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渴慕神》第九章柔和與安息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太5:5)
一個對於人類本性缺乏了解的人,若要正確地描繪人類的本相,只要把聖經中所指八種有福之人的品性,從反面去想一下,就可以說:「這就是你們人類的本性。」因為和那些有福的品性相反的,就是人類生命的本質。

在所有的人中,我們找不出一點和主耶穌登山寶訓相近的品性,我們所見到的不是虛心的人,乃是最驕傲的人;我們所找到的不是哀慟的人,乃是尋求宴樂的人;不是溫柔的人,乃是妄自尊大的人;所遇見的不是飢渴慕義的人,只聽見人這樣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 (啟3:17)我們沒有見到憐憫,只見到殘酷,沒有遇見清心的人,只遇見腐化雜亂的思想;沒有使人和睦的人,只有好爭吵、常憤怒的人;沒有見到人因受逼迫而歡喜快樂,只見人任意向人報復。

人類文明社會所包含的,就是這些東西,整個世界充滿著這種氣氛,我們每天所呼吸的正是這個,我們從母腹裡生下來,所吃的奶,裡面也含有這種氣味。對於這種敗壞的品性,文化與教育只能把它稍微改善一點,而它的根本還是完全不動。全世界的學問都承認,這種生活是合理的,而且認為是正常的,然而這些正常現象造成了我們生活上艱難和痛苦,這就不能不令人更加驚異了。所有我們心靈中的疼痛,以及許許多多身軀上疾病,都是由罪而來的,自誇、狂傲、憤恨、詭詐、惡毒、貪婪,這些所造成人類的痛苦,比起一切疾病所加害於身軀的痛苦,更加厲害。

對於這樣的一個世界,主耶穌的話足以令人驚奇,祂的話如同一種從天上而來的光照。幸好祂如此說了,因為再沒有別人能夠說得如此恰當;同時,我們也幸好聽了祂的話。祂的話的本質就是真理。祂並不是向人貢獻一種意見,主耶穌從來不表示什麼意見。祂從來不猜想,祂乃是確實的知道了一切,祂的話不像所羅門的話,只是智慧的總和及銳利的觀察。祂所說的,是出自祂的神性,祂的話就是真理的本身。祂是唯一能夠帶完全的權柄說「有福了」的一位,祂就是從天上來的賜福者,為要把福氣賜給人類。祂的話有行為作後盾,而那些行為,比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所作的更有權能,我們聽從祂的話,實在是最智慧不過的事。

主耶穌常常用這種方式教訓人。祂先用「溫柔」一詞說在一個簡短有力的句子裡,然後予以解釋。在馬太福音中,祂告訴我們更多關於「溫柔」的事,並且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上來:「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溫柔)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 )這時我們看見兩個互相對照的東西,一個是重擔,一個是安息。這重擔並不是局部的,不獨是那班初聽耶穌講道的人所有的,乃是整個人類自始就背著。它所包含的並不是政治的壓迫,貧窮的生活,或勞苦的工作,乃是比這些更深重的。它給人類的痛苦,富足的人覺得,貧窮的人也覺得,因為它之為​害於我們,不是錢財和教育所能解救的。

人類所負的是一種又重又絕望的擔子。主耶穌所說的那句話,意思是指著人背著笨重的擔子,或勞苦跋涉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安息就是放下那個重擔。這不是說我們該作什麼事,乃是我們身上已經有了重負,現今不必再承擔下去。他以自己的柔和作世人的安息。

讓我們仔細看看,我們所負的擔子,完全是裡面的,它攻擊心靈和思想,以至於身體,都是由里面攻起的。第一種要卸去的,就是「驕傲」的擔子。自愛乃是一種極重的苦役,你自己想想,你的懮傷是否由於別人說及你,只要你把自己作為偶像,並且效忠於它,就會有人高興對你的偶像加以侮辱,如此,你怎能希望有內心的平安呢?由於心中全力抵抗每一個小小輕蔑,要保衛那顆易怒的自尊心,不受朋友或仇敵的惡意侵犯,因此,思想中就永無安寧;這種爭戰一年復一年持續下去,那擔子就會使我們無法忍受得住。然而今世之子,還是繼續背著重擔往前走,對於每一句不利於他們的話,必予抗拒。對別人每一次所加的批評,畏縮掩飾;對想像中的冷待,傷心不已;若有比你更受尊崇的人出現在眼前,就會晝夜不安。

這樣的擔子是不需要的背的。主耶穌叫我們來得著祂的安息,祂的方法就是「柔和」。一個柔和的人根本不管誰比祂大,因為他老早已經下定決心,把世人的尊重看作沒有價值的東西。他修養成一種仁慈的性格,並且會這樣說:「哦!有人竟這樣把你忽略了,把別人放在你上面麼?他們私下議論說,你不過是小小的東西嗎?你自己曾經說你是如何的微小,現在世人如此說你的時候,你卻覺得難受嗎?昨天你向神說你是虛無,是塵土造出來的一條蟲,這種心志,到哪裡去了呢?來吧!自己謙卑下來,不要再理會別人如何思想和議論你。」

一個柔和的人,並不是因自卑而成為一個膽怯的人。毋寧說,在德性中他乃是如同獅子般的勇敢,和參孫一樣的有力,只是他不會幹愚蠢的事情。他已經接受了神對於他生命的評價,他知道祂就像神所說那樣的軟弱和無所倚靠。相反地,祂同時知道自己在神的眼中比天使更重要,在祂裡面,他沒得著什麼;在神裡面,他有一切的一切。這就是他的座右銘。他清楚知道,這世界看他絕不會像神那樣看他,他也不再理會這世界如何看他。他非常滿意地安息下來,讓神來決定他的價值。他會忍耐等候到那一天,每一樣東西都要得到真實的標價,那時候義人要在他父的國里發出光來。他只願意等候那日子的來臨。

同時,他得到了使他的心享受安息的地方,他以柔和的態度行事,他有喜樂的心情讓神來保衛他。以前那種為己的爭鬥已經過去了,他得到柔和所帶來的平安。

其次,他要卸去「虛偽」的擔子。這裡的「虛偽」,不是指假冒偽善而言,乃是指普通人所共有的一種慾望,就是要處處顯露自己的優點,而把內裡真實的貧乏向世界隱藏起來,罪惡向我們玩弄各式各樣的詭計,其中一個,就是叫我們誤解羞辱的意義。幾乎沒有一個男人或女人,能有勇氣保持自己本來面目,而不怕別人對他或她存不好的印象。他們心中有一種惟恐被人揭露本相的恐懼,像蛀蟲一般囓著他們。受過教育的人,常常害怕有一天遇見一個比他受更高教育的人。有學問的人,常常害怕遇見比他更有學問的人。富有的財主,害怕有一天他的衣服、汽車、洋房,和另一位財主比較起來不夠闊氣。所謂上流社會,只不過是這一類動機在那裡推動著,而那些較貧窮的階層,和他們比較起來就較為安分一點了。

這的確是不可忽視的事實,這些是實實在在的「擔子」,這擔子漸漸地會把過著這種敗壞而又反常生活的犧牲者虐殺掉。由於這些反常現像已存在了許多年代,便造成普遍的心理,使柔和變成可望而不可即,如天上的星那樣高不可攀。主耶穌對一切被這種懼怕侵襲的犧牲者說:「你們要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參太18:3)因為小孩子不作與人比較的事,他們從自己所有的直接獲得快樂,不和別的東西或別的人相關,直到他們長大之後,心中惡念發動,才生出貪慕和嫉妒來,若有別人比他們所有的更大或是更好,就不能快樂。人幼年的時候,這種擔子就加在他脆弱的生命之上了,而且一直不肯離開,直等到主耶穌來解救他們。

還有一種擔子就是「虛飾」。我深知道,大多數的人都在暗暗害怕,他們有一天會不小心地,被敵人或朋友窺探得到他們生命的貧窮與空虛,以致本相被人知道。因此,他們的心境沒有一天是釋放的,聰明的人時常緊張警惕,只怕無意中誤說了庸俗或愚蠢的話。富有旅行經驗的人,害怕會遇見像馬可波羅那樣的人,對他們所沒有去過的遙遠的地方,能夠了然細說。

這種反常的現象,是人類罪惡所遺留下來痛苦的一部分,今天已變本加厲,成為我們整個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廣告,大部分是藉用這種「虛飾」的心理。教育的機構預備許多課程,就是給人炫耀自己所長的機會。許多書籍、美麗的衣服,和許多化妝物品傾銷出去,都是為了滿足人這種不真正表現自己的慾望。虛飾離開我們,乃是在我們跪在主耶穌腳前,向著祂的柔和而投降的那一剎那,那時,我們會不再理會世人如何看我們,我們只要討神的喜悅。我們所顧念的就是「我本來如何」。我們再沒有一點興趣,顧到要裝作如何,除了犯罪之外,我們沒有什麼令自己覺得著羞恥的事。人有了炫耀自己的惡念,才會裝出一副不是我們原來所有的虛假樣了。

世人的心都被驕傲和虛偽的擔子壓傷了。除了基督的柔和之外,我們無法卸去這些擔子。良好而有智慧的理論,可能有一點幫助,可是這種罪惡勢力非常強大,我們若在一地方把它壓下去,它會從別的地方再起來。主耶穌對各方各處的人如此說:「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22:28)他所給人的安息就是「柔和」。當我們接受了自己本來的樣子,而停止裝成別的模樣,就會得著奇妙的釋放。在起初需要勇氣,但是,我們知道了我們是與大能的神的兒子,共同負著這新的而且容易負的軛的時候,就得到所需要的恩典。祂稱之為「我的軛」,那就是說,我們負著軛的這一邊而走,祂也負著軛的另一邊,和我們一同行走人生的道路。


禱告:親愛的主,求祢使我像個小孩子,救我脫離與人爭競地位、名譽、聲望的貪念。我願如同一個小孩子那樣的簡單和朴實,救我脫離喜愛外表和虛偽的行為,赦免我單顧自己的罪過。求祢幫助我忘記自己,並且叫我因為親近祢而得到真平安。願祢應允我的禱告,叫我謙卑在祢面前。求祢把祢那忘記自己的輕省的軛放在我身上,使我得享安息。阿們!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