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地區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巴比倫人是指生活在此地區的人民,包括阿摩利人、蘇美爾人、阿卡德人、迦勒底人等多個民族。
主前2006年,阿摩利人入侵兩河流域。約於主前1894年,他們建立起一個以幼發拉底河河畔的巴比倫城爲首都的王朝。從那時起,美索不達米亞就被稱爲“巴比倫尼亞”,那裏所有居民都被稱爲巴比倫人。巴比倫尼亞又分爲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爲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爲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爲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隨着巴比倫人逐漸學會了修堤築壩,開渠造河等技術,農業得到迅速發展,經濟文化的繁榮使兩河流域成爲西方文明的搖籃。
主前1792,著名的漢謨拉比即位,他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他頒佈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民法典,古巴比倫王國在其統治時期達到極盛;但是漢穆拉比死後,帝國就土崩瓦解了。王國先後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主前729年終被亞述帝國吞併,巴比倫成爲亞述的藩屬國。
主前630年,迦勒底人的領袖那波帕拉薩爾乘亞述帝國內亂之機,發動了反抗亞述統治的起義,並於主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時國勢達到鼎峯。後來與在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結成聯盟,共同進攻亞述帝國,最終於主前612年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消滅亞述帝國。
新巴比倫王國最後一位國王(攝政王)伯沙撒與祭司發生衝突。主前539年,巴比倫城內的祭司在波斯王居魯士二世入侵時打開城門,裡應外合放波斯軍隊入城。波斯人俘虜了國王,新巴比倫王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