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胜过撒但》十一、 神听以利亚,因为以利亚听神

与基督联合的意思是: 与祂同钉十字架, 与祂同复活。 更新是今天教会急不容缓的事, 好使我们除了被动的领受神的旨意, 还能主动的寻觅、赞美。 昔日的信徒力倡要把圣经重新带回教会去, 结果他们成功了。 随着卫斯理的出现,教会又经历另一番变革—— 宣告人可蒙赦宥、弃恶从善、蜕变成圣, 结果他们也成功了。 今天我们所需的更新运动,目标是迈向属灵完美。简单来说,即是遵行神的旨意;不论我们的教条多健全, 名声多响亮, 这才是我们整体的基本需要。 只有当神的旨意在我们生命中全然成就时,那活泼的、真正的复兴才会临到,那时属世的事物将遁去, 不像基督的气质会消弭, 与圣经不符的原则也被摈绝。 只有当我们愿意仰赖救主,任凭祂工作,快乐地背上十字架, 轻唤:“ 噢,十字架,至美十字架, 我拥抱你” 时,复兴才会临到。 面对神的旨意,我们可抱持消极与积极两种态度。消极的态度是凭祂意行;我们今天每谈及神的旨意时, 所指的差不多都是这种态度。 神向马利亚透露祂的计画时,马利亚说:“ 情愿照祢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她默然接受神的安排。这是新约所载消极听候神旨意的例子。 我们很少提及那积极的态度。我们有否自愿地、主动地遵从神的诫命,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模式, 以符合新约所展示的完全的生命呢? 这种积极的态度便是我所期望的更新, 是必然带来复兴的更新。 许多人坐在教堂内,心满意足地唱:“ 凭祢意行,主,凭祢意行。”他们相信神所做的一切都是与他们有益的。这种顺服是消极的! 可有聆听神的声音、遵守祂的诫命、实行祂的吩咐? 只有这样才是积极参与神的旨意, 才可活出新约所展示的生命。 我们常不明白为什么以利亚和其他属灵伟人能从永活的神那里得着那样的大能大力。道理其实很简单:神听以利亚是因为以利亚听神;神成就以利亚的祈祷是因为以利亚遵行神的吩咐。二者是互为表里, 不可割离的。 当我们积极寻索神在我们生活中的旨意时,十字架便会不期然地浮现眼前。神的旨意每叫我们感到不便, 令我们饱历痛若, 但却为我们结出累累佳果。 保罗深明此义,他称这情况为“分尝基督受苦的滋味” ( 直译 the fellowship of Christ’s sufferings,见腓立比书三章十节)。我坚信我们属灵能力薄弱,原因之一是我们不愿分尝基督受苦的滋味; 那也就是说,我们不肯和祂同钉十字架。 如果我们不愿意踏上主耶稣所走过的路,我们又怎能和祂心相契合呢? 神的旨意和十字架是不能分割的。 所有伟大的圣徒都背负了十字架—— 即使那些生在基督前的,也不例外,是顺服把他们领到十字架前。 所有顺服的基督徒都要背上十字架, 都要经历属灵的操练, […]

推基古

推基古是保罗非常重要的同工和长期的助手,保罗时常将重要的工作托负给他,对他的依赖也相当的重。推基古是亚西亚人,他名字的意思是「幸运」,他有幸跟随保罗学习服事主。从推基古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保罗的影子,他们对主的忠心、对人的爱心、和对福音的热心几乎是一样的。  「推基古」也是保罗的信差,他是歌罗西书(西四7)和腓利门书(西四9)的送信人。保罗对推基古评价可以从他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看出,他称呼推基古是「忠心事奉主」的弟兄。在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结束之时,推基古作为亚细亚教会的代表之一,大概和保罗一起抵达耶路撒冷(徒二十4)。在多三12,保罗说有意打发他到提多那里。提后四12则记载保罗差派他从罗马前往以弗所,暗示保罗经历最后的考验时,推基古是忠心与他一同事奉的人之一。

今世、来世和末世

【弗一21】「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 「今世」和「来世」的对比在犹太拉比的教训中十分普遍,两者合起来,就代表了包含万有的整体。在犹太人的观念中,历史可以分为现今的世代和弥赛亚来临之后的未来的世代,即「今世、来世」(太十二32;可十30;路十八30)。 但新约进一步教导,「来世」因主耶稣已经临到了。现在是两个世代互相重叠的「末世」(林前十11),信徒已经被拯救脱离了现今「罪恶的世代」(加一4),并且已经开始尝到「来世权能」(来六5)的滋味了。

陶恕《胜过撒但》十、将你的情绪交托给神

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彼前一13)。 当我们要描述基督徒的生活及品格,便会发现众使徒是我们的好帮手。彼得和其他新约的传道者都热心劝勉信徒,不管落入怎样的处境,都应当时常表现出崇高的属灵品格。那么,彼得为何在此加上一句实际的提醒,要神的儿女应当「约束自己的心」,并且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谨慎自守,借此表现出他对神的敬拜和见证?按照我的理解,使徒彼得要提醒信徒,不可让自己的情绪变得失控。我想,他恳求信徒要有的那种属灵表现,是来自圣灵的充满,并且是我们与基督耶稣在天上同行的标记——它当然不是倒退到被 「理性」这哨兵做主宰! 先知的心灵总是要顺服于先知本人。当神的灵进入人的心中,祂会使那人快乐,却决不会使他愚笨。祂会使他为到世界的愁苦感到悲伤,但祂却决不会让他变成一个悲观的愤世嫉俗者。圣灵会使他热心和敏感于回应,却决不会使他做一些事情,令他日后感到羞愧。 当彼得劝勉信徒,要「约束你们的心」和「谨慎自守」,他并非在鼓吹或预告教会要有一种冷冰、无生气和形式化的属灵生活。正如他期望向我们现在说的一样,他乃是向初代基督徒说:「弟兄们,若然有一刻我们要认真看待我们的基督教信仰的话,那么,现在就是那一刻了!我们要做个谨慎的人——同时也要做个属灵人!」 没有一间教会应当变成一块十足的墓碑,纵使墓碑可能是世上最严肃、庄重的东西。墓碑只会一直竖立下去,无论风吹雨打、酷暑严冬、太平盛世或战争时期都无丝毫改变,无论历史如何发展都与它无干。墓碑只会竖立在那里,忠心地提醒每个经过的人,某某人的生卒年月并长埋这里——那就是这块墓碑的故事和见证了!有些教会就是这个样子。为了保持严肃、正式和安静,他们便乐于保持死寂!然而,这种教会不是彼得愿意加入的教会,这种会众也不是我们愿意认同的会众。 彼得提醒信徒要谨慎,是出于某些基本的关注点,而圣灵必然认为合适,才会传递给我们的。我们在这里看见圣经的方法。圣经——就像神所造的其他一切东西一样,内中都包含了方法。圣经的方法是要奠定稳固的真理基础,而这些真理的基础就是神的宣告。基本上,它们宣告出神正在进行或已经作成的事,或两者皆备。奠定这基础后,圣灵的方法和心意就是指出这显明的真理包含了一个道德的责任。 我就是在这一点上,跟我们今天教会内的一些领袖产生争论。现代教会的其中一个最大弱点,就是只愿意奠定真理的基础,却不愿意用道德实践来支持真理。伟大的美国布道家芬尼 (Charles Finney)甚至直言不讳地宣布,教导圣经却没有道德实践乃是罪。他问道,单单去修读一个圣经课程,去了解它说什么,却没有责任去学以致用,那有什么好处呢?开办查经班可以是件好事,但亦可以是件坏事。我愈来愈相信,有些查经班只会令人更执着于自己的宗教偏见。除非我们有道德实践,我们才符合圣经的方法! 当我们认真地投入去查考圣经,我们便会发现圣灵的方法。 「这就是神的做事方式,这亦是神的做事方法:因此,你也应当这样做事!」圣经便总是以这种方式来指教我们。圣经中没有一卷书,是找不到神的教诲的。圣经中亦没有一个部分,是神想我们去读,只为得到满脑子知识或学问的。圣经总是先说明真理,然后提出实践:「如果这是真理,你们就应当把它实行出来!」属灵真理的道德实践,就是这个意思。 旧约会从两方面应用「束腰」这种比喻说法。第一,是用腰带束好衣服,让工作和劳动无阻:第二,是准备好去随时启程离开和上路。彼得和保罗两人写信给新约信徒的时候,都借用过这个「束腰」的比喻说法,来劝勉信徒要在属灵上作好准备,随时候命回应。 一直要到我们向耶稣基督降服和跟从祂之后,我们才开始注意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上是如何的散漫和轻率。我们开始为到过往的生活态度感到悲伤,并且对自己的基督徒人生会继续漫无目标和一事无成而感到愧疚。 我们的许多基督徒弟兄姊妹都有杰出的恩赐、才干和能力,然而,他们却没有在这方面操练去约束自己,让自己的心思和属灵潜质可以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不断成长。 所有基督徒都要针对自己的轻率和散漫,去操练谨慎和用心思考。彼得期望所有认真思考的基督徒,会抗拒和丢弃那种散漫、轻率和漫无目标的生活态度。我们所接受的神学教导,会把这种基督徒生活推搪为人的软弱,我们会告诉自己,它不是真正的罪。就我来说,我认为信徒只可以维持一段短暂时间,让他继续自私和漫无目标地生活而不涉及犯罪!事实上,我们如果继续浪费自己的才干,继续轻率地用自己的时间,继续漫无目标地生活,我们将要面对自己其宾在犯罪——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应当做些什么,和应当做一个怎样的人,却用各种借口来解释自己的失败! 圣灵很认识我们,于是便竭力劝勉我们要约束自己的心,要提高自己的属灵标准,要清除轻率的说话、思想和行为,也不要散漫地从事任何活动和兴趣! 因此,彼得和保罗一起劝勉我们,要让圣灵掌管我们的情绪、情感、敬拜和赞美,以至能实践和展现出圣灵所结的最崇高果子。圣灵会使神的儿女变得宽大慷慨,却决不会使他变得愚昧 !祂会使他变得快乐,却决不会使他变得可笑!圣灵会暖化基督徒的内心,却决不会带领他去做一些事情,会令他事后感到羞愧。 基督徒不是徒然空想的梦想家。我们知道自己的身分和归属,亦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我们的梦想,是带着盼望和期待往前看,我们肯定是属于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所描述的那群信徒中的一个: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间醉。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因为神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贴前五6-9)。

帖撒罗尼迦

帖撒罗尼迦位于希腊北方,是罗马帝国马其顿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人口约100万人。帖撒罗尼迦位于罗马帝国两条交通要道的交会点,一条是从意大利通往东欧的伊格那提亚大道(Via Egnatia),另一条是从多瑙河到萨隆尼卡湾Gulf of Salonika(又名Thermaikos湾)的水路,帖撒罗尼迦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的海港城市。 帖撒罗尼迦城是在主前315年,由马其顿将军卡斯散德(Cassander)所建,并以其妻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妹妹)之名「帖撒罗尼迦」命名。 此后,该城发展迅速,超越邻近较古旧的城市,成为马其顿主要的大都会和港口。 主前168年,罗马政府将马其顿省划分为四个行政区,帖撒罗尼迦成为第二行政区(The Second District)的首府。 主前146年,帖撒罗尼迦升格成为马其顿省的首府(Capital),并且是罗马帝国主要的港口之一。 主前42年,腓立比战役(The Battle at Philippi)之后,帖撒罗尼迦被罗马皇帝授予自治权,成为一个「自由皇城」(Free Imperial City)。 由于现代帖撒罗尼基的市区就建在古帖撒罗尼迦遗址的上面,所以在帖撒罗尼迦的考古挖掘收获极微。 1962年,希腊政府的相关单位,因迁移一个在市区内的公共汽车站,考古学者得以在当地挖掘,于是挖出一个主历第一或第二世纪时期的罗马广场,并发现了一个公共浴室和一个铸币厂。 附近还有一座古罗马露天剧场,其年代可追溯至主历第一世纪。 在帖撒罗尼迦的瓦尔达尔门(Vardar Gate)发现了一块年代介于主前30年至主历143年的碑刻,上面提到「在地方官的时代…」(In the time of Politarches )。 「地方官」(Politarches)这个官衔,与路加在使徒行传17章6节所说的:「把耶孙和几个弟兄,拉到“地方官”(Politarchas)那里」所用的职称完全一样 。 由于这个职称,除了路加以外,从未在任何其他的希腊文献中出现过,所以有些学者曾经怀疑,这个头衔是路加径自撰造的。 现在有了帖撒罗尼迦考古挖掘出来的碑刻、记载着这个职称,就更确证《圣经》的可靠性。 帖撒罗尼迦另有一间非常著名的教堂:圣德米萃欧斯教堂(Church of St. Demetrios),是为了纪念帖撒罗尼迦人德米萃欧斯而建的。 德米萃欧斯在主历306年10月26日被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主历305-311年在位)处死殉道;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于主历第五世纪建了这座教堂,并且认为他是这个城市的守护圣徒。 这间教堂曾经一度是希腊最大的教堂,但是毁于1917年的一场大火,现在已经重新修建。 照片等资料来源:吕荣辉/张百路 编著,《2011年保罗欧洲行踪旅习手册》,页 52-53 。 (2016年5月10日修订)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背景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中在欧洲建立的第二个教会(徒十七1)。保罗和西拉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会堂里只辩论了三个安息日(徒十七2),就被犹太人逼走了(徒十七10),传道的时间并不长,但有一些犹太人、向往犹太教的「虔敬的希腊人」和「尊贵的妇女」都信了主(徒十七4)。 保罗和西拉被逼离开帖撒罗尼迦以后,来到西南边庇哩亚继续传道(徒十七10),但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追赶而至(徒十七13),保罗只好坐船远避南方亚该亚省的雅典(徒十七14-15)。西拉和提摩太后来也到了雅典,但由于年轻的帖撒罗尼迦教会所受的逼迫非常大,以至保罗非常记挂,就打发提摩太回帖撒罗尼迦探望、坚固他们,自己前往哥林多。保罗进入欧洲以后,连续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和雅典都遇到挫折,「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二3),因此当提摩太把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好消息带到哥林多的时候,保罗被神大大安慰和鼓舞,「为道迫切」(徒十八5),就在哥林多写了本信(徒十八1,5),一面劝勉帖撒罗尼迦的弟兄们继续为主站立,一面坚固他们在基督里的盼望。保罗后来继续接触帖撒罗尼迦教会(徒十九22;徒二十1-3),有几个帖撒罗尼迦人甚至成为他的同工,像亚里达古(徒十九29;二十4;廿七2)、西公都(徒二十4),底马(提后四10;门24)可能也是。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很可能是保罗写给教会的头两封书信,也是圣灵写给教会的第一批书信,时间大约是主后51年、主耶稣升天之后将近二十年。这两封书信面向初信者,虽然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基要真理,但却简单扼要,重点是帮助初信者成为圣洁、无可指摘(帖前三13;五23;帖后二13),其中阐述得最详细的是基督的再来(帖前四13-18;帖后二1-17)。本信每一章的结尾都提到了基督的再来(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7;五23),就像不断吹响基督再来的号角。本信的特殊之处,是写给一个传道人匆匆离开的年轻教会。为了回应反对者的毁谤,保罗被迫在信中回顾传道的过程,使本信成为众教会训练传福音最好的教科书;又由于撒但的阻挡,保罗被迫通过书信坚固初信者的信心,使本信成为众教会造就初信者最好的门徒训练手册。仇敌的阻挡,就这样奇妙地成就了神的旨意。

陶恕《胜过撒但》九、丈夫与妻子:搭档伴侣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你们不要以外面的⋯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彼前三1、3、7) 自有人类以来 ,两性的生理状况没有什么改变,可是。在心态和社交关系上,却有重大的改变。这改变,若要追本溯源,大抵是由美国开始——它是一个被广泛推许为全球女性争取「自由」的运动。 基督徒的第一个重要身分就是神的儿女,而身为神的儿女就要忠于神的话。我们是忠于一个人和一本书,那人是主耶稣基督,那书当然是圣经了。彼得在这封书信中明确地对基督徒说,作妻子的应当顺服自己的丈夫,似乎是要强化圣经在其他地方的教导:男人是女人的头,因此他便要在家中为首。 回到创世记,我们便看到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亚当,把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他便成了一个活人。然后,神认为亚当孤单一人不好,便从他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了女人,女人必须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圣经绝对没有任何规律或例子,是容许丈夫俨如一位粗暴的主人,用严厉手段去管理家人。另一方面,圣经也从没认可做妻子的可以表现霸道和反叛!一个霸道和胡闹的妻子,是罪和不信所造成的,决不符合神对基督徒家庭的心意。 一般人认为,男女双方是基于自己的意愿或因为周遭的压力,而进入婚约的关系,以后同住一室,顺逆与共。夫妻二人一同作神的儿女,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在基督徒的家庭中,没有这种男性专权的位置。圣经要求丈夫和妻子,要互相体谅及相爱,还要以互补的心彼此接纳。 彼得在这章经文里,亦尝试提供一个清晰的答案,对应作妻子的如果已信主,但丈夫却未曾相信甚至轻视信仰,她便该以她的生命和品格去感化丈夫。圣经的劝告大意是:一位基督徒妇女,若能做一个安静、体贴的妻子,便能在家中发挥很好的感染力,她无须用很多说话,便能对福音作出难以抗拒的见证。彼得有力地推断,一位在表面上拒绝接受和取笑妻子信仰的丈夫,内心却会被妻子那颗安静而顺服的心灵,以及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所深深打动。 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裹面存着长久温柔……(彼前三 34) 这段经文教导女性,不要试图用外表的妆饰和衣着,来令自己显得有吸引力。它表示一个人的真正吸引力,不是在外表,而是在内心!因此,基督徒妇女必须紧记,真正的吸引力不是买回来的——那真正洋溢出来的美丽光芒,是发自内心和心境,而不是来自身体外在。 因此,不要让衣饰成为你的真正吸引力所在。不要试图用美丽的金饰,来取代你本身真正的美!然而外貌也要有某种妆饰,用四个熟悉的措辞把这种妆饰概括起来:清洁、整齐、端庄、合宜。 求神帮助我们各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在婚姻、社会或家中处于什么身份,都可以遵行神的旨意,因而赢得冠冕!

隔断的墙

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圣殿,其内部不许外邦人进去,外邦人只可在「外邦院」的范围内活动。 在外邦院与犹太人的「以色列院」之间有高高的围墙,有四个进口及石级,每个进口处的墙上均刻有警告的话「外邦人不得人内,否则处死」。 所以外邦人只能在墙外的外邦院行动,如有外邦人愿意学习敬拜神,也只能在外邦院。  埃提阿伯太监上耶路撒冷去礼拜时,也只能在外邦院,该院亦有犹太拉比为外邦人学习礼拜的顾问,并出售犹太圣经的手抄本(徒八章26-40节)。  那几个希利尼人到耶路撒冷去学习礼拜,也是在外邦院,他们愿意见耶稣,耶稣却在以色列院之内,他们见不到耶稣,所以他们对腓力说话(约十二章20-23节)。 有一次保罗带着几个犹太人到圣殿里去行洁净之礼,那些反对保罗的犹太人,因为看见一个以弗所基督徒特罗非摩在城中同行,便以为外邦人曾与保罗一同进圣殿的以色列院,于是大起骚动(徒二十一章26-30节)。 其实特罗非摩只能在外邦院。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圣殿中至圣所前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二十七章3l节),这神迹的出现表示神与人之间的「隔膜」已被清除,圣殿这一张遮蔽的幔于是非常重要的,也已被神撕裂。 所以希伯来书作者认为,「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章19-20节)。 但这件事只表示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了,犹太人与外邦人的文化和心理隔膜仍然存在。 所以彼得也曾装假,不愿和外邦人在一起吃饭(加二章11-14节)。 直到纪元后70年罗马将军提多带兵毁灭耶路撒冷城,曾拆毁及污秽圣殿,连那以色列院与外邦院中间隔断的墙也拆毁了。基督成全了律法(太五章17节)、丰满了律法(太五章21-48节),了结了旧造生命的罪案,就除去了这些隔绝。旧人都是亚当的后裔,无法与神和睦,又有出身、背景的分别,所以也无法彼此和睦。若要与神、与人和睦,必须活在新人里面。信徒之间在基督里已经「合而为一」,被共同建造成基督的身体教会,从此不再有犹太人、外邦人的隔阂。主耶稣在自己里面把双方造成一个新人,成就和平,并借着十字架消灭彼此间的敌意,使双方借着自己的身体与上帝和好了。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马梅尔定监狱 (Mamertine Prison)

马梅尔定监狱(Mamertine Prison)是一个古罗马监狱,在古罗马时代称为Tullianum,始建于主前8世纪,比罗马城的历史还要古老,位于古罗马广场(Comitium),卡比托利欧山东北山坡,面对元老院(Curia)和涅尔瓦、韦帕芗和奥古斯都的帝国广场(Imperial Fora)。 古罗马并不长期监禁犯人,对犯人的惩罚是罚款、劳役和处死。因此,监狱不是长期监禁犯人的地方,而是犯人等候受刑的地方,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只是一个黑暗、恶臭和阴冷的地下室。这座监狱通常只关押高级囚犯,被击败的外国将领在凯旋式示众后,关押于此,最后仍公开勒死,除非碰巧自然死亡(罗马法不承认监禁本身作为惩罚)。 公元前63年,喀提林阴谋成员在处决之前,被关押在这座监狱。传统认为,保罗和彼得在殉道之前也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 不清楚这座监狱何时关闭,但这个地方从中世纪已经用作基督教礼拜场所,目前被2个教堂占用:上层是木匠圣约瑟堂(Chiesa di S.Giuseppe dei falegnami),下层是狱中圣伯多禄堂(S.Pietro in Carcere)。 下层教堂祭台上的十字架是倒置的,因为根据传说彼得是被倒钉十字架。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陶恕《胜过撒但》八、今天你是否活出了谦卑

……你们各人也都要彼此以谦卑为装束,因为「神敌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彼前五5,新译本) 使徒彼得劝勉信徒,各人都要以谦卑为装束彼此相待:我们可实际上推想出一幅图画:基督徒每天活出谦卑,就如穿上了制服一般能识别出他的真正身分,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人的装束往往反映他在社会中的身分和地位。我们今天的「公仆」,亦惯常穿着不同类型的制服,来让人识别出他们的身份。我们即使置身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当遇到突发的事情需要求助,也会懂得四周张望,看有没有穿着警察制服的人可以提供帮助。 因此,圣灵借着使徒彼得提醒在基督身体内的所有成员,要在爱心、怜悯和恩慈的连结中彼此顺服。这种真诚的顺服和谦卑心态,便实在成了我们的制服和装束,显明我们已得救赎,是耶稣基督的顺命门徒,和我们是属于祂的! 信徒必须认识一个事实:基督耶稣既以谦卑的装束来到世界,祂就必然会出现在那些以谦卑为装束的人中间。在谦卑人中间必然会找到祂。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道理。圣经清楚教导我们,当一个骄傲、顽梗的人去抗拒神,他大可以预期神也会敌挡他。当一个人用说话和行动去攻击一个基督徒,纵使他指出的事实可能正确,却会发觉神阻挡他,因为他的心思和态度都错了。神会越过事情的表面,看人的内心和态度。当我们被别人中伤或恶待时,神在那刻最关注的,便是你会以什么态度去回应。你会否颗露出一种顽梗的心态,要急切地作出报复?倘若你抗拒圣灵的提醒,不去学习表现出救主耶稣基督的爱与恩慈,那么,你可以肯定一件事:神将要阻挡你 !这并不表示神要改变立场,偏帮那个恶待你的人。它只是表示,神要阻挡你,因为祂由始至终都阻挡顽梗的人。 当神因为某人的内心和态度有罪而敌挡祂的时候,那人的灵性便会逐渐倒退,标示着审判已经临到。由于那人不愿意向神降服,便会逐渐变得硬心,结果便会变得苦毒怨愤。他会逐渐失去基督徒的喜乐,再不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却会像变酸的果酱那样发酸——说一个被神敌挡的人,将会自作自受地不断发酸变臭,决不是夸张。神碓实会敌挡骄傲人,而我认为重点是在于:那人在理方面未必有错,但他的心灵却在考验中不及格! 基督徒经常会问:「难道我碰到任何人生际遇,都必须谦卑自己和温顺地接受吗?」我想这就是答案:作为基督徒,我们的谦卑决不可违背道德或真理。倘若我们要谦卑自己,就等于要在真理上妥协,这就不能为。倘若这等于要在道德上妥协,这也决不能为。神决不会呼召人去降低自己的人格,无论是从道德或真理而言。但我却实在得到神的呼召,要在大能的手下谦卑自己,让敌对我们的一方,向我们掷石头吧! 神呼召属祂的人要真正谦卑的同时,还补充了一个应许:到了时候,祂就会使我们高升! 「到了时候」——这是指到一个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合宜的时间。神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去完善我们,又能归荣耀给神,还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那便「到了时候」。也许在神的旨意中,祂预期我们要等很久,祂才能荣耀我们或高升我们。祂可能要我们在谦卑和顺服中,劳苦作工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祂的时候未到。弟兄们,神知道什么对我们各人最好,以至能模塑我们成为合乎祂心意的圣徒,在一切事情上尊荣祂并归荣耀给祂! 神说过,到了时候,祂必叫你高升;但请记住,祂所指的是祂的时候,而不是你的时候!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正置身在烈焰的火炉中,那是一种特殊的属灵考验。你的牧者未必知道,其他人亦未必知道,但你一直在祷告中问主:“祢为何不把我救出来呢?”在神的计划中,它还未到时候。当你经历完火的试炼,神就会把你救出来,你的衣服不会留下烧焦的气味,而你也不会受伤。唯一会使你受伤的,就是你坚持神要早过祂的计划把你救出来,这种坚持便使你受伤。 主已经应许,到了时候便使你高升;祂由始至终都信守祂给子民的应许。我们既已成为神的儿女,就一定不介意去等。一个活在神旨意中的圣徒,当然不会介意时间。惟有罪人才没有时间。他必须赶快,否则便要去地狱:但基督徒却有永恒的福乐在他的面前。 我们基督徒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我们在试炼完结之前,不断坚特要证明自己有理。神已经明言,祂要试验我们、考验我们,当试炼完结,祂会亲自证明:「经得起考验,证明是配得的!」我唯一祈求,所有基督徒在等候主再来的这段期间,都懂得如何表现出自己是信靠神的儿女。保罗曾经写道,耶稣是在时候满足便降世为人——-那个时候,神要祂降世,为的是可以为我们的罪受死。彼得说,「到了时候」神必叫我们高升,这句话是要指出一个事实:耶稣将要照着神的时候再来到地上。神在这期间对我们的心意,是要我们彼此在谦卑中顺服,借此预备祂的儿子再来,与众圣徒一同高升!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