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後書》背景

哥林多城是羅馬帝國亞該亞省的首都,扼守希臘本土與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us)之間的哥林多地峽,溝通東面薩羅尼克灣的堅革哩 (Cenchrea)港和西面哥林多灣的呂刻昂(Lecaeum)港。當時的海員們寧可把貨物從地峽運過去,也不願繞過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南多石多風險的岬角,因此哥林多商業繁榮,巿內有東西貿易路線與南北貿易路線交叉相會。保羅時代的哥林多已不再是個希臘城市,而是羅馬殖民地。當時哥林多城各族人民混雜,是一個經濟繁榮、道德敗壞、思想文化活躍的大都會,是很多古希臘、羅馬偶像的敬拜中心,也是一個人口流動頻繁、有利於福音廣傳的中心城市。

上圖:希臘本土與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哥林多地峽。

保羅於主後50-51年第二次傳道旅程期間初次到達哥林多城,與亞居拉和百基拉同工,在那里傳福音一年半,建立了教會(徒十八1-18)。主後51年保羅離開哥林多以後,曾寫了第一封信給哥林多教會,叫他們「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但這封信失傳了。保羅第三次傳道旅程住在以弗所期間,革來氏家裡的人帶來信息,說哥林多教會裡有結黨紛爭,教會也寫了一封信給他,希望保羅在許多問題上給他們指導,保羅可能於主後54年在以弗所寫了第二封信,即《哥林多前書》作為回复(十六8-10;徒十九22)。後來哥林多教會的情況繼續變壞,保羅可能直接從以弗所坐船前往哥林多(林後一16),第二次短暫訪問哥林多(林後十三2;徒二十2),當時的訪問不甚愉快。之後保羅又寫了第三封措辭嚴厲的信(林後二4;七8),由提多帶去,但這封信也失傳了。後來提多把消息帶到馬其頓,說一切都好了(林後七6-7),保羅就滿心快樂,於主後56年在馬其頓寫了第四封信,即《哥林多後書》(林後二12-14;徒二十1)。此後,保羅可能第三次訪問哥林多教會(林後十二14;十三1),於主後56-57年的冬天在哥林多寫了《加拉太書》、《羅馬書》(徒二十3)。

在保羅建立的教會當中,哥林多教會的問題最多。但我們要感謝神,神允許這些問題出現,今天我們才能有十三章「愛的頌歌」,才能有十五章新約聖經中最早記錄目擊主耶穌復活後顯現的經文。

上圖:哥林多運河(Corinth Canal)是橫穿希臘哥林多地峽的運河,建於1893年,共長6.3公里,連接東部的塞隆尼海灣(Saronic Gulf)與西部哥林多灣(Gulf of Corinth),船隻可以不必多航行400公里、繞過伯羅奔尼撒半島。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