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有許多不同於其他保羅書信的特徵。 本信很少提及其他人、沒有問安的話,也沒有發信或收信人之間的私人資訊。 所有其他保羅書信都根據對方的特定問題加以回應,但本信並沒有什麼特殊問題需要處理,很少提及收信者的處境,讀起來好像是一篇講章,某些地方甚至像禱文或讚美詩。
《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之間相似之處數量之多、篇幅之長,在新約書卷中絕無僅有。 有人指出《以弗所書》一百五十五節經文之中,有七十五節以不同的相似程度出現在《歌羅西書》裡面。 這兩封信的組織和論證很相似。 兩者的開始都是關乎教義的段落,所讚頌的亦同樣是基督的榮耀和祂旨意的威榮。 兩者接下來都把其中的教訓應用在個人生活中,又都同時進一步作出關乎人際關係的勸勉。 兩者論及基督徒生活,都說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弗四17;西三5)。 兩封信都討論到基督徒當怎樣「行事」,又談及謝恩不但是本分,更要在讚美和唱詩中表達出來(弗五15-20;西三16-17,四5-6)。 有關夫妻、父母兒女,和主僕關係的教訓十分相像,只是《以弗所書》中的(弗五22-六9)比《歌羅西書》更詳細(西三18-四1)。 兩封信都提到保羅所受的捆鎖,以及他宣講福音的奧秘(弗六18-20;西四3-4)。 此外前面談到使徒被差遣傳講福音奧秘,也頗為近似(弗三1-13;西一23-29)。
保羅曾在凱撒利亞(徒二十四27)、羅馬(徒二十八30)長期被囚,最可能是於主後57-62年被囚於羅馬期間寫下這兩卷書信。 他首先針對歌羅西教會特殊的處境和危機,寫下《歌羅西書》。 然後,他進一步思考教會在神旨意中的地位,關注全體教會,特別是小亞細亞省的教會,因此寫下《以弗所書》供各教會傳閱。 弗六21-22和西四7-8幾乎完全相同,可能因為保羅在寫好兩封信準備送出之時,一起寫下了結語。 「推基古」(弗六21;西四7)可能就是傳遞這兩封書信以及私人信件《腓利門書》的信差。 本信的上款原是空白的,信差可以在每個地方加上適當的名稱。 以弗所教會是小亞細亞省最有名望的教會,因此其所保有的副本最常被人抄錄,這成了「致以弗所人」一名的由來。
《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是保羅在監獄裡給教會寫的三封書信,被稱為「監獄書信」,都是非常明確地讓人注視基督。 《以弗所書》啟示了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歌羅西書》啟示了基督是教會的元首,《腓立比書》啟示了教會活出基督見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