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三大天启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视为圣地,现为以色列国控制。 圣经《创世记》(14:17-18)提到撒冷王麦基洗德为亚伯拉罕祝福。学者一致认为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摩利亚山(创22:2)就是后来圣殿建立的地方。士师记(19:10)记载此地称为“耶布斯城(City of Jebus), 直到主前1000左右大卫王占领后才被称为“大卫之城”,被定为以色列王国的都城。圣殿建造的山顶称为锡安(山)。 公元前587年巴比伦和主后70罗马军团两次毁灭耶路撒冷和圣殿;耶稣受难、复活、升天和再来的地方都在耶路撒冷。 汉语中第一次出现耶路撒冷是唐朝时期的景教徒曾根据叙利亚语「Ūrišlem」译作“乌梨师敛”。现在的历史遗址包括犹太教的西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十架苦路。
两位保惠师
“保惠师”来自希腊文Parakletos,这个字是由 parav(从旁)和 kalevw(召唤)两个字所复合而成,圣经原文里它是法律用语,指一个陪伴当事人出庭,照料有关案件一切事务的人,其工作乃是代言、辩护、安慰、教导。 Parakletos在新约圣经中多次出现,很不容易翻译成别的语言,在汉语语境中没有一个词语能完全表达出它丰富、宝贵的内涵。Parakletos在新约圣经中,有时译作「中保」(约壹二1);有时译成“保惠师”(约十四16;约十四26;约十五26;约十六7),两个词都有劝慰者,中间人的意思。主耶稣是我们的「保惠师」,当我们失脚犯罪的时候,祂在父神面前作我们的中保、帮助、代求者(约壹二1;罗八34;来七25);圣灵是我们的另一位「保惠师」,祂永远与我们同在,当我们软弱、灰心、愚昧、无知的时候,圣灵是我们的帮助者、带领者、劝勉者(罗八26-27)。 著名的神学家、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强调:基督是信徒与神之间的中保,圣灵就是基督和人之间的中保。二者的事工存在连续性,神设立这两位保惠师,使祂们各有分工,这是为着我们的属灵益处,使圣灵的工作密切地接续在基督的启示上: 1、耶稣坐在天父右边,使我们认识父上帝;圣灵在我们心里,使我们认识主耶稣。 2、耶稣一生圣洁,顺服天父旨意,完成救赎大功;圣灵受天父差派降临,运用救赎大功,为要把耶稣完成的救恩运用在每一个他的儿女身上,把我们放在耶.稣的受死、埋葬和复活里,使我们奇妙的死而复生。 3、耶稣在外面责备我们,向我们说话,使我们蒙福;圣灵在里面责备我们,使我们明白主说的话,明白所蒙的福。 耶稣要离开门徒往父那里去的时候,门徒心里忧愁,不愿祂离开,但耶稣却说他去是与门徒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圣灵就不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16:7)耶稣在门徒中间是活在肉身之中,虽然耶稣仍是全能的,无奈门徒常凭肉身认识耶稣,常把耶稣局限在肉身之中,因此大大限制了主的能力释放出来,也大大减少了得主能力、祝福的机会。如今,圣灵来了,祂可以象耶稣那样真实活泼地住在每个信徒心里,使每个信徒在祷告中都能得到祂所带来的各种帮助,所以我们要认识圣灵,依靠圣灵,使我们的灵命更加受益。 感谢神!祂知道我们的需要,便为我们预备了两位中保、两位保惠师,在各方面保守我们,帮助我们,直到我们平安顺利的身体得赎,成就他在我们身上的美好旨意! 圣经记载: 【约壹二1】「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约十四16-17】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约十四26】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约十五26】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祂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约十六7】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 根据圣经和合本 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常常竭力多做主工
以法莲
【耶31: 4】因为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莲是我的长子。 以法莲是约瑟的次子(长子是玛拿西),雅各(后改名为以色列)的孙子。雅各在晚年由于迦南地饥荒投奔了已经是埃及宰相的约瑟,迁居到埃及。他收养了约瑟在埃及出生的两个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并在祝福的时候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之上。创世记48: 20“于是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以上” 。因此,以法莲和玛拿西与叔叔们并列,在以色列民族中成为两个支派,统称为 “约瑟家族” 。进入迦南地时候,利未支派服事耶和华神坛前的祭祀没有参与分配地业,所以得到应许之地的以色列12支派中不包括利未支派。 在以色列12支派中,约瑟家族占据核心地带,地面也是最大。以法莲支派是进入迦南地的领袖,因为约书亚来自以法莲。当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继位的时候,神兴起以法莲人耶罗波安带领北方10个支派独立,其权力核心依然在以法莲,开始定都于得撒,然后,建都于撒玛利亚,都在以法莲境内。 在先知书,我们常常读到“以法莲”,它指代的就是相对于南国犹大的北国以色列。
犹太会堂
「会堂」(Synagogue)直译就是“聚会的场所”,是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才开始有的,那时圣殿被毁,犹太人就建立会堂,聚集祷告并讲解律法。犹太成年男人每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祷告三次,会堂最初是为此目的设立的。主耶稣的时代,撒都该人掌控着圣殿,法利赛人掌控着会堂。 犹太人会堂的崇拜程序,一般是先有认信的祈祷,再有祭司的祝福,然后由管会堂的宣读某处律法和先知书,可能在读完后稍作解释和劝勉。如果座中有有名望的人或引人注目的陌生人,管会堂的还可能邀请他说些教训和劝勉的话(徒13:15)。现在基督教会的读经、祷告和团契等崇拜即借用犹太会堂的部分敬拜形式。 圣经记载: (太9:35)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太 13:53-55a) 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在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 (徒13:15) 读完了律法和先知的书,管会堂的叫人过去,对他们说:『二位兄台,若有什么劝勉众人的话,请说。』
按手礼
一般信徒在教会的崇拜礼仪中,多多少少会经验到「按手」的仪式或做法:有时是牧者或长执在接受按立时的按手仪式,有时则是在比较倾向灵恩型态的特殊聚会场合中采用的按手祷告方式。 在整本圣经中,「按手」主要是代表一种礼仪的动作。 在旧约中,最常见的就是献祭的场景:献祭者将祭物带到上帝的会幕门前,「按手」在欲献的祭牲(动物)身上;表明献祭者与祭物联合,祭物的流血、被杀如同献祭者流血、被杀,他的罪因此就得以赦免(利1:4)。另外按手礼还有几种情况:按手者分赐神属灵的祝福或权柄(创48:14);公开宣布被按手者奉神旨意所指派,去担任特别的职务或事工(民27:18-20)等。 在新约中,按手仍沿用旧约的基本模式,也增加了其他进一步的意义,如医病(可16:17-18);委任(徒6:5-6);以圣灵装备信徒(徒9:17);传递圣灵的恩赐(徒19:6)等。 圣经记载: 【利1:4】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 【创48:14】以色列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次子),又剪搭过左手来,按在玛拿西的头上(玛拿西原是长子)。 【民27:18-20】耶和华对摩西说:“嫩的儿子约书亚是心中有圣灵的;你将他领来,按手在他头上,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亚撒和全会众面前,嘱咐他,又将你的尊荣给他几分,使以色列全会众都听从他。” 【可十六17-18】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徒六5-6】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徒九17】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 【徒十九6】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或译:又讲道)。
弥赛亚
弥赛亚希伯来语“ מָשִׁיחַ Mashiach”,弥赛亚(Messiah),意思是“被油膏的人”。在犹太传统中,用油膏的习俗是一种礼仪,旨在提升被指定为祭司,君王甚至是先知(例如以利沙)等的角色。 犹太教中的弥赛亚具有祭司、先知和国王的特征,他将按照上帝的旨意改变世界秩序:“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赛11:6-9) 旧约中,弥赛亚被称为“上帝的仆人”, 一个受难的仆人(赛53:4-5),大卫的后代,大卫一样的王;他具有奇妙的能力,将征服以色列的敌人,建造神永恒的国,必照亮列国(赛42:6-7),并将在末日施行公义审判;然而,他谦卑柔和(亚9:9)。以赛亚预言说,弥赛亚将使百姓获得新的生命和前行的能力,改变「软弱、无力」和「胆怯」的光景,「医治瞎子、聋子」、「瘸子、哑巴」。 在新约中,耶稣被启示为弥赛亚,被称为基督(希腊语的弥赛亚)。耶稣的生命几乎完全印证旧约的预言。他是大卫的后裔,耶和华的灵在他身上,具有大能力,行出各样的神迹,医治「瞎子、聋子、瘸子、哑巴」(太十一5;七37;路七22)印证祂弥赛亚的身分,带来神的永恒国度,并将在末日施行审判(太25:31-32);祂被称为和平之子(太5:39);耶稣为所有的罪人受难,为以色列和犹太人弃绝(路17:25);我们不知道祂什么时候再来,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 (太24:42)。 犹太教中的弥赛亚具有极强民族主义和现世人子的特点,但是,耶稣基督的国是永恒的天国,尽管以以色列开始,却包括万国的民,耶稣基督被犹大以色列拒绝。新约启示我们:“耶稣是基督,就是弥赛亚“。 “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约4:25-26 )。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以马内利
以马内利的希伯来语为עִמָּנוּאֵל,意为 “神与我们同在”,是圣经上出现的一个名词,由2个希伯来语单词“אל”(上帝)和“עמנו ”(与我们同在)组成。这个名称在《圣经》旧约中出现数次(以赛亚书 7:14和以赛亚书 8:8),《圣经》新约中出现一次(马太福音 1:23)。 在耶稣降生前700多年,著名先知以赛亚曾预言以色列人盼望的救主基督要道成肉身,借着童女降生人世。马太福音见证以赛亚预言中的“童女“即是童贞女马利亚的预表。这个预言首先应验在以赛亚的时代,但耶稣的降生才被最终应验 。主耶稣就是”以马内利”,他的出生带进了”神与我们同在”,是神自己的彰显。 圣经记载: 【赛7:14】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 【太1:22-23】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成圣
成圣即成为圣洁。 在字面上的意思是“为了特殊的目的分离”,相当于“使神圣”。圣经中数百次提到“成圣”,有时译为“圣”、“圣洁”、“成为圣”、“成为圣洁”,都是指“分别出来”、“从罪恶中分别”及“分别过圣洁生活”的意思。 圣经认为:成圣是神对信徒的旨意,为要把信徒“从罪恶中分别出来归给神”。信徒得以成圣是借着神的话,借着耶稣的宝血、圣灵的感动和神的造就,也借着信徒自己对神的顺服和对圣洁的追求而实现的,使信徒成为完全、圣洁的果子。信徒在认罪、悔改、重生、得救时,在地位上就成了神的儿女,也已经成圣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因与世界接触,仍不免会沾染污秽,应当及时悔改,求主洁净,直到耶稣基督再次降临之时便得以全然成圣。 圣经记载: 【利二十24b,26】…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与万民有分别的。你们要归我为圣,因为我耶和华是圣的,并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使你们作我的民。【利廿二32】你们不可亵渎我的圣名;我在以色列人中,却要被尊为圣。我是叫你们成圣的耶和华。【帖前四3,7】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约十七17,19】耶稣求父神说:“求祢用真理使他们成圣;祢的道就是真理。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根据圣经和合本 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常常竭力多做主工
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与核心教义。“因信”意为”凭借信心”,“称义”意为”被上帝判为无罪,恢复在神面前的合法地位”。其本意是指一个罪人得拯救,唯独是出于上帝的恩典(礼物)、单单借信心信靠耶稣基督而不是依赖个人的行为,被神称为义。 “称义”是处在法庭上“对的一方”,与神有正确的关系。申 25:1中说“人若有争讼,来听审判,审判官就要定义人有理,定恶人有罪。”这里的“定……有理”原文就是“称义”。因此,“称义”是一个法官在法庭上对一个人的宣判。人在神面前称义也是同样。罗马书4章5节中的“称罪人为义”,不是把罪人变为义,不是成义,而是罪人借着基督进入一个新的与神的关系里,并且被宣告无罪。”称义”并非主观的道德之义;乃是神的判决,洗脱所有罪状,宣告无罪,脱离一切定罪与刑罚。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亚伯兰最蒙神悦纳的不是行为,不是他为神做了些什么,而是他对神的信心,相信神所说的一切话。所以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因信称义”是人得救的唯一途径。 圣经记载: 【林后五19】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 【罗五1-2】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借着祂,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罗四5】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 根据圣经和合本 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新酒与酒袋
在马太福音九章和路加福音五章记载了基督以新酒与酒袋的关系来比喻新约和旧约的不同。主耶稣说: “…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但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路5:37-38) 在这里耶稣基督非常深刻形象地说明了新旧约的不同。旧约是律法之约,它的(酒袋)外在形式是仪式和场所, 主要是圣殿,包括祭坛、圣所、至圣所。第二圣殿时期,法利赛人把宗教仪式生活化,将律法行为化,形成613条戒律。这是人立的规矩,把犹大和以色列束缚在表面敬虔的重压之下。 基督把福音比喻成新酒,旧宗教仪式和场合不可能与福音匹配。新约的圣殿是人的身体;新约的记号是圣灵的入住;新约的圣洁是耶稣基督宝血的遮蔽;新约的奉献是将自己作为活祭全然奉献给主;新约的安息是进入基督,与祂联合;所以基督徒的安息没有定时 , 而是永恒轻省的在基督里的安息。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