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簡介

《以賽亞書》的希伯來名是「יְשַׁעְיָה/yesh·ah·yä”,以賽亞的意思是「耶和華已經拯救」。以賽亞書大約在西元前723年後完成。記載關於猶大國和耶路撒冷的背景資料,以及當時猶大國的人民在耶和華前所犯的罪,並透露耶和華將要採取判決與拯救的行動。新約聖經引用最多的書卷除了《詩篇》,就是《以賽亞書》。本書信息的中心是大衛的後裔和耶路撒冷,特別是在第53章整章描述大約在700年後將臨的彌賽亞耶穌的遭遇與人格特質。由於《以賽亞書》對彌賽亞的預言最多、最詳細,所以被稱為「第五福音」、「舊約中的福音書」。

上圖來自大衛鮑森舊約縱覽

猶太傳統和新約聖經都認為本書的作者是先知以賽亞(路四17;約十二38-41;徒八28),十八世紀以後有人猜測有多位作者,但並無確鑿根據。由於《以賽亞書》對彌賽亞的預言與耶穌基督非常吻合,也有人質疑基督徒竄改了舊約。但在1947年出土的死海古卷中,發現了主前二世紀的完整《以賽亞書》抄本,內容與主後九世紀的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基本一致,使這種質疑不攻自破。

上圖:死海古捲和保存死海古卷的陶罐。
上圖:1947年昆蘭洞穴發現的死海古卷以賽亞書卷之62章1-2節。以賽亞書卷包含了希伯來聖經中的66章,抄寫於主前125年之前,是死海古卷中最古老的一卷書,主耶穌時代的以賽亞書可能就是上圖中的樣式。原件存於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
上圖:1947年昆蘭洞穴發現的死海古卷以賽亞書1:1-5:14。
上圖:出土於昆蘭一號洞的主前1世紀《以賽亞書》羊皮卷(The Great Isaiah Scroll,1QIsaa),其中39:8與40:1之間並無間隔,審判之後立刻就是安慰。
上圖:出土於昆蘭一號洞的主前1世紀《以賽亞書》羊皮卷

《以賽亞書》在《新約》中被廣泛應用(多達411次),因此《以賽亞書》的意義遠超過自身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全書一共六十六章,第一部分三十九章、第二部分二十七章;整本聖經也是六十六卷,舊約三十九卷、新約二十七卷。而比形式的巧合更重要的是,本書比任何一卷書都更全面地啟示了真理:神、人、罪、審判、救恩、彌賽亞,因此,《以賽亞書》也被稱為「小聖經」。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