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羅

保罗原名扫罗,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扫罗”是希伯来人惯用的名字。“保罗”是罗马人惯用的名字。为了便于在罗马人的辖域传道,后来他便常用保罗这个名字。因为他首创向非犹太人转播基督的福音,所以也被奉为外邦人的使徒,足迹遍布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以及现在的希腊和罗马。 保罗出身犹太人家庭,属于便雅悯支派,生于犹太省北方—-基利家省的大数城。保罗出身法利赛人,他从小受到严格犹太律法教育,曾在耶路撒冷著名的学者迦玛列门下学习,对旧约圣经有深入了解,最初也以法利赛人自居。 保罗起初认为传耶稣为弥赛亚是违背传统犹太教信仰的异端,因此极力迫害基督徒。但后来他在往大马色迫害门徒的途中,被主光照,悔改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并且尽力宣扬主耶稣的救恩。为了传讲福音,他屡次遭受苦难,最后甚至殉道而死。全部新约圣经共有27卷,其中半数是保罗在圣灵感动下写成的。 保罗一生的事奉都是以基督为核心,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他言传身教,在凡事上都给信徒作了榜样,在犹太人的谋害中,一面经历试炼;一面服侍主,凡事谦卑。保罗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爱人及对神、对教会、对人、对己的事奉生命更加激励我们,让我们效法保罗的事奉,学习做基督忠心的仆人,求主帮助我们,能以保罗生命的事奉为榜样,毫无保留,发自内心的做主圣工。效法保罗“信靠基督、认识基督、经历基督、爱慕基督、效法基督、传扬基督、荣耀基督。”

聖膏油

【出埃及记30:22-32】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按做香之法调和做成圣膏油。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并香坛、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要使这些物成为圣,好成为至圣;凡挨着的都成为圣。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你要对以色列人说:‘这油,我要世世代代以为圣膏油。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也不可按这调和之法做与此相似的。这膏油是圣的,你们也要以为圣。 ’”*1舍客勒=11.5克 **1欣=4公升=4000毫升 圣经中提到圣膏油有200多次,其中最早提到是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上帝的律法并记录相关的节期,祭祀等指示,其中神专门晓谕摩西关于圣膏油的配方和使用,会幕中所有主要的器具如约柜,灯台,香坛…甚至包括祭司本人都要用圣膏油进行涂抹。 神对圣膏油的制造有详细的指示。其内含有没药,肉桂,菖蒲,桂皮和橄榄油等多种珍贵药材。这些宝贵的香料经过破碎之后,才能溢出香气,正如主耶稣基督被神“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赛五53:10),才能流出生命里的馨香。 “圣膏油”象征圣灵。圣灵膏抹了人,代神得着了人。每一个重生得救的信徒都接受了圣灵的膏抹,使我们”成为圣“,被神得着来事奉祂。

巴力和亞舍拉

在迦南的宗教中,巴力(Baal)是雨水与农作物的神,每年的雨季就是巴力战胜大水与海洋带来的雨水,旱季就是巴力被死亡与干旱之神摩特(Mot)杀害。而巴力的配偶亚舍拉 (Anath)把摩特打败之后,巴力又复活,重新带给大地雨水。迦南人认为秋季的雨量与春季的作物发芽,都是因为巴力与其配偶交合所带来的繁殖力量。因此,行淫成为巴力崇拜仪式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牲畜的多产、农业的丰收,所以为了促进巴力与其配偶繁殖的力量,迦南人要与神庙中的庙妓行淫。此外迦南人其他的献祭仪式还包括焚烧儿女、占卜、观兆、行邪术、交鬼,都是「耶和华所憎嫌所恨恶的」。 迦南人习惯在高处与大树下敬拜假神,在”高山、小山、青翠树下”建筑”祭坛”,又立起石头的”柱像”代表男神,称为”柱像”; 立起”木偶”代表女神,称为”木偶”或”亚舍拉柱”,并且用”雕刻的神像”来控制神明。男神和女神的名字及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地方的迦南人有不同的说法。男神的名字通常是”巴力 Baal”,但不同的地方又有地方特色,如”巴力·毗珥”、”巴力·比利土”、”巴力·西卜”,统称”诸巴力Baals”。女神的名字有的地方叫”亚舍拉 Asheroth”、有的地方叫”亚纳特 Anath”、有的叫”亚斯她录 Ashtaroth”,通常认为她是巴力的妻子。 尽管耶和华神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前,反复警告他们不能随从迦南人拜假神,但是以色列人没有顺服神的旨意,进入迦南地后很快就败坏了。北国和南国都有拜假神的王,因此整个国家迅速败落,最后北国被亚述所灭;南国被巴比伦所灭,国家灭亡。 “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神,随从别神,侍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耶和华在你们面前怎样使列国的民灭亡,你们也必照样灭亡,因为你们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话。”(申命记 8:19-20)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

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 在挪亚洪水之前,动物就有洁净和不洁净之分,不洁净的动物不可以拿来献祭。关于动物是否洁净、是否可以食用,在圣经《利未记》11章和《申命记》14章都有详细的说明。神只把少数几种动物划为可吃的”洁净”动物,这些动物大都是温顺的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巨大;神把绝大部分野生动物都划为不可吃的”不洁净”动物,实际上是对这些动物最好的保护。 神晓谕以色列人什么动物可吃,什么动物不可吃,但并没有说明理由。虽然今天的医学知道,食用”不洁净”的动物的健康风险都比较高,但神让百姓”把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可吃的与不可吃的活物,都分别出来”,并不只是为了健康,而是要让祂的百姓,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将自己”分别出来”,”成为圣洁”。 现在的以色列社会仍然谨守摩西律法中关于洁净与不洁净食物的要求,那么基督徒在吃东西方面到底有没有什么忌讳呢?是否也要遵守摩西律法呢?在《马可福音》中主耶稣说:”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保罗也说:”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但对于营养过剩的现代人来说,如果我们尽量遵照这些条例控制饮食,也可以”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对身、心、灵的健康也是一件很有益的事。然而我们基督徒要明确的是,当我们相信并接受福音时,圣灵就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洁净了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毋须再接受割礼、摩西的律法及犹太拉比的口头遗传。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我们的心灵得蒙洁净,不是因着遵行外面洁净的规条,乃是因着信主而领受圣灵的更新——惟义人因信得生。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来语פלשתים, plishtim),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老民族,其领土位于今日加萨走廊及以北一带,并在后来的文献中被称为”非利士地”。然而非利士人并不是迦南地的原住民。那么,他们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根据创世记10:7-14 记载:“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麦西生…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 《圣经》记载,上帝带以色列百姓从东边过约旦河到应许之地,也陆续带领另外一群人从西边来到这里,那群人就是来自“迦斐托”(即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的非利士人,耶和华将先前住在迦萨的亚卫人除灭,使非利士人接着在那里居住。【申二23】 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进入迦南地后,以色列人住在山上,非利士人住在沿岸的平原(即今天的迦萨走廊,巴勒斯坦人自称他们是非利士人的后代)。非利士人有五个大城,就是迦萨(Gasa)、迦特(Gath)、亚实基伦(Ashkelon)、亚实突(Ashdod)和以革伦(Ekron)。这几个城市名称在圣经中屡次出现,非利士人一直都是以色列人的大敌。圣经中撒母耳、参孙、扫罗和大卫的故事都涉及了大量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他们长期垄断了锻造铁的技术,在沿海平原从事农业、畜牧和海上贸易,越来越强盛。主前12世纪,非利士人开始向内陆发展,扰害欺压以色列人。直到大卫在利乏音谷两次大胜(撒下五17-25),才制服了非利士人(撒下八1)。南北分裂以后,非利士人对南国犹大的侵扰一直延续到被掳巴比伦(结二十五15-17)。 在《阿摩司书》九章,上帝透过阿摩司说:“我岂不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吗,领亚兰人出吉珥吗?”神不但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也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领亚兰人出吉珥。在进入应许之地后神继续带领以色列人的道路,他们顺服时赐福;他们悖逆时就使用周围的外邦人来管教他们。上帝是全地的主、公义的神,万国都在神的掌管之下,祂厚赐万物,为要成就对全人类的救恩。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律法

律法是神给人的律令,叫人知道什么是罪,是旧约时代神借摩西向以色列人所颁布的律例、典章、规条,其内容包括敬拜神的礼节,世上之事的法律,衣食住行的规矩及一切属于神的旨意,目的是教训众民归向耶和华。 从内容看,旧约律法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道德律法,主要体现在“十条诫命”(出20:3-17)中。第二类是民事律法,对社会关系制定了明确的准则。第三类是宗教礼仪律法,大都是关于会幕、祭祀和节期的规定,是律法中最为细腻、冗长的部分。道德律法是另两类律法的基础。 从形式看,可分为绝对律法(Apodictic Law)和相对律法或决疑(个案处理)的律法(Casuistic Law)。绝对律法是权威的、不可抗拒的命令,常以“要”或“不可”开始。“十条诫命”属于这类律法;部分宗教、民事律例也属此类,如:“行邪术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出22:18)。相对律法常以“若”或“假如”开始,先假设一个个案,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如《利未记》20章9-21节。民事律法大都属于这一类。 在新约时代,因耶稣基督的救赎,信祂的人就不在律法以下,而是在恩典之下了。新约圣经的不同书卷记载主耶稣完全了旧约律法(罗马书10:4;加拉太书3:23-25;以弗所书2:15)。基督徒必须遵守基督的律法,但不是试图记住旧约中超过600条的戒律,基督徒只要专注于爱神和爱人。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里的总纲。基督把我们从旧约律法数百个命令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借着主耶稣,我们与上帝律法永恒的关系就显明了。 圣经记载: 【太22:37-40】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加2:15-16】我们这生来的犹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 【出24:12】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太5:17-18】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加3:24-26】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

約櫃

【出埃及记37:1-9】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用精金做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约柜也叫法柜,是以色列的至圣之物,代表耶和华神的同在。出埃及三个月后,以色列人到达西奈山,神晓谕摩西设计打造出这个神圣的柜子。约柜里面装有两块写了十诫的石版,一个存放吗哪的坛子和大祭司亚伦发芽的杖(希伯来书9:4)。约柜盖上是施恩宝座,左右两个带翅膀的天使。直到以色列出埃及第二年的头一天,约柜正式建好并放置于会幕的至圣所内(出40:1-3),大祭司只有在赎罪日进入至圣所来到约柜前,为自己和以色列向神祷告,求神赎罪洁净以色列。 进入迦南后,约柜摆放在示罗的会幕里。撒摩耳记上4-5章记载,大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顺从人意,将约柜带到战场结果被非利士人掳去。自此,约柜再没有返回示罗,而是在非利士人归还后被放置于基列耶琳。约柜流浪大约70年后,在耶路撒冷做王的大卫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所罗门做王建立圣殿后,约柜被放置于圣殿的至圣所内。主前586年,巴比伦攻破耶路撒冷,圣殿被焚烧,约柜失踪。

《申命記》背景及簡介

《申命记》是《圣经》全书、也是《摩西五经》的第5本书,它是被新约圣经引用得最多的四本书之一(其余三本是创世记、诗篇及以赛亚书)。在旷野流浪了40年之后,以色列的子孙又回到应许之地的门槛上。在这个时候,摩西写下此书来阐述他们的前景、将在约旦河的对岸遭遇的困难及向百姓提出的最后训示。 《申命记》是《出埃及记》之后40年写的,在那40年的期间,年长的一代全死了。当初离开埃及、走过红海,来西奈山扎营,除了摩西、迦勒和约书亚之外,第一次听到十诫的成年男人全都死了,因为他们违背了律法。当初在过红海和在西奈山扎营的时候,新一代都还是小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根本不记得上一代离开埃及的这段历史。这个时候摩西120 岁,上帝告之他不能进应许之地,他必须把全部的律法重新复述一遍。新的一代必须要重新听到这些律法,自己再一次跟上帝立约。他们将要亲眼看到水分开的神迹。这次不是红海,而是约旦河。 在完成摩西五经和指定嫩的儿子约书亚为他的后继者,摩西登上尼波山观看应许之地后便死在那山上。耶和华将他埋葬,从那时起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所在。摩西虽达120岁的高龄,但逝世前他“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耶和华曾任用他行各样神迹奇事,因此《申命记》最后一章评论说:“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 神赐下律法,指示了“耶和华的节期”、安息日、安息年和禧年,但是神没有阻止以色列人犯错,正如神允许发生金牛犊事件(出三十二4)、献凡火、破坏安息日(民十五32)等事情发生,神要借此表明,人要得着真正的安息,必须有三个条件:敬畏神、互相尊重、互不亏欠,三者缺一不可。历史证明,虽然远离神的人类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试图实现互相尊重、互不亏欠的理想,但如果不首先敬畏神,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能得到安息。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陶恕《渴慕神》第三章揭去帕子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 在许多教父的名言中,有一句最好的话,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你为自己造了我们,我们的心没有安息,直到在你里面找到了安息。」 这位伟大圣徒只用几句话,就说明了人类起初的历史,以及人内部的秘密。神为了自己而造我们。这是唯一能够满足一个有思想的人的答案,不管他曾经推想过什么其他的理由。人如果依从错误的教育和执着的理解,作了其他的推断,任何基督徒都不能对他有所帮助。对于这样的人,我没有信息可以给他。我的呼吁是针对那些已经被神的智慧开导的人,我的话也是对着那些心灵中饥渴的人而说,他们的内心已经被神唤醒过来,因此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作证明。他们心中的切慕就证明了。 神为祂的缘故造就我们。韦斯敏斯特会议所订定的「教义小问答」及「新英格兰教义初阶」仿照古老的方式,所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用最简短的字句作答,都是普通世上的文字所不能做到的。问:「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人的主要目的乃是荣耀神,并欣赏和享受神,直到永远。」二十四位长老俯伏在那活到永永远远者的面前敬拜,如此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4:11 ) 神因祂的喜悦造了我们。祂造我们的目的,是叫我们与祂,祂与我们,能在属天的交通里,享受亲属般,神秘的甜蜜。神的意思是要我们在灵里得以见祂,和祂同住,并从祂的笑脸中得到生命。但是我们触犯了米尔顿所描写,撒但和牠的使者背判神的那种恶行,我们和神决裂了。我们不再顺服祂和爱祂,在背逆和惊恐中,从祂面前逃避。 然而,祂是天和天上的天所不能桎梏的神,谁能躲避祂的面呢?所罗门的智慧见证说:「神的灵充满全地。」神的无所不在是一件事实,而且是形成祂的完全神性中所不可少的。然而享受祂的同在,又是一回事。我们原是像从祂面前逃走了亚当一样,躲藏在园里的树木中,或像彼得一样,怀着惧怕的心情喊着:「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5: 8) 所以人在地上的生活是一种离开神的面的生活,我们已经从正常美好的地位上跌落下来,再也保不住原来的地位。因为失去了这种地位,遂造成我们永无止息的不安。 神的整个救赎工作,就是要消除因那一次背叛所造成的悲惨结果,使我们和祂自己再一次建立正常而永远的关系。这就必须把我们的罪孽予以圆满的处理,使双方完全协调,打开一条活路,使我们与神再有交通,并能在祂面前过生活。同时,由于祂恩惠的工作感动我们的心到祂面前来,这恩惠的工作,第一步就是使我们对于神渴慕的心,叫我们心中如同浪子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路15:18)这是第一步,正如中国古人说的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旧约时代的会幕,是一个灵魂由罪恶的旷野回到神面前路程的最好说明。归回的罪人先进入会幕的外院,在铜祭坛上献血祭,又到洗濯盆把自己洗净;然后经过一层幔子,进到圣所,那里没有天然的光能够射进里面,只有金灯台发出温和的亮光照耀一切,表明耶稣是世上的光;那里又有陈设饼,表明耶稣是生命的粮,而香坛代表无止息的祷告。 敬拜的人虽然享受了这许多的东西,然而还是没有进到神的面前,因为还有一层幔子,把至圣所隔开。在至圣所里面有施恩座,神自己住在上面,显出他的威严和荣耀,只有大祭司可以进到里面去,而且一年只有一次,还要带着血,为他们自己和百姓赎罪。这最后一层的幔子,当我们的主耶稣在各各他山断气的时候已裂开了,写圣经的人解释说,这幔子破裂,就是为每一位敬拜神的人,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直接来到神面前。 新约中每一件事物和旧约是互相吻合的。被救赎的人不必再害怕而不敢进入至圣所。神愿意我们进到祂面前,并且一生都在祂面前生活。这是实际的经验,不止是一种应当遵守的道理,乃是每一天,每时刻可以享受到一种生活。 与神同在,乃是一切事奉神程序的中心。全部利未记,如果没有这件事,会幕中一切的设备,都如同一种不成文字的字母,对于以色列人和我们都没有意义。会幕中最重要的事实,就是神在那里,祂在幔子里面等候着。同样,神的同在乃是基督教的中心。基督教的信息,就是神等候祂所救赎的儿女知道神的同在。现在流行的基督教,对于神的同在,不过知道它的理论,并未晓得这是基督徒现今可以实得的权利。 根据目前基督教的说法,我们只在地位上来到神面前,从没有说到我们可以经验实际到与神同在的事实,像马子贤那样动人的火热,现今是完全找不到了。这一代的基督徒,就这样用这不完整的说法来量度自己,自足的心,代替了火热的情绪。我们停留在称义的地步,就觉得满意了,不注意到缺少个人灵性生活的经验。 住在幔子后面,显出烈火威严那一位是谁呢?不是别人,乃是神自己,就是「独一的神,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并造有形无形的万物的主,」「独一主耶稣基督,神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首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和「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爱敬拜,同受尊荣。」然而这神圣的三位,又属一体;「我等敬拜一体三位,而三位一体之神。其位不紊,其体不分。父一体,子一位,圣灵亦一位。然而父、子、圣灵同一神圣,同一荣耀,亦同一永恒之尊严。」 在幔子的后面是神,世界对祂的感觉是:「或者我们可以找到祂。」祂他籍著大自然把自己的一部分显示出来,又籍著道成肉身把自己更完全地彰显出来;如今祂正等候着要向谦卑和清心的人来一个夺取心魂的完全显现。 这个世界因为缺乏对神的认识而趋向灭亡,同样地,教会因为没有神的同在而濒于生命枯干。我们大部分灵性疾病的紧急疗治方法,是要在经验上进到神面前去,使我们猛然觉得我们是在神里面,神也在我们里面。这要救我们脱离狭隘的心思,使我们的胸怀宽广;这会把我们生命中不洁净之物,统统烧掉,如同在荆棘中的火焰,会把臭虫和霉菌烧掉一样。 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是一个多么广大任我们漫游世界,多么壮阔让我们浮游的大海。祂是永在的神,这就是说,祂是在万古之先就有了的。而且超越时间的限制。时间从祂开始,也要在祂里面终止;对于时间祂无所要求,也不因时间的变换而受亏损。 祂是永不改变的,这就是说,祂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不会有任何一点丁点儿的改变。若是有改变,就是说祂必须由好的变为不好的,或由不好的变成为好的,但祂不能有任何一种的改变。祂既是完全的,就不能够变为更完全;若是祂会变为更完全的,那祂本来就不够成为神。祂是无所不知的神,这就是说,祂一下子很自由而不费力地知道一切的物、一切的灵、一切关系、一切事情。在祂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祂是,此外就没有其他形容活物的名词,可以应用在祂身上。 慈爱,怜悯和公义,都是属祂的。祂的圣洁无法形容,没有任何比喻或数字可以把它表明出来的,只有火能把它略略加以描写。祂曾经在烧着的荆棘中显现;祂住在火柱中,一直经过那漫长的旷野道路。在圣所中的基路伯翅膀中间名叫「舍吉那」的火焰,在以色列民族繁荣的年日曾显现过。旧约过去,新约来临,祂又在五旬节降临,如同火焰,分开落在门徒的头上。 斯宾诺沙写过关于神的理智之爱,也说出了一点真理;但是神最高的爱并不是属于理智的,乃是属灵的。神是灵,只有重生的人的灵才能真实的知道神。在人的心灵深处必须燃着这种灵火,不然的话,他的爱就不是神的真爱。天国里最大的人,就是那些爱神比别人爱得更多的人。他们事奉的敬虔,深而且诚,备受敬仰。只要默想一会儿,他们的名字就会在我们脑际一个一个的浮现,而且都带着象牙的天宫里,发出来没药、乳香和桂皮的馨芳。 费伯是一位渴慕神如鹿切慕溪水的人。由于他的渴慕,神向他特别的显现,使他整个人生燃起火热的爱焰,可以与宝座前的撒拉弗相比。他对神的爱用在同一神性的三位一体其中的每一位,是无分彼此的,而且似乎他对于每一位,都有一种特别的爱情,单单为他存留的。三位一体神的第一位就是圣父,弗伯这样歌颂他。 就这样坐下思想神, 啊何其快乐! 思想你的思想呼吸你的名字, 地上更无再高福乐 爱的酬报竟就是父神, 啊我心喜悦难鸣 俯身你座前伏下, 凝视复凝视! 他对于基督的爱极其炽烈,炽烈的程度几乎要把自己吞灭了。这种爱在他里面燃烧,如同一种甘甜而圣洁的狂热,又如同熔解的黄金液一般,从他口中流了出来。在他的一篇讲章中他这样说:「我们在神的教会中,无论面向那一个地方,都是耶稣。祂之于我们,是一切事物的起始,中间以及终结。祂是祂仆人的一切,凡是良善的。圣洁的、美丽的、可喜乐的,主耶稣就是。任何人都不必贫穷,他若愿意,可以把耶稣作他的产业,为他所占有。任何人都不必沮丧灰心,因为耶稣是天上的喜乐;祂最乐意进入懮伤的人的心中。我们对于好多事情都都曾言过其实,但是说到对于主耶稣的感谢,或者说到耶稣对于我们的丰盛慈爱和怜悯,便从来不曾言过其实。我们即使把一生的时间用来讲说耶稣,对于应当说的甘甜事情,还是述说不完。永远无穷的时间,都不足够叫我们认识祂的一切,或是称颂祂的一切作为,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因为我们可以时常与祂在一起;此外,我们没有其他愿望。」当他直接和我们的主倾谈时,他这样说: 我是如此爱你我不知 约束的途径 你的爱似一团燃烧着的火 烧在我灵深处 弗伯向着圣灵,也是一样的热爱。他不只是在神学上承认圣灵具有神性,和圣父、圣子同等,而且经常在歌唱和祷告中,也不住的颂扬他。他真正的俯伏下来,前额触地,以表示他对第三位神那种热烈而又虔敬的崇拜。在一首颂赞圣灵的著名诗歌中,可以见到他那种热烈而虔敬的心意: 神的灵啊美丽复可畏 我心不得不为你而裂 你爱情温柔备至 全为我们这些可怜罪人 我恐怕引用的句子已经太多,不如把要说的,用直截了当的话说明出来。所说的就是,神如此的伟大而奇妙,又是如此的全然可爱,他不用加上任何别的东西,只有他自己,就能满足我们一切的需要。像费伯(他不过是属于数不过来的一大群人中的一个)所认识到对神的敬拜,决不是单从神学的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凡为爱神而至于「心裂」的,是到神面前的人,他们的眼目也仰望过神的威荣。 「心裂」,是另一个心情,为普通人所不知道,也不明白的。这些人常带着属灵的权柄说话。他们到过神的面前,并且向人说他们到过那里。他们是神的先知,不是受教的文士,因为文士只把他所读的告诉人,而先知却把他所看见过的告诉人。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不是抽象的,只读过圣经的文士,和亲自看见过神的先知,二者的差距就如同海洋那么宽阔。我们现今的世代、充斥着正统派的文士,先知到底在哪里呢?文士们生硬的声音,充满了福音信仰的团体,但是神的教会却等候着要听那曾进入幔子里面,用心灵眼睛看见过奇妙圣者的人的柔和声音。像这样的往深处里去追求神,和从实际生活经验上进到神的面前,乃是每一位神的儿女可以享受的特殊权利。 由于耶稣的肉身受死,已使幔子为我们裂开了。在神那方面,没有什么东西拦阻我们进到他面前去,为什么我们还在外面滞留呢?为什么我们竟让自己一直在至圣所外面过日子,从来不进去朝见神呢?我们听见新郎的声音说:「求你容我得见你的面貌,得听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柔和,你的面貌秀美。」(歌2:14)我们觉得这人呼声是为我们发的么?然而我们还是不走进去,于是岁月如梭,我们渐成衰老,而且疲倦,到底还留在会幕的外院。究竟是什么拦阻我们亲近神呢? 通常见到的答案,只是因为我们太冷谈了。这并不是以解释全部的事实。还有比内心冷淡更加重的问题,在冷谈的背后必定有东西,必定另有使冷谈得以存在的原因,我们要把它找出来。这到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心中存留着一层「帕子」吗?这「帕子」未曾像会幕的幔子已经被拿掉,乃是还存留着,阻挡神的面的神的光,使我们不能看见他,这就至今还活着的败坏性情构成的肉体的「帕子」,它生长在我们里面,还没有被交出来接受审判,还未被钉死,也还未予以舍弃。这就是我们从来未真正认识的自我生命所组成的坚韧「帕子」。我们曾经暗中为它而惭愧,而且就因这个缘故,我们从来没有把它交给十字架予以审判。这暗昧的帕子,并不是如何的神秘不可捉摸,也并不难以辨识。我们只要向自己心里察看,就会看见它–织得好好的,或许还有过修补的痕迹;然而,它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大仇敌,也是我们灵程长进中的一个最有力的拦阻。 这「帕子」并不是一样好看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常爱谈论的事情。我在此是要对那些心灵中渴慕神,决志跟从神的人说话。我知道他们不会回头,虽他们所走的要经过死荫的幽谷,里面仍有对于神的切慕,使他们继续的往前追求。纵然面临任何痛苦,总为着将来的福乐,情愿忍受十字架。因此我大胆地把这一层帕子的内容作一个介绍。 这「帕子」是用「已」的生命细纱组成的,它是人类天性中的罪恶。它并不是我们的所为,乃是我们的所是。在它里面还隐藏着他们的狡猾和力量。 明白地说来,「已」的罪就是以下这些东西:自义、自怜、自信、自满、自足、自我欣赏、自爱,以及其他一大堆类似的东西。这些罪住在我们里面深处,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使我们不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除非神的光照到它们。这些罪性若有更露骨的表现,就成为自尊自傲、自我表现、高抬自己等等,基督教领袖中也有这些罪,真是令人惊异。但更令人惊奇的,就是人认为非此不足为伟人,这些并不妨碍他们的见证,与所传的福音。这不是故意讽刺,事实上有些教会团体,为了要深孚众望,这些罪恶竟然成为必须有的;在高举基督的伪装之下,人高举了自己,这在目前已是非常普遍的事,甚至到了不再有人去注意的地步了。 有人以为明白了人类堕落,和必须籍著基督才能称义的教理,就可以救我们脱离「已」的罪恶权势;可是事实上并不如此。那个「已」可以在祭坛上生长,它会眼睁睁地看着神的羔羊流血至死,而一点都不受感动。它会为更正教的信仰而奋斗,会大声宣扬靠恩典得救的道理,同时因工作而心志增强,总而言之,它接受正统神学的培养,它对圣经的讨论,比起闲杂的谈话要高明得多。甚至我们对于神的渴慕,会为它造成一个顶好的环境,让它蔓延和生长。 「已」就是这一层不透明的帕子,把神的面遮住了。不是知识可以把它除掉,乃要属灵的经历。这就如大麻疯不会因着教训而离开我们的身体。我们得自由之前,必须让神做一步拆毁的工作。我们必须让十字架在我们里面作致命的对付。我们要把一切「已」的罪恶带到十字架面前去接受审判;我们必须准备经历一种最剧烈的痛苦,如同我们的救主在本丢彼拉多的手下所受的痛苦一样。 我们要记住这个:我们谈论裂开「帕子」的时候,只是在想像中说话。我们的思想、意念,会以为这是很愉快的事,但是实际上,这是没有一点愉快可言的。在人的经验中,这一层「帕子」是活的,有生命的纤维物,是用我们身上有感情、有知觉的东西造成的,触到它,就是摸到我们的痛处,把它撕掉,就是叫我们受伤流血。若不是这样,那十字架就不成为十字架,那种死,根本就不算是死了。死并不是一件儿戏的事,把我们天然生命中一种骄养而柔嫩的东西撕破了,那不是别的,乃是叫我们经历最深的痛苦。然而这乃是十字架对主耶稣所作成的事,也是十字架对每一个信徒所要作的,为的是要使我们得到自由和释放。 我们要当心,不要希望籍著修补里面的生命就可以自己去撕裂「帕子」,要让神亲自给我们作为一切;在我们方面,只要信靠和顺服。我们必须承认,舍弃,拒绝那「已」的生命,算它是钉死了。但是我们还要把那种懒惰的顺受性情,和神实在的工作分别清楚。我们要坚决非达到目的不可。我们不可单单靠一套自我钉死的理论,就停下步来,以为满足了,那就是效法扫罗,把最好的羊羔和牛牲留起来。 十字架是残忍的,也是致命的,但也是最有功效的。它不叫你一直挂在那里。时候到了,它的工作要告成,受钉者要断气,此后就是复活的荣耀和权能–痛苦忘记,喜乐来到,并且帕子揭去了;我们在属灵的实际经验中,进到神的面前来。 祷告:主啊!你的道路何等完美,人的道路又是多么邪僻与黑暗,求你指示我们怎样叫自己死去,好叫我们再活过来,得着生命的更新。求你把我们「已」的生命的帕子从顶上裂开,如同你裂开圣殿的幔子一样,我们要凭完全真实信心,与你亲近。我们要在这地上,在经验中与你同在,好叫我们到天上与你同住的时候,不怕看见你的威荣。奉主耶稣的名,阿们。

施洗約翰

施洗约翰(希伯来语:יוחנן המטביל‎ )是以色列历史和基督教中的重要人物,旧约圣经最后一部《玛拉基书》成书400年后出现的先知,因在约旦河传道施洗,让人悔改,因此被称为“施洗约翰”。早在他降生约700年前,神就借先知以赛亚预言了他的到来和使命,长大后施洗约翰在旷野传道,身穿的骆驼毛的衣服,吃的是蝗虫野蜜,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他就是神所预定的弥赛亚的开路先锋。 施洗约翰的父亲是祭司,名叫撒迦利亚,母亲以利沙伯也是祭司亚伦的后裔。以利沙伯婚后不能生育,但撒迦利亚并不因此而厌弃她。神的天使加百利在撒迦利亚当值进圣殿时向其显现,并预言以利沙伯要生一个儿子,而这儿子将成为神所重用的工人。但撒迦利亚因老迈不敢相信,因此天使加百利使他暂时成为哑巴,以印证神的话必定成就。不久之后照着神的应许,以利沙伯怀孕了,日期满足生下一子,取名为约翰,这时撒迦利亚的口就开了,并被圣灵充满,说出神的恩典和这孩子未来的使命。 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为人施洗礼、劝人悔改,有很多人听了他的道后都悔改并接受了洗礼。他勇敢指出人的错误,严肃地指出他们的罪,并且预言弥赛亚即将到来。“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马太福音3:11) 后来因他公开抨击当时的犹太王希律·安提帕斯被捕入狱并遭到处决。 施洗约翰虽有奇特的出生和成长背景,有神的灵充满,且有明显的恩赐和果效,但他的心却尊主为大,以主为乐。他深知道自己只是奉差遣,迎接基督的来临。其事奉的目的是为高举基督,不是为自己。因此施洗约翰在传信息和事奉时,不断地高举基督,引人归向基督,甚至指示自己的门徒跟随耶稣基督。 在施洗约翰以前,有许多先知被兴起,但在主耶稣的眼里,施洗约翰乃是无人能超越的。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完成了基督先锋的使命。因此主耶稣评价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太11:11)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