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三十六22-23】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借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宇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 ’
居魯士大帝(前610年~前530年12月4日)即居魯士二世,又譯為「古列」,他本是伊朗西南部一個小首領起家,經過一系列的徵戰而勝利,打敗了3個帝國,即米底,呂底亞,新巴比倫,主前559-530年作波斯王,主前549-530年作瑪代王,主前547-530年作呂底王,主前539-530年作巴比倫王,是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創建者,這是一個亙古未有的超級大國,疆土從西方的小亞細亞延伸到東方的印度河。
與亞述和巴比倫的高壓統治相反,古列王心胸寬廣,對被征服的國家採取寬容的懷柔政策,下詔重建各民族的神廟,允許各民族一定程度的自治,以避免廣大帝國的內亂。因此,在波斯帝國兩百多年(主前549-330年)的統治期間,中東基本上維持和平,文化藝術得以興盛,是形成新約猶太民族最重要的時期。
古列的名字在聖經中共見到約20次。 其中歷代誌下三次(代下36∶22-23),以賽亞書三次(賽44∶28; 賽45∶1,13),但以理書三次(但1∶21; 但6∶28; 但10∶1),其他則多見於以斯拉。 先知以賽亞在登基之前兩百多年,就已經預言古列將成為神所使用重建聖殿和聖城的器皿(賽44:28-45:3)。耶和華神藉先知以賽亞論到古列說:「祂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悅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賽44∶28)。 又說:「我耶和華所膏的古列,我攙扶他的右手,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賽45∶1)。 耶和華並且說:「我憑公義興起古列…釋放我被擄的民」(賽45∶13)。
先知以斯拉詳細記載了古列降旨,允許凡願意回國的猶大人,可以帶回原先被擄來的聖殿中的金銀聖器,重建聖殿(拉1∶1-11;5∶13-16;6∶1-5)。 當時奉耶和華神的名回耶路撒冷的共有4萬2千萬人,還有他們的僕婢7千萬人(拉2∶64-65)。 「有些族長,到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殿的地方,便為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要重新建造」聖殿(拉2∶68)。 以色列人「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他們築壇獻祭。 照波斯王古列所允準的,準備工匠和木料(拉3∶1-7)。時候到了,神就會負責成就祂的應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讓祂的百姓回歸故土,繼續神的計劃。 從波斯王古列年間直到大利烏登基的時候,就有人阻撓、破壞建殿的工作(拉4∶5)。 但最後終於完成了建殿的事工(拉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