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之死

(馬可福音15:33-38)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着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 神!我的 神!爲什麼離棄我?)旁邊站着的人,有的聽見就說:“看哪,他叫以利亞呢!”有一個人跑去,把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說:“且等着,看以利亞來不來把他取下。”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爲兩半。

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時候。即上午九點鐘。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黑暗,即中午12點,到下午3點。從「巳初」(上午9點)被釘,到申初一共有6個鐘頭,前3個鐘頭受盡人的譏誚,後3個鐘頭「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着說:『我的神!我的神!爲什麼離棄我?』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此處是主耶穌在對觀福音中唯一一次沒有稱神爲「父」。此刻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4),替我們成爲罪(林後五21),因爲耶和華使我們衆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53:6),讓祂捨命作多人的贖價,所以公義的神不得不轉眼不看祂(詩22:1)。

主耶穌斷氣在申初(下午3點),正是猶太人宰殺逾越節羔羊的時刻。聖殿中隔開聖所和至聖所,使普通人不能直接來到至聖所的施恩寶座前的內層幔子(出26:33)「從上到下裂爲兩半」,這是神的作爲,象徵主耶穌的肉身爲我們裂開,打開了天國的道路,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來十20),因此我們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十19) ,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爲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羅馬的百夫長見慣了受十字架刑罰的一般人斷氣時的情形,現在見到主耶穌獨一無二的斷氣,認定祂必不是平常的人。百夫長是外邦人,猶太人諷刺主耶穌是神的兒子(太27:40,43節),外邦人卻因看見主死所發生的功效,承認這真是神的兒子。這是馬可福音中的兩個高峯之一,身爲猶太人的彼得已經承認主耶穌是基督,現在一位外邦的百夫長也照樣承認祂是神的兒子。

上圖:60年代考古學者在耶路撒冷發現帶着釘子的腳骨(可追溯到公元1世紀左右),證實了在羅馬時代存在着釘十字架的刑罰,它與福音書描述的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細節大致相符。研究人員發現,用來釘死該男子的釘子上,仍然留有橄欖樹木材的痕跡,由於被釘過而彎曲,並且釘子不是從掌心,而是從腳後跟釘進去的。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