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

帖撒罗尼迦位于希腊北方,是罗马帝国马其顿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人口约100万人。帖撒罗尼迦位于罗马帝国两条交通要道的交会点,一条是从意大利通往东欧的伊格那提亚大道(Via Egnatia),另一条是从多瑙河到萨隆尼卡湾Gulf of Salonika(又名Thermaikos湾)的水路,帖撒罗尼迦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的海港城市。 帖撒罗尼迦城是在主前315年,由马其顿将军卡斯散德(Cassander)所建,并以其妻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妹妹)之名「帖撒罗尼迦」命名。 此后,该城发展迅速,超越邻近较古旧的城市,成为马其顿主要的大都会和港口。 主前168年,罗马政府将马其顿省划分为四个行政区,帖撒罗尼迦成为第二行政区(The Second District)的首府。 主前146年,帖撒罗尼迦升格成为马其顿省的首府(Capital),并且是罗马帝国主要的港口之一。 主前42年,腓立比战役(The Battle at Philippi)之后,帖撒罗尼迦被罗马皇帝授予自治权,成为一个「自由皇城」(Free Imperial City)。 由于现代帖撒罗尼基的市区就建在古帖撒罗尼迦遗址的上面,所以在帖撒罗尼迦的考古挖掘收获极微。 1962年,希腊政府的相关单位,因迁移一个在市区内的公共汽车站,考古学者得以在当地挖掘,于是挖出一个主历第一或第二世纪时期的罗马广场,并发现了一个公共浴室和一个铸币厂。 附近还有一座古罗马露天剧场,其年代可追溯至主历第一世纪。 在帖撒罗尼迦的瓦尔达尔门(Vardar Gate)发现了一块年代介于主前30年至主历143年的碑刻,上面提到「在地方官的时代…」(In the time of Politarches )。 「地方官」(Politarches)这个官衔,与路加在使徒行传17章6节所说的:「把耶孙和几个弟兄,拉到“地方官”(Politarchas)那里」所用的职称完全一样 。 由于这个职称,除了路加以外,从未在任何其他的希腊文献中出现过,所以有些学者曾经怀疑,这个头衔是路加径自撰造的。 现在有了帖撒罗尼迦考古挖掘出来的碑刻、记载着这个职称,就更确证《圣经》的可靠性。 帖撒罗尼迦另有一间非常著名的教堂:圣德米萃欧斯教堂(Church of St. Demetrios),是为了纪念帖撒罗尼迦人德米萃欧斯而建的。 德米萃欧斯在主历306年10月26日被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主历305-311年在位)处死殉道;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于主历第五世纪建了这座教堂,并且认为他是这个城市的守护圣徒。 这间教堂曾经一度是希腊最大的教堂,但是毁于1917年的一场大火,现在已经重新修建。 照片等资料来源:吕荣辉/张百路 编著,《2011年保罗欧洲行踪旅习手册》,页 52-53 。 (2016年5月10日修订)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背景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中在欧洲建立的第二个教会(徒十七1)。保罗和西拉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会堂里只辩论了三个安息日(徒十七2),就被犹太人逼走了(徒十七10),传道的时间并不长,但有一些犹太人、向往犹太教的「虔敬的希腊人」和「尊贵的妇女」都信了主(徒十七4)。 保罗和西拉被逼离开帖撒罗尼迦以后,来到西南边庇哩亚继续传道(徒十七10),但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追赶而至(徒十七13),保罗只好坐船远避南方亚该亚省的雅典(徒十七14-15)。西拉和提摩太后来也到了雅典,但由于年轻的帖撒罗尼迦教会所受的逼迫非常大,以至保罗非常记挂,就打发提摩太回帖撒罗尼迦探望、坚固他们,自己前往哥林多。保罗进入欧洲以后,连续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和雅典都遇到挫折,「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二3),因此当提摩太把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好消息带到哥林多的时候,保罗被神大大安慰和鼓舞,「为道迫切」(徒十八5),就在哥林多写了本信(徒十八1,5),一面劝勉帖撒罗尼迦的弟兄们继续为主站立,一面坚固他们在基督里的盼望。保罗后来继续接触帖撒罗尼迦教会(徒十九22;徒二十1-3),有几个帖撒罗尼迦人甚至成为他的同工,像亚里达古(徒十九29;二十4;廿七2)、西公都(徒二十4),底马(提后四10;门24)可能也是。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很可能是保罗写给教会的头两封书信,也是圣灵写给教会的第一批书信,时间大约是主后51年、主耶稣升天之后将近二十年。这两封书信面向初信者,虽然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基要真理,但却简单扼要,重点是帮助初信者成为圣洁、无可指摘(帖前三13;五23;帖后二13),其中阐述得最详细的是基督的再来(帖前四13-18;帖后二1-17)。本信每一章的结尾都提到了基督的再来(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7;五23),就像不断吹响基督再来的号角。本信的特殊之处,是写给一个传道人匆匆离开的年轻教会。为了回应反对者的毁谤,保罗被迫在信中回顾传道的过程,使本信成为众教会训练传福音最好的教科书;又由于撒但的阻挡,保罗被迫通过书信坚固初信者的信心,使本信成为众教会造就初信者最好的门徒训练手册。仇敌的阻挡,就这样奇妙地成就了神的旨意。

陶恕《胜过撒但》九、丈夫与妻子:搭档伴侣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你们不要以外面的⋯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彼前三1、3、7) 自有人类以来 ,两性的生理状况没有什么改变,可是。在心态和社交关系上,却有重大的改变。这改变,若要追本溯源,大抵是由美国开始——它是一个被广泛推许为全球女性争取「自由」的运动。 基督徒的第一个重要身分就是神的儿女,而身为神的儿女就要忠于神的话。我们是忠于一个人和一本书,那人是主耶稣基督,那书当然是圣经了。彼得在这封书信中明确地对基督徒说,作妻子的应当顺服自己的丈夫,似乎是要强化圣经在其他地方的教导:男人是女人的头,因此他便要在家中为首。 回到创世记,我们便看到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亚当,把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他便成了一个活人。然后,神认为亚当孤单一人不好,便从他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了女人,女人必须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圣经绝对没有任何规律或例子,是容许丈夫俨如一位粗暴的主人,用严厉手段去管理家人。另一方面,圣经也从没认可做妻子的可以表现霸道和反叛!一个霸道和胡闹的妻子,是罪和不信所造成的,决不符合神对基督徒家庭的心意。 一般人认为,男女双方是基于自己的意愿或因为周遭的压力,而进入婚约的关系,以后同住一室,顺逆与共。夫妻二人一同作神的儿女,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在基督徒的家庭中,没有这种男性专权的位置。圣经要求丈夫和妻子,要互相体谅及相爱,还要以互补的心彼此接纳。 彼得在这章经文里,亦尝试提供一个清晰的答案,对应作妻子的如果已信主,但丈夫却未曾相信甚至轻视信仰,她便该以她的生命和品格去感化丈夫。圣经的劝告大意是:一位基督徒妇女,若能做一个安静、体贴的妻子,便能在家中发挥很好的感染力,她无须用很多说话,便能对福音作出难以抗拒的见证。彼得有力地推断,一位在表面上拒绝接受和取笑妻子信仰的丈夫,内心却会被妻子那颗安静而顺服的心灵,以及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所深深打动。 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裹面存着长久温柔……(彼前三 34) 这段经文教导女性,不要试图用外表的妆饰和衣着,来令自己显得有吸引力。它表示一个人的真正吸引力,不是在外表,而是在内心!因此,基督徒妇女必须紧记,真正的吸引力不是买回来的——那真正洋溢出来的美丽光芒,是发自内心和心境,而不是来自身体外在。 因此,不要让衣饰成为你的真正吸引力所在。不要试图用美丽的金饰,来取代你本身真正的美!然而外貌也要有某种妆饰,用四个熟悉的措辞把这种妆饰概括起来:清洁、整齐、端庄、合宜。 求神帮助我们各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在婚姻、社会或家中处于什么身份,都可以遵行神的旨意,因而赢得冠冕!

隔断的墙

犹太人的圣殿内部是不许外邦人进去的,外邦人只可在「外邦院」的范围内活动。 在外邦院与犹太人的「以色列院」之间有高高的围墙,有四个进口及石级,每个进口处的墙上均刻有警告的话「外邦人不得人内,否则处死」。 所以外邦人只能在墙外的外邦院行动,如有外邦人愿意学习敬拜神,也只能在外邦院。  埃提阿伯太监上耶路撒冷去礼拜时,也只能在外邦院,该院亦有犹太拉比为外邦人学习礼拜的顾问,并出售犹太圣经的手秒本(徒八章26-40节)。  那几个希利尼人到耶路撤冷去学习礼拜,也是在外邦院,他们愿意见耶稣,耶稣却在以色列院之内,他们见不到耶稣,所以他们对腓力说话(约十二章20-23节)。 有一次保罗带着几个犹太人到圣殿里去行洁净之礼,那些反对保罗的犹太人,因为看见一个以弗所基督徒特罗非摩在城中同行,便以为外邦人曾与保罗一同进圣殿的以色列院,于是大起骚动(徒二十一章26-30节)。 其实特罗非摩只能在外邦院。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圣殿中至圣所前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二十七章3l节),这神迹的出现表示神与人之间的「隔膜」已被清除,圣殿这一张遮蔽的幔于是非常重要的,也已被神撕裂。 所以希伯来书作者认为,「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章19-20节)。 但这件事只表示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了,犹太人与外邦人的文化和心理隔膜仍然存在。 所以彼得也曾装假,不愿和外邦人在一起吃饭(加二章11-14节)。 直到纪元后70年罗马将军提多带兵毁灭耶路撒冷城,曾拆毁及污秽圣殿,连那以色列院与外邦院中间隔断的墙也拆毁了。基督成全了律法(太五17)、丰满了律法(太五21-48),了结了旧造生命的罪案,就除去了这些隔绝。旧人都是亚当的后裔,无法与神和睦,又有出身、背景的分别,所以也无法彼此和睦。若要与神、与人和睦,必须活在新人里面。信徒之间在基督里已经「合而为一」,被共同建造成基督的身体教会,从此不再有犹太人、外邦人的隔阂。主耶稣在自己里面把双方造成一个新人,成就和平,并借着十字架消灭彼此间的敌意,使双方借着自己的身体与上帝和好了。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马梅尔定监狱 (Mamertine Prison)

马梅尔定监狱(Mamertine Prison)是一个古罗马监狱,在古罗马时代称为Tullianum,始建于主前8世纪,比罗马城的历史还要古老,位于古罗马广场(Comitium),卡比托利欧山东北山坡,面对元老院(Curia)和涅尔瓦、韦帕芗和奥古斯都的帝国广场(Imperial Fora)。 古罗马并不长期监禁犯人,对犯人的惩罚是罚款、劳役和处死。因此,监狱不是长期监禁犯人的地方,而是犯人等候受刑的地方,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只是一个黑暗、恶臭和阴冷的地下室。这座监狱通常只关押高级囚犯,被击败的外国将领在凯旋式示众后,关押于此,最后仍公开勒死,除非碰巧自然死亡(罗马法不承认监禁本身作为惩罚)。 公元前63年,喀提林阴谋成员在处决之前,被关押在这座监狱。传统认为,保罗和彼得在殉道之前也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 不清楚这座监狱何时关闭,但这个地方从中世纪已经用作基督教礼拜场所,目前被2个教堂占用:上层是木匠圣约瑟堂(Chiesa di S.Giuseppe dei falegnami),下层是狱中圣伯多禄堂(S.Pietro in Carcere)。 下层教堂祭台上的十字架是倒置的,因为根据传说彼得是被倒钉十字架。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陶恕《胜过撒但》八、今天你是否活出了谦卑

……你们各人也都要彼此以谦卑为装束,因为「神敌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彼前五5,新译本) 使徒彼得劝勉信徒,各人都要以谦卑为装束彼此相待:我们可实际上推想出一幅图画:基督徒每天活出谦卑,就如穿上了制服一般能识别出他的真正身分,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人的装束往往反映他在社会中的身分和地位。我们今天的「公仆」,亦惯常穿着不同类型的制服,来让人识别出他们的身份。我们即使置身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当遇到突发的事情需要求助,也会懂得四周张望,看有没有穿着警察制服的人可以提供帮助。 因此,圣灵借着使徒彼得提醒在基督身体内的所有成员,要在爱心、怜悯和恩慈的连结中彼此顺服。这种真诚的顺服和谦卑心态,便实在成了我们的制服和装束,显明我们已得救赎,是耶稣基督的顺命门徒,和我们是属于祂的! 信徒必须认识一个事实:基督耶稣既以谦卑的装束来到世界,祂就必然会出现在那些以谦卑为装束的人中间。在谦卑人中间必然会找到祂。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道理。圣经清楚教导我们,当一个骄傲、顽梗的人去抗拒神,他大可以预期神也会敌挡他。当一个人用说话和行动去攻击一个基督徒,纵使他指出的事实可能正确,却会发觉神阻挡他,因为他的心思和态度都错了。神会越过事情的表面,看人的内心和态度。当我们被别人中伤或恶待时,神在那刻最关注的,便是你会以什么态度去回应。你会否颗露出一种顽梗的心态,要急切地作出报复?倘若你抗拒圣灵的提醒,不去学习表现出救主耶稣基督的爱与恩慈,那么,你可以肯定一件事:神将要阻挡你 !这并不表示神要改变立场,偏帮那个恶待你的人。它只是表示,神要阻挡你,因为祂由始至终都阻挡顽梗的人。 当神因为某人的内心和态度有罪而敌挡祂的时候,那人的灵性便会逐渐倒退,标示着审判已经临到。由于那人不愿意向神降服,便会逐渐变得硬心,结果便会变得苦毒怨愤。他会逐渐失去基督徒的喜乐,再不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却会像变酸的果酱那样发酸——说一个被神敌挡的人,将会自作自受地不断发酸变臭,决不是夸张。神碓实会敌挡骄傲人,而我认为重点是在于:那人在理方面未必有错,但他的心灵却在考验中不及格! 基督徒经常会问:「难道我碰到任何人生际遇,都必须谦卑自己和温顺地接受吗?」我想这就是答案:作为基督徒,我们的谦卑决不可违背道德或真理。倘若我们要谦卑自己,就等于要在真理上妥协,这就不能为。倘若这等于要在道德上妥协,这也决不能为。神决不会呼召人去降低自己的人格,无论是从道德或真理而言。但我却实在得到神的呼召,要在大能的手下谦卑自己,让敌对我们的一方,向我们掷石头吧! 神呼召属祂的人要真正谦卑的同时,还补充了一个应许:到了时候,祂就会使我们高升! 「到了时候」——这是指到一个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合宜的时间。神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去完善我们,又能归荣耀给神,还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那便「到了时候」。也许在神的旨意中,祂预期我们要等很久,祂才能荣耀我们或高升我们。祂可能要我们在谦卑和顺服中,劳苦作工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祂的时候未到。弟兄们,神知道什么对我们各人最好,以至能模塑我们成为合乎祂心意的圣徒,在一切事情上尊荣祂并归荣耀给祂! 神说过,到了时候,祂必叫你高升;但请记住,祂所指的是祂的时候,而不是你的时候!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正置身在烈焰的火炉中,那是一种特殊的属灵考验。你的牧者未必知道,其他人亦未必知道,但你一直在祷告中问主:“祢为何不把我救出来呢?”在神的计划中,它还未到时候。当你经历完火的试炼,神就会把你救出来,你的衣服不会留下烧焦的气味,而你也不会受伤。唯一会使你受伤的,就是你坚持神要早过祂的计划把你救出来,这种坚持便使你受伤。 主已经应许,到了时候便使你高升;祂由始至终都信守祂给子民的应许。我们既已成为神的儿女,就一定不介意去等。一个活在神旨意中的圣徒,当然不会介意时间。惟有罪人才没有时间。他必须赶快,否则便要去地狱:但基督徒却有永恒的福乐在他的面前。 我们基督徒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我们在试炼完结之前,不断坚特要证明自己有理。神已经明言,祂要试验我们、考验我们,当试炼完结,祂会亲自证明:「经得起考验,证明是配得的!」我唯一祈求,所有基督徒在等候主再来的这段期间,都懂得如何表现出自己是信靠神的儿女。保罗曾经写道,耶稣是在时候满足便降世为人——-那个时候,神要祂降世,为的是可以为我们的罪受死。彼得说,「到了时候」神必叫我们高升,这句话是要指出一个事实:耶稣将要照着神的时候再来到地上。神在这期间对我们的心意,是要我们彼此在谦卑中顺服,借此预备祂的儿子再来,与众圣徒一同高升!

《以弗所书》背景

《以弗所书》有很多不同于其他保罗书信的特征。 本信很少提及其他人、没有问安的话,也没有发信或收信人之间的私人信息。 所有其他保罗书信都根据对方的特定问题加以回应,但本信并没有什么特殊问题需要处理,很少提及收信者的处境,读起来好像是一篇讲章,某些地方甚至像祷文或赞美诗。 《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之间相似之处数量之多、篇幅之长,在新约书卷中绝无仅有。 有人指出《以弗所书》一百五十五节经文之中,有七十五节以不同的相似程度出现在《歌罗西书》里面。 这两封信的组织和论证很相似。 两者的开始都是关乎教义的段落,所赞颂的亦同样是基督的荣耀和祂旨意的威荣。 两者接下来都把其中的教训应用在个人生活中,又都同时进一步作出关乎人际关系的劝勉。 两者论及基督徒生活,都说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弗四17;西三5)。 两封信都讨论到基督徒当怎样「行事」,又谈及谢恩不但是本分,更要在赞美和唱诗中表达出来(弗五15-20;西三16-17,四5-6)。 有关夫妻、父母儿女,和主仆关系的教训十分相像,只是《以弗所书》中的(弗五22-六9)比《歌罗西书》更详细(西三18-四1)。 两封信都提到保罗所受的捆锁,以及他宣讲福音的奥秘(弗六18-20;西四3-4)。 此外前面谈及使徒被差遣传讲福音奥秘,也颇为近似(弗三1-13;西一23-29)。 保罗曾在凯撒利亚(徒二十四27)、罗马(徒二十八30)长期被囚,最可能是于主后57-62年被囚于罗马期间写下这两卷书信。 他首先针对歌罗西教会特殊的处境和危机,写下《歌罗西书》。 然后,他进一步思考教会在神旨意中的地位,关注全体教会,特别是小亚细亚省的教会,因此写下《以弗所书》供各教会传阅。 弗六21-22和西四7-8几乎完全相同,可能因为保罗在写好两封信准备送出之时,一起写下了结语。 「推基古」(弗六21;西四7)可能就是传递这两封书信以及私人信件《腓利门书》的信差。 本信的上款原是空白的,信差可以在每处地方加上合适的名称。 以弗所教会是小亚细亚省最有名望的教会,因此其所保有的副本最常被人抄录,这成了「致以弗所人」一名的由来。 《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是保罗在监狱里给教会写的三封书信,被称为「监狱书信」,都是非常明确地让人注视基督。 《以弗所书》启示了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歌罗西书》启示了基督是教会的元首,《腓立比书》启示了教会活出基督见证的路。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罗马帝国的邮政

奥古斯都创立了罗马公共邮政(Cursus Publicus),通过罗马道路系统运送官方邮件。邮差会戴着一顶独特的皮制邮帽,战车上有箱子用来装载邮件。在特别的情况下,驿马当天就可以把信件传递到800公里外。罗马道路的开通也促进了私营邮递业兴起,例如Tabellarii就是一家用奴隶送信的邮递业务经营者。大部分平民是靠旅行者来携带信件。那时寄信比现代困难得多,信差需要长途跋涉,信件越短越容易携带,已出土的当时一万四千多封书信通常最多是200字左右。相比之下,保罗的书信都非常长,平均1300多字,《罗马书》更长达7000多个字,可能是当时最长的一封书信。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

陶恕《胜过撒但》七、心灵的黑夜

犹记得他们怎样把耶稣钉在十字架吗? 犹记得那遍地的黑暗,连父也把脸隐藏起来的情形吗? 这正是耶稣所走的那不朽得胜的路。祂尚且这样,何况我们呢?  圣灵在新约时代的工作,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引导信徒在每天生活中认识耶稣基督的美丽与完全; 第二, 率领信徒迈向得胜与蒙福之地, 正如昔日约书亚把以色列人带进应许地般。 第一个目的,不难达到;第二个目的,则不易为了。许多基督徒都会承认在他们面前还有大量未得之地, 奈何他们不愿前进。若要认识基督、得着基督、明白祂复活的大能、效法祂的死, 要走的路还很远; 若要承受我们在基督里本该享有的一切, 我们得把万事都看作有损。 我们自知不足,但我们却不愿随圣灵的引导进深。只有在水深之处,我们的内心才可纯洁无瑕, 才能完全爱慕神, 才会把祂该享的赞美归给祂。虽然我们犹豫、怠慢、后退, 神却一直不放弃,圣灵还是那样信实、仁慈、忍耐, 千方百计要率领我们攀那属灵的高峰。 一位圣者曾提出这样的警告:“ 信誓旦旦,满腹妙策,总不如诚信的实际行动。”他还说: “ 口讲完美、空谈成圣的家伙多的是。” 耶稣不是说:“ 空谈便可做我的门徒了。”祂说要借你的果子和行为把你认出来。这是一条万试万灵的金科玉律, 你也不妨以此自我衡量。 不管你说得如何动听,神总会把你筛出来。只有那些在祂的荣美中仰望祂,在祂的慈爱中寻觅祂的人, 祂才会牵引到底。 基甸的故事告诉我们, 神是重质不重量的。基甸带了三万二千人前往抗敌,神对他说:“ 人太多了, 凡惧怕胆怯的, 由他们回去吧! ” 结果走了二万二千人。但神仍说: “ 人还是过多, 那些还未做好应战准备的, 不配入伍。” 很少传道人会任凭那二万二千人离去,但神强调的是素质,祂要的是那些愿意和祂合作, 执行祂旨意的人。 基甸把那余下的一万人带到河边, 依神的指示试验他们, 结果及格的, 仅得三百人。那些因着神的恩慈而肯改变自己生活模式的人,神选上了;那些不了解神施福心意的人,神撇下了。 曾几何时,我们切慕得胜,勉力前行,但得来的却只是更多的颠簸、试炼和失望。我们不禁仰首问苍天: “ 黑夜究竟有多长”?  让我们重新思想耶稣基督所走向的那不朽得胜的路。犹记得祂在那里汗流如血的园子吗? 犹记得祂在那给人换上紫色袍、给无情掌掴的衙门吗? 犹记得祂众叛亲离的凄酸吗?犹记得那通往加略山的窄路吗? 犹记得祂被钉十字架的经过吗? 犹记得那可怕的六小时, 那遍地的黑暗, 连父也把脸隐藏起来的情形吗? 犹记得祂把灵魂交出、断气的一剎那吗? 这正是耶稣所走向的那不朽得胜与永恒光荣的路。祂尚且这样,何况我们呢?  […]

罗马的道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您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吗? 罗马道路是古罗马的重要基础建设,由公元前500年开始,并随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版国的扩大而延伸。 这些罗马道路为罗马军队、官员及平民带来便捷的交通路径,更促进陆上通讯及贸易。 这些道路由地方小路,连接上广阔、长距离的公路,连接各主要市镇及军事基地。 罗马道路是主要由石头铺成,部分混入金属材料。 道路由弧形的石头组成,这些石头形式和高于路面的行人道以方便排水,而道路两旁除有行人道外,还有马道和排水沟渠。 罗马道路的建设有赖于精确的测量工序,包括透过切割山坡,用桥连接河流和沟壑,湿滑的地面部分用木桩作地基支撑。 当罗马国力达到最顶盛时期,有超过29条大型军事公路由首都罗马以辐射式向外扩散,接上罗马帝国内113个省份372条大道,总长超过40万公里,其中8万5百公里 的道路已经铺石。 单在高卢,有超过2万1千公里道路,在不列颠也有至少4,000公里的罗马道路。各地的小路连上了广阔、长距离的公路,把各主要市镇和军事基地连在一起,为军队、官员及平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促进了贸易,更为福音的广传铺平了道路。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