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本名蓋烏斯·屋大維·圖裡努斯(主前63年9月23日-主後14年8月19日),是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 歷史學家通常以他的頭銜“奧古斯都”(神聖、至尊的意思)來稱呼他,而新約聖經譯為“亞古士督”,這個稱號是他在前27年獲得的,當時他年僅36歲。 主後14年8月, 屋大維逝世,享年75歲。羅馬元老院決定將他列入「神」的行列,並將8月稱為「奧古斯都」月,這也是歐洲語言(羅曼語族)中 8月(August)的來源。

屋大維作為獨裁者統治羅馬長達43年。 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進入了相當長一段和平、繁榮的輝煌時期,史稱羅馬和平。 他改革了羅馬的稅收制度,發展了帶有正規信使系統的道路,建立了一支常備軍,建立了護衛隊,為羅馬建立了警察和消防服務,並在他統治期間重建了大部分城市。

凱撒奧古斯都在新約聖經中只被提及一次,在路加福音著名的聖誕節故事的開頭:在那些日子裡,凱撒奧古斯都頒布了一項法令,要對整個羅馬世界進行人口普查。有考古證據表明,羅馬帝國的每個男人都要按原籍貫返回故鄉,「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因此,大衛的子孫約瑟不得不從拿撒勒前往他的祖籍城市伯利恆,並帶著已經懷有嬰兒耶穌的馬利亞一起去,結果馬利亞在那裡生下耶穌,應驗了彌迦關於基督將生於伯利恆的預言: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彌五章2節)。

耶穌基督的降生並非偶然,而是神在「創世以前」(彼前一章20節)早已計劃好的:「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四章4-5節)。而「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二十一章1節),無論是自稱為神的羅馬皇帝,還是熱心工作的羅馬巡撫,無論是「報名上冊」,還是「各歸各城」,都是成就神旨意的工具。

上圖: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以地中海為內海,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上圖:主後104年埃及巡撫的人口普查蒲草紙佈告,命令每個男人都返回家鄉登記。原件藏於大英博物館。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