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壹书》背景

《约翰壹书》和《希伯来书》一样,开头都很特殊,没有问安语,也没有提到任何人,但内证、外证都表明作者是使徒约翰。使徒约翰晚年定居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城,他在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于主后81-96年在位)的大逼害中,被流放拔摩岛,后来回到以弗所,于第一世纪结束之际去世。他大约于主后98年左右,从以弗所给小亚细亚周围的教会写了本信。 此时主耶稣升天已经过去了60多年,许多人已经是第二、三代的基督徒,见过主耶稣的门徒渐渐离世,但主耶稣却还没有再来,因此许多信徒渐渐懈怠,不再警醒等候。这时出现了各种否定道成肉身的「敌基督的」、「假先知」,比如幻影说(Docetism)、克林妥(Cerinthus)主义、早期诺斯底主义等等。正如主耶稣所预言的:「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二十四11-12)。 但是,约翰写本信的主要目的却不是为了反驳这些异端(约壹二26),而是为了保护他所亲爱的「小子们」(约壹 二1),帮助他们在各种异端的搅扰中「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 五13): 知道自己「是认识祂」(约壹 二3) 知道自己「是在主里面」(约壹 二5) 知道自己「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壹 三14) 知道自己「是住在祂里面,祂也住在我们里面」(约壹 四13) 知道自己「是属真理的」(约壹 三19)、「是属神的」(约壹 五19) 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 五13)

《彼得后书》背景

本信与《彼得前书》的原文风格迥异,可能西拉帮助前书在文字上进行了润色(彼前五12),而本信使用了不同的记录员,或者是彼得自己执笔。这种显著的区别,加上后来有大量冒彼得之名的书信传播诺斯底主义异端,导致本信被纳入正典的过程非常曲折。写作日期可能是在主后64年,即彼得殉道那年。写作地点可能是罗马,最初的读者可能也是小亚细亚的众教会(彼后三1),小亚细亚是早期诺斯底主义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昆兰第七洞发现的主后68年之前的残片7Q10可能出自彼后一15。 使徒彼得知道自己即将殉道(彼后一14),又知道教会中必有假师博出来败坏信徒的信心(彼后二1),特别是基督再来和末日审判的道理(彼后三3-7)将会受到异端的扰乱和毁谤。因而他极力劝勉信徒追求属灵生命的长进(彼后一5-8),好在自己去世之后,信徒仍可以常常记念他的教训(彼后一15)。 本信和《犹大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两封信都是针对早期诺斯底主义异端,但本信是写给外邦信徒,《犹大书》是写给犹太信徒。在犹大书的二十五节经文中,至少有十五节经文,或一字不漏,或片断地出现于《彼得后书》。许多相同的概念、字句和用辞彼此呼应地出现于两信之中。可能犹大书取材自本信,但那时异端更加猖獗。本信论及假师傅的出现及害人的道理是用将来式的(彼后二3-14),表示是将来出现的;但《犹大书》劝勉信徒谨记先前的使徒教训时,却引用了本信三3的话,可见本信应在《犹大书》之前,犹大承认本书是使徒的著作。

陶恕《无尽的一章》六、与群众分享才能有能力

历史很清楚地显明,从没有群众拥有真的灵性。自从人类堕落以来,无论任何时候都只有少数人能辨别出正路或行在神的律法之下。 神的真理从未受过欢迎。哪里的基督教受欢迎,就表示她不只正步向死亡,而是已经死了。 受人欢迎的犹太教杀害先知,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受人欢迎的基督教杀害改革者,囚禁贵格会(Quakers)教徒,把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赶到街上。每当面对信仰的问题时,群众永远是错的,任何时候都只有少数人能醒悟,其他人都瞎了心眼。站在神真理的一边与现时的信仰潮流对抗永远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在历史上,每当教会成为被人憎恶的少数时,她就有一种道德的力量,使邪恶惧怕她,并在敌人面前战无不胜。当罗马群众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不过他们的心并没有改变),基督教开始受欢迎,但却失去了她属灵的光辉。由那时开始,她继续跟随罗马的道路,跟随她的异端。教会本来是要改变罗马的,最后反被改变了,就如渔夫被鱼捉去了一样。从这次可耻的捆缚开始,教会从未完全得着真正的释放。 今天,基督教竭力追求受欢迎,其实就是不自觉地承认灵性的衰落,极力向世界奉承讨好,使圣灵哀伤,使神的子民尴尬。有名望的基督徒领袖向世界的名声巴结奉迎,叫以利亚或弗克斯(George Fox)等人倒胃口。 真理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在任何世代里,得到的人都很少。没有向世界的路走去的人,可以借着询问教会会友找到神的道。 罗得是一个俗世的信徒,常坐在所多玛城门口。每当困难临到,就赶快请求亚伯拉罕救他脱离困境。究竟往哪里去找亚伯拉罕呢?就在远处、远离群众的山边。事情总是这样的,哪里有以利亚,那里就有四百多个巴力先知;哪里有挪亚,那里就有不相信将会下雨的人。 我们受差遣来祝福世界,却从没有受命跟世界妥协。我们的荣耀在于灵里的隐退,远离属世的事情。蜜蜂若只在蜂巢附近蠕动,永不会找到蜜糖,蜜糖在远处的花朵里,那里很宁静,很和平,有太阳,有流水;蜜蜂必须到那里才找到蜜糖。真正的基督徒在那些一边玩耍、一边祈祷的信众之中,只会找到空洞无聊的东西。有时候他们会被迫独自上路,或者与少数被排斥的人同路。如果要得着能力,他就要付上代价,成为被藐视的少数人。 不过,无论代价多大,都不会是我们付不起的。

《彼得前书》背景

初代教会公认《彼得前书》的作者是使徒彼得。写作日期应该是在尼禄开始迫害基督徒之前、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释之后,大约于主后62-64年之间。写作地点是罗马,「巴比伦」(彼前五13)是罗马的隐名。最初的读者是小亚细亚北方的众教会,其中大部分都是外邦人,也有犹太人。本信希腊文行文优美,是新约中最浅白的书信之一,可能西拉帮助在文字上进行了润色(彼前五12)。 教会最初被视为合法的犹太教的分支,主要是受犹太教的逼迫,来自罗马政府的逼迫不多。后来福音逐渐传播到整个罗马帝国,在教会逐渐兴旺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误解。一方面,有些人把犹太基督徒与那些热衷政治、反抗罗马统治的犹太革命分子混为一谈;一方面,罗马人认为外邦基督徒是反社会分子(拒绝给罗马皇帝献祭)、无神者(不参与异教的崇拜仪式)、食人者(吃喝基督)、乱伦(弟兄姊妹彼此相爱),因此信仰经历「百般的试炼」。 本信中有许多关于信心、顺服、受苦的教导,鼓励信徒借着信心与顺服而生命长进,尤其在受苦时更当如此:「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彼前四19)。主后64年,罗马皇帝尼禄迫害基督徒,彼得和保罗都在这次逼迫中殉道,但本信的教导却帮助教会经历了两百五十年十次大逼迫和无数小逼迫。

《雅各书》背景

《雅各书》与《希伯来书》、《彼得前、后书》、《约翰壹、贰、叁书》、《犹大书》被称为「一般书信 General Epistles」或「大公书信 Catholic Epistles」,因为这些书信都没有写明特地的收信人。《雅各书》最初的读者可能是散居在罗马帝国各地的犹太信徒。主前722年左右,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掳去(王下十七23);主前586年左右,南国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王下二十五21);主前63年,又有一批犹太人被罗马将军庞贝掳到罗马为奴;而更多的犹太人则是为寻求更好的生活而自愿离乡背井,定居于叙利亚(如安提阿、大马士革)、埃及(如亚历山大)、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沿岸的各大城巿。因此,当时犹太人遍布罗马帝国,古希腊史学家、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主前64–23年)记载:「在整个世界里,很难找到一个城市没有犹太人居住,或不受其控制的。」犹太史学家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主后37-100年)则记载:「没有一个希腊外邦城市或部落,是不受犹太律法及风俗所深深影响的。」借着神这样奇妙的安排,福音通过「散住十二支派之人」,很快传遍了罗马帝国。 本信作者「雅各」最有可能是主耶稣的肉身兄弟雅各,他是早期教会倍受敬重的知名人物,在犹太信徒当中被尊为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一位「监督」。雅各在犹太信徒的「母会」耶路撒冷教会中的领袖地位,使他具备足够的权威劝勉「散住十二个支派的人」(雅一1节)。大约主后62年,罗马巡抚非斯都去世,大祭司亚拿努斯二世(Ananus II )乘机将雅各等人处死。由于群众的抗议声浪太大,新的巡抚阿比那斯 ( Albinus ) 到任后,便因此废去亚拿努斯的大祭司职分。 本信中系统的神学教导比较少,表明写作日期很早。信中的犹太气氛非常浓,表明教会还没有大量接纳外邦人:旧约及犹太人的传统智慧屡次被述及;书信的风格犹如格言集,引用了许多旧约的箴言,在新约书信中引用登山宝训(太五至七章)最多,被称为新约的箴言;教会聚会的地方被称作「会堂」(雅二2);教会组织简单,只提到长老(雅五14)和教师(雅三1);犹太人的中心信条「神只有一位」特别被提及(雅二19)。本信也没有提到犹太人与外邦人在礼仪律法方面的争论,所以可能是在主后49年雅各主持耶路撒冷会议之前写的(徒十五13),可能是新约圣经最早写成的一卷。 主后46年左右犹大地区发生饥荒(徒十一28),逐渐变成愈演愈烈的社会、政治、宗教动乱,造成主后66-70年的犹太战争。主后66-70年和主后132-135年之间的犹太人起义,导致犹太地犹太教会的灭亡,可能因此导致《雅各书》的传阅缓慢,直到第四世纪末期才被罗马帝国东、西方的教会同时接受为正典。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对本信作者的使徒身份起疑,认为《雅各书》对新约其他部分对「因信称义」的看法不同,「撕裂了圣经,与保罗及所有圣经对立」。但很少其他宗教改革家认同马丁·路德的看法。事实上,本信关于「因行为称义」(雅二14-26)的教导与保罗「因信称义」(加三8、24)的教导相辅相成:一个是强调得救以后的行为,另一个是强调得救以前的信心;一个是说真信心必然会带出行为,另一个是说没有信心的行为不能使人得救。保罗强调「因信称义」,但这信心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加五6),和雅各的教导完全一致。

陶恕《无尽的一章》五、对抗的责任

我们愈靠近神,便愈少有争辩的机会。在神怀中的平安是何等美妙的!因此,我们很自然地想永远、完全地享受这份平安。 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永不会是个好的战士。他所处的位置对他很不利:敌人永远比他更懂得辱骂人——魔鬼有各种各样特别的骂人说话,而他的跟随者在骂人的时候同样没丝毫内疚感。基督徒永远感到祝福人较对抗人舒服。此外,他比其对手更易受伤害,他会在愤怒的面容前退缩,在恶毒的说话下却步——这些都是他在很久以前为神国的宁静而摒弃世界的记号,因为神的国里只有爱和友善。上述一切都是他喜欢的,因为他是一个没有憎恨的人,一个真诚地渴望与所有人和平相处的人。 虽然他诚心地渴望平安,但有些时候他是不敢容许自己享受平安的。有时候和平是一种罪。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做什么,只能站起来强烈地对抗。为和平的缘故而纵容罪恶并不是灵性高超的表现。为了害怕后果而不敢对抗罪恶,反而是一种应受谴责的胆小行为。当大部分人都错了,而你仍坚持要站在对的一方时,是需要付上很大代价的。 近年,我们好像成为一群喜爱和平、说话温柔、个性温驯的基督徒。世界对我们毫不惧怕,但也毫不尊重。例如:我们抨击虚假的信仰时会很小心,除非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否则我们不会公然指摘。我们不敢指斥现代文明破坏性的罪恶,恐怕别人会说我们顽固和思想陕隘。慢慢地,我们被迫离现实的世界,进入一个信仰的仙境。在那里,像夕阳下的燕子毫无恶意地飞来飞去,不会说任何激怒世界之子的说话。 新教(Neo-Christianity)似乎是现时最受欢迎的(亦是最有冲劲的)。她的方针是尽量不与罪恶对抗,并以娱乐来赢取群众的欢心,却把基督教信息的真正意义隐藏起来,宣教的方法就如那些哗众取宠的美国商业一样。 或者我们可借用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说话呼喊道:“以利亚,你应该活在这个时代,美国需要你。”我们极其渴望有一些像以利亚的人出现,来面对那些支配我们生活方式的无耻的罪人。罪恶作为革命或灾祸,只会破坏我们的文明,而教会人士却仍像小孩子在市场玩耍一样。 究竟美国基督徒的精神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亮光是否已变得黯淡呢?我们是否已失去辨别能力,不能再分辨出我们的敌人呢?当亚哈和耶洗别继续玷污圣殿、蹂躏圣地,我们还要躲在山洞内多久呢?我们必须趁仍为时未晚之时,慎重地思想此事,并好好地祷告。

云彩围绕

【来十二1】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云彩围着」在古典希腊文里用来形容罗马运动场四围看台上的人数众多的观众。古希腊的奥利匹克运动会都是裸体比赛,妇女禁止参加或观赛。竞赛者的长袍会妨碍比赛,因此在比赛前竞赛者要脱下影响比赛的负荷、外衣等等。照样,信徒也必须除去一切妨碍我们在信心的道路上前进的「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路八14)等「重担」。神给我们指定的赛程不是短跑,而是长跑。信徒的一生要顺服圣灵的引导,放下「重担」和脱离「罪」,轻装前进,以坚忍的心「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目标是已经「坐在神宝座的右边」的耶稣基督。

《塔木德》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犹太人恢复独立的愿望被罗马帝国粉碎。于是,他们的目光就转向了传统律法的研究和编纂之上。《塔木德 Talmud‎》全书63卷,包括三大部分:口传律法《密西拿 Mishnah》、口传律法注释《革马拉 Gemara》和圣经注释《米大示 Midrash》。 《塔木德》是犹太律法﹑思想和传统的集大成之作。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成十二种文字。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跨越地域﹑风俗和语言的差异,通过《塔木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犹太教的拉比一向认为,犹太教的承传除了律法书以外,还有一本与之一同相传的口头传统习惯。塔木德就是这一本记载犹太人传统口耳相传的生活习惯的书,内容讲述的包涵了人生各个阶段的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人生价值观的养成,是犹太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智慧的探索而淬链出的结晶。自公元二世纪中期以来,由一代一代的犹太人分别以口头或文书纪录记录下来的行为及道德规范等,被全数收入犹太法律总集《密西拿》中,后来经过犹太学者对其中问题的讨论以及经过时代的演变,又有犹太学者编著成了《革马拉》,其后,又进一步补充而成了《米大示》。”米大示”的意思是解释、阐释,是犹太拉比对旧约圣经的注释,雏形出现于主后2世纪,并于主后6至10世纪成书。《米大示》运用其丰富的想像力将某些经文加以引伸,使经文所描述的事更加生动传神。

陶恕《无尽的一章》四、埋怨:一种心灵的疾病

有一些罪是最能伤害心灵、破坏见证的,埋怨是其中的表表者。埋怨既成习惯,平时就很难察觉得到。 一颗抱怨的心是从不缺乏理由的,喜欢抱怨的人永远有足够的原因叫自己不快乐,而埋怨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例如天气、教会、困难、其他基督徒,甚至神自己。 一个经常埋怨的基督徒会使自己在道德上站立不住,门徒的身份成为莫名的争辩来攻击自己:第一,成为基督徒是人自己所选择的,神的精兵中是从没有被迫入伍的,因此,他的情况很尴尬,因为他所埋怨的正是他自己所自由选择的。第二,他随时都可以停止这个信仰,神并没有用锁链把基督徒锁起来,可是他要继续相信下去,却又不停地埋怨,这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当埋怨的人从属灵的伙伴中找到自己的时候,便会更觉尴尬。他们的灵性可以和圣经的一些“反派”人物相提并论,就如该隐、可拉、含怒的哥哥以扫及玛拉基书中脾气暴躁的犹太人。其实这些只是信仰路上部分不满的追随者而已。经常埋怨的基督徒只要留心看清楚,就会发现他的真我是紧盯着他自己的。 常为信仰路上的困难而埋怨的信徒,证明了他从未体会或理解基督在人间时的哀伤。 只要我们曾凝望客西马尼或各各他山,就不会再认为自己的路是困难的。我们不敢以我们微不足道的痛苦,与为救赎我们而忍受极大苦难的基督相比较。任何比较将成为对我们埋怨最大的指摘,世上可有哀伤与祂所受的一样呢?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我相信没有人可再为埋怨这种习惯找借口了。其实,埋怨不单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心灵的疾病,唯有靠羔羊的宝血才能获得医治。

《希伯来书》背景

希伯来书(希腊语:ΠΡΟΣ ΕΒΡΑΙΟΥΣ)是《新约圣经》中,写给犹太人基督徒的一封书信,《新约圣经》全书的第19本书。《希伯来书》中的疑难问题比新约其他书卷更多,许多问题都没有满意的解答,比如∶作者是谁?最初的收信人是谁?何时写成?本信也让对旧约不熟悉的读者觉得艰深,因为信中引用了大量旧约的祭司和礼仪制度。 本信现存的所有最早手抄本均在开头冠以「致希伯来人书」,可能是主后65-70年之间写给一批罗马教会 (来十三24) 的犹太信徒。当时提摩太刚刚被释放 (来十三23),但圣殿还未被毁。主后67年,罗马皇帝尼禄把基督徒当作罗马大火的替罪羊,残害基督徒,将基督徒的家产充公、对基督徒施以极刑。面对迫害,外邦基督徒别无选择,但犹太信徒可以选择回到犹太会堂,投回当时被政府承认为合法的犹太教。作者了解犹太信徒所遭受的逼迫和压力,所以根据旧约律法,论证基督成全了律法,也表明这些事物如今由更荣耀的基督取代。 罗马帝国西方的教会引用《希伯来书》比较少,罗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 在主后95年写成的革利免一书中引用了《希伯来书》,但并没有提到作者。此后西方教会很少引用《希伯来书》。奥古斯丁早期认为保罗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后期认为作者不详。 罗马帝国东方的教会引用《希伯来书》比较多,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主后150-215年)认为本信的作者是保罗,在主后200年左右的比提蒲草纸本(Chester Beatty Papyrus)的保罗书信中,本信被列在其中,并且放在《罗马书》之后。马丁· 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年) 认为亚波罗更有可能是本信的作者。此外,还有人猜测是作者是百居拉、腓利、彼得、西拉等等。 本信的思想与使徒保罗非常相似,同样精通犹太拉比的解经法,但写作风格却不同,希腊文的文笔非常优美。尽管作者不明,但最终被众教会接受为正典,证明这封书信本身所带的圣灵的能力,真正的作者乃是圣灵。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