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義人之根》十九、徒具形式

无论是圣餐、崇拜、布道会、祷告会或其他任何基督徒聚会,注意力应永远贯注于基督。“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主耶稣说这些话,为基督徒的聚会定下了模范。按照新约的记载,五旬节以后,基督徒聚会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信徒都全神贯注于复活主的身上。 使徒行传是一本记述布道和宣教事工的书,文中无处不见神的同在,当时信徒也时刻不忘神的同在。门徒从不玩把戏以招来群众,他们专心仰赖圣灵的能力,所作一切都连于基督,乐于与祂共享得失。对他们来说,耶稣就是一切,一切事情都必须以耶稣为依据。祂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祂是始,也是终,昔日和今天都是如此。 在早期信徒的心中,基督就是一切,基督不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更支配了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心境、举动、期望,都是出自一颗赤诚的信心,他们认定耶稣就在他们中间,祂是创造主、教会的元首和大祭司。 我坦白承认,一个基督徒的聚会不可能没有程序。聚会要秩序井然,秩序是少不了的。我们在这里着眼的是,现今节目程序已取代了神的同在,取代荣耀之主的位置,成为吸引人的焦点,因此每一个地方最受欢迎的教会往往是提供最有趣味节目的教会;也就是说,这些教会可让会众享受最好和最多的特别节目。 如果每一个人都在聚会中培养出与主同在的意识,对教会实在大有益处。只要我们以基督为至高不变的敬拜对象,节目程序的编排即可帮助我们有秩序地敬拜神;否则,恐怕我们会本末倒置,让程序把真光完全遮蔽了。没有教会能承受这样的损失。

汲淪溪

The Kidron Valley is a dry riverbed located east of Jerusalem. It originates from a stream in the high mountains north of Jerusalem, primarily fed by varying amounts of water from the Gihon Spring and En Rogel Spring. It flows southward through the valley between the eastern wall of Jerusalem and the Mount of Olives […]

大衛的逆子“押沙龍”

Absalom was David’s third son, greatly beloved by David. His life and deeds are detailed in 2 Samuel chapters 13 to 18. He is also a “famous figure” in the Bible, not renowned for building the Temple for the LORD like Solomon, but rather for being a rebellious son in David’s household! He was handsome […]

陶恕《義人之根》十八、不問所然,但問所以然

“动机”是审判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 不幸的是,有些宗教活动一次一次办下去,可是动机不纯正,例如是出于愤恨、嫉妒、野心、虚浮或贪婪。这类活动压根儿就是邪恶的,将来在审判台前,主也必看这些为邪恶。关于动机,法利赛人给我们很清楚的例子,正如在其他事上一样。他们保留了世界上最不好的宗教错谬,不是因为教义上的错谬,也不是因为他们爱理不理和不冷不热的态度,更不是他们表面生活不自律。他们最大的问题出自他们宗教动机的本质。他们祷告只是为了让人听见;因此他们的动机把祷告的功用整个抹煞掉,甚至使祷告变得邪恶。他们很慷慨地奉献给神的殿,然而,他们这样做有时只为逃避奉养父母的责任,这也是邪恶的。此外,他们又判定人的罪,他们那样做,全是出于心中的自以为义和顽梗。法利赛人做每一件事都是如此,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有圣洁的外表。同样的活动,若出自纯正的动机,就会变得美善和值得赞美了。法利赛人的整个软弱就在动机不纯正。最后他们把荣耀的主钉上十字架,仍对自己所犯的罪懵然不知。 以低劣的动机参与宗教活动更是邪恶,因为这态度本身已是邪恶,更甚的是它奉主的名去做。这种情形好比奉那无罪者之名犯罪,奉那不能说谎者之名说谎,和奉那本性为慈爱者之名去憎恨人一样。 基督徒,特别是非常活跃的基督徒,应该经常察验内心的动机是否纯正。不少独唱只是为了表现歌者的歌喉,不少讲章只是表现讲者的才气,不少教会的创立只为显示其与众不同,甚至差传事工也可能成为比赛,而领人归主甚至可能演变成推销策略竞赛,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胜心。别忘记,法利赛人也是伟大的宣教士,他们远渡重洋去叫人悔改信神! 要避免落入这个虚浮宗教活动的网罗,最好的方法是每隔一段短时间,就到神面前翻阅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这段经文虽被誉为圣经中最美丽的经文,但这也是最严厉的。使徒认为,若不是出于爱,最神圣的侍奉也是无益的。先知、教师、慈善家,甚至殉道者,假如他们所做的都不是出于爱,那他们肯定不会得到神的悦纳和赏赐。 总括来说,当审判的日子来到,神并不以我们做了什么来判断我们的功过。当我们基督徒站在审判台前交代一切时,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为什么”。

大衛王與拔示巴

The story of David’s seduction of Bathsheba is recorded in 2 Samuel chapter 11 and subsequent chapters. Bathsheba was initially the wife of Uriah the Hittite, but later married King David and became the mother of King Solomon. One day, King David was walking on the roof of his palace when he saw Bathsheba, the […]

合神心意

When David was king of Judah, the Philistines did not trouble him, but waited for him and the eleven northern tribes to destroy each other. Now that the twelve tribes anointed David king of Israel, the Philistines could no longer sit idly by and decided to act to stop David. [2 Samuel 5:17-18] “When the […]

陶恕《義人之根》十七、只是救主,不是生命的主?

最近我又听到有人宣讲一种不正确的论调,这种论调宣讲罪人若想得救,可以只接受基督做救主,而不必认祂为生命的主。 人来到基督面前求助,却无意顺服祂,这种人是否可以得救实属疑问。基督为“救赎主”的身份和祂为“生命的主”的身份是永远不可分割的。看看圣经怎样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9-13)当腓立比监狱的狱卒问保罗怎样才可以得救的时候,保罗回答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保罗没有叫他先相信这位“救赎主”,然后待他喜欢的时候,再接受耶稣为他的“生命的主”。在保罗看来,这两种身份是分不开的。基督一定是主,否则祂就不是救主。 此处无意教导人说,热心追求的信徒无需寻求深入认识基督,也不是说,我们一旦得着救恩,就连带得着了基督要给予我们的全备知识。事实刚刚相反,即使经过悠长岁月,亦不足以叫我们历尽神丰盛的恩典。当我们在祂里面有了新的领受,对主的认识就会增多,而且更能赞美祂所成就的工作,和祂在高天宝座上所赐予我们的各种爱。但如果我们只接受祂做救主,却拒绝认做为主,那便是歪曲和删减了真理。

基訓泉

Jerusalem is located between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Dead Sea, 24 kilometers east of the Dead Sea and 56 kilometers west of the Mediterranean, situated in the Judean mountains of the Levant region. Due to its location, Jerusalem does not have abundant water sources and must rely on underground cisterns and reservoirs. Its nearest spring, […]

大衛攻佔耶路撒冷

In the mid-11th century BC, David was anointed king of the tribe of Judah in Hebron. After reigning for two years, Saul’s son Ish-bosheth was assassinated by his own soldiers. Subsequently, the Hebrew tribes sent elders to Hebron to anoint David “king over Israel,” and David became king of the unified Israelite kingdom. In the […]

陶恕《義人之根》十六、整個生命的禱告

祷告的最高境界是整个生命的流露。 一个孤立的祷告仍会蒙神垂听,即使祷告的人没有活出基督徒应有的生活。过去有不少这类实例,以后也会有。但我相信大部分阅读本文的读者,都不会满足于偶尔一两次的祷告;而渴望过一种更令人满足的祷告生活,可以提高和净化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成为圣洁。唯有整个生命活在圣灵里,才能过以上的祷告生活。 祷告的能力如何,我们生活的力量也如何。有些祷告却好像用来逃避火警的太平门那样,总是到了紧急关头才派上用场,只有大祸临头的时候,才会用它来逃难。这样的祷告,并不能代替祷告者的正常生活。 基督徒要过一种与他们的祷告一致的生活,我们也常唱一首很熟悉的诗歌,歌词是求神帮助我们活得更像我们的祷告。 我们不想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在紧急关头向神祈祷是一件不好或不对的事,这当然是好的,而且圣经也说,神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但有属灵知识的基督徒,是不愿意一生只在紧急关头才祈祷。当我们继续往神那里去时,就能体会到不住与神交通那种美妙的经历,在这种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思想和行动都是祷告,以致整个生命都成为一个赞美和崇拜的祭物。 要祷告有功效,在生活上必须没有得罪神的地方,心思里没有任何部分不让圣灵居住,心中没有一点不洁的欲望,祷告与行为必须相称,没有矛盾。 人可以靠圣灵行事,于是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那就是说,神借着基督的十字架,为祂的儿女预备了脱离罪恶苦轭的途径:“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11) 毫无疑问,基督的救赎有足够的力量,使我们在圣洁和爱中活出来,整个生命就是祷告。在整个生活中的每一个祷告,都带有奇妙的力量,是那些轻率和属世的基督徒不能理解的。

zh_TW繁體中文