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与《列王纪》的不同之处

历代志的重要性长期被教会忽视,因为七十士译本将《历代志》用希腊文《补遗》作为书名,使本书被误以为只是《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补充或附录;而且本书有多达十四章的家谱(代上一至九章、二十三至二十七章),被认为枯燥乏味;此外本书记录了许多与《撒母耳记》和《列王纪》重叠的史实,因此也被认为重复多余。但《历代志》是继《诗篇》和《以赛亚书》之后章数最多的旧约书卷,篇幅本身已经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到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德文译本采用了“历代志 Chronikon”这个名字,意思是“年代记录、编年史”,与原来希伯来名的意思相符。从此,圣灵的光照再次被开启,让我们看到这是新约教会极为需要的一卷书。

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历代志与列王纪的不同之处:

1《列王纪》的重点是放在列王的恶行,但是《历代志》的重点是放在列王的善行,《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在旧约希伯来圣经是相邻的两卷书,它们只涵盖五百年的时间。但是《历代志》的起点很早,是从人类的起初始祖亚当开始往下讲,结束的时间点也比较晚,这就是主要的一个差异点。

2《撒母耳》和《列王纪》结束在被掳期间,但是《历代志》最后讲到归回,讲到“让我们上耶路撒冷”,这是《历代志》的结尾,可见这两个作者的任务截然不同,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达成任务。《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必须向百姓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被掳,但是这个时候《历代志》的读者已经知错,所以这时需要鼓励他们,然后派他们回耶路撒冷重建。

3 《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是事后不久写的,而《历代志》大多是事后很久才写的;《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大多是政治上的历史,《历代志》则着重在同一时期的宗教历史;《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是从先知的角度来看,《历代志》是从祭司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列王记》把重点放在王的失败导致祸害,但是《历代志》的重点是上帝的信实。《历代志》的作者淡化了王的缺点,强调王的优点,《列王记》强调的是道德,关键词是“公义”,这些王是否公义,但是《历代志》又对仪式比较有兴趣,圣殿和献祭,重点放在信仰。

《历代志》是给归回的百姓听的一篇讲道,他们归回后很灰心,一切要从头开始,光是谋生就不容易了,他们生活很穷困,圣殿的重建工作缓慢,需要哈该和撒迦利亚这两位先知督促,他们才会继续做。但是作者还是要提醒他们,要把上帝摆在第一位,我们归回是为了做上帝的百姓,为了恢复上帝百姓的身份。

我们基督徒也要传承《历代志》的教导,它不是枯燥的历史,而是具有与《列王纪》不同的信息。让我们对未来有盼望,知道我们活着的目的,并且了解我们真正的身份:是居住在异乡的上帝百姓,让我们用新的眼光来读《历代志》,从中学到新的功课。

根据大卫鲍森《旧约纵览》系列录音编辑整理

请关注我们公号👆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E6%96%B0%E5%AA%92%E4%BD%93%E5%BE%AE%E4%BF%A1%E4%BA%8C%E7%BB%B4%E7%A0%81-e1666019940753.jpg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
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