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書》的希伯來名是「約拿 יונה / Yonah」,是《十二先知書》(תרי עשר / Trei Asar)中的第五篇。傳統認為,《約拿書》的作者是北國的先知約拿,他名字的意思是「鴿子」。約拿是北國西布倫地迦特希弗人(王下十四25),迦特希弗位於後來的加利利,離主耶穌成長的拿撒勒很近。約拿可能在耶羅波安二世時代之前或早期做先知,與約拿同時做先知的有北國的何西阿和南國的阿摩司,南國的約珥可能也同時事奉。在耶羅波安二世執政期間,神使新亞述帝國陷入了持續三十九年的衰落,君權受到貴族的限制,不得不停止對外擴張,使以色列有了一個安全的國際環境。
亞述於主前765、759年發生了瘟疫,主前763年發生了日全食。這些事件在亞述國內造成了極大的惶恐,在這樣的背景下約拿到尼尼微宣告審判,尼尼微人謙卑,悔改,信服神。由於當時亞述的貴族權力很大,所以王和大臣通常會共同下令, 約拿書中亞述王也只被稱為」尼尼微王」。這些細節都印證了本書歷史背景的真實性。
《約拿書》是舊約唯一整捲都在說故事的先知書。約拿並沒有直接向神的百姓傳講任何信息,但他的經歷本身就是一篇信息—-不是先知責備別人,而是暴露自己的軟弱和失敗。
本卷書除了敘述約拿去尼尼微傳福音的故事,也記錄了許多神蹟奇事:
1、神使海上起了巨浪,
2、船上的人抽籤抽出約拿,明白風浪是由約拿而起,
3.約拿被丟到海裡後,神平息風浪;
4.大魚吞吃了約拿,
5.3天3夜後大魚吐出約拿,約拿死裡復活;
6.神讓一課蓖麻樹一夜之間破土生土長成樹,給約拿遮陽;
7.神命令一隻蟲咬蓖麻,樹死亡;
8.神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
本書的主角不是大魚和尼尼微,而是神自己,顯明」救恩出於耶和華」。神為了成就祂的救贖計劃,調度萬有,不但要呼召作惡多端、不配拯救的尼尼微人悔改;也要治死約拿不肯順服的肉體,使祂的百姓能體貼神的心意、甘心順服神。
根據大衛鮑森《舊約縱覽》系列錄音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