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舊約》地名,是一個築有堅固堡壘的城鎮。它位於猶大平原西南,鄰近非利士邊境,在希伯侖之西約 24 公里,別是巴以北約 36 公里處。因控制了從沿海平原通往希伯侖和耶路撒冷的通道,所以自古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在聖經中與波斯加、伊磯倫並列(書15:39)。經考古發掘,廢墟丘的頂高出地面約50公尺,計有八個層面,其歷史可溯及 1567 BC,然而從四周的遺蹟看來,可知拉吉一帶早在主前八千年代已有人類活動,在主前兩千間已有城牆存在,該城建立後多次被毀,後被毀時是 598 BC。城的面積大約有9公頃,比當時的米吉多和耶路撒冷都大,城牆有兩重,外牆厚 4 公尺,內牆厚 6 公尺,兩者相隔 15 公尺,城門有三道,足見其防衛之嚴密,足稱是堅固城。
近代考古學家發現拉吉有10個小鎮,逐層堆砌,聖經最早提及拉吉的是《約書亞記》。據亞述古碑記載,此地曾於西元前701年被亞述人佔領。先知彌迦曾隱約提及此事(彌1:13)。因腓尼基、巴勒斯坦和非利士人一同背叛亞述而求助於埃及,當時的先知以賽亞曾勸誡猶大不要依仗埃及而有恃無恐(賽20:4,6;30:1-5;31: 1)。
另一重要考古發現是「拉吉書信集」共二十一件,其中有猶大向埃及求救的公文,藉著這些文書,解決了耶利米時代所通用文字上的懸疑問題。又在尼尼微城皇宮中的一面牆壁上,有一幅石刻浮雕壁畫,上繪有亞述王西拿基立王攻打拉吉的實況。拉吉為邊疆要塞,與埃及素有往來,因此亞述王西拿基立曾加以摧毀,但不久又被重建。
主前 6世紀上半葉,巴比倫攻陷拉吉並焚燬該城。幾十年後,以色列人從流放地巴比倫返回故鄉,部分猶大族人曾在此居住,但城市已大不如前。在西元前150年左右被廢棄(書10章;12:11;15:39;王下14:19-20;18:14-21;19:8;代下11:9;25:27;32:9;尼11:25-30;賽36至37章;耶34:7)。拉吉的遺址衆說紛紜,多數認爲是今阿杜韋爾廢墟。
聖經記載
書12:11 約書亞所擊殺的三十一個迦南王之一。
書15:39 猶大支派所得為業,在高原第二組的十六座城中的一座。
王下14:19,代下25:27 耶路撒冷有人背叛猶大王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派人到拉吉,將他殺了。
王下18:14,17,代下32:9,賽36:2 猶大王希西家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王求和,但亞述王仍從差大軍去攻擊耶路撒冷。
王下 19:8,賽37:8 亞述王西拿基立拔營離開拉吉攻打立拿。
代下11:9 猶大王羅波安修築拉吉等十五座城為堅固的城。
尼11:30 自巴比倫回歸後的猶大人所居之一城。
耶34:7 先知耶利米,在耶路撒冷將這一切話告訴猶大王西底家,那時巴比倫王的軍隊正攻打耶路撒冷,又攻打猶大所剩下的城邑,就是拉吉和亞西加,原來猶大的堅固城只剩下這兩座。
彌1:13 因為災禍從耶和華那裡臨到耶路撒冷的城門,拉吉的居民哪,要用快馬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