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洗约翰是旧约圣经最后一部《玛拉基书》成书400年后出现的先知,因在约旦河传道施洗,让人悔改,因此被称为“施洗约翰”。他的父亲是祭司(路一8-13),但约翰却身在旷野,装束和食物完全不是祭司的,反而与先知以利亚相同(王下一8),他后来与小希律的冲突也和以利亚与亚哈王的冲突很相似,主耶稣说施洗约翰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
那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施洗约翰的洗又被称作「悔改的洗」,表明人有悔改的心,承认自己在神面前有罪,宣告自己只配死,「因为罪的代价就是死亡」(罗六23当代译本),借着被浸入水中,将已往离弃神的罪行作个结束。施洗约翰把犹太人认为只适用于不洁的外邦人的洗礼用在犹太人身上,彻底打碎了犹太人的安全感。
虽然许多人都很尊重施洗约翰,但他却要把众人的眼光引向那在他以后来的,施洗约翰明确指出:“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马太福音 3:11)。「悔改的洗」不是归入基督,而基督徒的受洗是「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罗六3),表明与基督同死、又与基督同活(罗六3-5)。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