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支派分土地

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由于悖逆上帝的缘故,他们在旷野漂流了40年(公元前1446-1406年),迟迟没有进入上帝所要赐给他们的应许之地 — 迦南地。当时,上帝曾经要摩西两次数点以色列十二支派的人数,做为未来划分土地的依据。 直到摩西与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便进入约书亚领导以色列人的时代,共有16年(公元前1406-1390年),由约书亚继续领导以色列民族,过约但河,进入迦南地.攻下耶利哥和城艾城。从此之后,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民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最后擒拿了迦南地约旦河西的31个王,再加上之前以色列人在约旦河东击杀的两个王:希实本的王西宏和巴珊的王噩,一共消灭了三十三个王。 之后以色列人便开始按照12支派来分配土地。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就照样行,用拈阄的方法决定各支派的位置。至此应验了雅各和摩西的预言。约但河的东岸土地,由北至南,分别分给玛拿西(半个支派)、迦得和流便这三个支派;约但河的西岸土地,由北至南,分别分给亚设、拿弗他利、西布伦、以萨迦、玛拿西(半支派)、以法莲、但、便雅悯、犹大和西缅。其中但支派原本分到便雅悯旁边的一块土地,因被亚摩利人赶逐,于是他们便迁往约旦河谷上游,到北边的利善,在那裡攻下利善,改名为但,从此便居住在那个地方。 利未支派是要作为世袭的祭司,只能拥有城市,不得拥有土地。上帝要12个支派分给利未人4座城市,因此总共有48座城市要给利未人,利未人(祭司)便住在这48座城市中,教导以色列人律法。这48座城市中,有6座是逃城,约但河东有三座(哥兰、基列拉末、比悉),约但河西也有三座(基低斯、示剑、希伯仑(基列亚巴))。 在进迦南的过程中,征服迦南是第一个阶段,分配土地是第二个阶段,而攻取「未得之地」是第三个阶段。神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法来带领和训练祂的百姓,祂安排约书亚作为摩西的接班人,负责征服迦南和分配土地;但却没有安排约书亚的接班人,而是让各个支派自己负责攻取「未得之地」,让「那地的居民」成为他们信心成长的「食物」(民十四9),让百姓学习在享用应许中不断承受更多的应许,直到完全「承受那地为业」(出二十三30)。神也没有让新约的信徒等到生命成熟的时候才能享用基督,而是让我们一面享用基督里的丰富,一面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4),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二12),直到得着丰满的基督。

《约书亚记》中的耶稣——逃城

逃城或译避难城,分散在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以色列人进迦南的时候,神安排了六座逃城,迦南地和约旦河东各有三座(民35:13-14)。这六座城分散在全地,每个人都离逃城不远,让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民35:15),得着庇护。 根据犹太传统,一般大路的标准宽度是16肘,但通往逃城的道路必须宽两倍(《他勒目 Talmud》Bava Batra 100b),并要修直、修平,在每个岔路口重复标上「逃城 מקלט מקלט」(《密西拿 Mishnah》Sefer HaChinukh 520:1)。两个「逃城 מִקְלָט」的希伯来字母数值(Gematria Value)是179+179=358,这正是「弥赛亚 מָשִׁיחַ」的希伯来字母数值。 这些逃城都是利未人的城邑(民35:6),城内的长老和会众都是专门教导圣经的利未人。误杀人的要住在那城里,只有等到神使那时的大祭司死了,才能离开逃城得自由。犹太传统认为,大祭司的母亲会给住在逃城里的避难者提供食物和衣服,这样他们就不会祷告盼望大祭司早死,而会盼望大祭司长寿(《密西拿 Mishnah》Makkot 11a)。犹太传统也指出,法庭必须提供避难者物质和属灵的需要,如果一个门徒逃往逃城,他的导师也必须搬到逃城,对他继续进行教导。 逃城正预表弥赛亚基督的救恩。神为世人预备的救恩离我们也不远,人要得着救恩并不困难,问题是人是否知道自己需要逃城、肯不肯逃往逃城。

大使命

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是指耶稣复活后对门徒的指示,将其教导传到世界各地。马太福音28:19-20包含了大使命的内容:“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主耶稣在升天前不久把这个诫命交给门徒,期待祂不在地上的这段时间门徒和那些跟随主的人要做的事。大使命不只是传福音、让人信主得救,而是要使万民成为天国之王的门徒,预备进入天国与基督一同作王(启二十)。主耶稣要先得着许多能与祂一同坐宝座的门徒,实现神起初造人的计划:「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一28),然后才让天国降临到地上。履行大使命是主「常与你们同在」的先决条件。 「直到世界的末了」原文是「直到这世代的终结」,也就是直到主再来的时候 。可见大使命是对主耶稣再来之前所有信徒的吩咐。主耶稣是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祂如今在圣灵里带着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来与我们同在,使我们可以得着属天的权柄,完成大使命。

橄欖山

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以东的汲沦溪外,是一条绵延3.5公里的山脊,比耶路撒冷地势稍高。在山脚有客西马尼园和万国教堂,据说耶稣经常和门徒们在此聚会,耶稣最后也在此被罗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圣经》上许多重要事件发生在橄榄山。耶稣在人生的最后一周来到耶路撒冷,每天翻越橄榄山进入圣殿教导人,《圣经》记载了许多耶稣在橄榄山的事迹和言论。橄榄山在公元4世纪起就有许多修道院和教堂,许多基督徒来此朝圣。公元70年,罗马军队第十军团在橄榄山扎营,围攻耶路撒冷,摧毁了第二圣殿和耶路撒冷。 圣经中多次提到橄榄山。耶稣多次去橄榄山祷告,传讲天国的福音。特别是当基督再来时,祂将降临在的橄榄山上。正如旧约先知撒迦利亚所说:那日,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亚十四4】

亞雅崙谷之役

亚雅仑谷,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的山谷中,在基遍与基色二城之间;谷长约12公里,谷口位于亚雅仑城西北西约6公里处,谷尾端接近下伯和仑城;此谷是从沿海平原进入犹大山地三条道路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通商贸易的必经之路。 圣经中关于亚雅仑谷最吸引人的的记载,就是在《约书亚记》第10章里发生的,“日头停住”和“月亮止住”这件惊天动地的神迹了。在基遍的战争中,以色列人从基遍向西,沿着伯·和仑的上坡路追赶五王联军到亚雅仑谷。五王联军从亚雅仑谷一部分跑到耶末附近的亚西加,全程大约55公里,行军需要12小时;一部分跑到伊矶伦、拉吉、希伯仑附近的玛基大,全程大约80公里,行军需要17小时。因此,以色列人需要超长的一天,才能全歼敌军。约书亚为了全歼亚摩利五王联军,就凭坚定的信心向神祷告,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到国民向敌人报仇。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其实,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神已经应许约书亚必然会得胜,在战争进行中,神也始终显神迹为以色列而争战。  造天地万物的神,只要祂愿意就能成就一切的事情。正如诗篇33:9所说:因为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借着这件事,也使我们看到,神的眼目看顾敬畏他和仰望他慈爱的人。

聖經常用神之名——亞多乃Adonai

​每一个上帝的称呼都有其独特的意思,希伯来文Adonai(亚多乃)字根的意思是「主人」,中文圣经大多译为「主」。 Adonai 的意思应该是「一切的主」,或「至高的主」(比较申十17;书三11)。Adonai 也可以用作个人的称呼,意思是「我的主」。 圣经中用Adonai这个字来称呼上帝,在旧约中用了449次,其中315次是和耶和华的名一起使用的,说明天上的上帝和地上的人之间的关系,祂要人顺服祂、爱祂、服事祂,显明神作为主人的权柄;至高的统治者神,是有绝对权柄的(比较诗八1;何十二14)。 在创世记十八章中,亚伯拉罕称呼上帝的使者为「我主Adonai」。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奴仆称呼主人为Adonai,妻子称呼丈夫也是如此,当时奴仆和妻子同样没有什么地位的,他们是主人和丈夫用重价买赎回来的。他们原不属于自己。 圣经不但用Adonai来说明我们和上帝之间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赛五十四5;六十二5)。主不但视我们为仆人,更是祂亲爱的妻子,因此我们要尽心、尽力、尽意爱我们的主。如同妻子爱丈夫一般(弗五22~32)。 圣经记载 【创十八1-3】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 【诗八1】耶和华——我们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祢将祢的荣耀彰显于天。 【赛五十四4-5】不要惧怕,因你必不至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必忘记幼年的羞愧,不再记念你寡居的羞辱。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祂必称为全地之神。

約書亞被騙

当以色列百姓都走在神的心意里面,特别当领袖约书亚紧紧跟随神、求问神的时候,以色列人得着耶利哥城就十分地顺利。然而在攻占艾城时,亚干因为收了神所憎恶的当灭之物的时候,以色列在攻占迦南地的过程中就有短暂的失利。后来当约书亚带领着百姓自洁,除去亚干所犯的罪行,而且紧紧倚靠神、听从神以后,以色列全军又再次顺利地攻占了艾城。迦南地许多的王听见在以色列人夺取艾城的事,就聚集起来,同心地要与以色列人争战。这些迦南地的诸王听见了耶和华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却看不见真神,所以还是凭着血气要与他们争战。 迦南地的王决定联合起来攻打以色列人。基遍人却另有打算,基遍的居民听见了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施诡计,假冒使者而来。约书亚和以色列的百姓刚开始,也是小心提防。不过这些被差派去求情的基遍人也很会演戏,他们把旧的布袋和破裂又修补过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脚上穿着补过的旧鞋,身穿旧衣服,所带的食物又干又碎,他们透过自己身上破烂的装束,还有发霉的饼来让约书亚和以色列首领们相信他们是从远处来的,并且他们也很会讲话,一会说自己是以色列人的仆人,一会又说他们听闻了耶和华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以色列人透过肉眼去看这些软弱的人,结果就被骗了。从约书亚到以色列的领袖相信了基遍人,就跟他们立约。经文说,他们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产生了问题。结果全会众向首领发怨言。当约书亚和领袖们面对着这个领导危机的时候,他们只好在当下的情况下去弥补他们的过错。无论是首领们,还是约书亚,他们已经和基遍人立约,所以也只能让这些基遍人来当苦力了,却没办法除灭他们。以色列的众首领和全会众因为敬畏神,所以不敢毁约,不但照着和约「容他们活着」,并且也照着和约拯救了基遍人 。 今天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会看得比较清楚,但是如果你和我当时深陷其中,也不一定能够判断。人的聪明和智慧实在是太有限了,太多东西我们靠自己没法去判断。如果没有神的指引,很多事情我们实在看不清楚。

耶穌復活

主耶稣被钉十架后,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古代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是用香膏膏死人的身体,并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上(可14:8;约19:40)。这些妇女带着香膏来膏主耶稣的身体,可见她们与那些门徒一样,对真理的认识还有点模糊,并未期待主会复活,但主却宝贵她们对主的爱。当时富贵人的坟墓是一个由巨岩凿出来的石洞,有如一房间,内有石床、石桌、石椅;洞后方有一低矮长方形凹槽,供存放用香料熏过的尸身;石洞的入口处用圆石挡住,大石底部嵌放在轨槽内,须要身强力壮的人才能把大石滚开。她们来到坟墓那里,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滚开呢?』她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滚开了。她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这个少年人就是把墓口的大石头滚开的天使(太28:2)。那少年人对她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祂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祂的地方。你们可以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祂,正如祂从前所告诉你们的。”』 这事以后,耶稣向门徒们显现,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福音所要释放的不单是人,也是一切被受造物,一切被造的都在主耶稣的服事范围里,要借着祂的服事「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10)。至此主耶稣道成肉身在地上的服事已经告一个段落,祂在死里复活以后,与教会、就是祂的身体同工。门徒出去,到处宣传福音,证实所传的道。 耶稣基督的肉身复活,是上帝在创世以前就定好的旨意,是救恩的核心部分和基督教信仰的基石,而且也真实地发生在历史之中。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表示上帝悦纳祂所献上的挽回祭,这使得一切相信耶稣基督的代赎的人都可以因信称义,重新与上帝和好。因为耶稣的复活,我们将有一个新开始,一个新生命。亲爱的读者,愿上帝的恩典也临到你,让你也能够亲身经历主耶稣复活的大能大力,得到在基督里的永生。

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

【申11:29】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 【书八33-34】以色列众人,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和长老、官长,并审判官,都站在约柜两旁,在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利未人面前,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为以色列民祝福,正如耶和华仆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随后约书亚将律法上祝福咒诅的话,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 基利心山:为古示剑南边的一座高山,高出地中海面二百八十四丈,类似高原,绵延而西,与以巴路山相对峙。以巴路山:为迦南境内一座名山,雄峙于示剑谷以北,与南方之基利心山相对,自谷面计,高达一千四百尺;自地中海面计,高约三千尺,较基利心山高约二百尺。两山之间,贯以自西往东之大道,示剑城为西面平原之咽喉。如今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仍生活着少数撒玛利亚人。他们没有整本《圣经》,但是他们拥摩西五经的古老抄本。他们用旧锡罐做成小小的经卷,用撒玛利亚文抄写部分的摩西律法。 根据摩西的吩咐,以色列六个支派的人要站在基利心山上为百姓祝福,另六个支派的人则站在以巴路山上宣布咒诅。“以色列全会众和妇女、孩子,并他们中间寄居的外人”都必须聆听并且同心“阿们”。在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攻下了耶利哥和艾城以后,百姓就照着摩西的嘱咐「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约瑟、便雅悯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基利心山上为百姓祝福。流便、迦得、亚设、西布伦、但、拿弗他利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以巴路山上宣布咒诅。然而他们的后代很快就偏离了祝福,落到咒诅中,并且在顺服与悖逆、蒙福与受祸之中摇摆、挣扎了整个士师时代。人明白道理很容易,但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活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永远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肉体、高估自己的灵命,以为我们比以色列人更懂得选择、更能够顺服神。「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如果我们不肯用一生的时间谨慎学习神要我们学习的功课,也必然会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

对于动物来说,“角”标志着美和力量,它们也是保护和战斗的武器,因此希伯来人认为“角”是能力和力量的象征,圣经中也以“角”指荣耀和拯救。在预言和异象中,“角”也象征统治者及王朝,有正义的,也有邪恶的;用角撞击对手代表一心要征服他们。此外,在以色列,动物的角既可盛油、酒、墨或化妆品。 在旧约中的“角”一字是从希伯来文“Showphar”和“Chatsotsrah”翻译而来。 Showphar意为角,公羊的角。在旧约中,共出现72次,68次被翻译成“号角”,另外4次被翻译成“短号”。其字根有“喜悦”、“美丽”、“公平”、“明亮”或“闪光”的意思, 给人在灵和魂里有一种穿透性的感觉和刺透效应,使人苏醒。现代的号角用中空的公绵羊角加工制成,约36厘米(14英寸)长,号角口往上弯成弧形,并另加吹口,方便吹奏。 Chatsotsrah指号角和喇叭,在旧约中翻作号角29次。有一段对照的经文在民数记10:2中所指的就是那银子造的号。(民数记10:2你要用银子做两枝号,都要锤出来的,用以招聚会众,并叫众营起行。) 号角吹响特别是当所有号角一起奏起时,具有喜乐颂扬或呼召争战的意思。 圣经记载: 【撒上二1】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王上一39】祭司撒督就从帐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来,用膏膏所罗门。人就吹角,众民都说:『愿所罗门王万岁!』 【路一67-69】他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了,就预言说: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