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对推罗的预言
推罗(希腊语:Τύρος 英语:Tyre),位于地中海东岸,在以色列 – 黎巴嫩边界以北仅12英里处。今天,我们都只能看见以前的影子。推罗曾隶属于罗马帝国,后遣使内附东汉,现为黎巴嫩南部行政区中的城市,名苏尔又译泰尔、提洛、提尔,基督教的和合本《圣经》译本翻译为“推罗”。推罗被中国古籍称作“兜勒”。东汉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兜勒遣使内附,汉和帝赐其王“金印紫绶”,据考证,兜勒便是当时罗马帝国东方省的推罗。 推罗城是古代腓尼基人的城市,当代则是黎巴嫩的第四大城,也是该国主要的港口之一。推罗也是热门的观光景点,拥有许多遗迹,其中的罗马竞技场已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中。 历史和考古证据显示,推罗是在主前二千年初已有人定居,在以色列人定居在迦南之前很久,就是重要的海港。当圣经讲及迦南人和以色列的早期历史,推罗首先出现,是亚设境界的西边的一部分(书十九29),在这段经文中特别称它为“坚固城”,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地标。在推罗王希兰运送香柏木,木匠和石匠,来建造大卫宫殿之前,推罗没有再出现在圣经中(撒下五11)。从大卫开始,以色列人和推罗的关联变得明显。推罗王希兰供应香柏木,木匠和石匠,以建造大卫的宫殿和圣殿。 主前701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将北边腓尼基各城扫荡摧毁到民不聊生,虽未占领推罗,却受影响。亚述帝国在这七十年间逐渐衰落,推罗得喘息之机重起。所以「七十年后耶和华必眷顾推罗,她就仍得利息,与地上的万国交易」【赛二十三17】。 犹大被掳七十年回归以后,神再次使用推罗,和所罗门时代一样,为从巴比伦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百姓重建圣殿提供了香柏树,可能也包括匠人(拉三7)。但推罗与各国交易时惟利是图,甚至违背安息人的条例与回归以后的犹大人做生意(尼十三16)。因此推罗将会再次陷落,他们不能享受自己再次积攒的财物,反而将被敬畏神的人所得。
以赛亚对巴比伦的预言
现在的中东地区伊拉克南部,就是古巴比伦国的所在,她处于底格拉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中间。巴比伦也是一个藐视神、不敬畏神的国家,里面的百姓同样是拜偶像,热衷于占卜、交鬼、邪术等的恶行,这些行为使神非常忿怒,所以神借着先知来预言巴比伦国的衰亡。 在以赛亚书中,神借着以赛亚向亚述、巴比伦等给犹大制造难处的邻国宣告预言。 赛 13:1-14:27 的主题是“神要惩罚巴比伦”,也有些圣经翻译本称之为“巴比伦的重担”。先知先讲的是亚述国的预言,然后讲巴比伦的预言。讲到亚述国灭亡的时候,以赛亚也预言以色列民的归回。 神借着对外邦的预言表明:他不仅是以色列的神,更是宇宙与历史的主宰,神以公义来管教自己的百姓,也要以公义来追讨对付仇敌。神没有放弃自己的百姓,而是借着列国所发生的事让他们认识神的大能、认识神和他们的关系、认识神永远的旨意,给他们指出了前途。 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巴比伦曾是两河流域的强权,但到了摩西时代进入衰落期,被埃及、亚述和赫人的帝国取代。在以赛亚的时代,巴比伦只是亚述统治下的一个小国,那时的犹大人完全不理解以赛亚的预言,不明白巴比伦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以赛亚在世时,巴比伦城曾被西拿基立完全摧毁,但不久就被西拿基立的儿子重建。 在巴比伦崛起之前,神首先宣告巴比伦的灭亡,给将来要落在神的管教中的被掳百姓带来安慰和希望。以赛亚发出预言100年后,尼布甲尼撒建立新巴比伦帝国,势力达到鼎盛,巴比伦成为古代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其辉煌和美丽成为「列国的荣耀」。 对当时的人来说,先知发出的这个预言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当时的巴比伦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很难想象这个国家会灭亡。 后来巴比伦帝国摧毁耶路撒冷和圣殿,掳走南国犹大,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玛代人和波斯人征服巴比伦,继续以此为首都。 在预言发出的 200 年之后,预言应验了,在主前 562 年,尼布甲尼撒王就离世,之后的七年里面就换了三个君王,国势不断往下走,而且发生内乱,结果玛代波斯就在主前 539 年,只用一个晚上就攻下了巴比伦城。半个世纪之后,巴比伦城发生叛乱,被薛西斯部分摧毁。亚历山大与主前331年占领了巴比伦城,把这个部分毁损的城市作为他的首都之一。塞琉古一世(主前312-280年)统治亚历山大帝国东部的时候,迁都塞琉西亚,巴比伦永久失去了首都地位。 主前20年左右,历史学家斯特拉波形容那里是完全荒芜之地,即使是沙漠流浪的阿拉伯人(指出没于以色列东边沙漠的贝都因游牧部落)也要避开那地方,因为它成为了厄运的记号。图拉真(主后98-117年)时代,它已完全荒芜。神对巴比伦的预言已经实现,巴比伦城至今都没有再重建,只剩下一片废墟。【赛十三20-22】其内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阿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棚;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卧在那里。只有旷野的走兽卧在那里;咆哮的兽满了房屋。鸵鸟住在那里;野山羊在那里跳舞。豺狼必在它宫中呼号;野狗必在它华美殿内吼叫。巴比伦受罚的时候临近;它的日子必不长久。 在以赛亚作这些预言时,事情都还没有发生,还非常遥远。但是当事情发生以后,神的百姓就从眼见的事实看到神的话准确地应验了,因此不管将来再发生多少变动,他们仍然能活在盼望当中。我们今天也照样要从这些眼见的历史里,看到神话语的信实,因此心思意念就被带到信心的盼望里,就能活在基督再来的盼望当中。
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
【赛二2-4】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祂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弥加书四章1-3节与以赛亚书2章2-4基本相同。在重建的日子(指主耶稣再来地上做王,世界进入千年国度的时候),这殿的山将被重新称为耶和华殿的山。虽然圣殿山在群山中并不算高(诗六十八16),但被神从乱堆之中高举以后,却将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吸引万民都要流归这山。锡安也将成为人的「道」和「路」的起点,成为神的「训诲」和「言语」的中心。 “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句话被广泛引用,然而世人所追求的平安只不过是黄粱一梦。只有当主耶稣再来,弥赛亚的权柄统治全地,改变人心之时,世界才会有平安。这是真正的平安,是神改变人心的结果,只有在人人都以神为王的时候才能实现。今天,世人要和平、却不要赐和平的神。世人的罪性毫无改变,却以为可以在「万军之耶和华」之外,用道德、政治、经济、科技或外交谈判来解决发展和环境的矛盾、寻求和平,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注定是要失败的。
《以赛亚书》简介
《以赛亚书》的希伯来名是「יְשַׁעְיָה/yesh·ah·yä」,以赛亚的意思是「耶和华已经拯救」。以赛亚书大约在公元前723年之后完成。记载关于犹大国和耶路撒冷的背景资料,以及当时犹大国的人民在耶和华前所犯的罪,并透露耶和华将要采取判决与拯救的行动。新约圣经引用最多的书卷除了《诗篇》,就是《以赛亚书》。本书信息的中心是大卫的后裔和耶路撒冷,特别是在第53章整章描述大约在700年之后将临的弥赛亚耶稣的遭遇与人格特质。由于《以赛亚书》对弥赛亚的预言最多、最详细,所以被称为「第五福音」、「旧约中的福音书」。 犹太传统和新约圣经都认为本书的作者是先知以赛亚(路四17;约十二38-41;徒八28),十八世纪以后有人猜测有多位作者,但并无确凿根据。由于《以赛亚书》对弥赛亚的预言与耶稣基督非常吻合,所以也有人质疑基督徒篡改了旧约。但在1947年出土的死海古卷中,发现了主前二世纪的完整《以赛亚书》抄本,内容与主后九世纪的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基本一致,使这种质疑不攻自破。 《以赛亚书》在《新约》中被广泛应用(多达411次),因此《以赛亚书》的意义远超过自身在历史中的作用。全书一共六十六章,第一部分三十九章、第二部分二十七章;整本圣经也是六十六卷,旧约三十九卷、新约二十七卷。而比形式的巧合更重要的是,本书比任何一卷书都更全面地启示了真理:神、人、罪、审判、救恩、弥赛亚,因此,《以赛亚书》也被称为“小圣经”。
后先知书简介
后先知时期介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之间,与前先知时期的最后几个世纪重叠。后先知们是一群文人,他们会纪录写下并保存自己的讲述,或是指示缮写者去做这样的事。后先知书又分成两部分,称作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大先知书有三卷,这不代表它们比较重要,而是因为它们篇幅较长。 这三卷大先知书是:1.总共有六十六章的《以赛亚书》其实包含两个部分,由两位活在不同时期的作者所写成。属于第一部分的三十九章是由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所写,他是公元前8世纪下半叶的人物。剩余的章节称作第二以赛亚(Deutero—Isaiah),咸认是由一位或数位姓名不详、活在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时期的作者所写(公元前586年之后)。虽然将《以赛亚书》拆成两本书会比较合理,但等到后来编修《希伯来圣经》时,两部分却被并合成完整的一卷。《以赛亚书》中充满了先知对犹太人罪行的忧心,以及他们对上帝降罚所发出的警告。以赛亚大声疾呼犹太人要在灵性与政治的尺度上与周围的民族分别开来,并且要终止偶像的崇拜、持守纯净的宗教规范、追求社会的公义。属于第二以赛亚的篇章更预告人间不再有战祸,万国万民将永享安宁与和谐。当上帝的子民愿意遵行并跟随上帝的律法时,那个平安的日子就会来临。2. 《耶利米》预言并且在之后见证了圣殿与以色列地被毁,以及犹太人被掳。它教导上帝对伦理与道德的强烈要求,也记载了先知耶利米对犹太人悲惨命运的深切哀恸,并对被掳之人传递安慰与盼望。3. 《以西结书》记载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时期所发生的预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犹太人的罪行以及耶路撒冷被毁的、悲恸,并且针对将来发出安慰与告诫。以西结是一位会看到异象的先知,他说出上帝所让他看到的东西,并且预告犹太人以色列地将会获得重建。这卷书特别强调圣殿、祭司、献祭礼仪,以及这三者在犹太人重返犹太地之后,所将再次拥有的崇高地位。 在希伯来圣经中按照犹太传统,分为妥拉(摩西五经)、先知书和圣卷*三类。先知书中分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和后期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先知书)。 *耶利米哀歌和但以理书在希伯来圣经中属于圣卷,在翻译为希腊文时归入大先知书。
《列王纪》结语
在《列王纪》中,对于每一个北国以色列王的评语,都是犯了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用金牛犊来冒充神。而对于南国犹大好王的评语,除了希西家和约西亚废去邱坛,都有一句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始终不能专心顺从;而坏王则大肆建立邱坛,从不能专心顺从变成离弃。北国的金牛犊代表百姓的敬拜对象出了问题,南国的邱坛代表百姓的敬拜态度出了问题,这两样让南北国神的百姓陷在罪中而不自知,历经几百年难以自拔。 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都是神的百姓。在耶罗波安二世和乌西雅王执政的期间,神赐给南北两国安全的国际环境,但四十多年的繁荣稳定并没有带来任何属灵的改善,反而使百姓越来越安于自己的属灵现状。现在,神兴起亚述作为试验和管教的工具(赛十5),结果北国联合亚兰、南国贿赂亚述;无论是拜金牛犊的北国、还是有圣殿的南国,无论是北国的军阀、还是南国的大卫子孙,都忙着寻找各种靠山,却没有一国肯回转倚靠神。神赐给北国这四十多年的繁荣稳定,是为了预备审判。神在这一时期所差派的先知阿摩司、何西阿,不再显明耶和华是神、也不再显明神是拯救,而是宣告神的谴责(摩六1-7;何二2-8)和审判(摩三13-15;何十三16),使以色列的骄傲当面见证自己(何五5;七10)。并且在审判中宣告了唯一的盼望:到那日,我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像古时一样(摩九11),我必医治他们背道的病,甘心爱他们;因为我的怒气向他们转消(何十四4)。
末代君王西底家
西底家(希伯来语:צִדְקִיָּהוּ)是犹大王国的末代君主。他是约哈斯的兄弟。在希伯来语中,西底家意为“上帝是我的公义”。 前59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掳走国王约雅斤,将约雅斤的叔叔,约西亚的儿子改名为西底家,立为国王。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他不顾耶利米等人的强烈反对,与埃及法老阿普里斯结盟对抗巴比伦,于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前来围攻耶路撒冷,城内发生严重饥荒,18个月后,耶路撒冷被攻陷,尼布甲尼撒在抢劫之后将耶路撒冷夷为平地。西底家试图逃走,在耶利哥的平原被巴比伦军队俘获,尼布甲尼撒在利比拉审判西底家,在他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炼锁着带到巴比伦。西底家被关押在狱中,直到去世。南国犹大灭亡。 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录:发生在西底家身上的事正如同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结的预言,他们说西底家会被抓到巴比伦王面前,亲眼见到巴比伦王并和他面对面地交谈;耶利米的预言只到这里。以西结则预言耶路撒冷的居民将会从城市被掳走。特别是他们的“君王”将要被掳去巴比伦,他虽死在那里,却看不见那地。(以西结书 12:13b)这是西底家被尼布甲尼萨但戳瞎双眼,掳去巴比伦的真实预言(见王下 25:7),但以西结的预言传到耶路撒冷的时候,西底家认为这两个预言是互相矛盾的,所以都不相信。结果这两个预言都应验了。
最后一个好王一一犹大王约西亚
约西亚 (希伯来语: יֹאשִׁיָּהוּ;Josiah) 是古代中东国家南犹大王国的第十六任君主。约西亚登基作犹大王的时候年八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约西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所医治的」。约西亚作王三十一年,大约是主前639-609年,正是中国春秋五霸的时代。耶利米、西番雅在他执政期间做先知。 约西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行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 约西亚登基时, 还是一个年仅8岁的小孩, 但到了他统治的第8年, 这个年龄16岁的青少年经历了一个转机。 “他作王第八年, 尚且年幼, 就寻求他祖大卫的神”(代下34:3)。约西亚王第18年,差遣工匠修理神殿的破坏之处。大祭司在殿里得了一本律法书,约西亚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招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众长老、祭司、文士、和所有的百姓,把约书上的话都念给他们听。他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全心全意的跟从耶和华,遵守祂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 约书亚13年,亚述王去世,亚述疲于应对东方的反叛和国内的内乱,已经无力控制北国,所以约西亚的复兴行动可以遍及南北两国。他在全国彻底清理一切敬拜偶像的人,尤其是那些立在圣殿范围内的。他拆毁所有的邱坛,并别的拜偶像之处和祭坛,连同为偶像所造的器皿,特别是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筑的祭坛、邱坛,以应验神人所说的豫言。他废去国中一切拜偶像和作恶的人。 约西亚照约书上所写的,向耶和华守逾越节。 后来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伯拉大河攻击亚述王,约西亚拦阻法老尼哥的远征,被他所杀。 约西亚被他的臣仆送回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坟墓里。约西亚王是犹大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好王。在他死后,继任者都偏离耶和华。几十年后,巴比伦的大军攻破耶路撒冷,南国犹大灭亡。
以利亚的软弱
【王上十九1-4】亚哈将以利亚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杀众先知的事都告诉耶洗别。耶洗别就差遣人去见以利亚,告诉他说:『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与我。』以利亚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到了犹大的别是巴,将仆人留在那里,自己在旷野走了一日的路程,来到一棵罗腾树下,就坐在那里求死,说:『耶和华啊,罢了!求祢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 』 在迦密山上战胜了众巴力的先知,标志着以利亚三年半的忠心事奉,达到了令人鼓舞的顶峰,以利亚盼望着亚哈王对此能做出正面回应,准备见证比迦密山的神迹更伟大的属灵复兴,结果却等来了耶洗别的挑衅和威胁。以利亚见这光景,所见的不但有耶洗别的顽梗,也有百姓的冷漠。百姓已经无可推诿地承认耶和华是神,但他们却仍然不当作神荣耀祂,此时竟然袖手旁观。亚哈王不肯主持正义,百姓也无人支持先知。因此,以利亚的心情一下从巅峰跌入深渊,对百姓的麻木极度失望,觉得自己的事奉毫无意义,甚至都不愿求神再次力挽狂澜,而是起来逃命。 过去,以利亚无论是去基立溪、去撒勒法,还是去迦密山,都是照着耶和华的话,所以从来都不觉得疲惫。现在他起来逃命,却是走自己的路,结果是心力交瘁。我们若是与神同工、与主同负一轭,应该是越事奉越有力,因为主的应许是:“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我们若外面越事奉、里面越疲惫,就当反省自己是不是在走自己的路、负自己的轭,表面上是为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际上是靠肉体来讨好神、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 虽然以利亚能靠神行出完美的神迹,但却没能理解神迹的目的,误以为能带出眼见果效的事奉就是成功,带不出自己想象的果效就是失败。实际上,北国以色列从来都不曾复兴,最终也没有避免亡国。迦密山的大神迹并不是为了拯救北国,也不是为了复兴以色列,而是要向包括南国犹大在内的历世历代神的百姓显明:耶和华是神。 以利亚过于关心事奉的果效,以致忘了神在管理一切。我们在传福音、事奉神的时候,也常常只注意工作,却忘了工作的主人是神,忘了工作的果效应当由工作的主人负责。我们与神同工,只要关心工作是否出于神、关心自己是否忠心,而不必关心工作的果效。只要是出于神的工作,神必然会接过我们的五饼二鱼,让祂自己得荣耀。当我们被神使用的时候,肉体也会被事奉的果效喂养,以致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罗十二3),把神的工作当作自己努力、敬虔的结果。这时,神也会让我们像以利亚一样,事奉陷入暂时的困境,好让我们更深地认识自己,知道原来并非自己有能力传福音、也不是自己有办法带起人,因此甘心放下自己、不再窃取神的荣耀,而是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帖前五16-17)。这样,神才能自由地使用我们,去做成祂所要做的大事。
先知以赛亚
如果一个人听到使命的呼召,准备为之献身的时候,却提前得知他所做的一切都将会是徒劳的。那么他是否还能依然奋不顾身的去履行使命呢?大多数人往往不敢去想象,自己的努力会失败。但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上,却有一位伟大的先知,在明知自己所有的劝诫、警告不会被同胞理解的情况下,却依然为了他所忠诚的理想,为了他在神面前许下的诺言,去大声疾呼直到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就是先知以赛亚。 以赛亚(希伯来语:יְשַׁעְיָהוּ,希腊语: Ἠσαΐας, Ēsaiās ; 阿拉伯语:أشعیاء, Ash’iyā’ ,意为耶和华拯救)。他是圣经以赛亚书中的主要人物,传统上认为他是以赛亚书的作者,以赛亚被犹太教信徒认为是第一位大先知,而基督徒相信以赛亚预言了耶稣基督(弥赛亚)的降临。这位先知的出身也是不凡的,他出身于南国犹大王族,是大卫王的后裔。因为王族身份,他得以接受当时最优秀的教育,出入宫廷去向历代君主提供谏言。在以赛亚长达40年的侍奉生涯中,先后经历了乌西亚、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五位君王。他的父亲亚摩斯和乌西雅的父亲亚玛谢是兄弟。以赛亚和乌西雅王是堂兄弟的关系。身居高位的以赛亚似乎本应度过令人羡慕的一生,可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位集智慧、虔诚和勇敢于一身的先知的侍奉生涯,从一开始就带着悲剧色彩。 在历代君王面前,以赛亚建言献策,告诫君王应该如何处理内政外交事务;在百姓面前,他大声疾呼,呼吁人们归正信仰,警告百姓如果再不悔改,预言中的毁灭就将到来。在希西家年间,以赛亚还竭力辅佐这位君主,一度面临被亚述灭亡之危局的犹大国最终转危为安。但不幸的是,这位奉献一生的先知,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能看到同胞的觉醒。 犹大国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直到公元前597年,巴比伦大军攻破耶路撒冷,犹大国灭亡,幸存的人民被巴比伦军队强制迁往遥远的两河流域,沦为失去故乡的“巴比伦之囚”,正如同以赛亚书6:12节所预言的:“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 以赛亚的结局,似乎比他大多数同胞更为悲惨。根据拉比文献记载,以赛亚在玛拿西王当政年间被施以锯刑殉难,新约希伯来书11∶37中的“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的“被锯锯死”指的就是以赛亚先知的遭难。以赛亚的一生真的失败的吗?显然不是,以赛亚将他所听到的神的话语记载于以赛亚书,为后世的信徒带来信仰的启示。而他的预言,不论是犹大国的灭亡、犹太人被掳、以及犹太人最终被居鲁士王(古列王)解放,回归迦南故土都无一例外的应验。 更重要的是,经历这一切预言的应验,重获自由的犹太人,当他们再次回忆起以赛亚当年的警告之时,终于意识到自己祖先们的过失。在第二圣殿重建时期,犹太信仰经历了一系列改革,逐渐演变为后来的犹太教,从此犹太民族再也没有经历严重的信仰危机,坚持对独一神的信仰直到今天。另一方面,对于基督徒来说,以赛亚书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给我们带来盼望。无论处境如何,我们有一天会与救主面对面,并戴上生命的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