣基督的精兵。 “我立志一生劳苦做工,不问报酬,不食逸乐,不求安舒。众人都走宽阔的大道时,我要选择难走的窄路;而且不刻意批评别人。前面虽有苦难,我要默然忍受。但如果有人大发爱心,馈赠礼物,求主在我旁边帮助我,救我脱离接踵而来的后患;也求主教导我善用一切领受的,免得我灵受伤,灵力消退。若祢容许教会给我荣誉,求祢叫我不要忘记自己是如何不配,深知人如果深入认识我,像我认识自己那样,他们必定不会这样称许我,必会将荣誉转给别个比我更配得推崇的人。 “天地的主啊,现在我将余下的一生奉献给祢,不论年日多少,一切照神旨意成全吧!我或要在尊贵的人面前为祢作见证,或要服侍贫苦卑微的人,但不论如何,不要照我的意思行,愿神的旨意成就;祢的仆人要照祢的旨意行,而神的旨意比高位、财富、名誉都更甘美,远超乎地上或天上的一切。 “虽然我蒙拣选,蒙祢从天上给我神圣的呼召,求祢使我勿忘自己不过是出于尘土,在我的天性里,满了一切正侵蚀着人类的缺点和私欲,因此我恳求祢——我的救赎主,救我脱离自己,也救我脱离一切灾难,使我能成为别人的祝福。求祢以能力和圣灵充满我,好使我带着祢的权能去传扬祢的公义,传扬祢自己。只要我一息尚存,我仍要宣扬祢的救赎大爱。 “亲爱的主,有一天当我年老衰败,不能再工作的时候,求祢为我在天上预备地方,使我能与神的众圣徒在永远的荣耀中同列。阿们。”阿们。
最後一個猶大好王一一約西亞
Josiah (Hebrew: יֹאשִׁיָּהוּ) was the sixteenth monarch of the ancient Middle Eastern kingdom of Judah. Josiah was eight years old when he became king of Judah and reigned in Jerusalem for thirty-one years. The name “Josiah” means “the LORD heals.” Josiah’s thirty-one-year reign, approximately from 639-609 BC, coincided with China’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Jeremiah […]
以利亞的軟弱
[1 Kings 19:1-4] “Ahab told Jezebel all that Elijah had done, and how he had killed all the prophets with the sword. Then Jezebel sent a messenger to Elijah, saying, ‘So may the gods do to me and more also, if I do not make your life as the life of one of them by […]
陶恕《受教的心》十九、良善与伟大
有一天,当云雾消散,万物显明时,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良善与伟大是等同的。 在一个道德完整的世界里,这现象是必然的。 但在现况下,这两种质量却常常分家,甚至是互不兼容的。 以目前的标准而言,世人可以划分以下四种的类别:伟大而不良善的;良善却不伟大的;既良善又伟大的;既不良善亦不伟大的。圣经里的人物,也可以如此清楚划分出来。 在既良善且伟大的人物中,有希伯来人亚伯拉罕。这儿所指出的良善,是按着各人的领会而活出来的完美德性。按基督徒的标准而言,亚伯拉罕并非完全人,但他的德性品格,远超乎与他同时代的人,就如高峰屹立在群山之上。 亚伯拉罕的伟大,自然无须在此赘述。他是个伟人,是基督教的巨人;他也是信心之父,是以色列民族的先祖,他的地位早已坚立了。 在世界历史中,不难找到伟大而不良善的人物,马上涌现脑际的,有三个近代的例子:拿破仑、希特勒和史太林。纵使我们不愿意承认,但说句实话,他们三人都是伟人:一个只手创立帝国;一个把世界历史完全改变;另一个则以铁腕政策,操纵了全人类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撇开人格不谈,他们堪称为伟人,甚至可称为奇才。他们做了不少伟大的事,但他们毫无良善可言。 至于良善却不伟大的人,为数也不少。我们该为此感谢神,不是因为他们渺小的缘故,而是因为他们靠赖神的恩典,做了平凡的善良人。 在圣经的记载里,这些良善却不显赫的人,默默地生活行事,他们所行经的地方,处处充满愉快和欢笑。以撒就是个例子,他是伟人的儿子,又是伟人的父亲,自己却平平无奇。又如大卫的先祖波阿斯、马利亚的丈夫约瑟和那称为安慰之子的巴拿巴,都是很好的例子。 传道人会在教会中碰见不少这类的信徒,他们表现平凡,但在不自觉中活出对主深切的爱慕,彰显圣灵所结的果子。如果没有这类的信徒,各城各乡的教会就不能维持下去。 这些信徒在工作有需要时,会最先站出来效劳;当有需要祷告时,他们会最后才离开。他们所做的一切,在当地教会以外是无人知晓的,因为他们所表现的笃信敬虔,毫无戏剧性,也没有新闻价值。但他们无论往何处,都成了别人的祝福。他们没有任何值得世人钦佩的惊人成就,但他们安于做个良善的人,被圣灵充满,用信心仰望他们的真正价值得以显露出来的日子。他们一旦离世,生前所发出的基督香气,亦会留芳百世,比世上那些所谓伟人,更值得人们怀念。 第四类是既非伟大,又不良善的人。大多数人都可以拨归此类。 举个例说,圣经中的以色列王亚哈,不错具备了伟人的外在条件,因为他身为君王;但如果把他所当做的和他实际所行的比较一下,就显明他为人如何卑鄙无耻。他虽身穿王服,但内心怯懦,满肚牢骚、怨忿,受制于他那强蛮恶毒的妻子,遗害生灵。他所做的毫无良善,连一点也没有。他实在既非伟大,也非良善。 另一方面,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亦既非伟大,也称不上是良善的。格雷(Thomas Gray)在他那首优美的挽歌中,就曾描述过这些被世人忽略了的芸芸众生: 远离疯狂群众卑鄙的纷争, 他们紧守严谨的意愿,并不偏离; 在阴凉、退隐一隅的人生大道上, 他们始终如一,默默地坚守自己的路向。 这首诗虽然清丽,但所描写的,恐怕只是我们的理想,而非事实的真相。想到这群高贵的人,过着隐密的生活,纯良如隐藏的珍宝,芬芳如隐蔽的奇花异草,就叫我们心为之动。但可惜的是残酷的事实,与此相去甚远。 大多数人都不伟大,诗人也并非要辩明他们良善之处。事实上世人都自私自利、贪婪好色、顽梗固执、虚荣怯懦。如果有人认为这些批评太苛刻无情,须知我并非独持己见,不过是参照了一位受圣灵感动的使徒所说的话。读者不妨一读保罗在罗马书第三章九至十九节,和以弗所书第二章一至三节所说的话。 末了,我还要补充一句:不是人人都可做伟人,但人人都可以靠着羔羊的血和圣灵的大能,做个良善的人。
先知以賽亞
If a person, upon hearing a call to mission, prepares to dedicate themselves to it, but then learns in advance that all their efforts will be in vain, would they still bravely rush to fulfill that mission? Most people often dare not imagine their efforts failing. Yet, in the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t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