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侍奉制度

大衛立所羅門為王以後,招聚以色列的眾首領和祭司利未人。利未人從三十歲以外的都被數點,他們男丁的數目共有三萬八千;這是全體利未人的數目。大衛只數點了利未人,目的是安排聖殿的事奉、給利未人分出二十四個班次。

這時利未人事奉形式改變。他們過去在曠野「抬帳幕」的事奉已經結束,今後要協助司祭在聖所「辦神殿的事務」。 「服事亞倫的子孫」當祭司的助手。

在大衛時代革順族利未人的十個族長;哥轄族利未人的九個族長(但這裡不包括擔任祭司的亞倫子孫);米拉利族利未人的五個族長。在曠野,利未人從二十五歲開始實習(民八24、25),三十歲開始事奉(民四3、23、30、35、43、47)。而聖殿建成以後,能容納更多的人獻祭,所以需要更多的利未人參與事奉,大衛把開始事奉的年齡降到二十歲。可能二十至三十歲是實習期。

1、大衛對聖殿詩班的安排。大衛也按著神的心意,把「亞薩、希幔,並耶杜頓的子孫」從利未人中「分別」出來,讓這三個家族單單負責詩歌敬拜:「亞薩的兒子」負責唱歌,「耶杜頓的兒子」負責唱歌和彈琴,「希幔的兒子」負責唱歌和各種樂器。詩班三大領袖的二十四個兒子是二十四班的領隊,配合二十四班祭司輪流值班事奉。每班可能有十二個「為師的」,安排得井然有序。

上圖:利未人的詩班。

2、大衛對負責聖殿守門的安排。守門的利未人來自哥轄族可拉的子孫和米拉利族何薩的子孫。他們共有四千人。一共有二十四個崗位

3、大衛對負責掌管聖殿府庫的安排。來自利未族革順族和哥轄族,神殿的府庫裡存放聖殿的物品,由革順族耶希伊利的兒子掌管;聖物的府庫存放分別為聖的聖物,由哥轄族摩西的後裔示羅密掌管。

4、大衛對管理聖殿以外事務的利未人的安排。 「以斯哈族」和「希伯倫族」都是哥轄族的利未人。 「作官長與士師」的利未人共有六千人,都來自哥轄族。

大衛所安排利未人的事奉,好像一點也不屬靈,不是守門就是管理府庫,不是收稅就是處理訴訟。但在「祭司的國度」(出十九6)裡,工作的主人是神,在祭壇獻祭、在講壇教導、在庫房管理、在聖殿守門,都是為神而做,並沒有聖俗、高低之分。

聖經歷代誌上二十三至二十六章所列的聖殿事奉,從來不考慮人的興趣或能力,而是單單根據神的選召。因為事奉是出於神,而不是出於人。我們的事奉若是出於自己,即使有熱心、有能力、有經驗,結果也是用來榮耀自己。我們的事奉若是出於神,軟弱者祂會加給力量,無能者祂會賜下恩典,膽怯者祂會增添信心,失敗者祂會給予幫助;這樣,當我們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時候,才會真心承認:是神的能力在自己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因此真正將榮耀歸於神。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