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聖殿是指耶路撒冷敬拜神的殿,最初是公元前 969年所羅門王所建。摩西時代以色列人敬拜神都是在會幕中。大衛王早就想建造聖殿,但神不許可,因他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代上22:6-7) 。大衛王在未死之先準備了很多材料,囑咐他兒子所羅門王爲神建殿。所羅門登基第四年開始動工,七年後建成。殿址在耶路撒冷城內北方的摩利亞山地,即在此前約1100 年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創22:2)。聖殿面積比會幕大兩倍,長30公尺,高10公尺,寬15公尺,爲當時中東一帶最宏偉的建築。約在公元前 606-前 586年間,繼以色列亡國之後,猶大人三次被攜到巴比倫去,尼布甲尼撒王把聖殿毀壞。
約公元前 536年,波斯王古列下令所羅巴伯帶領猶太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在聖經中,以斯拉﹑尼希米和哈該等書卷中均有涉及聖殿重建的工作。這就是所謂的“第二聖殿”,後被大希律王擴建。第二聖殿的規模遠小於第一聖殿,在公元前20年,大希律王開始擴建第二聖殿。他招募了10000名工人,計劃擴建工程在其執政耶路撒冷17年時間內完成,結果用了46年才完成,約瑟夫在《猶太古史記》中生動地描述了第二個聖殿及周邊地區。主耶穌在第二聖殿中,趕出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太21:12,可11:15,路19:45),他也在第二聖殿中進行過教導。公元70年,羅馬將軍提多率兵徹底燒毀了聖殿。正應驗了耶穌的預言:“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太24:2)聖殿至今尚未重建。
自從聖殿被羅馬摧毀後,聖殿的獻祭等敬拜制度已經不再有,正如先知何西阿在公元前746年的預言。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獨居,無君王、無首領、無祭祀、無柱像、無以弗得、無家中的神像。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或作回心轉意),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他的恩惠。(何西阿書3:4-5)
1948年以色列復國、猶太人重新聚集並回到他們的國土,如以西結37章的預言,枯乾的骸骨復活。在猶太人心中再次復燃關於“神對亞伯拉罕極其後裔的應許”的渴望。在聖經舊約和新約中都有先知看到未來聖殿的異象,其在外觀、佔地面積等各個方面與第一、第二聖殿皆不相同。我們深知,就像聖經中的其他預言一樣,神的旨意必然成就,讓我們在感謝讚美中,等待神的奇妙作爲。阿門!
聖經記載:
1)大衛王將他被聖靈感動所得的樣式都指示所羅門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代上28:11—19) “大衛王對會衆說:‘我兒子所羅門是神特選的,還年幼嬌嫩。這工程甚大,因這殿不是爲人,乃是爲耶和華神建造的。’”(代上 29:1)
2)大衛作詩說:“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裏,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他的慧眼察看世人。”(詩11:4)
3)耶穌在世的時候,有些人到聖殿不是爲了敬拜神,而是在此作交易,耶穌曾兩次潔淨聖殿。“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裏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着說:‘我的殿必稱爲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爲賊窩了。’”(太21:12-13)
4)(結44:4-5) 他又帶我由北門來到殿前。我觀看,見耶和華的榮光充滿耶和華的殿,我就俯伏在地。耶和華對我說:『人子啊,我對你所說耶和華殿中的一切典章法則,你要放在心上,用眼看,用耳聽,並要留心殿宇和聖地一切出入之處。』
5) (啓11:1-2) 有一根葦子賜給我,當作量度的杖;且有話說:『起來!將神的殿和祭壇,並在殿中禮拜的人都量一量。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爲這是給了外邦人的;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