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洗約翰是舊約聖經最後一部《瑪拉基書》成書400年後出現的先知,因在約旦河傳道施洗,讓人悔改,因此被稱為“施洗約翰”。他的父親是祭司(路一8-13),但約翰卻身在曠野,裝束和食物完全不是祭司的,反而與先知以利亞相同(王下一8),他後來與小希律的衝突也和以利亞與亞哈王的衝突很相似,主耶穌說施洗約翰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旦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施洗約翰的洗又被稱作「悔改的洗」,表明人有悔改的心,承認自己在神面前有罪,宣告自己只配死,「因為罪的代價就是死亡」(羅六23當代譯本),藉著被浸入水中,將已往離棄神的罪行作個結束。那時的猶太人自認是上帝選民中的一分子,又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確有上帝救恩的猶太人,是不需要接受悔改的洗禮。施洗約翰把猶太人認為只適用於不潔的外邦人的洗禮用在猶太人身上,徹底打碎了猶太人的安全感,並讓他們認識到其實他們與外邦人無異,也需要認罪悔改,歸向上帝。
雖然許多人都很尊重施洗約翰,但他卻要把眾人的眼光引向那在他以後來的,施洗約翰明確指出:“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馬太福音 3:11)。「悔改的洗」不是歸入基督,而基督徒的受洗是「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羅六3),表明與基督同死、又與基督同活(羅六3-5)。
根據聖經和合本、聖經綜合解讀編輯整理
常常竭力多做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