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壹書》背景

《約翰壹書》和《希伯來書》一樣,開頭都很特殊,沒有問安語,也沒有提到任何人,但內證、外證都顯示作者是使徒約翰。使徒約翰晚年定居於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城,他在羅馬皇帝多米田(Domitian,於主後81-96年在位)的大逼害中,被流放拔摩島,後來回到以弗所,於第一世紀結束之際去世。他大約在主後98年左右,從以弗所給小亞細亞周圍的教會寫了本信。

此時主耶穌升天已經過了60多年,許多人已經是第二、三代的基督徒,見過主耶穌的門徒漸漸離世,但主耶穌卻還沒有再來,因此許多信徒漸漸懈怠,不再警醒等候。這時出現了各種否定道成肉身的「敵基督的」、「假先知」,如幻影說、克林妥主義、早期諾斯底主義等等。正如主耶穌所預言的:「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二十四11-12)。

但是,約翰寫本信的主要目的卻不是為了反駁這些異端(約壹二26),而是為了保護他所親愛的「小子們」(約壹 二1),幫助他們在各種異端的攪擾中「知道自己有永生」(約壹 五13)

知道自己「是認識祂」(約壹 二3)

知道自己「在主裡面」(約壹 二5)

知道自己「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壹 三14)

知道自己「是住在祂裡面,祂也住在我們裡面」(約壹 四13)

知道自己「是屬真理的」(約壹 三19)、「是屬神的」(約壹 五19)

知道自己「有永生」(約壹 五13)

上圖:以弗所遺址,包括妓院、市集和圖書館,集中了「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使徒約翰寫《約翰壹書》的時候,以弗所是小亞細亞最繁華的城市,充滿了「世上的事」(約壹二16)。今天,昔日的一切繁華只剩一片廢墟,無言地見證「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二17)。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