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背景及簡介

在聖經舊約裡《利未記》緊接在《出埃及記》之後, 是摩西五經中的第三卷書。整本書的內容是記述有關利未族的祭司所需謹守的一切律例。後來猶太人也把此書稱為“祭司的手冊”。

《利未記》希伯來文的名稱是“Vayich-rah”, 意思是 “並且神呼召”。如果說《創世記》是講人的敗壞、墮落、陷在罪中;《出埃及記》是講神的救贖,使祂的百姓從罪的捆鎖中“走出”,那麼緊接著就是《利未記》“神呼召”。 《出埃及記》涵蓋了大約三百年之久,而《利未記》只涵蓋一個月的時間。很顯然《利未記》是一個轉折點,焦點放在最重要的那個月、最重要的地方以及最重要的支派,所以這卷書是整個摩西律法的關鍵,記錄上帝的百姓如何獻上感謝祭,以感謝上帝的恩典和救贖。也許《利未記》不像《出埃及記》那麼精彩,但是上帝期待我們感謝祂為我們做的一切,讓我們明白自己蒙拯救是為了侍奉。

耶和華定意要揀選一個神聖的國家,一個聖潔的民族,把她分別開來以便事奉他。自亞伯起,上帝的忠僕一直向耶和華獻祭,但從以色列國開始,耶和華才詳細規定有關獻贖罪供物及其他祭物的安排。利未記對這些安排詳加論述,提醒以色列人罪的嚴重性,使他們知道罪令他們在耶和華眼中變得十分可憎。這些規條是律法的一部分,它們好像訓蒙的師傅一般把猶太人帶到基督那裡,表明他們需要有一位救主,同時也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與世俗保持分離的國家。

《利未記》初看上去是一本舊約的禮儀指南,離我們非常遙遠,可能它是聖經裡最枯燥難懂的一卷。但在整本聖經裡,沒有任何一卷書比《利未記》記錄了更多神親口說的話,其中五十多次宣告”耶和華對摩西說”、”耶和華曉諭摩西”。神親自呼叫我們與祂親近,啟示解決我們在神面前一切難處的道路。新約亦反復引用《利未記》,主耶穌、保羅、雅各都引用過”愛人如己”,保羅引用了”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彼得引用了”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保羅指出主耶穌就是那贖罪祭、平安祭、燔祭;希伯來書更是把《利未記》看作基督工作的預表,祂既是”大祭司”,又是”更美的祭物”。可以說,如果不讀《利未記》,我們就沒有辦法真正讀懂新約。

根據新約,我們從《利未記》裡看到基督的所是和所作,明白如何在神面前活出”有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和”屬神的子民”的實際,並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這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我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根據聖經和合本和大衛鮑森舊約縱覽系列錄音編輯整理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