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希臘文:ΠΡΟΣ ΕΒΡΑΙΟΥΣ)是《新約聖經》中,寫給猶太基督徒的一封書信,《新約聖經》全書的第19本書。 《希伯來書》中的疑難問題比新約其他書卷更多,許多問題都沒有滿意的解答,例如∶作者是誰?最初的收信人是誰?何時寫成?本信也讓對舊約不熟悉的讀者覺得艱深,因為信中引用了大量舊約的祭司和禮儀制度。
本信現存的所有最早手抄本均在開頭冠以「致希伯來人書」,可能是主後65-70年之間寫給一批羅馬教會 (來十三24) 的猶太信徒。當時提摩太剛被釋放 (來十三23),但聖殿還未被毀。上主後67年,羅馬皇帝尼祿把基督徒當作羅馬大火的替罪羔羊,殘害基督徒,將基督徒的家產充公、對基督徒施以極刑。面對迫害,外邦基督徒別無選擇,但猶太信徒可以選擇回到猶太會堂,投回當時被政府承認為合法的猶太教。作者了解猶太信徒所遭受的逼迫和壓力,所以根據舊約律法,論證基督成全了律法,也顯示這些事物如今由更榮耀的基督取代。
羅馬帝國西方的教會引用《希伯來書》比較少,羅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 在主後95年寫成的革利免一書中引用了《希伯來書》,但並沒有提到作者。此後西方教會很少引用《希伯來書》。奧古斯丁早期認為保羅是《希伯來書》的作者,後期認為作者不詳。
羅馬帝國東方的教會引用《希伯來書》比較多,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主後150-215年)認為本信的作者是保羅,在主後200年左右的比提蒲草紙本(Chester Beatty Papyrus)的保羅書信中,本信被列在其中,並且放在《羅馬書》之後。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 認為亞波羅更有可能是本信的作者。此外,也有人猜測是作者是百居拉、腓利、彼得、西拉等等。
本信的想法與使徒保羅非常相似,同樣精通猶太拉比的解經法,但寫作風格卻不同,希臘文的文筆非常優美。儘管作者不明,但最終被眾教會接受為正典,證明這封書信本身所帶的聖靈的能力,真正的作者乃是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