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希伯來文:עזראהסופר)意為」幫助”,是聖經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以斯拉是亞倫的直系子孫,也是非尼哈和撒督祭司的直系子孫,他既自來正統的祭司家族,又是波斯宮廷裡的文士,所以被稱為“作祭司的文士”(尼八9)。
以斯拉回歸故土是在聖殿重建完成之後大約58年,此時第一批回歸的百姓大都離世,而他們後代的屬靈的光景出現了許多問題。這時神的手從巴比倫興起了新一代(第二批)的百姓,賜給他們一顆跟隨以斯拉「上耶路撒冷」的心。
以斯拉和百姓步行約一千四百多公里路,在歷時四個月的旅程中,經歷了重重險阻,回到了耶路撒冷。他隨身攜帶摩西五經、聖經的頭五卷書。以斯拉熟讀神的律法,看重經文,敬畏神的話語,不僅言傳,而且身教。他為百姓禱告,承認以色列人所犯的罪。他悲哀痛哭,因罪感到羞愧,為罪的結局而惶恐,他渴望以色列人能看見自己的過犯而悔改。他的禱告感動了百姓,使之無不因此而痛哭。他一生遵行神的旨意,將神的律法教訓給以色列的百姓,恢復獻祭敬拜並且淨化了異族通婚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