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在完成聖殿的建造後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和獻祭等慶祝活動。所羅門知道聖殿只是神與人同在的記號。他也知道,禱告要緊緊抓住神的應許,所以接下來在神面前的七個祈求,都是根據神的應許。其中第七個最長【王上八46-51】:
祢的百姓得罪祢(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祢向他們發怒,將他們交給仇敵擄到仇敵之地,或遠或近,他們若在擄到之地想起罪來,回心轉意,懇求你說:「我們有罪了,我們悖逆了,我們作惡了」;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和你所選擇的城,並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聽他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饒恕得罪祢的民,赦免他們的一切過犯,使他們在擄他們的人面前蒙憐卹。因為他們是祢的子民,祢的產業,是祢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的。這正是聖靈對被擄巴比倫的百姓所發出的恩言。
本書最後編撰完成的時候,北國以色列已經被擄亞述,南國猶大已經被擄巴比倫。當被擄的百姓重溫三百多年前所羅門的獻殿禱告,「必心裏追念祝福的話」(申三十1),迴轉求神赦免施恩。所羅門還不敢奢求神讓悖逆的百姓從被擄之地歸回,只求「使他們在擄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但神的慈愛「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詩一百零三10);祂不但把不配的百姓「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也照樣要把不配的百姓從巴比倫帶回。因爲神對悔改百姓的應許是:「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神也必從那裏將你招聚回來」(申三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