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先知書簡介

後先知時期介於主前8世紀至西元前5世紀之間,與前先知時期的最後幾個世紀重疊。後先知們是一群文人,他們會紀錄寫下並保存自己的講述,或是指示繕寫者去做這樣的事。後先知書又分成兩部分,稱為大先知書和小先知書。大先知書有三卷,這不代表它們比較重要,而是因為它們篇幅較長。

這三卷大先知書是:

1.總共有六十六章的《以賽亞書》其實包含兩個部分,由兩位活在不同時期的作者所寫成。屬於第一部分的三十九章是由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所寫,他是公元前8世紀下半葉的人物。剩餘的章節稱作第二以賽亞(Deutero—Isaiah),咸認是由一位或數位姓名不詳、活在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時期的作者所寫(公元前586年之後)。雖然將《以賽亞書》拆成兩本書會比較合理,但等到後來編修《希伯來聖經》時,兩部分卻被並合成完整的一卷。

《以賽亞書》充滿了先知對猶太人罪行的憂慮,以及他們對上帝降罰所發出的警告。以賽亞大聲疾呼猶太人要在靈性與政治的尺度上與周圍的民族分別開來,並且要終止偶像的崇拜、持守純淨的宗教規範、追求社會的公義。屬於第二以賽亞的篇章更預告人間不再有戰禍,萬國萬民將永享安寧與和諧。當上帝的子民願意遵行並跟隨上帝的律法時,那平安的日子就會來臨。

2《耶利米》預言並在之後見證了聖殿與以色列地被毀,以及猶太人被擄。它教導上帝對倫理與道德的強烈要求,也記載了先知耶利米對猶太人悲慘命運的深切哀慟,並對被擄之人傳遞安慰與盼望。

3《以西結書》記載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時期所發生的預言。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猶太人的罪行以及耶路撒冷被毀的、悲愷,並且針對將來發出安慰與告誡。以西結是一位會看到異象的先知,他說出上帝讓他看到的東西,並且預告猶太人以色列地將獲得重建。這卷書特別強調聖殿、祭司、獻祭禮儀,以及這三者在猶太人重返猶太地之後,所將再次擁有的崇高地位。


在希伯來聖經中依照猶太傳統,分為妥拉(摩西五經)、先知書和聖卷*三類。先知書中分早期先知書(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和後期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十二先知書)。

*耶利米哀歌和但以理書在希伯來聖經中屬於聖卷,在翻譯為希臘文時歸入大先知書。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