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七教會之“士每拿教會”

「士每拿」是以弗所北方約70公里的一個港口城市,是富饒的赫耳墨斯河谷出海口,與以弗所共爭「亞細亞第一城」的榮譽。士每拿在羅馬尚未崛起之前,就是羅馬的「歷史上最可靠、最悠久的盟友」(古羅馬史家西塞羅 Cicero)。

這是一座允許保留原有法律的自由城,但也是第一個建造羅馬女神(Dea Roma)廟的城市,更是亞細亞省最早開始敬拜凱撒的城市。保羅在第三次傳道旅程中,曾在以弗所傳道兩年多(徒十九10),士每拿教會可能就是在那時建立的(徒十九26)。 「士每拿」的意思是「沒藥」,象徵受苦。該城是一個希臘殖民地,主前600年左右被呂底亞人摧毀,主前300年左右被希臘人重建,成為古代罕見的有規劃的城市,「街道極其美麗」(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Strabo),被稱為「以哥念之冠」。今天,士每拿的海港仍然可以使用,教會仍然存在,但以弗所已成為廢墟。

上圖:第二世紀士每拿公眾市場的石拱遺址,此市場有三層,市場內有泉水池。
上圖:士每拿(Smyrna) 古市集的拱門入口 ( 來源 : 詹述蘭2014年攝 )
上圖:士每拿(Smyrna) 古市集上層柱廊(Stoa) 及下層拱廊 ( 資料來源 : 蘇昆寧2014年攝 )
上圖:士每拿(Smyrna) 古市集旁有鄂圖曼時代的墓園 ( 來源 : 方瑞雲2014年攝 )

圖片經「聖經聖光地理資訊網」授權使用

士每拿商業發達、文化先進、市容美麗,在政治和宗教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但主卻宣告,榮耀的基督才是「那首先的、末後的」,世人一切的驕傲成就,在祂面前都黯淡無光。士每拿是個被毀重建、死而復活的城市,但主卻宣告,復活的基督才是「死過又活的」。因此,教會所受的患難都在主的允許和掌管之中,絕不能越過祂所劃定的界線。主是死過的,我們可以相信祂能「體卹我們的軟弱」(來四15);主也是用復活向死亡宣告得勝的,我們可以信靠祂能讓我們「至死忠心」 。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