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士人的神—大衮

大衮(Dagon),是非利士人的主神,形象为人鱼,传说是巴力的父亲。大衮是非利士人所崇拜的异教神之前身。 在撒母耳上4章记载,大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与非利士人征战,战败被杀,约柜被非利士人搬到自己祭拜大衮庙里。可是到第二天,人们来庙里祭拜大衮,竟然发现自己的神大衮的雕像趴在约柜面前,面伏于地,好似跪拜一样,非力士人便把神像继续立起来,继续放在约柜旁边。第三天,他们来祭拜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大衮的神像竟然头颅折断,双手折断,俯伏在约柜面前。 【代上十四11-12】「非利士人来到巴力·毗拉心,大卫在那里杀败他们。大卫说:『神借我的手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非利士人将神像撇在那里,大卫吩咐人用火焚烧了。」 古代中东外邦人的军队,都有祭司、占卜者与便携式圣物同行,好在战场上求问偶像,或者召唤偶像争战,只有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偶像才会被丢弃。这里的「神像」这个词在原文是「众神」,非利士人随军携带他们众神的神像,指望这样可以保证获胜。 过去,以色列人的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但却完好无损、被不得不归还(撒上六2)。现在,非利士人的神像被大卫夺去,却自身难保,被一把火烧了。这证明人手所做的偶像根本就是虚假,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真神。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乌撒之死

【代上十三5-11】于是,大卫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都招聚了来,要从基列·耶琳将神的约柜运来。大卫率领以色列众人上到巴拉,就是属犹大的基列·耶琳,要从那里将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神留名的约柜。他们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乌撒和亚希约赶车。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瑟、锣、鼓、号作乐,极力跳舞歌唱。到了基顿(在撒母耳下六章六节是拿艮)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耶和华向他发怒,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他就死在神面前。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是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 约柜从非利士送回以后,被运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家(撒上六21;七1-2),到此时已经过了大约80年,至少包括:撒母耳作士师之前的20年(撒上七2)、撒母耳作士师的12年(《犹大古史记》卷6第13章294节)、扫罗作王的40年(徒十三21)、大卫在希伯仑作王的7年半。 乌撒受到的惩罚,好像是太严厉了。我们仔细查考圣经,发觉有几方面重要的原因: 民数记4:15,清楚说明搬动约柜的条例: 第一,要把约柜和一切用具遮盖起来免得百姓随便观看约柜。 第二,要用人抬的方法,不用牛车,因为耶和华喜悦人服事他。。 第三,要用哥辖的子孙就是分别为圣事奉耶和华的利未人,来抬约柜。 第四,不可摸约柜和约柜的圣物,免得死亡。 乌撒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呢? 第一,他们没有遵从耶和华的吩咐,把约柜遮盖起来,免得百姓随便观看约柜。如果遮盖了,乌撒不可能摸到约柜。 第二,他们没有照着耶和华的吩咐,用利未人抬约柜,却是照着非利士人当年把约柜送回来的方法,用牛车来拉。 第三,乌撒可能不是利未人,本来就没有资格搬运约柜,更不用说摸约柜了。 耶和华击打乌撒,让所有以色列人知道,耶和华是轻慢不得的。耶和华虽然满有慈爱,也乐意施恩,却是圣洁公义的神。 乌撒「伸手扶住约柜」,完全是好心帮助神,但做的却是神所禁止的事。因为律法明明地规定:只有亚伦的后代祭司才可以触摸约柜,其他的人「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民四15)。「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神「向他发怒」,是因为他里面没有敬畏的心。 基列·耶琳位于犹大山地的一座山岗上,牛车要先下山,然后一路上坡到耶路撒冷。蹊跷的是,一路下坡、上坡都没有出问题,偏偏在平坦的「基顿的禾场」出了问题。神并没有一开始差派先知迦得(撒上二十二5)或拿单(撒下十二1)来阻止大卫用「新车」搬运约柜,而是在最不可能失蹄的「基顿的禾场」让「牛失前蹄」,然后借着击杀乌撒,让大卫、百姓和我们都上了难忘的一课:「神是轻慢不得的」(加六7) 约柜被迎接到耶路撒冷以后,就进入「安息之所」(代下六41;诗一百三十二8、14),再也没有离开,圣殿被毁后不知所踪。直到末日第七号吹响的时候,「神天上的殿开了,在祂殿中现出祂的约柜」(启十一19)。

别是巴

别是巴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位于旷野的边缘,这旷野向南伸展至西奈山,往西南直到埃及。“从但到别是巴”这句话,传统上是指应许之地的全境(参撒下17:11)。 别是巴的意思是“盟誓的井”,是古时的一座小城,离希伯仑城南边二十里,现已变成了荒场。其境内有两口大深井,井的四围有石头凿成的水槽。夏甲与其子被逐时,曾在别是巴的旷野走迷了路。亚伯拉罕寄居在基拉耳时,被亚比米勒王的仆人把这口井霸占了,他指责亚比米勒,因此,他们便在这地方彼此立约,起名叫别是巴。 亚伯拉罕就在此地栽上一棵垂丝柳树,表示文约的证据,并在树下求告耶和华的名。后来以撒寄居基拉耳时,也与亚比米勒立约,在立约之日,以撒的仆人挖井得了水,以撒就给这井起名叫示巴,因此那城叫作别是巴。 到以色列人分迦南的时候,这城给与西缅支派,名示玛(书十五28,26),又名示巴(书十九2)。撒母耳二子都在这地做士师(撒上八1,2)。先知阿摩司的时候,这城是著名拜偶像的地方(摩五5,八14),直到省长尼希米由巴比伦返国,才使犹大馀民,分居这城(尼十一27,30)。 主后七十年,别是巴成为罗马军队防御那霸天人的边防重镇,但从主历一至六世纪,别是巴已无往日的兴盛,只是一个大型的村落而已。 阿拉伯人占据巴勒斯坦期间,统治者在此建立起一个小型行政中心及市集,是今日城市的雏型。主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别是巴是第一个被阿伦比将军由土耳其手中夺回的城市,当时只有居民二千人;1948 年以色列复国时也只有三千人。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有二十万人口的大城,公用设施完善,并有一所大学,对外交通四通八达,有铁路经过,是今日以色列南部的一个大都会。

所罗巴伯到底是谁的儿子?

由于古希伯来人没有姓,所以圣经里我们经常看到提到某某人时会在前面加上xxx的儿子,或者是哪个地方的xxx,这样对我们辨别圣经人物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代上三17-19】中记载:耶哥尼雅(约雅斤)被掳。他的儿子是撒拉铁、玛基兰、毗大雅、示拿萨、耶加米、何沙玛、尼大比雅。毗大雅的儿子是所罗巴伯、示每。所以这里所罗巴伯是毗大雅的儿子。 但是在圣经之中多次出现所罗巴伯是撒拉铁的儿子: 马太福音1:12 迁到巴比伦之后,耶哥尼雅生撒拉铁。撒拉铁生所罗巴伯。 拉 3:2  ……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 尼 12:1  同著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 该 1:1   ……向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 路 3:27  ……所罗巴伯是撒拉铁的儿子,…… (历代志上 3:17-19 和合本)    耶哥尼雅被掳。他的儿子是撒拉铁、玛基兰、毗大雅、示拿萨、耶加米、何沙玛、尼大比雅。毗大雅的儿子是所罗巴伯、示每。                              (以斯拉记 3:2 和合本)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 神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尼希米记 12:1 和合本)同着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回来的祭司与利未人记在下面:祭司是西莱雅、耶利米、以斯拉。 (哈该书 1:1 和合本)大流士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藉先知哈该向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说。 (马太福音 1:12 和合本)迁到巴比伦之后,耶哥尼雅生撒拉铁;撒拉铁生所罗巴伯。 (路加福音 3:27 和合本)约亚拿是利撒的儿子;利撒是所罗巴伯的儿子;所罗巴伯是撒拉铁的儿子;撒拉铁是尼利的儿子;尼利是麦基的儿子。 那么所罗巴伯到底是谁的儿子呢?有两种可能性: 1、根据摩西律法(申 25:5-6 )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撒拉铁已婚,但在生儿子之前死亡,那么他的兄弟毗大雅应该娶亡兄撒拉铁的妻子当做妻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长子(所罗巴伯)将归撒拉铁而不是毗大雅(尽管从严格的生理学角度讲,所罗巴伯是毗大雅的儿子)。 2、另外一个可能是这里有三个不同的所罗巴伯。 a. 拉、尼、该成书在同一时期,所记述的重点在于回归和重建圣殿,所以提到的“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是当时领导回归和重建圣殿的犹大省长。《马太福音》也基于这个家谱。 b.《历代志》的家谱更注重当时人口比较多的家族,便于寻根溯源,以帮助确认每个人的以色列血统。可能毗大雅也有一个儿子叫所罗巴伯,这在当时也很普遍。而且从下面几节看似乎这个所罗巴伯家人丁兴旺。同时这个所罗巴伯的儿子或后裔中没有叫亚比玉的,这和《马太福音》不符,所以应该不是同一个所罗巴伯。 c.《路加福音》中的“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是大卫儿子拿单而不是所罗门的后裔。他们和大卫相差20代,所以很可能晚于拉、尼、该、《马太福音》及《历代志上》的所记载的罗巴伯。因为那时候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已经是家喻户晓的领袖,另一个撒拉铁可能就也把自己的儿子命名为所罗巴伯。

《历代志》与《列王纪》的不同之处

历代志的重要性长期被教会忽视,因为七十士译本将《历代志》用希腊文《补遗》作为书名,使本书被误以为只是《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补充或附录;而且本书有多达十四章的家谱(代上一至九章、二十三至二十七章),被认为枯燥乏味;此外本书记录了许多与《撒母耳记》和《列王纪》重叠的史实,因此也被认为重复多余。但《历代志》是继《诗篇》和《以赛亚书》之后章数最多的旧约书卷,篇幅本身已经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到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德文译本采用了“历代志 Chronikon”这个名字,意思是“年代记录、编年史”,与原来希伯来名的意思相符。从此,圣灵的光照再次被开启,让我们看到这是新约教会极为需要的一卷书。 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历代志与列王纪的不同之处: 1《列王纪》的重点是放在列王的恶行,但是《历代志》的重点是放在列王的善行,《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在旧约希伯来圣经是相邻的两卷书,它们只涵盖五百年的时间。但是《历代志》的起点很早,是从人类的起初始祖亚当开始往下讲,结束的时间点也比较晚,这就是主要的一个差异点。 2《撒母耳》和《列王纪》结束在被掳期间,但是《历代志》最后讲到归回,讲到“让我们上耶路撒冷”,这是《历代志》的结尾,可见这两个作者的任务截然不同,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达成任务。《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必须向百姓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被掳,但是这个时候《历代志》的读者已经知错,所以这时需要鼓励他们,然后派他们回耶路撒冷重建。 3 《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是事后不久写的,而《历代志》大多是事后很久才写的;《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大多是政治上的历史,《历代志》则着重在同一时期的宗教历史;《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是从先知的角度来看,《历代志》是从祭司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列王记》把重点放在王的失败导致祸害,但是《历代志》的重点是上帝的信实。《历代志》的作者淡化了王的缺点,强调王的优点,《列王记》强调的是道德,关键词是“公义”,这些王是否公义,但是《历代志》又对仪式比较有兴趣,圣殿和献祭,重点放在信仰。 《历代志》是给归回的百姓听的一篇讲道,他们归回后很灰心,一切要从头开始,光是谋生就不容易了,他们生活很穷困,圣殿的重建工作缓慢,需要哈该和撒迦利亚这两位先知督促,他们才会继续做。但是作者还是要提醒他们,要把上帝摆在第一位,我们归回是为了做上帝的百姓,为了恢复上帝百姓的身份。 我们基督徒也要传承《历代志》的教导,它不是枯燥的历史,而是具有与《列王纪》不同的信息。让我们对未来有盼望,知道我们活着的目的,并且了解我们真正的身份:是居住在异乡的上帝百姓,让我们用新的眼光来读《历代志》,从中学到新的功课。 根据大卫鲍森《旧约纵览》系列录音编辑整理

《历代志》背景

《历代志》的希伯来名是「编年史 דִּבְרֵי הַיָּמִים 」。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历代志上、下》是同一卷书。七十士译本将《历代志》分为上下两册。由于《历代志》的最后一段与《以斯拉记》的开头(拉一1-3)几乎相同,所以犹太传统认为《历代志》的作者就是文士以斯拉。 《历代志》分成第一与第二上、下两卷。《历代志》全面概览了从创世直到返回以色列地重建圣殿为止的犹太历史,内容上与《妥拉》的历史记述部分、《撒母耳记》以及《列王纪》相似。 《历代志》一开始就是一份圣经里最长的家谱,用了整整九章篇幅。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份超长的家谱可能是一份乏味的清单;但对于本书当时最初的读者来说,这份家谱却是对失败者的安慰、对软弱者的扶持、对蒙召者的坚立。《历代志》成书于犹大被掳回归之后,当时波斯帝国允许被掳的以色列人回归重建圣殿(代下三十六22),但大部分百姓却不愿离开居住了七十年的巴比伦。虽然少数百姓顺服神的呼召(拉二64-65),「从巴比伦回来住在自己地业城邑中」,重建被毁的圣殿和荒凉的耶路撒冷,但心头却萦绕着沉重的身分危机和深深的罪疚、羞辱感(拉三12-13),甚至不能体会神的爱(玛一2)。这时,神借着这份伟大的家谱,数算自己的百姓,把这些弱小、卑微的失败者的源头追溯到创造的起头「亚当」,让百姓清楚地认明自己蒙拣选的地位。神透过这份家谱所发表的,正是祂自己所宣告的:「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二十九11)。

以色列人三次回归的时间脉络

1、主前538年,「波斯王古列元年」(拉一1),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批被掳的余民回归耶路撒冷(拉二1-三1),次年开始重建圣殿(拉三8-13)。 2、主前530年,古列王在中亚阵亡,其子冈比西斯二世(主前530-522年在位)继位。圣殿的重建工程因仇敌控告,被下令停工(拉四7-22)九年多(《犹太古史记》卷11第2章第30节)。冈比西斯二世于主前525年征服埃及,许多埃及的庙宇遭到亵渎和破坏,却保留了当地的犹大会堂。耶路撒冷位于巴比伦和埃及之间的道路上,是波斯帝国重点维稳的地方。 3、主前522年,冈比西斯二世在从埃及回国的路上去世,王室远支大流士一世(主前522-486年在位)、即大利乌继位。此时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开始事奉,圣殿的重建工程得以继续。主前516年,圣殿于「大利乌王第六年」(拉六15)完成重建。 4、主前486年,大流士一世与古列女儿的儿子亚哈随鲁(即薛西斯一世,主前486-465年在位)继位。以斯帖于「亚哈随鲁王第七年」(斯二16)成为王后,保护犹大人免受灭顶之灾。 5、主前465年,亚哈随鲁在政变中被杀,其子亚达薛西(即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主前465-424年在位)继位。在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批百姓回归的80年后,以斯拉于「亚达薛西王第七年」带领第二批余民回归,教导摩西律法,重建百姓。 6、十三年之后,尼希米于「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二1)带领第三批余民回归,重建耶路撒冷城墙。

尼希米

“尼希米”的意思是「安慰」。 南国犹大灭亡后神的百姓被掳巴比伦,后来巴比伦被波斯所灭。随着波斯王的恩准,神的被掳百姓分几批陆陆续续归回耶路撒冷。 尼希米属犹大支派,是在异邦生长的犹太人。他原本在波斯皇宫内任酒政(皇帝的亲信大臣)。在以斯拉带领第二批百姓回归的13年后,尼希米带领第三批犹太人回耶路撒冷。 尽管有内在与外来的诸多困难,仍然以52天的时间,迅速完成城墙重建的工作。重修城墙的工作完成后,尼希米奉派作犹大地的省长(主前445-433年),12年中完成多项改革: 1. 物质建设方面:清查人口、释放犹太奴隶、派人管理耶路撒冷。 2. 信仰建设方面:和以斯拉举开布道大会以振奋人心、宣读律法、献墙典礼、清除多比雅的家财、审慎处理与异族杂婚等等问题。 在12年犹大省长任期之后,尼希米曾经离开耶路撒冷回波斯王那里述职。等他再返回耶路撒冷时发现有些首领贵胄和百姓又回到了过去的恶习。于是他马上进行信心重建的改革,革除所有的恶习。 尼希米是一个非常喜乐的人,他情感丰富且看重祷告。他有很均衡的特质,有喜乐也有悲伤,重祷告也重实际,有强势也有温柔,对神、对百姓都善解人意。我们需要这些圣经人物的激励,效法他们的优点,在我们信主的道路上帮助我们靠主站立得住。 尼希米并不是有经验的建筑师,但却要带领百姓重建城墙,这是他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事。今天,神也常常让既没有内在经验、也没有外在条件的信徒,心中却满了事奉的负担。我们若确认了神对我们的呼召,就不必惧怕,因为主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30)。正如尼希米回应神的呼召,完全是倚靠神施恩的手。而在他凭着信心回应神的呼召之后,神也可以在使用他的关系、地位、经验和勤奋成就神的心意。

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前550年-前485年),即大流士大帝,公元前521年至前485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君主,他是波斯帝国第三位皇帝,《圣经》的中文译本译作“大利乌”。 对大流士生平的记载,主要来自在今伊朗西南部克尔曼省札格罗斯山发现的贝希斯敦铭文(根据离它最近的村庄名称),铭文镌刻在离地100米高的峭壁上,有25米长,使用了三种文字对照:古波斯语、亚兰语和阿卡德语。虽然铭文是大流士授意镌刻的,但根据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克特西亚斯的记载对比,许多主要史实还是比较真实的。 大流士一世属于皇室远支,本无继承资格,但在古列王的后继者冈比西斯二世出征埃及3年后,波斯国内发生了动乱,而冈比西斯二世则在回军途中突然去世,大流士一世趁机平定了动乱,消除了异己对皇位的威胁,成为波斯国王。登基后,大流士一世历经多年平定各地叛乱,稳定了国家。 根据铭文记载大流士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健全了国内的行政制度,把全国划分为大约20个省区,统一货币和度量衡,铸造金币,实施税制改革;修筑道路,形成驿路网;开辟从印度河到埃及的航路,开凿尼罗河支流到红海的运河,以发展贸易;他奉行信仰自由政策,尊重所辖各民族自己的宗教信仰,允许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修神殿的工作在停顿后得以恢复;他建立的发达的水陆交通制度,大大加强了古代诸文明之间的交流,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大流士一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官僚行政制度,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还通过改革军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终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作为一个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帝王,大流士不是历史上第一位所向无敌的征服者,但他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统治者。他的全部政策的着力点就是将广大土地上风采各异的诸文化纳入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他对各被征服文明的同化是渐进而有力的。中东的政治版图诡谲多变,但大流士留下的遗产始终不乏继承者。 之所以对大流士一士评价如此之高,是因为波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多在于它的制度而不是它的疆域。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帝国,如何统治这样一个大国,前代没有经验,全靠自己摸索。大流士以“大统一,小自治”的原则为宗旨,使这个帝国长期延续。他所建立的具有开创性的制度,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波斯塞琉古王朝)、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世界性大帝国。

以斯拉的信心

【拉八21,31】「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祂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正月十二日,我们从亚哈瓦河边起行,要往耶路撒冷去。我们神的手保佑我们,救我们脱离仇敌和路上埋伏之人的手。」 在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在位的第一年,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批犹太人(数目为42,360人),从巴比伦之囚中返回耶路撒冷(以斯拉记)重建圣殿。大约主前458年。圣殿已经重建58年,第一批回归的百姓大都离世,而他们后代的属灵的光景出现了许多问题。神的手从巴比伦兴起了新一代的百姓,赐给他们一颗跟随以斯拉「上耶路撒冷」的心。 这第二批跟随以斯拉回归的百姓中有许多妇人、孩子同行,可能多达五、六千人,又随身携带巨额财物,在长达四个月的长途跋涉里随时可能招来盗匪。以斯拉本来可以接受波斯王派兵护送,正如尼希米所做的(尼二9)。但由于以斯拉曾对王作见证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祂的」,如果求王派兵,表明对神并没有信心,所以他「以为羞耻」,单单「禁食祈求」。以斯拉凭信心倚靠神,没有要求波斯王派兵护送,但却没有不尽责任、莽撞行事。在临行之前,以斯拉把巨额的金银、器皿仔细「秤了」,分派给二十四个人「警醒看守」。这些金银器皿重达29吨,每人需要负责1.2吨。由于没有军队护送,这是非常艰巨而危险的任务。这些人只有「归耶和华为圣」,才能忠于职守地运送这些分别为圣的财物。 被掳的百姓分散居住在巴比伦各地,他们分头出发,到「亚哈瓦河边」(拉8:31)集合,所以以斯拉「招聚这些人在流入亚哈瓦的河边」、「查看百姓和祭司」,又「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在「亚哈瓦」之前,以斯拉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他一同回归,也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人手护送巨额财富,但他却凭信心宣告:「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祂的」。从巴比伦到「亚哈瓦」是轻省的,从「亚哈瓦」到「耶路撒冷」是艰难的。从巴比伦到耶路撒冷,全程大约一千六百公里。这年的「正月初一日」是阳历四月初,「五月初一日」是阳历八月初,整个行程都在干旱炎热的夏天,中午不能赶路,所以需要走四个月。但是,当百姓「从亚哈瓦河边起行」以后,神的手就一路保佑他们「到了耶路撒冷」,途中的艰辛不再值得一提,反而详细描述了移交和献祭的过程。正如主耶稣所说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8-30)。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