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腓尼基大約相當於今黎巴嫩地域,“腓尼基”一詞原意爲紫紅色,源於此地出產的由染色骨螺製造的一種紫紅色顏料。古時西方人一般用骨螺科的貝類來染紫色,工藝複雜,且消耗巨大,製作的時間必須精準。儘管10000枚骨螺僅能產出1克純紫染料,而1克染料只夠染制一件衣服的邊角料,但這依舊是西方古人趨之若鶩的色彩。
腓尼基的地域北起蘇克蘇、南至阿克、東起黎巴嫩山、西至地中海。公元前5000年,腓尼基就有人居住。古代的腓尼基並非指的一個國家,而是整個地區,其範圍接近於如今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根據考古資料,爲了便於修築堡壘以及防禦,大部分的腓尼基城鎮都建在沿海地帶,而且是各自獨立的,易守難攻。他們的腓尼基字母,與希伯來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同源。各個城邦彼此林立,以推羅、西頓、烏加里特等爲代表。
約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1200年,腓尼基主要在政治上受埃及的控制;公元前2000年,西頓城發展起來,前1200年,推羅城得以強大起來。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們駕駛着狹長的船隻踏遍地中海的每一個角落。腓尼基得以獨霸地中海。控制了通往印度的航線。這一時期的腓尼基人運輸大量象牙、烏木、棉布、亮鐵等。然後出口琥珀到今天的德國和意大利,此外還出口錫到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800年左右,腓尼基開始衰敗,淪爲外國的附庸,其商業優勢也逐漸的頹廢了。而希臘城邦此時已經開始逐漸的強盛起來,奪取腓尼基人在海上的殖民地和市場。公元前500年左右,希臘人在東地中海佔據了上風。公元前332年,推羅城陷落,腓尼基人的名字不再見諸史書。
腓尼基並不是一個政治意義上的國家,而是由語言和文化相同的獨立城邦組成,彼此之間和平競爭。爲了促進航海貿易,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和商業據點,覆蓋了塞浦路斯、克里特、西西里、馬耳他、撒丁、科西嘉、西班牙、南歐和北非。腓尼基人口不多,所以對開疆拓土沒有興趣,殖民地的居民很少超過一千人,只有迦太基和地中海西部的一些附近定居點比較大。腓尼基殖民地的自治程度很高,通常只是以宗教獻禮的方式向他們的母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