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罗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他的背景及后来宣教的地区与罗马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学习圣经,特别是新约,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当时社会的各方面的情况。
古代罗马发源于意大利半岛拉丁姆平原台伯河左岸距海约20公里处的丘陵地带。约公元前 8 世纪左右,印欧语系的拉丁人和萨宾人的氏族部落于此建村落,营农牧,用铁器,聚族而居。公元前 7 世纪,拉丁人和萨宾人等的三个部落联合为“罗马人公社”。时值族长社会末期,奴隶数量很少,并包括于家族之中,作为主人的助手从事家庭农牧经济。由于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和入侵,罗马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地中海沿岸的其他文明。在共和政体之前,罗马曾经有100多年由国王统治。公元前 5 世纪初叶,罗马人建立起贵族共和联邦,进入共和时代。
前期共和时代,罗马社会在分权和集权之间摇摆。罗马征服了全意大利后,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农业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实行轮种制。农业在古罗马文化中获得高度重视。许多作家称赞简单的农村生活,赋予它古罗马美德的光环。古希腊从主前5世纪开始使用作物轮耕的方法,建立大庄园农场,而罗马仍然是家庭作业式的小型农田。主前3至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希腊、希腊化的中东接触以后,改善了农业方法。罗马农业的生产力和效率在晚期共和国和早期帝国达到顶峰。
除了农业之外,古罗马的果木、葡萄、橄榄等的种植日益盛行。畜牧业在中部意大利山地和南部意大利较为发达。考古发现的大量青铜工具和武器制品以及神殿、城墙、水渠、道路等建筑遗址证明,手工业已有较大发展。古罗马商业上出现了八日一次的集市和一年一度的庙会。
此外,意大利的统一,更多影响在促进地中海贸易的发展。从希腊进口陶器以及公元前508年、348年两度与迦太基订立划分海上势力范围的条约表明,当时罗马在西部地中海的商业活动已具相当规模。意大利经西西里是到北非产粮区的最近航线。根据统计,当时整个意大利的小麦产量无法供养一个罗马城,所以罗马需要从埃及进口大量粮食。粮食的运输储存十分依赖水路运输。因此罗马在河流沿岸建造了巨大储粮仓(如Porticus Aemilia)和接受船只的大型海港(如Portus)。这种“海洋-港口-河流”的水路贸易形式称为“水之海”。
罗马与东方的贸易同样很发达。罗马之所以如此依赖贸易,除了具有大量的商品需求,还因为过路商人所缴纳的费用是罗马帝国的重要收入来源。商品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奢侈品、宗教用品和医疗用品。来自东方的商品,可以通过海路先到达红海西岸的港口城市贝雷尼斯(Berenice),然后从科普托斯(Kotpos)沿着尼罗河被运至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最后进入地中海。其中,亚历山大城不仅是沟通中西的重要海港,还拥有发达的手工业,该城制作的玻璃远传至中亚,东方的丝绸传至此也会被重新加工。罗马人在掌握了季风航海技术以后,东向贸易可直达印度,因此罗马的造像技术也是在此时传入印度。
除了水路贸易以外,罗马东向贸易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沙漠的陆路交通,商品主要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香料。香料在罗马是祭神、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因为单价较高,相对海运而言,以骆驼运输的风险和成本都更低,所以阿拉伯半岛的商人会先通过陆路沙漠向西,然后进入地中海贸易,这类贸易形式称为“沙之海”。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https://kknews.cc/news/mnjem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