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为王
撒母耳记上八章中记载:撒母耳年纪老迈,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他,请求撒母耳为他们立一个王治理以色列,像其他国家一样。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这样说,就祷告耶和华。神告诉撒母耳,让他去警戒以色列人,如果他们以人为王,将来那王会怎样管辖他们:百姓将会服兵役、劳役、纳税、被剥夺财产和丧失自由等等,但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整卷士师记都告诉我们,因为百姓离弃神、敬拜偶像,所以才被神兴起仇敌管教。但百姓却不肯顺服神的管理,所以也就不敢信靠神的保护,只能靠自己来想办法。治理,统领,争战,这本是神的工作,现在百姓却希望由王来执行。当人企图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但会看错问题,也会找错答案。他们无视历史的教训,断定十二支派之间的联盟不如稳定的集权政府;因此,百姓从一百一十年前的基甸时代开始(士八22),就认定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立一个王治理他们,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属灵的问题,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必每次都回转呼求神的拯救。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制度可以完美地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神指出,百姓的问题是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然而百姓蒙福的途径,就是除掉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祂。只要我们以神为王,不管教会、家庭和社会里有多少不完全,我们的生命都能被神炼净,最终进入神完全的国度里。如果我们倚靠政治、能力、技巧、资源来解决属灵的问题,结果也会陷入事奉别神的网罗里。
撒母耳時期的以色列
在撒母耳出生之前,以色列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其宗教上败坏,可从祭司以利和他的两个儿子的行为看出来。以色列人积弱不振,主要的外敌是非利士人,常受到他们的骚扰。非利士人长期不断的从海上移民来到迦南,此时已占据了沿海平原大半的土地,往北到了亚弗,可见其势力已入侵到迦南的中部,而且还不断的攻打以色列人,成了以色列人的大敌。此时埃及的国势衰落,不但在军政上都没有作为,而且渐向祭司们屈服,弱小的法老只能控制北部三角洲的地区,已无能力参加国际的事务,以色列暂时脱离了埃及的控制,一直到了公元前 930 以后,埃及才再度兴起。 到了撒母耳时代,以色列初被非利士人所败,以色列人在撒母耳二十年的教训之下,全体归向耶和华,得到复兴,曾一度打败非利士人,收复失土,同时也与亚摩利人和好,国内得以平静了二十年。 上述图文已获”圣光圣经地理资讯网”授权使用
約櫃被擄
撒母耳记上4章中记载,非利士人要进攻以色列的以法莲山地,以色列人不得已在以便以谢安营迎战。初战失利,以色列长老决定把神的约柜从示罗拉到战场,希望借助约柜可以帮助他们战胜非利士人。 约柜是以色列人的圣物,象征神的同在,提醒百姓谨守与神所立的圣约,但约柜本身既没有法力、也不能呼唤神。从前约书亚带领百姓过约旦河、攻打耶利哥,都抬着约柜。现在,以色列人外面模仿属灵的样子,里面却没有属灵的实际,以为可以利用约柜来操纵神,利用神来做人想做的事。虽然他们抬出了约柜,但实质还是人对付人,只是属肉体的争战,结果激起了非利士人的斗志,反而败得更惨。战争中以利的两个儿子被杀,应验了神人的预言: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大祭司以利获悉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晕倒在地,折断颈骨而死。 在古代中东人认为,国与国的战争,也是两国守护神的争战;而非利士人的得胜,就代表他们的守护神的得胜。因此,非利士人把将神的约柜抬入亚实突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是要证明以色列的神已经被大衮征服。结果接连两天清早,大衮像都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而且第二次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槛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耶和华的手重重的加在当地人身上,让他们生病。非利士的众首领可能认为以色列的神发怒,是因为大衮的原因,所以把约柜运到没有大衮庙的迦特试一试。后又移到以革伦。此城拜巴力·西卜,非利士的众首领可能觉得巴力·西卜会比大衮更强大一点,所以再把约柜运到此城试一试。结果约柜每到一地,那里的人都生病死亡,并且一个比一个更严重。非利士人知道,以色列的神不像他们的偶像,能力只局限于一个地方。以色列的神是全地的神,无论在哪里,都轻慢不得。 后来非利士人的领袖备上赔罪的礼物,用没有拉过车正在乳养幼犊的母牛把约柜拉回以色列的境内,在没有人领路的情况下,一路拉着车走到以色列境内的伯·示麦,便可证明这都是以色列神的作为。约柜离开示罗几十年后(撒上七2;徒十三21),被大卫运到耶路撒冷(撒下六2)。 现在约柜已经失踪,圣经没有说明约柜的最终去向,很可能在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后将其捣毁。 但是公元1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认为,约柜在罗马帝国毁灭耶路撒冷时,连同圣殿一同被毁。
示羅
示罗意为和平 Peace, 休息之地 Resting Place, 带来繁荣的人。它位于撒母耳家居住的拉玛东北大约24公里,城建在山脊之上,高为 803 公尺,而且三面环山,水源充足,是一处良好的农牧之地。在约书亚时代,以色列的全会众都聚在示罗,把会幕设立在那里,以后以色列人的大事都聚在此商议,仿佛成了当时政治、军事、宗教的中心,与首都无异,以色列的“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出23:17),聚集到示罗守无酵节、七七节和住棚节(士21:19)。 在士师时代,会幕和约柜大部分时间都在示罗(书18:1;士18:31)。按照律法规定,在撒母耳年间,约柜被掳后,示罗似被非利士人破坏,王国分裂时期,仍然有祭司在此。在主前八至四世纪之间,曾被废弃,无人居住,约在罗马时代才再有人来定居,且有第五及第六世纪的两座基督教堂的遗址被发掘出来。回教入侵后,就再度荒废,今日的示罗已经荒芜。 以上图片经圣经综合解读和圣光圣经地理资讯网授权使用
以利
以利(希伯来语:עֵלִי)是旧约圣经中《撒母耳记》中记载的一位示罗的大祭司,也是古代以色列王政开始以前最后的士师之一。以利治理了以色列四十年。 以利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升高。祭司以利是亚伦的小儿子以他玛的后裔。以利在圣经中首次出现,是在撒母耳记上第1章。无子的妇女哈拿来到示罗圣殿中祷告求子,祭司以利在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他看见哈拿只动嘴唇默祷,以为她喝醉了。在了解她的清醒以及祷告的动机后,为她祝福。哈拿回家后不久怀孕,生下儿子撒母耳,断奶后就送到殿中,交给以利教养。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他们二人虽然都做祭司,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耶和华,也不按律法的规定献祭,并且还和那些在会幕门前工作的妇人苟合(撒上2∶12-17,22)。当以利得知他儿子的罪行后,只是以善言相劝,并不加以严责,而是听之任之(撒上2∶22-25)。曾经有位神人来见以利,并且预言耶和华神必降灾给以利和他的全家。由于以利尊重他的儿子过于尊重耶和华,他的两个儿子必将死在人刀下(撒上2∶27-36)。他的全家所有人都要在进入老年之前就被刀剑所杀,其他家族的人要起来担任祭司。这咒诅要永远临到以利的后裔。其兆头就是他的2个儿子要在同一天死去。 关于耶和华神将惩罚以利一家的事,撒母耳也曾得到耶和华的启示(撒上3∶1-4)。耶和华借撒母耳的口重申了对以利的咒诅,因为“我曾告诉他必永远降罚与他的家,因他知道儿子作孽,自招咒诅,却不禁止他们。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说:‘以利家的罪孽,虽献祭奉礼物,永不能得赎去。’”(撒母耳记上 3:13-14)。 后来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争中,以利的两个儿子同时被杀,神的约柜被抢,以利听完报信人的汇报,就从椅子上往后跌倒在门旁,颈骨折断而死,时年98岁(撒上4∶12-8)。 到了所罗门王的时候,所罗门革除了以利的后代亚比亚他的祭司职务。 这样,便应验耶和华在示罗论以利家所说的话(王上2∶27)。
哈拿
哈拿(希伯来语:חַנָּה Ḥannāh)是旧约圣经撒母耳记中记载的人物,是以利加拿的妻子之一,撒母耳的母亲。这个名字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恩典”。 根据圣经的记载,哈拿是以法莲支派的以利加拿的2个妻子中的一个,另一个妻子名叫毗尼拿。毗尼拿有孩子,而哈拿却一直没有子女。不过,丈夫以利加拿偏爱哈拿。每年以利加拿到示罗的圣殿献祭,给哈拿的祭肉是毗尼拿的双倍。一天,哈拿前往圣殿,在那里静默祷告,祭司以利坐在圣殿门框旁边自己的座位上。哈拿在祷告中允诺,如果耶和华赐给她一个儿子,就将这个儿子奉献给神,作殿里的祭司,作拿细耳人。 祭司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上前询问,当她解释说她是在恳切祷告时,以利要她回家,并且告诉她,她的心愿将得到应验。她和丈夫回家,两人同房,她就怀了孕。当孩子撒母耳断奶后,她便如约将孩子带到圣殿,献身在那里成为一名拿细耳人,并且献上一首《哈拿颂》。后来,哈拿每年为撒母耳做一件小外袍,在献祭的时候带来,以利就再次祝福哈拿,哈拿生了3个儿子和2个女儿。撒母耳先知的兴起,结束了犹太民族士师时代的黑暗。上帝废弃老祭司以利家族,由撒母耳取而代之,由此掀开了以色列民族崭新的历史时期。 哈拿显然是上帝所特别拣选的人,她的一生经历了上帝的带领与祝福。她由苦到甜,在人生的苦难与挫折中被上帝塑造,最终成为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女性代表之一,记载在圣经中,成为千万人心中的榜样。 哈拿没有儿女、没有盼望,还要被人羞辱,是一个环境里长久充满难处的人。但是难处没有让哈拿沉沦,反而催促她不住地祷告。哈拿被神带进与祂亲密的关系里,成为合神使用的器皿。
《撒母耳記》背景簡介
在希伯来圣经中,《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是一卷书,紧接着《士师记》,之后是《列王纪》。七十士译本为了方便,将《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各分为上下两册。《撒母耳记》记录了主前11世纪初叶到10世纪早期撒母耳、扫罗和大卫的历史,叙述神怎样照着祂对列祖的应许,在百姓中兴起君王(创十七6;三十五11;四十九10),用大卫的宝座来预表基督永恒的王权,用大卫的王国来预表基督永恒的国度(撒下七16)。 《撒母耳记》不但是历史的记录,也是先知的话语,所以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תנ״ך / Tanakh)中被列为《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的第三卷。先知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写历史而记录历史,他们更关心的是神借着历史所显明的心意,好作为后人的鉴戒。因此,《撒母耳记》中人物、事件所占的篇幅,并不是按其政治地位、执政时间或治国成就,也没有罗列所有的历史资料,而是按照属灵的意义加以取舍、整理。例如:以利当士师四十年,但他的政绩却从未被提及;扫罗作王四十年,除了早期的争战以外,其他的事迹也鲜有记述。 《撒母耳记》的最后成书时间可能是在所罗门死后、北国灭亡之前(撒上二十七6),目的是为了向南北分裂后陷入失败的以色列人说明,神的选民为什么会沦落到当时可怜的光景,神对大卫宝座的应许到底有没有前途?先知所要传达的信息是:神是历史的掌管者,百姓在应许之地的生存、国家的兴亡,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忠于圣约、遵守神的律法(申二十八)。虽然以色列的失败可以追溯到所罗门的败坏,甚至远至大卫的犯罪、士师时代的败坏,但在失败中的百姓也可以盼望:不管人怎样软弱、失败,神都有办法挽回自己的百姓,把「属肉体」(罗八8)的生命改变成「属圣灵」(罗八9)的生命,把全然败坏的亚当后裔造就成合神心意的君王(徒十三22),将来在荣耀的国度里「与基督一同作王」(启二十6),「直到永永远远」(启二十二5)!
最后一位士师一一撒母耳
圣经记载,撒母耳(Samuel)是以色列最后的一位士师,也是以色列民立国后的先知。不仅如此也是祭司;更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宗教家。 撒母耳的父母是一对敬虔的夫妇,每年都去到位于示罗的圣所。他的父亲以利加拿名字的意思是「神已经拥有、神已经创造」,属于利未支派的哥辖族,是可拉的后裔。他们居住在以法莲地的拉玛琐非。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原没有儿女;以利加拿另有一位妻子名叫毗尼拿。 有一次,他们上到示罗,哈拿在圣所中祷告,许愿说,假若主赐给她一个儿子,她会奉献他作拿细耳人,终身侍奉神。主垂听了哈拿的祷告,答允她的祈求。她没有其它的儿女,直至她将撒母耳奉献给神后,神再赐给她儿女。 撒母耳是《撒母耳记》中的三位主角之一。神借着他带领百姓回转归向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了「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的混乱与黑暗,也脱离了非利士人的辖制;神又借着他膏立了另外两位主角扫罗(撒上十1)和大卫(撒上十六13)为王,使以色列从士师时代进入了王国时代。而「撒母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祂的名是神」,也是「求」神(撒上一27)、「归于」神(撒上一28)的谐音,因此,以「撒母耳」为书名,能贴切地表明神是历史的主宰。
新約聖經與羅馬軍事
圣经的作者们经常使用一些许多军事术语来做比喻,为了让人更加理解他们话的含义,「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十3-6)。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保罗在以弗所书6章13-17中所说的: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盾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为了完全理解这些比喻,我们来了解一下在罗马时期的一些军事上的常识。 「束腰」是圣经常用的比喻,当时的人穿着长袍,束腰是工作、赛跑、打仗之前必经的准备步骤,未穿戴军装之前,底下的衣物首先需要束起。 「护心镜」是用来保护心脏的,神自己也「以公义为护心镜」(赛五十九17)。我们的行为若遵行神「公义」的原则,良心就不会觉得亏欠,就不怕撒但的控告。 「走路的鞋」,罗马士兵所穿的鞋以厚皮作底,钉上平头钉,还有铁制的鞋尖,可以保护脚部,走得更快更稳。我们要在争战时能「站稳了」,必须倚靠使人在生命中有平安的福音,心里有得救的把握。 「盾牌」是一种门状长形盾牌,可以遮盖大部分的身体。 「火箭」,新约时代的箭通常绑着浸透沥青的亚麻屑,然后用火点燃。因此木制盾牌必须盖以皮革,才可以迅速将火扑熄。仇敌精心设计了如利箭般的舌头、污秽、自私、疑惑、恐惧、失望,惟有倚靠神所赐的信心,才能挡开这些射向我们的「火箭」。 「头盔」是用来保护头部的,神自己「以拯救为头盔」(赛五十九17),这救恩是神的恩赐,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得着,拥有完全脱离罪的盼望(帖前书五8;诗一四十7)。 凯旋仪式是古罗马授予获得重大胜利的将军的庆祝仪式,这是罗马人最大且最受欢迎的荣耀。凯旋仪式上的游行队伍一般都非常长,顺序是:元老院元老,号手,车载的战利品,用以献祭的白色公牛,被征服者首领的武器及徽章,被征服者首领及其亲属,其他战俘,凯旋者的扈从,站在战车上的凯旋者本人,凯旋者的已成年儿子及副官、军团长、军事保民官、骑兵队长等,凯旋者的士兵。当时罗马帝国的将军在凯旋归来时,会率领得胜的士兵和战俘进城「夸胜」,游行展示给国民观看。在游行中,罗马祭司会手持点燃的香炉,边走边摇,发出「香气」,在场的人都能闻到。这「香气」对于得胜的将军、士兵和夹道欢迎的群众而言,代表胜利的喜悦;但对战俘而言,却意味着即将被奴役或处死。【林后二14-16】「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同样,福音对于听了拒绝的人,要作定他们有罪的根据(约三18),「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他们的结局乃是灭亡;而对于听了就信的人,是使他们得救的神的大能(罗一16),「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结局乃是永生。 我们必须自己放在神的权柄之下,始终在基督的率领之下,在神面前行走,才能使自己的道路带着基督馨香之气。我们什么时候体贴自己的执着、随从自己的理由,什么时候就失去基督馨香之气,不再能供应基督的生命。
羅馬的社會經濟
使徒保罗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他的背景及后来宣教的地区与罗马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学习圣经,特别是新约,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当时社会的各方面的情况。 古代罗马发源于意大利半岛拉丁姆平原台伯河左岸距海约20公里处的丘陵地带。约公元前 8 世纪左右,印欧语系的拉丁人和萨宾人的氏族部落于此建村落,营农牧,用铁器,聚族而居。公元前 7 世纪,拉丁人和萨宾人等的三个部落联合为“罗马人公社”。时值族长社会末期,奴隶数量很少,并包括于家族之中,作为主人的助手从事家庭农牧经济。由于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和入侵,罗马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地中海沿岸的其他文明。在共和政体之前,罗马曾经有100多年由国王统治。公元前 5 世纪初叶,罗马人建立起贵族共和联邦,进入共和时代。 前期共和时代,罗马社会在分权和集权之间摇摆。罗马征服了全意大利后,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农业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实行轮种制。农业在古罗马文化中获得高度重视。许多作家称赞简单的农村生活,赋予它古罗马美德的光环。古希腊从主前5世纪开始使用作物轮耕的方法,建立大庄园农场,而罗马仍然是家庭作业式的小型农田。主前3至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希腊、希腊化的中东接触以后,改善了农业方法。罗马农业的生产力和效率在晚期共和国和早期帝国达到顶峰。 除了农业之外,古罗马的果木、葡萄、橄榄等的种植日益盛行。畜牧业在中部意大利山地和南部意大利较为发达。考古发现的大量青铜工具和武器制品以及神殿、城墙、水渠、道路等建筑遗址证明,手工业已有较大发展。古罗马商业上出现了八日一次的集市和一年一度的庙会。 此外,意大利的统一,更多影响在促进地中海贸易的发展。从希腊进口陶器以及公元前508年、348年两度与迦太基订立划分海上势力范围的条约表明,当时罗马在西部地中海的商业活动已具相当规模。意大利经西西里是到北非产粮区的最近航线。根据统计,当时整个意大利的小麦产量无法供养一个罗马城,所以罗马需要从埃及进口大量粮食。粮食的运输储存十分依赖水路运输。因此罗马在河流沿岸建造了巨大储粮仓(如Porticus Aemilia)和接受船只的大型海港(如Portus)。这种“海洋-港口-河流”的水路贸易形式称为“水之海”。 罗马与东方的贸易同样很发达。罗马之所以如此依赖贸易,除了具有大量的商品需求,还因为过路商人所缴纳的费用是罗马帝国的重要收入来源。商品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奢侈品、宗教用品和医疗用品。来自东方的商品,可以通过海路先到达红海西岸的港口城市贝雷尼斯(Berenice),然后从科普托斯(Kotpos)沿着尼罗河被运至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最后进入地中海。其中,亚历山大城不仅是沟通中西的重要海港,还拥有发达的手工业,该城制作的玻璃远传至中亚,东方的丝绸传至此也会被重新加工。罗马人在掌握了季风航海技术以后,东向贸易可直达印度,因此罗马的造像技术也是在此时传入印度。 除了水路贸易以外,罗马东向贸易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沙漠的陆路交通,商品主要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香料。香料在罗马是祭神、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因为单价较高,相对海运而言,以骆驼运输的风险和成本都更低,所以阿拉伯半岛的商人会先通过陆路沙漠向西,然后进入地中海贸易,这类贸易形式称为“沙之海”。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https://kknews.cc/news/mnjem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