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七1-4】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你們要站在耶和華殿的門口,在那裡宣傳這話說:你們進這些門敬拜耶和華的一切猶大人,當聽耶和華的話。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改正行動作為,我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說:“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
《耶利米書》七-十章的信息可能發表於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即約西亞陣亡的第二年 (王下23:34)。其中七1-八3是在聖殿門口的講道,所以被稱為「聖殿講章」。這番話譴責百姓「倚靠虛謊」,所以激起了強烈的反對,可能記載於耶26:7-24。
當時百姓認為聖殿是至聖的、是永活真神的殿,所以當然也是耶路撒冷牢不可破的絕對保證。因此,雖然他們的心已經遠離神,但卻非常重視宗教儀節。當人把信心從神轉移到聖殿身上的時候,聖殿就成了偶像、宗教就成了迷信。因此,神讓先知特別「站在耶和華殿的門口」,喚醒那些進進出出、忙著獻祭的百姓。先知的信息非常簡單:如果百姓還想在「這地方仍然居住」,就當「改正行動作為」,因為聖約的應許只屬於謹守遵行神話語的人(申七12-15)。
「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這是假先知用三次重複的修辭方式,強調神既然「揀選了錫安」(詩132:13),當作自己的「永遠安息之所」(詩132:14),祂就絕不會允許「耶和華的殿」被毀。因此,不管有什麼危難,信實的神必然會出手拯救聖殿,所以聖殿必能給人提供庇護)。這套「聖殿神學」聽起來既有聖經根基、又嚴密推理,實際上卻是似是而非的「虛謊的話」。因爲神在宣告悅納所羅門獻殿的同時(王上9:3),也清楚地警告:「倘若你們和你們的子孫轉去不跟從我,不守我指示你們的誡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別神,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剪除,並且我爲己名所分別爲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王上9:6-7)。假先知把聖殿當作避難所,卻不把神自己當作避難所;把聖殿當作神的居所,卻忘記「心靈痛悔、謙卑的人」(賽五57:15)纔是讓神真正「安息的地方」(賽66:1-2)。他們使人把信心放在建築物上,用外面的儀文代替裏面的敬畏和順服,以致不聽神的一再警告。
今天,普世教會中也充斥著許多這樣的假教師,他們並不否定神的話語,但卻斷章取義地引用、偷梁換柱地扭曲,用人所定義的「恩典」淡化神的聖潔,用人所定義的「慈愛」抹殺神的公義;結果是誤導信徒「倚靠虛謊的話」,活在虛假的「恩寵、平安和屬靈」的感覺裡,淪為「不受懲治」(三20;五3)、「不受教訓」(耶七28;十七23;三十二33;三十五13)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