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公廁

古羅馬的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可謂登峰造極,古羅馬擁有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城市排水系統。得益於如此完善的排水系統,古羅馬城共擁有公共廁所144家,解決了百萬人每日的」必做之事」。廁所可以分為兩種:公共廁所和私人廁所。一般來說,公共廁所建在浴室附近或在浴室裡面,方便人們從浴室外面或裡面入廁,然後用大量浴後水來沖洗廁所(而修建管道引水來沖洗私人廁所的情況在當時是極其少見的)。

上圖:以弗所的公共廁所遺址。羅馬人非常講究潔淨,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豪華的公共廁所、公共浴室和下水道系統,立法規定城鎮居民必須清理城裡的垃圾。

古羅馬的廁所規模也比較大,有些竟然能容納60個人共同如廁。古羅馬人也把公廁開發成了休閒娛樂場所,公廁不但安裝了大理石座位,還裝飾了精美的眾神壁畫和大理石雕像。到了冬天,廁所還提供暖氣設備。古羅馬公廁幾乎不注重私密性,而且不分男女,廁所被設計成長長一排的開間,中間沒有任何隔間,方便人們坐在各自的馬桶上從事自然行為、談天論地、籌劃聚會、議論政治,或者接洽生意。不過羅馬時代男性普遍穿著長袍,這樣上廁所的時候更方便遮擋自己的隱私部位。雖然羅馬人建造了豪華的公共廁所,但這並沒有使他們更潔淨,因為他們用來善後的最高級的東西,是大家共享的海綿棒,用水沖刷一下就給下一位繼續使用。

上圖:古羅馬的公共廁所。雖然羅馬人建造了豪華的公共廁所,但這並沒有使他們更潔淨,因為他們用來善後的最高級的東西,是大家共享的海綿棒,用水沖刷一下就給下一位繼續使用。

城市供水在古羅馬人的衛生用廁所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羅馬人充分使用露天溝渠裡流動的飲用水並且利用地下渠道把污水帶走。雖然不是刻意設計的,但羅馬人做到了城市供水和排污有機連結在一起,也就是供水渠道多餘溢出來的水流把城市的污水帶到地下排水管裡去。古羅馬人供水和排水的有機結合為城市動態水環境的建立奠定了最早的榜樣,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圖:主後第二世紀腓立比遺址中的羅馬公共廁所,能同時容納42人。保羅在《腓立比書》中說:「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8),也容易使腓立比人聯想到這種公共廁所。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