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受教的心》二、神不住地向人说话

我们可以坚定的相信:神是不断设法要向人说话;祂乐意启示自己,向一切能领会祂的被造之物,表达祂的心意。因为神亟想表明自己,祂就创造了万物,特别是创造了有心思、有道德观念的受造之物,叫他们可以明白真理。在这些受造物中,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拥有最高的地位,他们有更完全和更精密的器官,可以领会关乎神的事。基督——神的道——就是神心意的表彰。关于神向人说话这真理,有两种彼此对立的看法,但都是不正确的。其中一种看法是:神说过的话,都存留在圣经里面,然后神就默然不再说话了,直到那大日子,众人都被招聚到审判台前时,神才会像古时一样,再次向人说话。目前我们就只有这本圣经,这个蕴藏真理的宝库,就全靠文士和圣经学者们去尽力解释阐明了。大多数福音派信徒都有这个看法,顶多在细节上略有出入。这种看法对信徒心灵极其有害,原因是里面包含了两个错误的观念:一神不再向人说话了;二我们要完全凭借自己的理智,去明白和领会真理。有这些观念的人,认为神远离世人,彼此无法沟通;而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都被迫产生了一种福音派的唯理主义,因为根据这个概念,真理的最终仲裁者是人的思想,而真理也必须透过人的思想,才得以进入人的心灵。但事实上,神并没有缄默不言;祂从来就未停止过说话,直到如今,祂仍在祂所创造的天地间向人说话,启示自己。圣经中记载的真道,满有功效,是因为那永活的真道还在天上说话,而祂永存的声音,仍在地上回响着。 「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作见证的原来有三: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约壹五 7-8)近代的基督教已浑忘了一件事:神创造大能的声音,现在还是不断地在被造的天地间响应着。万有都是因祂的话而有,也都因祂的话而立。神微小的声音默默在人的心里运行,叫人在神的审判台前自责,成了该被定罪的;就算从未听过真道的人,一样都成了该被定罪的。有人以为人致命的罪,是拒绝基督,所以在福音还没有传到的地方,那些人就不会被定罪;但这是大错特错的。虽然人若不接受福音,会陷在罪中,凄凉绝望,永远得不到神赦免的大爱,然而生在世上的人,都曾受光光照,叫人灭亡的,是因为人拒绝这真光,不是因为他不接受基督。圣经说基督是用祂满有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这托住万有的命令,也就是那响彻寰宇,充满大能的神的声音。圣经绝非是神最后的遗言(有些人竟然是这样相信),而是显明永生神心意的文字实录;起初是出于神的默示,然后神再吹气在其上,这些话语就显出功效。某些相信神已经说了就不再说话的自由主义者,则犯了另一种与上述情况刚好相反的谬误。他们认为神既然已经在宇宙中显明自己,就无须有默示的圣经,作为信仰最后的权威和唯一的真理。据他们的看法,这两种观念是不能并存的。既然神仍不断向人说话、启示自己,那么我们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随时预备接受一些来自诗人、哲士、科学家、作家,或什至于各种不同信仰的启示;遇着有新的真理或见解时,就等于是神又向人说话了,就如祂在古时借着先见启示自己一样。当然我们不能禁止人有这种想法,也无从禁止这样的教训,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不管是基于什么理由,如果有人否定圣经启示的最高权威,反去坚持接受其他后来的启示,以为这些新理论与圣经同具权威的话,这人不配称为基督徒。不论从圣经或历史角度去看,他都称不上是基督徒。事实上,相信圣经是金科玉律、不能更易,以及相信神除了圣经的话语外,还继续不断向人启示自己,都彼此没有冲突。神在圣经中,已将一套完备的真理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受了圣灵感动的圣徒,也照着神至善的心意,把这些话语记录下来,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我在此要说明的就是:如果神不是在地上和在人心里不断发声说话启示自己,那么写下来的真道,对我们就毫无意义了。正因为神在祂所创造的天地间,不断地启示自己,我们才能从秘的话语中,领会祂的心意。

地球上的主要洋流

【诗八6-8】祢派他管理祢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 洋流又被称为“海流”,是指世界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促使海水大规模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从而引起了全球性大气运动,其中的盛行西风带和低纬信风带,是促使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暖流从低纬度流向中高纬度,水温比周围的水温高;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中高纬度,水温比周围的水温低。 古人大都认为海洋是不流动的封闭死水,虽然也有水手利用黑潮来航行,但直到16世纪才有人开始研究洋流。大卫却在主前10世纪就已经写道: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诗八8)。 美国科学家马太·方丹·莫里(Matthew Fontaine Maury,1806-1873年)是海洋航道的发现者,莫里发现海洋航道的灵感来自诗篇8:8、诗篇107:23-24和传道书1:6。他提出了横渡大西洋的最佳航道,他所绘制的航海图、海洋图和风场图大幅缩短了从美国到欧洲之间的航程,并且减低了遇到恶劣天气的机会。

神的爱Agape

希腊语中使用不同的单词来描述爱的不同意义。一个词是Eros,这个词用来表达性爱或因身体吸引在人们之间共同唤起的感情。这种爱是建立在彼此被外表的吸引之上,跟肉体、身材有关,纯粹是靠感觉,一旦吸引力消失,爱也随之消失,这基本上是发自性欲的爱。在新约时代,这个词已经被文化变得如此颓废,以至于在整个新约中都没有使用过它一次。 爱的另一个希腊词是 Phileo。这个词更多讲的是在家人或朋友之间分享的友爱和亲情。与Eros 和性欲的密切关系不同,Phileo 更多的是与情感相关联,是思想上的知性交流,依赖对方的想法,品味以及兴趣。然而,我们能感受到对朋友和家人的爱,但不是对我们不喜欢或讨厌的人。在两个不和的人之间不会感受到这种爱。 不同于以上这两种爱,爱的第三个希腊词是Agape,通常定义为“自我牺牲的爱”。希腊人很少用,因为非常少见。这种爱使人们采取行动而且寻求他人的幸福,完全不计个人代价,是一种关心、付出、注意别人需要和舍己的爱。在新约中,Agape被用来描述属于并来自神的爱,神的本质就是爱本身:”…神就是爱“(约翰一书4:8),是对所爱对象的善意、仁慈和甘愿的喜悦。哥林多前书13中对这种爱的描述十分优美。这也正是耶稣命令门徒向敌人展示的爱(路加福音6:35)。 神的爱在十字架上表现得最为清楚。 “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以弗所书2:4-5)。其实我们不值得这样的牺牲,神的爱是我们不配得的,祂满有恩典,“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我们要用这种舍己的爱来爱别人,无论是对我们喜欢的,还是憎恶的人;无论是对同行的信徒(约翰福音13:34),还是仇敌(马太福音5:44)。然而神的爱不是自然地就来到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堕落的本性,我们本身无法产生这样的爱。如果我们要像神所爱的那样去爱,那种爱只能来自它的源头——神。当我们成为神儿女的时候,”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马书5:5;加拉太书5:22)。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16)。只有明白了神的爱——Agape,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耶稣基督说最大的戒命就是爱:“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陶恕《受教的心》一、受教的心

圣经是用泪写成的,只有流泪的人,才能得着里面最好的宝藏。神从来不向轻浮不恭的人说话。 神在山上自战兢发抖的摩西说话,后来摩西俯伏在神面前,自愿为以色列人的缘故,求神从祂的册子上涂抹他的名字,神就使用他把百姓救出来。但以理用长时间禁食祷告,结果天使长迦百列从天上下来,向他说明以后世代的奥秘。主所爱的约翰,因见没有人配展开用七印封严了的书卷而大哭,长老中的一位,便安慰他说:「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已得胜。」(启五 5) 诗篇的作者常是一面流泪、一面写出心声的;先知们亦常常无法掩藏他们心情的沉重。腓立比书是一卷充满喜乐的书信,但保罗在书中提及那些与基督十字架为仇的人,论到他们的结局是灭亡的时候,也不免流下泪来。这些具影响力的属灵领袖,满怀忧伤,带着沉重的心情,向世人作见证。眼泪本身并没有什么力量,但对于在基督里首生的教会,眼泪与能力常是息息相关的。 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些由悲痛的先知们写成的信息,往往竟由一些从来不曾为世人的忧患洒过一滴眼泪的人,用着纯粹好奇的态度去研读。他们怀着满腔的好奇,去探讨将来事情发生的始末,浑然忘了圣经记载预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叫人在道德和灵性方面作好准备,迎接那将要来临的日子。 主再来的教训,在今天已给人遗忘了。最低限度,北美洲的情况就是如此。据我所能观察得到的,关于主再来的教导,已不能在一般信奉圣经的信徒中发挥什么功效。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不一而足,但最主要的,我相信是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期间,出现了一些心中毫无感动,也不会流泪的圣经学者,由他们来教导那些泪迹斑斑的先知书信。结果群起相随,也带来大量的金钱奉献;到后来,事实证明他们所教导的有很多错谬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先知的预言也就失去了兴趣。这是魔鬼的诡计,奏效奇佳。我们应该以此为鉴戒: 属灵的事,由不得我们轻率处理,不然的话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为病人祷告的职事上,这些不会流泪的人,也给我们带来了说不尽的害处。以往有不少敬虔的圣徒,把为病人祷告看为己任,求神照着祂的旨意,叫病人得医治。有人说司布真(Spurgeon)借祷告医好的病人,比伦敦任何一位医生都多。但这职事落在那些不会流泪的人手中时,就成为生财得利的勾当。他们运用圆滑的手段,采用推销商品的手法,去推广医病的运动,借以谋取暴利。他们的庞大牧场和巨额投资,足以证明他们在叫病者舍弃金钱的事上是何等成功;而这一切的活动,都是假借那位居无枕首之所的忧患之子的名字去做的。 若不是从心底做的,不管外观如何属灵,只能算是做在黑暗里。因此,那些吊儿郎当的信徒,他们的心灵至终必会被真理的光芒所灼伤,这倒不失为天经地义的公平报应。照样地,没有眼泪的眼睛,到头来必会被真光弄瞎。 我们这些不讲究宗教仪式的教会,很容易会瞧不起那些拘泥于传统仪式的宗派。不错,那些宗教仪式的内容,对一般参加聚会的人,或许不会有多大意义,甚至是毫无意义。但是,缺乏意义的原因,并非那些仪式一成不变,而是参加聚会的人贫乏的属灵光景。然而,让我们反过来看看我们惯常临时安排的聚会: 领聚会的,在会前二十分钟才作出安排,形式千篇一律,了无生气,一如公式化的「弥撒」一般。那些拘泥于仪式的宗派最低限度还可以称得上肃穆动人,而我们的聚会则毫无可取之处。他们的宗教仪式代代相传下来,至少还保存了一些动人的部分,使参加崇拜的人油然生敬;但我们的聚会形式,就像是临时凑合般,毫无内涵,美其名为自由释放,其实只不过是马虎了事。 道理是这样说: 聚会如不经事前安排,圣灵就可以自由运行。不错,如果参加聚会的信徒,都存着敬畏的心,又让圣灵充满的话,便真能如此。可惜事实上,我们的聚会既非井然有序,亦未见圣灵运行在其中。祷告除了加插一些不关重要的变化外,千篇一律,每个主日如是;唱的诗歌,原本已是平平无奇,再加上多年来毫无意识地反覆颂唱,亦早已失去应有的意义了。 我们的聚会,大部分已失去了敬虔的实意,无法叫信徒领会到在基督里的合一,或感受神的同在;聚会中没有安静的时刻,毫不庄严肃穆,没有赞叹,也无敬畏之心。领诗的人往往沉闷呆滞,或只会胡诌无聊笑话。做聚会主席的,又像古老电台上的司仪一般,呢喃出每一个「节目」,把聚会内容勉强拉凑起来。 教会内所有的基督徒,都亟需要谦卑流泪,悔改回转,求神赐下复兴。

铁杖

诗2:9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铁」是力量的象征,「杖」是王权的代表,「铁杖」代表弥赛亚治理的权柄。启示录三次引用本节,宣告弥赛亚的仇敌将被完全征服(启二27;启十二5;启十九15)。 【启二27】他必用铁杖辖管(辖管:原文是牧)他们,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 【启十二5】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辖管:原文是牧)万国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宝座那里去了。 【启十九15】有利剑从祂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祂必用铁杖辖管(辖管:原文是牧)他们,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

旋风中的答案

在约伯记的最后几章,当人所有的话都说尽了,约伯的心也预备好了,神就打破沉默,从旋风中回答约伯。神最终显现,但完全没有提到约伯的苦难,也没有拿出起诉书和判决书,而是列出了一份创造的清单。神没有称赞约伯让撒但蒙羞,也没有安慰约伯为主受苦,而是问:「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神没有追究约伯无知的言语,也没有用约伯的言语急躁来回击他,甚至没有澄清他的暗昧不明,而是像旋风一样提出了几十个问题,让约伯从创造的奥秘中体会神为什么对他久有此意:大地、海洋、清晨、地下世界、光明与黑暗、雪雹、风暴、水循环、星空、气候、狮子和乌鸦、野山羊、野驴、野牛、驼鸟、马、鹰、河马、鳄鱼等等。 神说到这些宇宙和动物的奥秘,并不是让约伯认识大自然;也不是让约伯信靠神恩典的供应;更不是向约伯炫耀智慧,因为约伯并不是对神的认识不对(四十二7),也不是对神的信心和爱心出了问题,而是对神在苦难中的旨意模糊不清。神是要约伯重新思想苦难的旨意。神始终没有告诉约伯天上发生的事情,因为人的眼睛无论从地上看、还是从天上看,都无法看清全部的真相。 神的创造是那么奥秘和复杂,有许多难以理解,甚至被人认为冲突、无益、讨厌甚至有害的部分,但都是出于同一位创造者的作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但不能完全明白苦难的原因,更无法全面了解许多事情的奥秘;但我们可以放心的是,神必按自己的美意让「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8)。因此,真正的智慧不是解释一切环境和际遇,以致「用无知的言语」使神的旨意「暗昧不明」,而是在一切环境和际遇中顺服神:「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事就是聪明」。

陶恕《受教的心》序

时代的警钟已经响起了,你能听见吗?作者借着从神而来的启示,像昔日的耶利米先知一般,怀着哀痛、惋惜的心,严厉地指斥今日教会及信徒灵里贫乏、赤身的苦况。三十多篇信息都充满关怀、教导、警告和盼望,令人读来深受激励,是唤醒沉睡者的警号。 一一译者:王梁素雅 神祇向那些肯付出时间去聆听祂话语的人说话。体贴神的人,才能与这位至高者交通,察验主的一切奥秘;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体会世人的忧伤,感受世人的愁苦;他也必乐意分担弟兄们的重担。 陶恕博士一生与神同行,因此他有明晰的洞察力,能像先知一样向教会说话。他也有以利亚的心志,竭力叫神得荣耀;又像耶利米,为神子民的叛逆而哀痛。纵然目睹教会和信徒中存有不少陋病,陶恕博士却从未感到灰心、失望,因为他深信神的能力可改变一切。 这本书的信息竟满了对信徒的关怀,并绝不妥协地把教会的弱点展露出来;里面的话,有警告,有教导,却又充满了盼望,因为神在其中、要向顺服祂、听祂话语的人成全祂的应许,使祂的话坚立。 「宣道见证」总编辑安妮坦‧比利(AnitaM.Bailey)

Timna铜矿

Timna铜矿坐落于以色列南部死海断层的阿拉瓦山谷中,距以色列南部港口Eilat 26公里,大约在阿卡巴湾北方19英里的埃拉特市区。这个铜矿储量极为丰富,早在公元前5千年,就有在开采。当时迦南地有铁矿,约但河谷有铜矿,小亚细亚有银矿,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古实有金矿。那时候在中东开始的地下采矿法是主前2000年人类的最高技术成就:先挖掘垂直的矿井,再开采横向的矿层;或在山侧、悬崖直接开凿横向的矿坑。铁矿可以露天开采,铜矿则需要开凿矿井。 然而人能开采金银、铜铁和宝石,成就超过了所有的动物,却找不到智慧,也无法用找到的金银宝石换取智慧,这就使人显得更加可悲。智慧并不能从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贸易而来,人即使发展了最尖端的理论物理,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宇宙参数如此,但却不知这些参数何以如此设定?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并看见、述说、坚定、查究它,将它展现在宇宙中、显明在人心里(罗一19),让我们看到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一20)。 约伯记第28章 1“银子有矿;炼金有方。 2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 3人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阴翳的石头,直到极处, 4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 5至于地,能出粮食,地内好像被火翻起来。 6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 7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 8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9“人伸手凿开坚石,倾倒山根, 10在磐石中凿出水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11他封闭水不得滴流,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 12“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13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14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 15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它的价值。 16 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 17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18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或作“红宝石”)。 19 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比较;精金也不足与较量。 20“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21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 22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 23“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24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 25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 26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 27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28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俄斐

俄斐是圣经里以盛产优质金子闻名的地方。早于约伯的日子(约公元前1600),“黄金”或“纯金”几乎是“俄斐的金块”的等义词(伯22:24;28:15-16)。诗篇里45:9形容,当时的王族贵妇佩戴的都是俄斐的贵重金饰。以赛亚书13:11-12预告,巴比伦覆亡后再难看见暴君,说他们比俄斐的金子更罕见。 大卫为建殿工程捐出100吨(3000他连得)俄斐金子,现值约为11亿5605万美元(代上29:1,2,4)。后来,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建造的船队定时出海,从俄斐那里带回来1万4000公斤(即420他连得)金子(王上9:26-28)。历代志下8:18叙述同一件事时,说金子共1万5000公斤(即450他连得)。因为这里用词雷同,学者认为可能是历代志的作者引用了列王纪,所以抄写错误是最可能的解释,但这并不能推翻圣经的原文无误信条。这个出入也并不影响救恩真理的准确。而提醒人在面对神的话语的时候要更加仔细认真。 除了盛产黄金,所罗门运来的许多檀香木和宝石也来自俄斐(王上10:11;代下9:10)。一百年后,约沙法王的他施船队本打算到俄斐运金子回来,却因为船只在亚喀巴湾的以旬迦别毁坏,结果计划被逼告吹(王上22:48;见他施4)。 然而,俄斐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仍难有定论。可能位于隔着红海相对的也门或东非索马里一带,盛产黄金、檀香木和宝石(王上十11;代下九10),也有人认为是在印度。

陶恕《义人之根》二十六、我们愿意耐心等待

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能对那位从未见过的神付出至诚的爱;与那位看不见的神,每天亲切地交谈;深信借着基督的代赎,得以进入天堂。他倒空自己,为了被充满;承认自己的不义,好让自己被称为义;谦恭屈身,以致身躯挺得更直。在最软弱时,他最刚强;在最贫穷时,他最富有;在最难过时,他最喜乐。他死,为要得生;他舍弃,为要得着;他施赠为要拥有。他看见那看不见的,听到那听不到的,因为他笃信创造天地万物的三一真神。 我们在这里并没有描写一个超凡的基督徒,只是描写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绝不完全,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然而,他对神的直接认识,使他不像世人那样贪爱世界,而是存敬畏的心,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我们要警醒,等号声随时召我们离开喧嚣,最后,我们得见新天新地。 我们愿意耐心地等待。 全书完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