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書》是十二小先知書的第三卷,其作者是南國的先知阿摩司,他原本是在南國牧羊、修理桑樹的普通農夫,並沒有顯赫的身世,但卻被神差遣向北國宣告審判(摩七14-15)。在北國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執政期間,神使新亞述帝國陷入了持續三十九年的衰落,君權受到貴族的限制,不得不停止對外擴張,使以色列有了一個安全的國際環境。
神賜給北國四十多年的繁榮穩定,但繁榮並不表示神的悅納。耶羅波安二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全國上下拜牛犢雕像,百姓的屬靈光景也極其黑暗。雖然這段時間是大衛、所羅門之後最富強的時候,北國以色列經濟繁榮、疆域廣大,但是,表面的繁榮只是無花果爛透之前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耶羅波安二世死後不久,新登基的亞述王普勒(即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就重新開始對外擴張(王下十五19、29),北國不到三十年就迅速滅亡。
在阿摩司書中雖然神五次宣告以色列的罪孽,神試圖警告、懲罰使他們認罪、悔改,但百姓仍執迷不悟,神卻四次用「我民以色列」來稱呼他們。因為神的選拔絕不會落空,雖然百姓自己「不知道行正直的事」,但神自己會成就祂的選召。因此,神定意徹底拆毀北國以色列的政治和宗教體系,卻要留下餘民,重新修造:「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