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背景

在希伯來聖經《塔納赫》(תנ״ך‎‎ / Tanakh)中,《箴言》是《詩歌》的第二卷,位於《詩篇》和《約伯記》之間。

《箴言》的希伯來名是「箴言 מָשָׁל/mä·shäl’」,意思是「比喻、比擬」,指用一件事來比擬類似的事,以說明事物的本質、使人易於明白。本書就是用許多簡潔有力、生動活潑、印象深刻的短語,對比人生各個方面的禍福之道,幫助神的百姓作出明智的選擇,把「敬畏耶和華」(一7)從抽象的概念變成生活各個層面的實際智慧,教導生活的價值觀,並告訴人們應該如何生活。

本書有多個作者,寫作時間從所羅門到希西家王時期,可能由希西家派人最後編輯而成。 84%的內容都是所羅門發表或收集的(一1-九18;十1-二十二16;二十五1-二十九27),其他的作者包括智慧人(二十二17-二十四34)、亞古珥(三十1-33)和利慕伊勒王(三十一1-31)。本書採取了智慧文學的形式,收集了一些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格言,但即使形式相似、本質也完全不同:外邦人的智慧是從人的角度看世界,只談利弊、不問是非,目的是滿足肉體、贏得競爭、出人頭地。而《箴言》的智慧是從神的角度看世界,矚目永恆、輕看眼見,目的是拒絕肉體、活出「仁義、公平、正直」。

《箴言》的根基、前提和目的都是生命。因此,聖經把《箴言》放在《詩篇》之後,兩者必須連在一起讀,才能正確地理解和應用《箴言》:《詩篇》是生命之根,《箴言》是生命之果;《詩篇》教我們禱告,《箴言》教我們處事;《詩篇》是人與神的關係,《箴言》是人與人的關係;《詩篇》是「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二十二37),《箴言》是「愛人如己」(太二十二39)。

上圖:主前525-404年的古埃及陶片,上面寫著「阿門內莫普的智慧」。 《阿門內莫普教誨 Instruction of Amenemope》是主前1300-1075年的古埃及智慧言論集,是抄寫員阿門內莫普寫給他兒子的三十章成功生活的建議,被視為埃及智慧文學的巔峰之作。箴言二十二17–二十三11與《阿門內莫普教誨》的許多內容相似。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