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噠香膏

哪噠香膏是一種頂級的、昂貴的芬芳油膏,是從一種名叫“哪噠”的植物根莖中提煉出來的。哪噠樹的學名是“甘松”或“甘松香”(NARDOSTACHYS JATAMENSI),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茁壯,有清新的香味,多出產於印度或波斯,現生長於北印度喜馬拉雅山山麓地帶,因此十分珍貴。

哪噠的根部粗壯,略呈圓錐形,多彎曲,高約1公尺,大都生長在石縫、窪地或山谷間。由於喜馬拉雅山的溫度很低,尤其是在每年11月初至來年3月,地面都爲冰雪所覆蓋,哪噠只能生存,但不會生長。當4月冰雪融化,哪噠才自塊莖伸芽,5月長葉,6月開花,8月結果,10月漸枯,冰雪又再覆蓋。由於一年只有七個月的生長期,哪噠只要有生長機會,就將養分存在地下的塊莖中。近現代科學家都不甚瞭解,爲何短小的根莖會產生如此芬芳的香味。

盛裝哪噠香膏的容器是“玉瓶”,通常是雪花石膏的材質。這是一種長頸的瓶子,一般底部是圓球形,在瓶底留有個小洞,方便注入香膏,注滿後將該小洞封妥出售。瓶頸上並沒有口子和蓋子,是做密封處理的,因此,使用香膏時就必須把瓶頸打破。這也就是聖經中所說的「耶穌在伯大尼長大麻風的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可十四3】

上圖: 古埃及雪花石膏香料瓶
上圖:耶路撒冷出土的主後3世紀玻璃膏油瓶。
上圖: 古羅馬玻璃香水瓶

當時哪噠香膏值三十兩銀子,就是300得拿利烏,相當於普通人300天的工資,是寡婦兩個小錢的19200倍,所以只在特殊的節慶中才使用。古時猶太人的習俗,哪噠香膏既可以用來膏抹尊貴的客人,也可以給死者膏身。所以當面對有人質疑膏耶穌的女人時,主耶穌說『由她吧!爲什麼難爲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爲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爲記念。』【可十四6,8-9】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作者均未註明這個女人是誰,讓她因對主的謙卑而被隱藏起來,但我們從約翰福音裏知道這女人是伯大尼的馬利亞。這一件不平凡的美事,主耶穌雖然沒有在言辭中提到馬利亞,但卻在心裏記念她,以至於這件事與主的救恩從那遙遠的年代,流傳近2000年,傳到了今天你我的心裏,提醒我們在神國的服事裏,需要放下自己,因爲重要的,不是我們的名,而是把一切的榮耀歸給神。

根據聖經和合本和聖經綜合解讀編輯整理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