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比喻

【路加福音 8:5-8a】“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一个人出去撒种,撒完了后有四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撒在路边被飞鸟吃了;第二种撒在浅土中,有很多石头的田地,所以种子不能生出根来;第三种撒在荆棘中,被荆棘抢了养分;最后一种是撒在好土中,可以繁盛生长以致结了很多果实。那四种情况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比喻代表了什么呢?

撒种的比喻在三卷对观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中都列于一系列比喻之首,当时门徒不明白主耶稣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主耶稣亲自向门徒作了解释,所以是解开这系列中其它比喻含义的钥匙。主耶稣要用这个比喻来回答众人心中最大的问题:为什么文士与法利赛人会如此拒绝主耶稣?为什么主耶稣同样的传道和医病赶鬼不能在每一个人内心中产生相同的回应?

古代犹太人有时先撒种后犁地,许多田地常有道路和小径穿梭其间,使地面变得坚硬,种子暴露在地面上,会成为鸟类的食物。也有多石子的地,稍微覆盖了一些土壤,厚度却不足以留住水份,上面生长的植物很快就会枯萎。种子如果落在荆棘地里也长不好,荆棘是多刺的植物,有很强的生长力,它们比麦子长得快,抑制了谷物的生长。只有落在好土里的种子,生长起来,结实百倍。

「路旁」的心无心接受主的道,听了却不去行,就不能真正明白,所以很容易被撒但夺去。主的道若没有进到我们心里,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心里就「没有根」,一时的热心只是「暂时相信」。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都会阻挡人把神的道从生命中活出来。人只有真正明白、领受主的道,才能「结实」,让神的话从我们身上活出来。

撒种的比喻之所以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在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同时,祂自己正在撒种,就是祂的「道」。主耶稣要用撒种的比喻说明,只向愿意住在神国的人启示其中的奥秘,『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常常竭力多做主工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