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徒行传》里, 路加的记载异常准确。拉姆齐(William M. Ramsay)爵士把《使徒行传》的执笔者——路加——置于“第一流历史家”之列。他解释这话的意思说: “伟大历史家的首要特质就是真实。他的话必须可靠。”
圣经批判家们经常批评路加在徒十三7用「方伯」来称呼塞浦路斯的执政官,因为塞浦路斯由罗马皇帝直辖,官位应当是Propractor而不是「方伯」(Proconsul)。「方伯」是罗马帝国的执政官名,位同巡抚。巡抚是皇帝所委派,而方伯则是元老院所委派。后来考古学家发现,主前30年塞浦路斯由罗马皇帝直辖,但主前22年后改为由罗马元老院直辖,由「方伯」治理。1877年,考古学家在「帕弗」以北附近的Silo城发现一块碑文上刻有「方伯保罗」,日期是主后54年左右。
从以哥念向西南到「路司得」只有30公里,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不仅是路司得、特庇两个城,「以哥念」也应该是吕高尼地区的一部分,因此指责路加有误。但后来考古发现证明,在保罗的时代,以哥念属于「弗吕家」文化,以哥念人说的是弗吕家语,所以不是「吕高尼的城」,再次证明了路加福音的准确性。
圣经批评者认为希腊文学从没有采用这个词来指地方官,所以质疑路加记录的准确性。后来人们在帖撒罗尼迦古城发现了一道拱门,拱门上载有若干地方官的名字,还把地方官称为Politarchs,路加福音的准确性因采用这词而获得证实。
这块碑铭是罗马皇帝克劳第(Claudius)的御函,指出亚该亚方伯迦流最近报告欲复兴徳尔菲,日期是主后52年4至7月。据此可推论之前一年迦流也担任亚该亚方伯(方伯每个任期一年),因此保罗在哥林多的18个月(徒十八1-11)包括主后51年。徒十八11-16所记的方伯迦流之前没有历史资料支持,曾是圣经批判家们几个世纪来用来批判路加的热门话题,直到1905年发现了迦流碑铭,才证明路加福音的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