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无尽的一章》十、关心是基督徒的责任

论到基督徒应否从世界中分别出来,是毋须再争辩的了,因为作为可靠权威的圣经,已经给予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了。 新约圣经说得很清楚,我们的主说:“……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约十七14)雅各写道:“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雅三4)约翰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 这些教训看来很显浅易明,应该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地方。但我们千万别低估了人。人可以在日光之下、平坦道路之上迷失了自己。有一些善良的愚昧人,因为不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因而感到困惑,于是逃避世界,以求避开这个问题。他们曲解圣经的教训,以为要与世界分别开来,就要完全远离所有人类的活动,与人类的生活和思想距离得愈远愈好,以寻求心灵的平安。但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人类的天性是群居的,每一个人都是为其他人而生存,因此做任何事都不能说没有影响其他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就像兄弟姊妹一样。人子从没有否认这种人间甜蜜的关系;祂曾为那顽固和充满罪恶的耶路撒冷流泪;祂在临死时竟为那些盲目地钉死祂的人祷告;而保罗,就像他的主一样,怀着哀痛的心情,为那不信的以色列人哭泣,并说出了以下一段令人惊讶的话:“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九2-3) 如果我们拒绝分担人类的痛苦,以求赢取心灵的平安,这不是基督徒值得追求的平安;如果我们塞住耳朵,不听取人类痛苦的呼唤,以求心灵的安稳,这样我们不是基督徒,乃是堕落了的禁欲主义者,与真正的禁欲主义或基督教都毫无关系。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应该试图逃避人类生活的负担和悲哀。诗词中的隐士都很令人羡慕,但除去了那些虚假的浪漫,我们便会发觉他们不是跟随基督的好榜样。真正的平安并非要退出世界,乃是基督在我们心里。“基督在我们心里”是唯一能满足我们对平安的渴求。一个在酒吧里传福音的少女,跟一个冷漠古板、老早就逃离世界,躲藏在荒芜干旱的心灵内的圣人比较,那少女分别为圣的生活才是个好榜样。 一个真正跟随基督的人,他的宣言应该是这样的:由现在开始,世界的享乐和财富都不再吸引我,我已为世界钉死,世界亦为我钉死。基督曾经深爱的群众,我亦要像基督一样深爱他们。如果我不能阻止他们堕落犯罪,至少我要以我的眼泪来为他们施洗。如果祝福是不能与人分享的,我不要;如果一定要忘记那些迷失了而又毫无盼望的人,才能赢得属灵的光景,我不寻求。即使我已竭尽所能,但他们仍然犯罪,惹动圣洁的神的怒气,我也一定不会毫无感觉地任由他们走上悲惨的道路。我拒绝接受以漠视不理换取得来的快乐;我也拒绝那要我对人的痛苦置之不顾才能进入的天堂。如果要不顾别人的生死来得到快乐,我情愿心碎。虽然透过基督所赐予神的恩典,我已不再背负亚当的罪债,但我仍然同情所有来自亚当悲惨的族类,因此,无论我下地狱,或是进天堂,我仍决心为那一群迷失了、正在灭亡的人哀恸哭泣。 求神助我去做这一切吧!阿们。

陶恕《无尽的一章》九、主耶稣神圣的爱

信仰的真谛可以用主耶稣神圣的爱概括起来。 我们的主说,爱神和爱我们的邻舍,就是成全律法和先知。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神透过主耶稣显示祂自己,因此主耶稣的爱,实际上就是神的爱。 人类经历的爱包括两个层面:人的爱和神的爱。这两种爱是不一样的,它们不单在强度和深度方面有分别,而且两者是属于不同的种类。 爱,无疑是人类遗留下来最好的东西。虽然这种爱常常都被歪曲、被降格,但它仍然是亚当最好的产品。没有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难以忍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人类所有的爱突然消失,这世界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世界,一想到那种恐怖的情景,心就会不自觉地寒起来。没有爱,除了地点不同之外,世界和地狱也没有什么分别了。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份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爱吧!这份爱虽然并不完美,但它令人变得可以忍受痛苦,甚至懂得苦中作乐。 但是人的爱不是神的爱,我们不能混淆两者。一些感情丰富的宗教家会将这两种爱混为一谈,不作任何区别,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会引致信徒灵里困惑和失望。如果我们要思想清楚,祷告恰当,就必须分辨怎样是纯粹人的爱。怎样才是从神而来的爱。 查理士·卫斯理(Charles Wesley)很清楚明白这个分别,在他著名的诗句中表现得很清楚: 神的爱,超越世界所有的爱,   属天的喜乐,降临人间。 在诗句中每一个层面、每一种程度的人类的爱都获得肯定,只是那属天的爱却在这一切的爱之上,就像天堂超越世界一样。这不单是一首好诗,它更包含了奇妙的神学思想。 我们的心能够爱肉身的耶稣,正如我们爱林肯总统一样,但耶稣的爱与人类所能了解最纯洁的爱完全不同,而且前者远胜过后者。事实上,如果没有圣灵的引导,人类没法恰当地爱耶稣。只有三个位格中的第三位才知道怎样去爱第二位,能讨天父的喜悦。耶稣的爱就是在我们心内爱基督永生儿子的圣灵。 基督道成肉身之时,有不少自由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大大的讨好祂,但如果这份爱并非是从内心深处的圣灵流露出来,那就不是真正属灵的爱,仍不能为神所接纳。如果我们只会用人类最好的爱去爱基督,那并不能荣耀基督。即使我们爱祂比爱其他人更甚,祂只不过是与苏格拉底(Socrates)或惠特曼(Walt Whitman)竞争时赢取了第一位而已,那仍然是不足够的。除非祂被看作为独一的神,并且由我们内心的圣灵去爱,祂才被爱得恰当。 在今天的基督教圈子当中,可以证明我们刚才指出的分别。有很多人大声宣称他们爱基督,但眼光锐利的人只会觉得他们像鸣的锣、响的钹一般,不少人曾向耶稣唱过无数美妙动听的诗歌,但他们的内心可以从未受过圣灵的光照,又或是从未因真正了解这世界如何被罪恶污染而感到心灵被震撼。 我们必须要分辨人的爱和耶稣属灵的爱,但很少人会对这种分别作出解释,现在就让我们大胆尝试,指出怎样分辨这两种爱。 第一,一个在圣灵里爱基督的心必定带有尊敬。圣灵会将圣洁和庄严赋予每一个对耶稣思念的心,因此我们根本不可能以嬉戏或轻浮的态度面对耶稣;我们亦不应对耶稣有不相称的亲密态度。基督的位格杜绝了上述一切。 其次,我们若想以真正属灵的爱去爱耶稣,就必定要谦卑。当保罗见到耶稣的时候,他立刻伏在地上;约翰倒下像死了一样。任何人曾看过基督荣耀的显现,感受过那种可敬可畏和奇妙的心灵,都了解和体会谦卑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对耶稣的爱究竟是属灵的还是属世的,现在就让我们去找出真相吧!

陶恕《无尽的一章》八、公开诵读圣经

圣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书,对基督徒而言,这也是唯一一本可以在敬拜神时占尊荣位置的书。我们真心地欣赏自新约圣经以来所写的每一本好的属灵书籍,我们并非轻视任何属灵书籍或严谨的神学论著,只是圣徒相交应该只用一本书——圣经。 圣经在不同教会有不同的地位,我们可以从教堂建筑的特色看出来。着重礼仪的教会以祭坛为其建筑物的中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祭坛上,祭坛的四周安排了不同的诗班,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的响应。 典型的基督教教会却不大相同,教堂的中心是一个讲坛,讲坛上摆了一本用本土文字写成的圣经。传道人来来去去,但这本圣经仍然摆在那里。当一代一代过去,它仍然摆在那里,成为黑暗世界中光亮的源头,成为荒芜干涸世界中清水的泉源。哪一个能够详细解说个中奥妙的,就是最好的传道人。如果那个属神的人肯打开圣经,让会众享受天上的吗哪,那么即使他缺乏讲道的恩赐,也会得到谅解。 当然,我们这一代不能亲身体验其他时代的信徒是怎样诵读神的话语,不过在公开诵读圣经方面,若说先圣先贤做得比我们差,这是很难想象的。然而,我们大部分都读得太差了,一遍能吸引人的读经实在少之又少。 或者有人会说,由于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圣经,那么公开诵读圣经的需要已经不及以前了。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不用再在教会里诵读圣经了。但如果我们仍然要继续公开诵读圣经,那我们就有责任把圣经读好。诵读圣经时,口齿不清,语音含糊,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我们所想象的——听众会误以为神的话是不重要的。 无论如何,我们不同意因为圣经已获得广泛流传,所以不用在公开聚会里诵读。我们应该用最好的方法去诵读,我们应该让每一次的诵读,都成为会众一个难忘的经验。 每一个有荣幸带领崇拜的人必须学习读好圣经。不要以为每个会读圣经的人都可以读得好,就是饱学之士也会失败。我们都熟知,一些公众人物就任何题目都可以口若悬河,但一旦要引述圣经的话语时,便结巴起来了。因此,要把圣经诵读得好并不是容易的事。 要能好好地在会众面前诵读圣经,我们一定要先爱它,那我们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随着我们的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尊敬的心不是可以强得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深深感受圣经的庄严,便不能把它好好的表达出来。神不会容许祂的书成为雄辩家的玩物。这就是每当我们听到别人以煽情的声音诵读圣经时,我们便会本能地感到反感的原因了。电台播音员即使装作很有感情,但仍不能隐藏他缺乏真诚的事实。如果一个人站起来朗读圣经,却像一个学生在背诵《王子复仇记》的其中一段,那只会叫听众非常失望。虽然他们说不出如何受骗,但受骗的感觉是真实的。 此外,要把圣经朗读得好,必须清楚明白圣经的意思,并且切忌加入自己的身体语言,使那段圣经表达了一些原本没有的意思。或者学习朗读圣经最困难的部分就是要倒空自己。当我们忘记了自身的存在,让神透过我们的声音——这不完全的媒介说话,这就是我们朗读得最好的时候。 初学者应该在自己的房间内大声地朗读整本圣经,那么他便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知道别人听起来会怎样。他可以参考一本有注音的圣经,学习圣经内的人名和地名的正确读音。他要培养一个习惯,就是慢慢地、清楚地朗读,带着适当的、配合主题的尊敬和庄严的态度。 基督徒应该听到比他们在教会里听到更好的圣经诵读,而只有我们这些负责诵读的人,才可以把这些给他们。

陶恕《无尽的一章》七、正确的方向是前进

今天基督徒的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倒退,我们借来对此漠不关心。我们的方向并不是后退,乃是前进。 无补于事的事情莫过于坐下高唱:“向后退,向后退,时光飞逝”,我们不能使时光倒流,重拾以往美好的日子,事实上,我们也用不着这样做。 如果借助一部“时间机器”,可以容许我们其中一个回到过去,探访过去一些辉煌的时代,这个人定会非常失望,他会觉得自己身处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一点也不快乐。 每一个人都有其历史位置,像大卫一样,他必须遵行神的旨意,服侍他那个世代的人。他就在那时代与神有美好的相会。那是在他的“今天”,而不是在什么凄凉的“昨天”,他发现神荣耀的丰富,完成神交托他的任务,并赢取他的冠冕。 心理学家将一些不正常的精神状况解释为一种不自觉地想逃避成人生活责任,而尝试回到出生前的宁静和安全的心理。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往后退,希望可再次体验往日一些美好的日子、灵里火热的感受。这习惯使人怀疑我们已经失去了争战的意愿,因此从前线往后退到一个较安全的地点,可以在那里安静地坐下做梦,梦想把敌人打败,大获全胜。 今天就是我们的日子,没有哪个人曾经享有一些属灵的荣耀是我们今天不能享有的,只要我们遇到的情况跟他们一样。就算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更困难、更黑暗,那只会叫我们显得更荣耀、更光亮。我们的神不单是昨天的神,亦是今天的神,而且我们可以肯定,无论我们以后的日子如何,信实的神必定会与我们同在,正如昔日祂与亚伯拉罕、大卫、保罗同在一样。 昔日那些伟大的人物不需要我们,今天我们亦不能拥有他们,但感谢赞美神,虽然我们没有伟人,但我们拥有更好的——我们拥有他们的神、他们的天父、他们的救主,以及那使他们蒙福的圣灵。 在圣经里面正常的方向并不是向后退,而是永远向前进。雅各回到祭坛去,但他这样做并不是向后退,而是向前走。那个浪子并不是说:“我要回去。”他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由他身处的地方到他父亲的家,在德性上他是迈进了一步,这表示相对过去的行为,他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神的旨意应该是每一个人生活的正确目标。神所处的地方正是我们渴望到的地方,任何向着神的行动都是一个前进的行动。甚至悔改也不是一个向过去作出的退步,而是向着更光荣的未来前进的决心。补偿不是回到昨天,而是向蒙福的明天前进。 有人会在属灵生命上走回头路。个别的基督徒会从以往曾经拥有的属灵位置上退下来。有一些宗派或宣教组织,虽然曾大大的兴旺过,但亦会一时间在地上完全隐退。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向后退,应该立刻改变方向,再次向前进。优越的属灵经验、圣洁的生活、与三位一体的神充满喜乐的交通、战胜肉体,以及圣灵的恩赐与能力,这一切曾经将我们分别出来,使我们与别不同,今天又如何?这应该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们经过坦白的自我检讨,发觉自己离开了天父曾经带领我们去的青草地,那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缅怀过去,我们要起来向前走!让我们到神那又新又美好的地方去,那地方就在我们前面,让我们立即往前跑吧!

陶恕《无尽的一章》六、与群众分享才能有能力

历史很清楚地显明,从没有群众拥有真的灵性。自从人类堕落以来,无论任何时候都只有少数人能辨别出正路或行在神的律法之下。 神的真理从未受过欢迎。哪里的基督教受欢迎,就表示她不只正步向死亡,而是已经死了。 受人欢迎的犹太教杀害先知,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受人欢迎的基督教杀害改革者,囚禁贵格会(Quakers)教徒,把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赶到街上。每当面对信仰的问题时,群众永远是错的,任何时候都只有少数人能醒悟,其他人都瞎了心眼。站在神真理的一边与现时的信仰潮流对抗永远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在历史上,每当教会成为被人憎恶的少数时,她就有一种道德的力量,使邪恶惧怕她,并在敌人面前战无不胜。当罗马群众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不过他们的心并没有改变),基督教开始受欢迎,但却失去了她属灵的光辉。由那时开始,她继续跟随罗马的道路,跟随她的异端。教会本来是要改变罗马的,最后反被改变了,就如渔夫被鱼捉去了一样。从这次可耻的捆缚开始,教会从未完全得着真正的释放。 今天,基督教竭力追求受欢迎,其实就是不自觉地承认灵性的衰落,极力向世界奉承讨好,使圣灵哀伤,使神的子民尴尬。有名望的基督徒领袖向世界的名声巴结奉迎,叫以利亚或弗克斯(George Fox)等人倒胃口。 真理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在任何世代里,得到的人都很少。没有向世界的路走去的人,可以借着询问教会会友找到神的道。 罗得是一个俗世的信徒,常坐在所多玛城门口。每当困难临到,就赶快请求亚伯拉罕救他脱离困境。究竟往哪里去找亚伯拉罕呢?就在远处、远离群众的山边。事情总是这样的,哪里有以利亚,那里就有四百多个巴力先知;哪里有挪亚,那里就有不相信将会下雨的人。 我们受差遣来祝福世界,却从没有受命跟世界妥协。我们的荣耀在于灵里的隐退,远离属世的事情。蜜蜂若只在蜂巢附近蠕动,永不会找到蜜糖,蜜糖在远处的花朵里,那里很宁静,很和平,有太阳,有流水;蜜蜂必须到那里才找到蜜糖。真正的基督徒在那些一边玩耍、一边祈祷的信众之中,只会找到空洞无聊的东西。有时候他们会被迫独自上路,或者与少数被排斥的人同路。如果要得着能力,他就要付上代价,成为被藐视的少数人。 不过,无论代价多大,都不会是我们付不起的。

陶恕《无尽的一章》五、对抗的责任

我们愈靠近神,便愈少有争辩的机会。在神怀中的平安是何等美妙的!因此,我们很自然地想永远、完全地享受这份平安。 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永不会是个好的战士。他所处的位置对他很不利:敌人永远比他更懂得辱骂人——魔鬼有各种各样特别的骂人说话,而他的跟随者在骂人的时候同样没丝毫内疚感。基督徒永远感到祝福人较对抗人舒服。此外,他比其对手更易受伤害,他会在愤怒的面容前退缩,在恶毒的说话下却步——这些都是他在很久以前为神国的宁静而摒弃世界的记号,因为神的国里只有爱和友善。上述一切都是他喜欢的,因为他是一个没有憎恨的人,一个真诚地渴望与所有人和平相处的人。 虽然他诚心地渴望平安,但有些时候他是不敢容许自己享受平安的。有时候和平是一种罪。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做什么,只能站起来强烈地对抗。为和平的缘故而纵容罪恶并不是灵性高超的表现。为了害怕后果而不敢对抗罪恶,反而是一种应受谴责的胆小行为。当大部分人都错了,而你仍坚持要站在对的一方时,是需要付上很大代价的。 近年,我们好像成为一群喜爱和平、说话温柔、个性温驯的基督徒。世界对我们毫不惧怕,但也毫不尊重。例如:我们抨击虚假的信仰时会很小心,除非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否则我们不会公然指摘。我们不敢指斥现代文明破坏性的罪恶,恐怕别人会说我们顽固和思想陕隘。慢慢地,我们被迫离现实的世界,进入一个信仰的仙境。在那里,像夕阳下的燕子毫无恶意地飞来飞去,不会说任何激怒世界之子的说话。 新教(Neo-Christianity)似乎是现时最受欢迎的(亦是最有冲劲的)。她的方针是尽量不与罪恶对抗,并以娱乐来赢取群众的欢心,却把基督教信息的真正意义隐藏起来,宣教的方法就如那些哗众取宠的美国商业一样。 或者我们可借用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说话呼喊道:“以利亚,你应该活在这个时代,美国需要你。”我们极其渴望有一些像以利亚的人出现,来面对那些支配我们生活方式的无耻的罪人。罪恶作为革命或灾祸,只会破坏我们的文明,而教会人士却仍像小孩子在市场玩耍一样。 究竟美国基督徒的精神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亮光是否已变得黯淡呢?我们是否已失去辨别能力,不能再分辨出我们的敌人呢?当亚哈和耶洗别继续玷污圣殿、蹂躏圣地,我们还要躲在山洞内多久呢?我们必须趁仍为时未晚之时,慎重地思想此事,并好好地祷告。

陶恕《无尽的一章》四、埋怨:一种心灵的疾病

有一些罪是最能伤害心灵、破坏见证的,埋怨是其中的表表者。埋怨既成习惯,平时就很难察觉得到。 一颗抱怨的心是从不缺乏理由的,喜欢抱怨的人永远有足够的原因叫自己不快乐,而埋怨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例如天气、教会、困难、其他基督徒,甚至神自己。 一个经常埋怨的基督徒会使自己在道德上站立不住,门徒的身份成为莫名的争辩来攻击自己:第一,成为基督徒是人自己所选择的,神的精兵中是从没有被迫入伍的,因此,他的情况很尴尬,因为他所埋怨的正是他自己所自由选择的。第二,他随时都可以停止这个信仰,神并没有用锁链把基督徒锁起来,可是他要继续相信下去,却又不停地埋怨,这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当埋怨的人从属灵的伙伴中找到自己的时候,便会更觉尴尬。他们的灵性可以和圣经的一些“反派”人物相提并论,就如该隐、可拉、含怒的哥哥以扫及玛拉基书中脾气暴躁的犹太人。其实这些只是信仰路上部分不满的追随者而已。经常埋怨的基督徒只要留心看清楚,就会发现他的真我是紧盯着他自己的。 常为信仰路上的困难而埋怨的信徒,证明了他从未体会或理解基督在人间时的哀伤。 只要我们曾凝望客西马尼或各各他山,就不会再认为自己的路是困难的。我们不敢以我们微不足道的痛苦,与为救赎我们而忍受极大苦难的基督相比较。任何比较将成为对我们埋怨最大的指摘,世上可有哀伤与祂所受的一样呢?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我相信没有人可再为埋怨这种习惯找借口了。其实,埋怨不单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心灵的疾病,唯有靠羔羊的宝血才能获得医治。

陶恕《无尽的一章》三、抓紧重要的事

生命中有些重要而根本的元素,像柱子承托起整座建筑物一般重要。幸好这些元素并不多,而且不难发现。这些元素包括:爱、忠诚、正直及信心,再加上其他较次要的元素,就成为了一切高度复杂的上层结构的基础。 有智慧的人会简化他的生命,直接走向中心点。因为他知道自己只需留心那些生命的基本元素,其他一切就不用担心了。 在我们这个痛苦复杂的文明里,生命是可以了无生气的,除非我们懂得分辨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通常摧毁我们的绝对不会是些重要的事,而是那些被我们误以为是很重要的琐事。这些琐事非常多,除非能够远离它们,否则我们的身、心、灵必定会被压得粉碎。 愈来愈多证据显示,身体上的毛病往往是由生理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医生渐渐发现,许多无可估计的重担会为人带来致命的影响,他们知道如果真的想病人痊愈,除了医治病人肉身的病外,还要医治他们内心的病。 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也同样有这个情形出现:重要的事情不多,但累赘而不重要的事情却是无数。受圣灵教导的基督徒应该撇下次要的事情,去找寻那些不多但重要的事;然后重复地这样做,以鼓励自己。重要的事情虽然不多,但却出奇地叫人容易辨别。圣经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这些事情包括神的作为、基督的位格及工作、信心和顺服、盼望和爱等。基督将律法的纲要概括为爱神及爱人。基督的拯救建立在祂对神及祂所差遣的人的信心之上。保罗将属灵生命的奇妙简单地以下列字句表达出来:“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一27)。 忘记那些属灵的重要事情,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徘徊,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试探;特别是那些好奇的基督徒,这等人认为先贤对神的信心太过温驯了,他们在神面前要做“非凡的猎人”,并因这个名称常引以为荣。无论任何时候,我们只需举目一看,就会看到他们四处追逐,之后总是扛着一些新的神秘事物回来。 通常这些人所追逐、攻击的事情都是圣经中较为隐秘的教训,例如圣经中一些空泛的暗示,一些在翻译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意思比较含糊的经节,以及一些没有学术权威的旁注。他们特别喜欢提出一些不属于基督教真理的问题。他们只热衷于那些飘忽不定的论点,但他们的论断随着他们所讨论的神秘题目而愈加牢固。 约翰逊博士(Dr.Samuel Johnson)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他曾经说过,常常要使人震惊的思想是理性不成熟最确切的表现。基督徒接受得太多奇异、古怪和不可思议的思想,在属灵上已经变得不适合接受或欣赏正确的教训,他们生存就是为了接受令人震惊的新事物及令人发抖的奇事。他们会相信任何事情,只要这些事情与清醒冷静的基督徒所持守的及得到时间证明的信念有所不同。对于一堂严肃的,呼召人要悔改、要谦卑、要过圣洁生活的讲道,他们认为这是过时、沉闷、不能吸引听众的事情。但这一切正是我们所需要听取的,亦是基督将来审判我们的凭借。 一间追寻刺激的教会完全不是新约所描述的教会。追求虚浮的刺激明显是一个堕落的标志,而基督就是以死来把我们从这堕落中释放出来。一些曾受洗的所谓基督徒,每个星期日都在等待类似信仰的针刺他们一下,借此扶他们一把,但又不需跟真正的基督教信仰扯上任何关系。这些人坚决认为他们对圣经不朽的信心并不能改变什么。主曾经说过:“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七21) 每个信徒及神的管家都必须认定生命的重点,是在大事上,还是在小事上呢。一生持守的,是以圣经为中心的真理;远是那些只会带来分裂,对我们走天路毫无帮助的教训呢? 没有人有权提出一些不得圣经完全同意的教训,除非他非常熟悉教会的历史,以及历代以来基督教教义的发展。从历史方面探讨是最好的。在我们发现圣人所信的是什么、伟大的改革家和圣徒教导的是什么、纯洁的心灵和伟大的工人为圣洁的生活和死亡的持守并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从合宜的角度评估我们的教导。 谦卑是研读圣经唯一、也是最正确的心态。圣灵会教导一颗谦卑的心有关祂的拯救,教他如何在圣经的真道上行走,以及什么才是有果效的侍奉。

陶恕《无尽的一章》二、质与量

时间或许可以证明,现代文明最大的弱点就是重量不重质。 这个现象在美国最为明显。我们常常看见很多耗资庞大的建筑物落成,但没有人期望它们可以长久保存。在我们的大城市中,不时会觅到工人拆卸一些数年前曾被视为设计出色的建筑物。现代人的品味转变得十分迅速,对于那些已经建成超过五十年仍然存在的建筑物来说,这是一个很可悲的讽刺。 其实,这种短暂性的心理到处可见,并不单只在于建筑方面。一间美容院最近为一个一直以来都需要澄清的字眼下了这样的定义,是写在其广告上的:“永久发型——保护维持三个月。”原来永久的意思就是三个月!或者这个例子过分极端,但这表明了离开神之后,人的盼望和梦想都变得很短暂。 教会现时亦受到这种不合理的短暂性哲学困扰,基督教正受到价值下降的冲击,原因是来自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与一些当时出类拔萃的公众人物比较,希望能赢取一点短暂的注意,希望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在人前表现出色。 上述观念在圣经中是非常罕见的,因此,一个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应不会被这些东西欺骗。神的道从不在乎大小或数量,却是非常着重质素。基督,祂有一大群跟随者(比任何人都要多),当祂满足了群众的需求,给予他们帮助后,就静静地从他们当中退出来,然后将永恒的真理向祂所拣选的十二个门徒讲解。祂拒绝选择那登上宝座的快捷方式,却拣选了那漫长而痛苦的十字架道路。祂没有接受群众的奉献,只将祂的成就,建立在永恒的事情上。永恒的事情已植根在那些蒙拯救的人心里,历代无数的人也都因神昔日所作的而感谢祂。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牧师和教会都受到试探的困扰,他们不惜代价去寻求人数上的增长。群众高叫要求数量的增加,而不会体谅那只会坚持永恒和稳固价值的传道人。有不少神的仆人受到他牧养的群羊中一些不良分子无情的压力,他们蔑视他的方法,要求很快得到果效,不顾质素,只求追随潮流。他们贪婪地寻求刺激,在戏院里找不着,就往教会去找。 作为跟随基督的人,我们是属于永恒的,不应将信心建立在这个将要过去的世界上。 魔鬼正用一切方法把那会衰败的价值观硬塞给我们,我们必须全力抵挡。看到世界疯狂地互相争夺,只为了一剎那的光辉,我们只能投以怜悯同情的眼光。相信一个与神同行,并将价值建立在神身上的人必定会认为“每月之书”是一个很奇怪的字眼——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已经不多了,对于追求永恒的人来说,即使是什么“一代巨著”,亦不能在他们的心坎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会必须重寻神曾经赐予她的永恒性,并且再次确定要面对的乃是漫长的岁月,并非短暂的一年半载。教会也不应只看数字,而忽略了根基;应该为永恒而工作,不要为外表而努力。神的儿女应竭力寻求那些不会朽坏的事情。流行的信念好像浅溪一样激荡着,对它来说,海洋只会深沉地躺在那伟大的海床上,不为阵雨所动,实在是太沉静、太苦闷了。 信心不但可以移山,更可以教我们忍耐,在应许的实现仍是遥不可见之时,叫我们能安静地继续等候。如果我们坚持心灵上的每个要求都要有实时的答复,那只是表明了我们在信仰上的幼稚和肤浅。要知道神种植一棵橡树所需的时间,比种植一株玉米长得多。 当现代人乱冲乱撞地进步之时,若我们仍慢慢走的话,的确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将来我们一定会得到回报,相信真正的基督徒是不会介意等待的。

陶恕《无尽的一章》一、无尽的一章

四福音是叙述耶稣的一生及其工作的书卷。叙述的方法完全根据普通传记的写作次序。从祂的出生、成长、工作、死亡直至埋葬顺序写成。根据韦伯斯特(Noah Webster)的解释,传记(biography)一字是由“生命”(bios)及“写”(graphein)两部分组成,意思是“写出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看四福音,会发现当中一个既奇怪又奇妙的地方:完结后面还附有新的一章,为什么呢?从定义上看,传记是要记录一个人的一生。谈及整个族谱的只算是历史,算不上是传记;讲述一个人死后的事情的,只可说是评论,或褒或贬,也不算得是传记,因为“生命”(bios)的部分没有了,描述的对象再不是有生命的个体。故此,传记中描述主人翁的逝世,应该是全书最后的一章。 世界上唯一打破这定律的作品就是四福音。四卷书均叙述耶稣从出生至死亡的事迹,四位作者亦采用传统的传记形式作结。马太说:“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太二十七59-60)马可说:“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辊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可十五46)路加说:“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祂的身体怎样安放。”(路二十三55)约翰在他的福音书说:“……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约十九41-42)他们都同意耶稣已经死了。描述一个人生命的完结,传记亦应到此搁笔。 但写传记的人均在他们的书中加上一个真实的部分,在完结篇后加上新的一章,相信这是人类历史中仅有的一次。这次的故事并不是以葬礼作结:一个本应以死亡作结的人物再次来到人间,激励更多作家,续写永恒生命的故事。现在所写关于祂的一切,是描述一个活着的人,祂虽在昨日死去,却存活到永远。 其实从主耶稣在世上所行的神迹,就知道这事是可能的——寡妇的儿子复活;睚鲁的女儿从死亡中苏醒;拉撒路因主的命令就起来行走。也许这些都不足以提示我们,耶稣将要复活,也许这只是暂时阻延那不可改变的定律而已,因为有生必有死,死亡是最终的结局。这些人最后也死了,传记的原则再一次获得支持。每个人最终也得躺在坟墓里,坟墓就是终结。 但挺奇妙的是,耶稣的传记必须继续下去。路加续写的不单是一章,而是整整的一卷书——使徒行传。他说:“祂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的显给使徒看!……”(徒一3)新约其他书信让我们知道主在这刻的工作,祂亦通过使徒向我们揭示祂将来要做的事。 无尽的一章是所有基督徒的盼望,因为我们确知道神已胜过死亡,叫我们从以往的痛苦中得释放。死亡并不表示神的工作已经终结,也不能干扰神的工作。虽然祂的身体躺卧在约瑟的新坟里,但却借圣灵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彼前三18-20)。三天后,祂的灵与身体再次合一——新的、无尽的一章开始了。 假若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祂的生命再灿烂,也不过是人间的一个悲剧。因为祂确实从死里复活,主的生命就成为永远的胜利。昨天所流的血,遭受的痛楚、弃绝,死亡的煎熬,冰冷僵硬的身躯,以及比尸体还要冰冷的坟墓,这一切一切都已成过去。今天所有的是盼望、生命及永恒的自由。 成就在基督身上的,必定成就在每个信祂的人身上。从新约到现在,试问有多少圣徒的生命——等候盼望、努力工作、全心信靠主,只换来年老无助、静候死亡呢?假若死亡就是一生的终结,我相信基督徒会是世上最悲惨的一群。但神绝不会让祂儿女的生命悲惨地结束,祂必为我们预备新的一章,从祂复活开始,直到永远。 死亡的权势不能阻挡,基督的精兵踏遍各方;就让胜利的呼声传遍万邦。哈利路亚!悲哀的三天一去不再,基督从死里荣耀归来,就让荣耀尽归于我主我王。哈利路亚!他摔碎了阴间的锁链,祂打开了天堂的大门;就让赞美的诗歌唱颂凯旋。哈利路亚!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