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背景

歌羅西是小亞細亞東南部呂家河岸的小鎮,在今日土耳其境內。歌羅西鎮不大,鄰近的老底嘉和希拉坡里(西四13)都比它重要。保羅在三次傳道旅程中,將工作重心放在人口集中的城市,並沒有到過歌羅西(西二1),是以巴弗將福音傳到歌羅西(西一7)。保羅可能從以巴弗那裡得知歌羅西信徒受到異端假師傅的攪擾(西二8),因此寫了本信。

《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之間相似之處數量之多、篇幅之長,在新約書卷中絕無僅有。有人指出《以弗所書》一百五十五節經文之中,有七十五節以不同的相似程度出現在《歌羅西書》裡面。這兩封信的組織和論證很相似。兩者的開始都是關乎教義的段落,所讚頌的亦同樣是基督的榮耀和祂旨意的威榮。兩者接下來都把其中的教訓應用在個人生活中,又都同時進一步作出關乎人際關係的勸勉。兩者論及基督徒生活,都說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西三5;弗四17)。兩封信都討論到基督徒當怎樣「行事」,又談及謝恩不但是本分,更要在讚美和唱詩中表達出來(西三16-17,四5-6;弗五15-20)。有關夫妻、父母兒女,和主僕關係的教訓十分相像,只是《以弗所書》中的(弗五22-六9)比《歌羅西書》更詳細(西三18-四1)。兩封信都提到保羅所受的捆鎖,以及他宣講福音的奧秘(西四3-4;弗六18-20)。此外前面談到使徒被差遣傳講福音奧秘,也頗為近似(西一23-29;三1-13)。

保羅曾在凱撒利亞(徒二十四27)、羅馬(徒二十八30)長期被囚,最可能是於主後57-62年被囚於羅馬期間寫下這兩卷書信。他首先針對歌羅西教會特殊的處境和危機,寫下《歌羅西書》。然後,他進一步思考教會在神旨意中的地位,關注全體教會,特別是小亞細亞省的教會,因此寫下《以弗所書》供各教會傳閱。弗六21-22和西四7-8幾乎完全相同,可能因為保羅在寫好兩封信準備送出之時,才一起寫下結語。 「推基古」(西四7;弗六21)可能就是傳遞這兩封書信以及私人信件《腓利門書》的信差。

上圖:未被挖掘的歌羅西遺址,位於現代土耳其Cadmus山下的Honaz城附近。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